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54/T0498.2-2025
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 范第2部分: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西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目次
前 言引 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规定5监测方法6计量方法7成果及档案管理. 10附录A(规范性)监测档案. 12参考文献. 1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DB54/T0498.2-2025《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的第2部分.DB54/T0498-2025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第2部分: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一一第3部分: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局、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提出.
本文件由西藏自治区林业和草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西藏自治区林业调查规划研究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中南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调查规划院.
魏新、闫旭、钟泽兵、陶德玲、刘洪强、嘎玛群宗、薛辉、普罗、丹丁、胡开、丁玉珂、刘宏伟、金增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徐干君、李斌、孙浩哲、王国锋、吴胜义、赵力、齐效镰、普布顿珠、马振华、涛、梁文业、陈越、达娃扎西、应晶晶、吴云华、侯伟、姚卫杰、徐磊、郑婉霞、姚晓妍、毋二宁、扎朗、米玛次仁、边巴仓决、格桑措姆、米玛卓玛、德吉桑姆、且巴永忠.
引言
森林、草地、湿地和荒漠是西藏自治区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固碳增汇、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规范的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科学量化生态系统碳汇功能,对支撑西藏自治区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具有重要意义.DB54/T0498《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旨在规范和指导西藏自治区森林、草地、湿地和荒漠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拟由四个部分构成.
一一第1部分:森林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森林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一一第2部分: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草地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第3部分:湿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目的在于规范和指导湿地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本文件为《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第2部分: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
生态系统碳汇计量与监测体系建设技术规范第2部分:草地碳汇计 量与监测方法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监测方法、计量方法、成果及档案管理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草地碳汇计量与监测方面相关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碳汇效益评估、碳汇开发和交易、草地固碳增汇能力提升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615土壤有机碳的测定重铬酸钾氧化-分光光度法 LY/T3370草地术语及分类NY/T1121.3土壤检测第3部分:土壤机械组成的测定NY/T1121.4土壤检测第4部分:土壤容重的测定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草地
以草本植物为主,或兼有覆盖度5%~40%的灌木和郁闭度0.01~0.10的稀疏乔木,为家畜和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并具有社会文化等多种功能的自然综合体.
注1:包括温性草甸草原、温性草原、温性荒漠草原、高寒草甸草原、高寒草原、高寒荒漠草原、高寒草甸、山地草甸、低地草甸、温性荒漠、温性草原化荒漠、高寒荒漠、暖性草丛、暖性灌草丛、热性草丛、热性灌草丛、人工(栽培)草地.
注2:自然综合体是指自然地理各种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地结合成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
[来源:LY/T3370-2024 3.2 有修改]
3.2
草地碳汇
草地植被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草地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或活动.
[来源:LY/T3370-2024 4.3.3 有修改]
3. 3
草地碳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