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104-2008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建标104-2008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施行日期:2008年7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建设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批准发布《城市轨道交通 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通知
建标[2008]57号
国务院有关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建设厅(委、局)、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建设部《二OO三年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投资估算指标、建设项目评价方法与参数编制项目计划》(建标函(2004)43号)的要求,由建设部负责编制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发布,自2008年7月1日起施行.
在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审批、设计和建设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国家关于严格控制建设标准,进一步降低工程造价的相关要求,认真执行本建设标准,坚决控制工程造价.
本建设标准的管理由建设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具体解释工作由建设部负责.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二00八年三月四日
前言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是建设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下达任务,由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会同全国城市轨道交通领域部分设计、研究、建设、运营方面的单位共同编制的.
原《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是由建设部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发布的贯彻和运用.近几年来,在轨道交通制式方面,直线电机、低地板(70%)车、跨座式单轨等轮轨系统已 的,自1999年5月1日开始施行,至今已经过去八年.实践证明,在国内城市中轨道交通建设得到良好建成运营.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迅速发展,各城市在轨道交通建设和运营中也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理念在不断更新和发展,需要及时吸收到标准中来,对标准中的一些参数需要及时更新和完善.特别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国办发(2003]81号)文件的发布,对项目的建设规划和建设条件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原《城市快速轨道交 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试行本)进行全面修订是十分必要的.
前期研究工作与后期设计、施工、运营中的问题和经验,坚持以人为本,以安全、节约、环保为原则,强化轨道交通运营的网络化理念,以国办发[2003]81号文件精神为指导,充实了线网规划、建设规划和可行 性研究报告方面的内容和规定.对原建设标准各章节内容作了大量修改和补充,如:在第二章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中,对线路运量分级及相关要求作了适当变更,各运量级间有0.5万人次/h的弹性跨越,并与轨道交通体系分类一致,更符合实际情况.本标准首次提出客流预测的内容,对项目初期建设规模与列车运行服务水平结合作出规定.第三章规定了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内容,线路长度和超长线路,以及控制保护地界.第四章扩充为车辆与限界,提出目前运行车辆的主要技术规格,首次提出对车辆与隧道的 安全疏散基本要求:首次提出车辆定员、站立人员拥挤度的评价标准.增加了第五章运营组织与管理,将原第七章中“运营组织”部分分解过来,首次对列车运行速度和车站配线提出新的规定.对第六章车站建筑强化安全疏散的建设原则和规模控制.第七章的运营装备,补充了自动化装备内容.第八章车辆基地规定各种车型,不同作业功能的车辆基地、车辆段、停车场的占地指标(㎡/车),为节约用地和控灾、疏散“的原则,以及节能、节地、节约资激的规定.第十章增加了项目各阶段投资估(概)算的控制比 制用地提供了依据.第九章明确提出“城市轨道交通应建立预防、报警、逃生、救援的安全系统”和“防例.
为保证修订质量,在编制过程中,标准编制组结合多项设计实例开展专题研究,稿件经多次讨论,并广泛征求全国各有关部门、单位及专家的意见,反复修改,最后由建设部标准定额司与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修订后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建设规模与项目构成、总体布局与线路工程、车辆与限界、运营组织与管理、车站建筑与结构工程、机电系统与设备、车辆基地及配套工程、安全防护、环保和节能、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共十章、八十六条.
有关资料寄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编制组(地址:北京市阜成门北大 在标准施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如需要修改和补充本建设标准,请将意见和街5号,邮编100037),以便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建设部地铁与轻轨研究中心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上海申通轨道交通研究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 上海市城市建设设计研究院广州市地下铁道设计研究院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成都市地铁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市轨道交通总公司主要参编人员:沈景炎秦国栋郑毅俞加康孔繁达于波申大川周建徐明杰李国庆 杨秀仁于松伟宋毅丁建隆毕湘利欧阳长城徐正良许斯河冯爱军任静魏怡牛英明高朋许建军沈建文仲建华熊朝晖倪昌靳玉广李永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