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 体 标 電准
T/SHZSAQS 00282-2024
暗管排水排盐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目次
1范围..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环境调查4.1地形调查..4.2气象调查.4.3土壤调查..4.4地下水调查.4.5客水资源调查.4.6承泄区调查.4.7适种作物调查4.8水利设施调查,5规划设计5.1一般要求.5.2吸水管设计..5.3集水管设计.5.4出水管设计.5.5承泄区选址6施工要求7运行管理8运行管理中排水调控9运行监测.10系统维护
前言
本文件参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
学院、新疆农业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起草单位:新疆农业大学、新疆天业节水灌溉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新疆农垦科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亮、马英杰、纠赞、郭涵、陈林、伍靖伟、郑国玉、苏江、丁峰、程莲、郭宸罐.
暗管排水排盐运行管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暗管排水排盐运行管理的术语与定义及环境调查、规划设计、施工要求、运行管理、系统维护等.适用于暗管排水排盐运行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084 农田灌涨水质标准NY/T 1121.16 土壤检测第16部分:土壤水溶性盐总量的测定NY/T1782 农田土壤墙情监测技术规范SL/T246 SL/T4 灌溉与排水工程技术管理规程 农田排水工程技术规范TD/T1043.2 暗管改良盐碱地技术规程第2部分:规划设计与施工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盐碱地
土壤中含有较多的可溶性盐分,不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地.
3.2暗管排水排盐工程
采用暗管排水技术改良盐碱地的系统工程.
3.3承泄区
承纳暗管排出水量或者地表径流水量的区域,一般应满足具有足够输水能力或容蓄能力,能及时排泄或容纳由排水区排出的水量.
3.4地下水临界深度
防止土壤盐碱化所要求的最小地下水埋深.
3.5吸水管
管壁上有进水孔或管节间有缝隙,直接收集土壤中多余水分并排到集水管或排水沟中的管道.
3.6集水管
汇集吸水管中排出的水量并将其排泄至出水管的管道.
3.7出水管
汇集集水管中排出的水量并排泄至承泄区的管道.
3.8检查井
用于检查吸水管或集水管工作状态,并可清洗管道的井.
3.9集水井
汇集吸水管或集水管排出水量的水, 实现吸水管或集水管暗管连通,通过自流或水泵将水流排至下级管道或排水沟的设施.
3.10暗管埋深
吸水管或集水管管底到地面的垂直距离,
3.11暗管间距
指相两条回级平行暗管之向的距离.
3.12水位自动控制系统
安装在集水井内,自动对地下水水位进行控制的系统.当集水井水位达到一定高度时,自动开启排水设备,当水位低于一定高度时,自动关闭排水设备.
3.13淋洗需水量
用于盐分淋洗的灌溉及降水总水量.
3.14咸水结冰灌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