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筑股份有限会司祥教部,北京100037) 肖绪文,单彩杰
[摘要】(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课题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委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完成的,通过 组织国内不间地区大型总承包企业、高校、行业协会、专业公司共同编制完成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主要包括: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混版土技术、钢蒸及预应力技术,模板及脚手架技术、例结构技术、机电 安装工程技术,绿色施工技术、防水技术、批属加固与监测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重点分绍了2010版新技术与2005版的区别及新增内容.
【关镇调]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研究:综合分析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8498(2011)05-0001-04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Innovation Technology for 2010Edition TenNew Technologies ofBuildings
Xiao Xuwen Shan Caije(Seiener and Tecology Depart of Chine Sai Centin Eagiering Cerperion Bejing100037 China)
q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 . Republic of China is presided by China State Constraction Engineering Corporation. The 2010 edition Ten New Technologies of Baildings is pletedby bining the ideas of enterprise university asociation and special panies. The contents aretechnology fomwoek and afold technology mee structure technolgy electromechanical installation foundsticn and underground engineering technology concrete technology. reinforcement and prestresstechnelogy green construction technslogy waterprsf technolog. anti-seismic strengthening #sdmonitoring technology information application technoiogy. The diferences and adding contents far 2010 e o
Key words;ten new technologies of buildings: inovation study : prebenaive analysis
示范工程的带动,对促进建筑业技术进步发挥了积极 作用,但随着建筑技术的迅速发展,10项新技术的内为推进建筑业技术进步,提高行业整体素质,原容已新渐跟不上技术发展的步伐,为此,原建设部于
1研究背景
1.1发展历史
建设部于1994年8月发出了(关于建筑业1994、1998年和2005年对其进行了两次修订,使其所包含 1995年和“九五”期间推广应用10项新技术的通的内容更加丰富,范围更加广泛,新技术得到了及时知),并提出用“新技术示范工程“推进10项新技术更新.为加强对新技术的有效推广和应用,规范示范的要求,此文件成为我国房屋建筑行业新技术推广工程的申报和评审,于2002年制定出台了《建设部建 应用的首个官方最系统的文件,对于加大新技术推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管理办法》.广力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5年2月23日,原建设部以建质[2005】26号文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行了修订,形成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内 推广应用的通知),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进容扩充为10个大类,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所推 广技术既成熟可款,又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
10项新技术自1994年发布推广以来,通过各地
术发展的最新成就.
的技术进步,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技术发展形势与新技术推广要求
范围.
目前建筑业10项新技术完成时间超过5年,在示范工程应用中,发观建筑业薪技术推广应用存在 的一些问题,比如有的技术已经不新,突出节能环保的新技术不多,有的技术描述欠确切,需要对10项新技术进行词整.
随着国家新政策及技术发展导向发生重大变化,建筑业需要落实党中央的科学发展观,通过科技进步和创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实现经济增长 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双方于2008年11月签订了专题项目合同书.
2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及基本思路
领行业技术进步、结合国内外新技术发展实际情况,程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施工技术也应处于行业领先文件.①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要符合国家低碳经济发展要求,要着重强调“四节一环保”新技术:②根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 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③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突出选用节能环保技术,代表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 发展的最新成就及发展方向:④注重地区差异,气候差异,既体现新技术的广泛适用性,又能因地制宜:看重加人绿色建筑、绿色施工技术内容.
