汇报提纲
2
3
研究背景
总体思路
关键技术
工程实践
1.研究背景
口我国能源电力现状与挑战
可再生能源消纳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发展迅速,但由于风、光出力的波动性,导致弃风、弃光
电网峰谷差调节
√随着新能源占比的扩大和用电负荷的攀升,电网峰谷差不断加大,部分电网峰谷差已达30%,电网调节能力严重不足
有序的电能“储-释”,有助于移峰填谷、平抑波动
先进的储能技术是解决弃风弃光、实现削峰填谷最有效最经济的手段之一
1.研究背景
口新型储能技术的政策鼓励和引导
可再生能源“十二五”规划(2012年8月一国家能源局)
√着力突破节能、低碳、储能、智能等关键技术,加快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关于促进储能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指导意见(2017年10月一五部委)
√针对不同应用场景和需求,开发分别适用于长时间大容量、短时间大容量、分布式以及高功率等模式应用的储能技术装备,重点包括压缩空气储能等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一两会)
√在氢能与储能等前沿科技和产业变革领域组织实施未来产业孵化与加速计划,提出实施电化学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储能示范项目
>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2021年7月一发改委/能源局)
√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干瓦以上
>关于进一步推动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和调度运用的通知(2022年6月一发改委/能源局)
从明确身份、电价、交易及调度机制等方面对新型储能参与电力市场与调度运营做出规定
1.研究背景
口压缩空气储能发展历史及主要技术路线
口主要技术路线及代表性电站
补燃式压缩空气储能一德国Huntorf、美国Mcintosh电站绝热式压缩空气储能一一德国ADELE、清华大学、中科院工热所>等温压缩空气储能-美国SustainX和GeneralCompression深冷液化空气储能一英国HighvieW、中科院理化所、国家电网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