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经济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鲁工信人〔2020〕162 号.pdf

2020年,高级职称,鲁工信,政策文件
文档页数:12
文档大小:150.85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政策文件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关于印发《山东省经济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 标准条件》的通知

发布日期:2020-10-1416:39信息来源:人事处

信息来源: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SDPR-2020-

鲁工信人〔2020】162号

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部门(单位),各高等院校,各大企业:

现将《山东省经济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山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2020年10月10日

山东省经济专业人员高级职称评价标准条件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贯彻落实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精神,健全完善经济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价体系,加强经济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为我省新旧动能转换提供坚实人才支撑,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通知》(中办发【2016]77号)、《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经济专业人员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人社部发【2019]53号)、《中共山东省委办公厅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鲁办发【2018】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本标准条件.

第二条经济专业高级职称分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名称对应为高级经济师和正高级经济师.

第三条本标准条件适用于在我省范围内从事工商管理、企业管理、商业经济、市场营销、财政税收、金融、保险、运输经济(公路、铁路、航空、水路)、人力资源管理、工业经济、建筑经济、旅游经济、房地产经济、劳动经济、经济研究、经济信息管理、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及知识产权等经济专业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二章申报条件

第四条基本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方针政策.

(二)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敬业精神.

(三)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四)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参加并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

第五条学历资历条件

(一)申报高级经济师职称,具备博士学位,取得经济师或相关系列(指审计、会计、统计,下同)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2年,且近2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档次;或具备硕士学位,或第二学士学位或研究生班毕业,或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取得经济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5年,且近5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档次;或具备大学专科学历,取得经济师或相关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后,从事与经济师职责相关工作满10年,且近10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档次.

(二)申报正高级经济师职称,应具备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学士以上学位,取得高级经济师职称后,从事与高级经济师职

责相关工作满5年,且近5年年度考核结果均为“合格”以上档次.

(三)技工院校毕业生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申报.

第六条能力业绩条件

(一)申报高级经济师职称,应当具备以下条件:

1.专业技术能力和水平(1)系统掌握经济工作专业理论、方法、技巧和相关政策法规.(2)能够设计实施经济项目或经济活动方案,推动经济活动有序合规展开.(3)工作业绩较为突出,能够指导助理经济师、经济师等参与经济工作的各类从业人员合理合规开展工作.(4)有较强的理论研究能力,能够开展经济工作政策、实务研究,创新经营管理理念和专业方法.(5)参加高级经济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达到合格标准,且在有效期内.2.取得经济师职称后,业绩、成果应至少具备下列条件之二,其中,(9)至(12)条,仅适用市属及以下企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1)作为前5位完成人,参与企业的中外投融资、企业改制、兼并重组、管理创新等项目,达到预期目标.

(2)作为完成人,制定重点行业规划、重要经济政策规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地方标准等,经有关部门批准,颁布实施后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3)作为完成人,在核心期刊或CSSCI来源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在期刊上发表本专业有较高学术价值的论文2篇以上.(4)作为完成人,公开出版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本专业学术著作或教材.(5)作为前5位完成人,参与市级以上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技术改造方案论证、可行性评估等,得到成功实施.(6)作为前5位完成人,完成市级以上课题,并结题或通过验收.(7)作为前5位完成人,在经济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获市级以上奖励.(8)因工作业绩显著,获市级以上表彰.(9)作为前5位完成人,参与县级以上项目的基础设施建设设计、技术改造方案论证、可行性评估等,得到成功实施.(10)作为前5位完成人,完成县级以上课题,并结题或通过验收.(11)作为前5位完成人,在经济领域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获县级以上奖励.

(12)因工作业绩显著,获县级以上表彰.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