考虑到建筑业10项新技术经过10多年的推广
万方数据
建筑业10项新技术在推广应用的10年间,共指标、适用范围、已应用的典型工程”.②突出创新 具体技术表述方式仍然采用”主要技术内容、技术完成4批全国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130多性突出“新”,在注重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项,以及一大批省部级建筑业新技术应用示范工程,设备先进性的同时,保证其安全、可靠、节能环保,选 成为引领企业推进技术进步的动力,并带动了行业用技术应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和发展方向.③保证权或性编写人员为本领近5年内,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很快,特别是类过专家论证,或经过鉴定、验收、评估、查新等程序. 域的权或专业人士.对于所提出的新技术一般要经运会后,许多新技术已变成了“老”技术.我国以建④保持口径协调性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及地方政设绿色奥运、科技类运为契机,应用了大量国内外最府主管部门颁布的新技术政策与口经相符合.体 新技术.这些新技术需要纳人建筑业推广的新技术现产业发展方向吸据建筑企业设计施工一体化发展方向,注重设计和施工的结合,突出深化设计技术内容.表达国家政策导向着重加人绿色建筑与产品,如利用水、光、风资源技术、利用垃级和建筑垃 绿色施工创新技术内容.利用可循环、再生能源和圾等技术.覆盖范围建筑业10项新技术以房利等其他土木工程:突出绿色施工、抗震加圈等施工 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跌铁路、交通、水技术,同时考虑与材料、设计必要的衔接:突出智能监测等新兴领域的技术,也包含传统技术领域的最 新发展成果.@实际应用新技术应至少在一个典型工程得到实际应用,对新技术安全可靠性、经济适设部于2008年末下达了(建筑业10项新技术创新所含内容要尽可能具体、便于选择和评价考核. 根据以上技术发展与政策要求,住房和城乡建用性有良好的评价.技术内容要具体各大技术研究》课题,委托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研究.爽出重点各项技术内容既要突出重点,技术内容各章节间尽量保持均衡.
总之,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要在安全可靠的基础创新研究的指导思想是: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引上,有创新性、先进性.在具体工程应用时,需要工术应用在难度上、水平上较以往有所提高.
3创新研究的工作方法及实施过程
通过专业机构进行国内外建筑业新技术资新;通过网上搜索和国内间叁方式进行新技术调查;通过专家咨询,研讨10项新技术:对行业特定金业进行定点研究:综合分析资料、锁定范围、经过专家研 讨,形成建筑业10项新技术文件.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初步设定的编制意向,究成果以及实际工程应用的生产实践情况,开展了 结合中建在建筑业10项新技术推广应用已有的研应用,在全国建筑行业中已是家喻户晓,业内人士十问卷调查及专家研讨会,同时以建筑行业为主、兼顾分认可.经过对《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05))覆盖大土木工程领城,筛选、推荐专家与专业技术编写人 范围、10项新技术定位、新技术规模大小、具体技术员.于2009年3月3日召开了编制组第1次工作选择原则、产业导向、新技术引领和示范作用等问题会.宣布(建筑业10项新技术)编写组成立,明确反复讨论后,采取了以下基本思路:①保持稳定性了编制原则、研究思路、任务分工、选度质量要求等. 保持格局不变,仍然设10个大项目,表达格式不变.2009年7月形成了初稿,由于初稿内容量超过预
表12010与2005版10项新技术比较 Table 1 Comparisoe of ten newtechnologles of 2010 editen and 2005 editin
期,编写组召开工作会进行修改.2009年8月2511月形成征求意见稿.2009年12月24日召开全 日召开编写组长会议,明确了修改原则,在2009年国范围的专家研讨会.2010年1一2月,根据专家意见,编写组又分别召开了各小组的分组讨论会,明 确专家的处理意见.在各小组交稿后,编写组又邀请专家,于2010年3月12日召开专家改稿会,对征求意见稿进行了第3次修改.在2010年3月交住
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全国征求意见.
序号 性术名称 2005 技术名称 2010 名称变化内容 技术1 地基基码和 地下空间工 地基基蹈和 地下空间工 16 122 高性能提 术 6 程技术 现土 8 名称化 53 高效第与 土技术 8 钢及预应 技术 8 名称院化 64 预应力投术 新型模板及 板及脚于 力性术 16 名称化3聊于果应用 技术 孩术5 6 钢结构我术 安装工程应23 10 机电专装工 钢结构术 4 37 建筑节能和 用我术 6 绿色施工 程技术 14名称院化3环保应用 投术 教术建筑防水 新术 抗展、加图 能水技术 11名称扩展 7 名称编化9 施工过程 测和控施 核术 与监图投术10 建筑企业营 理信息化 息化应用 投术 8 名称美化 2投术
在2010年3一5月征求全国意见后,编写组及时召开工作会议,对19省市主要增删改合意见进行 了集体讨论研究,逐条落实每条主要意见的反意见,对需要沟通的内容,编写组会后与相关省份与编写单位进行了联系.鉴于有的省份认为新技术多的 问题,编制组增加了12项新技术(5项是2005版的技术),删除了3项技术.2010年6月形成送审稿.于2010年7月16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召开审定会 后,按专家意见进行了二次修改,于2010年10月18日形成了正式报批稿.
