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施工准备
1.1技术准备
相关人员认真学习施工图纸,对地下结构的位置、标高、几何尺寸充分掌握.对施工测量控制网的平面各控制点和标高点进行校测和复核.
对参与施工的技术人员、现场工长等管理人员明确责任分工,建立安全、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负责人及责任范围.
根据现场的临时水电布置,接好施工过程中需要的电源及水源.
对现场施工的照明工作进行布置,保证夜间施工正常进行.
1.2劳动力安排
为确保工程进度的需要,同时根据本工程基坑的施工特点,确定本工程基坑作业人员10人左右,均有上岗作业证书.
建立由项目经理、施工员、安全员、技术员组成的管理机构,施工负责人负有指挥、调配、检查的直接责任.
桩基础工程每道工序的施工,均应有项目技术负责人的认可,方可进行施工作业,并必须配备有足够的辅助人员和必要的工具.
1.3设备配置计划
3.3.1可视化切削扩底钻机
1)扩孔钻斗设备应具备可视化装置,确保如实反应扩底施工状况:
2)扩底装置应简单,便于与钻杆连接:
3)扩底施工完成后,机具应能收拢拔出:
4)扩展部分与垂直方向的倾斜角度0宜控制在11°~13”,扩底部分的垂直高度不应小于500mm,桩扩底几何尺寸偏差不大于-20mm;
5)扩底施工过程中切削渣土应能及时随钻斗提升带到地面,减少沉渣产生,确保扩孔质量:
(6)扩孔施工进行时,应慢速钻进,以便确保扩孔质量.扩底桩底端扩大时,扩径应不小于设计要求.
1.4作业条件准备
场地平整完毕,清除现场障碍物,将施工区域内障碍物,如高压电线、电杆、地上和地下管道、电缆等进行拆除或搬迁、改建、改线、防护.
设置测量控制网,根据给定的国家永久性控制坐标和水准点,按建筑物总平面要求,引测到现场.在工程施工区域设置测量控制网,包括控制基线、轴线和水平基准点:做好轴线控制的测量和校核.控制网要避开建筑物、构筑物、土方机械
操作及运输线路,并有保护标志:对建筑物应做定位轴线的控制测量和校核.
摸清工程场地情况,收集施工需要的各项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地形、地貌、地质水文、河流、气象、运输道路、邻近建筑物、地下基础、管线、电缆坑基、防空洞、地面上施工范围内的障碍物和堆积物状况,供水、供电、通讯情况,防洪排水系统等等,以便为施工规划和准备提供可靠的资料和数据.
二、施工进度及部署
2.1施工进度计划
工程桩施工时每台钻机效率为2.5根/天,钢筋笼安装及混凝土灌注流水作业.本次工程桩工程共有39根桩,共需有效工期约10天.
2.2场地平面布置
工程桩施工时,为满足能在工期要求时间内完成施工任务.对施工场地进行合理划分:将场区划分为三个标段,施工平面布置根据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合理安排,拟进场2台旋挖钻机,
三、成桩施工工艺流程和施工方法
3.1施工工艺流程
本工程工程桩采用旋挖钻机成孔,采用扩底旋挖钻机扩孔的施工工艺.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3.2钻孔灌注桩工程桩施工方法
(1)测量放样及定桩位
场地清理后,用全站仪坐标放样法来进行桩的中心位置放样,确定桩位中心以中心为圆心、大于桩身半径在四周设立十字护桩,做好标记并固定好,误差控制在20mm以内.桩位用o10mm、长度35-40cm钢筋打入地面30cm作为桩的中心点,然后在桩位周围做上标记,既便于寻找又可防止机械移位时破坏护桩.经驻地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