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GDW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GDW10517.1-2019代替 Q/GDW 1517.1-2014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1部分:技术要求
Grid video surveillance system and interfaces-Part 1:Technical requirements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
发布
目次
前 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视频监控系统 6视频监控平台7前端系统8客户端/用户 69基本接口. 1010通信网络及图像质量要求 11系统安全.... 18 1912供电、环境及电磁兼容要求. 19附录A(规范性附录)接口A协议. 21附录B(规范性附录)接口B协议. 76附录C(规范性附录)接口C协议. 126附录D(规范性附录)视频监控系统地址编码. 224附录E(规范性附录)音视频编解码. 232附录F(规范性附录)SDP协议参数表. 236附录G(规范性附录)视频回放控制协议, 238编制说明 241
前言
为规范电网视频监控系统的建设与应用,实现视频信息的统一监控、统一存储、分级控制、分域管理,使不同的视频监视系统能够互联互通,满足视频监控系统全局化、整体化的发展需求,制定本部分.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标准分为三个部分:
一一第1部分:技术要求:一一第2部分:测试方法:一-第3部分:工程验收.
本部分为《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标准的第1部分.
本部分代替Q/GDW1517.1-2014,与Q/GDW1517.1-2014相比,主要技术性差异如下:
一增加视频监控系统支持信息内网、信息外网或互联网应用(见5.视频监控系统描述及5.3网络结构):-接口A增加,SIP通信支持TCP传输、WEBSOCKET传输,流媒体通信支持RTP/RTCP封装和TCP传输、FLV/PS封装和HTTP传输,支持互联网视频的互联互通应用(见9.2接口A及主要功 能):一接口B增加,SIP通信支持TCP传输,流媒体通信支持RTP/RTCP封装和TCP传输,支持互联网视频的互联互通应用(见9.3接口B及主要功能):-接口A、接口B增加图像数据检索与上报接口(见附录A.12-13、B.11-13): 一增加不同网络互联防护要求(见11.1安全防护):增加视频编码H.265(见附录E6):-增加附录F SDP协议参数表,增加 SSRC(y)、Range(a=range),修改URL(u)、类型(s)参数,对流媒体通过TCP传输提供支持:增加Rate标识支持主辅码流调用:一一接口A修改录像回放接口,使用SIP信令取代RTSP信令(见附录A.11): 一增加附录G视频回放控制协议,使用SIP协议MESSAGE信令传输,实现录像回放控制:接口A修改云镜控制接口,增加参数CommandPara4(见附录A8.3):-接口B修改录像回放接口,使用SIP信令取代RTSP信令(见附录B.10):一接口C修改录像回放接口,使用SIP信令取代RTSP信令(见附录C.10):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互联网部提出并解释.
本部分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归口.
本部分起草单位:南瑞集团有限公司、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国网浙江电力有限公司、国网安徽电力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张铁勋、冯敏、韩斌、崔漾、罗旺、樊卫东、张鑫、贾政、胡聪、吴佳、姚一杨、郑俊飞、颜廷良、任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郝小龙、王学广、杨文清、张智成、彭启伟、李国志、刘虎、褚宇宁、洪功义、群、吕进.
本部分2010年11月首次发布,2014年12月第一次修订,2019年12月第二次修订.
本部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部.
电网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第1部分:技术要求
1范围
本部分规定了电网视频监控系统组成及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性能、基本接口、音视频编解码格式及环
境等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视频监控系统的规划、建设及改造.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626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部分)
GB/T20090.2信息技术先进音视频编码第2部分:视频
GA/T647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前端设备控制协议
国家发改委第14号令电力监控系统安全防护规定ISO/IEC13818一1信息技术运动图像及其伴音信息的通用编码:系统部分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Generic coding of moving pictures and associated audio information: Systems)
ISO/IEC14496-2信息技术音频一可视对象的编码第2部分:可视(Subscribetoupdates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ding of audiovisual objects Part 2: VisualPreview)
ITU-T G. 711 音频信号的脉冲编码调制(PCM)(Pulse code modulation (PCM) of voice frequencies)
ITU-T H. 264 高级视频编解码协议(Advanced video coding for generic audiovisual services)
ITU-T H 265高效视频编码(High Efficiency Video Coding)
IETF RFC 2068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 HTTP/1. 1)
IETF RFC2138远程认证拨入用户服务(RADIUS)协议(Remote Authentication DialIn User Service(RADIUS))
IETF RFC 2139RADIUS计费协议(RADIUS Accounting)
IETF RFC 2326实时流媒体传输协议(RTSP)(Real Time Streaming Protocol(RTSP))
IETF RFC 2327会话描述协议(SDP)(SDP: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
Authentication) IETF RFC 2617 HTTP认证:基本和分类访间认证(HTTP Authentication:Basic and Digest Access
IETF RFC 3016MPEG4音视频流的RTP荷载格式 (RTP Payload Format for MPEG4 Audio/VisualStreams)
IETF RFC 3261会议初始化协议(SIP)(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IETF RFC 3262 SIP协议临时响应的可靠性 (Reliability of Provisional Responses in the Session
IETF RFC 3263 SIP定位服务器(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 (SIP): Locating SIP Servers)
IETF RFC 3264SDP应答模型 An 0ffer/Answer Model with the Session Description Protocol(SD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