4建筑业10项新技术内容的取会
环保、安全、执震、加固与项目信息化应用技术内容. 根据国家政策导向及技术发展形势,突出绿色具体原则如下:①突出新技术,淘汰落后技术:②根据国家导向,爽出节能与绿色(四节一环保)施工技 术:③突出基于总承包基础上的设计技术:④通过领城专家来保证二级目录平均以上先进水平,注意筛选华夏奖技术成果和国家级工法、各地区省部级科 技奖技术成果及优秀专利所体现的新技术内容:信息化技术主要是基于工程项目的信息化技术:钢结构技术要反映吊装技术:混凝土技术要反映 预制、现淡技术:⑧安装工程技术要含大型设备技术内容:预应力技术反映在混凝土和钢结构、加固改造中:平均先进水平.
新技术,保留2005版技术41项,总体保留约44%,保持了相对稳定.其中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 术、混凝土技术、钢筋及预应力技术、钢结构技术4领域保留2005版技术27项,约64%保留.其他6中在模板脚手架、机电安装、缘色施工、抗震加固与 领域保留了15项,约27%保留.新增技术主要集监测、防水等方面.
变和新技术选择推荐,在新技术选择上,奕出先进 3)根据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方向,通过领域改性、兼顾全国地城发展不均衡的情况:突出导向性,侧重挑选绿色的环保节能技术与产品,设计施工一 体化技术、施工安全技术:突出重点,内容具体,便于使用选择和评价验收工作.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防水技术一章,完全改变了以防水材料为主的选用方式,现在是以防水施工技术为落脚点,选用符合行业发展方向的国内外新材 料及相应的施工技术,作为防水新技术.
通等土木领域的技术,此部分约占总量的10%. 4)覆盖范围广适当吸纳了水利水电、铁路交
52010与2005版10项新技术比较(见表1)
62010版10项新技术总体情况介绍
6.1主要内容
1)10项新技术变化情况对多项技术名称进行简化,去掉了修饰词,突出10项技术内容.根据 国内目前地震多发、建筑经济发展现状,增加了抗震、加图领城内容.绿色施工技术额盖了建筑节能筑企业管理信息化技术的部分内容,又突出了项目 与环保产品与施工技术.信息化应用技术包含了建信息化应用技术.
2010版10项新技术以房屋建筑工程为主,突出通用技术,兼顾铁路、交通、水利等其他土木工程;所推广技术既成熟可靠,又代表了现阶段我国建筑业技术发展的最新成就.
《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版)共包括10大类108子项技术,16万字.其中60%左右为新增加的技术,保留的技术补充了新内容,在技术指标上提
2)2010与2005版技术比较,2010版新增69项
出了新要求.去除新增其他领域技术,总量与2005技术;④无黏结预应力技术;5有黏结预应力技术; 版基本持平.统一取消了描述性调汇,直接表述具索结构预应力施工技术:②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送:③钢蓄机械错固技术.
体技术内容.
4)模板及脚手架技术①清水混凝土模板技④组拼式大模板技术:早拆模板施工技术;液压爬升模板技术:大吨位长行程油缸整体顶升模板技术:⑧贮仓简壁滑模托带仓顶空间钢结构整体安 装施工技术:指接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盘销式钢管脚手架及支撑架技术:①附着升降脚手架技术:电动桥式脚手架技术:3预制箱梁模板技 术:挂蓝悬臂施工技术:隧道模板台车技术:移动模架造桥技术.
第1,4.6大项中包含了房屋建筑外的其他土木大项含4项,第6大项含1项.
新增新技术反映了新技术发展导向、热点技术、国民经济发展阶股要求、保证施工安全、提高工程质 量的技术,如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建筑用成型钢筋制品加工与配选、塑料模板技术、大型复杂膜结构施工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管道工 厂化预制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建筑外遮阳技术、地下工程预反粘防水技术、消能减震技术、结构无损拆除技 术、祝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钢加固技术、一机多天线CPS变形监测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运程验收技术等.这些技术有的突 出了工厂化预制技术,有的反映了技术热点如膜结构、非金属复合风管、太阳能一体化施工技术,有的过程节能环保与安全提出新要求,如基坑施工封闭 具有前瞻性如隔震减震、加固改造技术,有的对施工降水技术、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有的是水利工程与铁路 工程领域最新技术成就,如双聚能预裂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
接技术:③大型钢结构滑移安装施工技术:④钢结构 5)钢结构技术①深化设计技术:②厚钢板焊与大型设备计算机控制整体顶升与提升安装施工技术:心销与混豪土组合结构技术:住宅销结构技 术:②高强度钢材应用技术:③大型复杂展结构施工技术;9模块式钢结构框架组装、吊装技术.
②金属矩形风管薄钢板法兰连接技术:③变风量空 6)机电安装工程技术①管线综合布置技术:调技术:非金属复合板风管施工技术:大管道闭式循环冲选技术:6薄壁金属管道新型连接方式:② 管道工厂化预制技术:③超高层高压垂吊式电缆敷设技术:预分支电缆施工技术:00电缆穿刺线夹施工技术:大型储罐施工技术.
综上所述,2010版建筑业10项新技术覆盖范围大、更加先进适用,具有代表性,反映了建筑业新 技术成就.
②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③预拌砂家技术;④外 7)绿色施工技术①基坑施工封闭降水技术:自保温体系施工技术:粘贴式外墙外保温隔热硬泡聚氨酯外墙喷涂保温施工技术:工业废资 系统施工技术:现浇湿凝土外墙外保湿施工技术:及(空心)副块应用技术:9铝合金窗断桥技术:④建筑外选阳技术;植生混凝土:0透水湿爱土. 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QD供热计量技术:
6.2具体内容
后注浆技术:②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③水泥粉煤 1)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①灌注桩灰碎石桩(CFC桩)复合地基技术:④真空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技术:土工合或材料应用技术:复合 土钉墙支护技术: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⑧工具式组合内支撑技术;9逆作法施工技术:①爆破挤淤法技术:高边坡防护技术:非开 挖理管施工技术;大断面矩形地下通道揭进施工技术:复杂盾构法施工技术:智能化气压沉箱施工技术:双聚能预發与光面爆破综合技术.
8)防水技术①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技术;②地下工程预铺反粘防水技术:③预备注紫系统施 工技术:④遇水警胀止水胶施工技术:丙烯酸盐灌浆液防渗施工技术:聚乙烯内伦防水卷材与非固化型防水黏结料复合防水施工技术:聚氨酯防水
2)混聚土技术①高耐久性混凝土:②高强高涂料施工技术.性能混摄土:③白密实混凝土技术:④轻骨料湿凝泵送混凝土技术: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9)抗震加固与监测技术①消能减震技术:②土:纤维泥土:混发土袭缝控制技术:超高建筑隔震技术:③震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 包钢加固技术:④钢绞线网片聚合物砂浆加固技术:5结构无损拆除技术;无霜结预应力混摄土结构拆除技术:深基坑施工监测技术:③结构安全性监
②钢筋焊接网应用技术;③大直径钢直螺纹连接 3)钢筋及预应力技术①高强钢筋应用技术:
(下转第22页)
以上;可以代替钢的弯折锚固,节约钢材,方便施 工.错周板与钢籍端部通过螺纹连楼,安装快捷,质量及性能易于保证:采用锚固板钢筋的混凝土框架顶层端节点与中间层端节点钢铺固的构造形式, 可大大简化钢筋工程的现场施工,游免了钢临密集拥堵、绑扎困难的问题,井可改着节点变力性能和提高混凝土浇筑质量.
网成型机、钢笼成型机、钢筋连接接头加工机械及 其他输助设备.
钢筋加工专业化,可改变我国钢筋加工分散落后面貌,以先进技术装备打造专业化施工队伍、实现 规模化经营.该项技术的最大优势是坚持以人为本,减轻劳动者作业强度,提高作业效率,提高钢篇加工制品质量,减小材料损耗,降低能耗和排放,降低工程施工成本,提高施工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演足 绿色建筑施工的发展要求.
用铺固板钢筋代替传统弯筋和直钢筋铺图,其主要 该技术适用于混土结构中钢筋的机械储固,适用范围有:框架结构梁柱节点;简支梁支座、梁或板的抗剪钢筋:桥梁、水工结构、地铁、隧道、核电站 等各类混凝土结构工程的钢错固:且可用作钢路错杆(或拉杆)的紧固件等.
该项技术广泛适用于各种混凝土结构的钢筋工程加工、施工,特别适用于大型工程的现场钢筋加 工,适用于集中加工短途配送的钢筋专业加工.
2.8钢筋机械错固技术
固,为此钢筋在受力长度之外需要延长者干倍直径 在泥豪土结构中钢筋遥常通过鞋结与泥凝土锚用于错固,这样一方面增加材料用量,另一方面锚固前235,335MPa级钢第用量仍占60%以上,高强钢区钢密集,无法施工,泥凝土浇筑质量受到影响. 钢筋机械错留技术,将螺帽与垫板合二为一的销阁板通过直螺纹连接方式与钢筋端部相连形成钢筋机械铺团装置.其作用机理为:钢筋的锚固力全部由 错固板承担或由错固板和钢籍的黏结力共同承担,从面减少铺图长度,节省钢筋用量.
3结语
尽管2005版10项薪技术推广了若干年.但目强度偏低的局面.此外,我国高强度预应力钢材年 在中西部地区应用更少,仍未改变我国应用生产能力已达到约600万t,包2009年使用量约380万t,还应大力推广.
高效钢筋及预应力技术,通过使用高强钢及预应力筋材料、推广连接与错固技术、实行钢脑工厂化加工与配送,可显著减少钢籁材料用量、提高工人劳动效率、保证工程质量,实现建筑业节能减排、节
该技术符合国家的节能减排和节材降耗的要求.与传统的钢临辅固方法相比,应用销答铺固板 可减少钢赔错固长度60%以上,节约错固钢筋40%材降耗,是建筑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②根据所取得的科技进步效益率,对在推广应用工 作过程中取得显著效果的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试行价格鼓励政策;③将业主、设计、施工各方紧10)信息化应用技术①虚拟仿真施工技术:密结合,在规划源头、设计、施工过程中共同推广应 用新技术:④从机制上改变设计人员喜欢用“熟”、
(上接第4页)
测(控)技术:9开挖爆破监测技术:0隧道变形远程自动监测系统;OD一机多天线CFS变形监测技术.
②高精度自动测量控制技术:③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④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不愿尝试”四新”技术的状况.范分类编码技术: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会开展工作通过各层级的培训,让各类各层级人 工程项日管理信息化实施集成应用及基础信息规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③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2)在营理上,加大培训力度,依靠各级学会协员认识新技术重要性,把掘新技术要点,积极去推广广应用的策划与管理,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依靠 应用新技术.在项目之初,有意识地进行新技术推建筑业10项新技术已成为建筑行业家喻户晓各级行政主管部门和学会协会,做好示范内容的检
7关于推广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思考
的政策性文件,对推动行业科技进步起到了实效.查与指导.完成示范计划后,做好示葱成果总结与 许多科技人员将其作为了建筑业新技术手册,随时验收以及宜传推广工作.查询有关新技术的内容,为了更好地做好建筑业10项新技术的推广工作,建议做好以下工作.
3)在具体应用上,通过《建筑业10项新技术(2010)实施指南)指导项目人员,有意识地去挖据1)在政策上,加强引导,大力推进①将推广新技术内涵,主动用新技术、用好新技术.在应用
示范工程与科技、质量方面的奖项挂钩,加大力度;后,总结提炼好的新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