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人类工效学 工作岗位尺寸 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Ergonomics--Principlesfor determing dimensions ofworkplacesinmanufacturing areas and the dimensions
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
授权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推广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人类工效学工作岗位尺寸 设计原则及其数值
GB/T 14776-93
Ergonomics-Principles for determing dimensions ofwork places in manufacturing areas and the dimensions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生产区域内工作岗位尺寸的人类工效学设计原则及其数值.本标准适用于以手工操作为主的坐姿、立姿和坐立姿势交替工作岗位的设计.
2引用标准
GB3975人体测量术语GB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12985在产品设计中应用人体尺寸百分位数通则
3术语和符号
3.1水平基准面Pxr在工作岗位,人站立的或座椅放置的平面(见图1至图3).3.2垂直基准面Pvz图1(a)至图3). 与人体冠状面平行,与水平基准面相垂直,并且通过工作岗位上限制人体向前的点所在的平面(见3.3座位面高度S座位设计平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3.4坐姿工作岗位的相对高度H:坐姿时手操作平面与座位设计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图1坐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
图3坐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
图2立姿工作岗位尺寸图示(B和D尺寸同图1b)
3.5立姿工作岗位的工作高度H:
立姿时手操作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和图3).
3.6工作平面高度A
安放作业对象或工装夹具的平面和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7作业面高度C
手作业平面和工作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8工作台面厚度K
3.9脚支撑高度F
3.10小空间高度U
座位设计平面与脚支撑几何中心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1大题空间高度Z
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座位平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2坐姿工作岗位的腿空间高度G
限制大腿向上动作界面与脚空间上方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和图3).
3.13立娄工作岗位的脚空间高度1
容脚空间上方界面与水平基准面之间的距离(见图2).
3.14腿部空间进深T
垂直基准面和限制小腿或膝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5脚空间进深.T:
垂直基准面与限制脚前伸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3.16腿部空间宽度B
限制膝或脚向外侧扩展的两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b)).
3.17横向活动间距D
3.18向后活动间距W垂直基准面和限制人体向后活动界面之间的距离(见图1(a)至图3).
4工作岗位的类型
根据作业时人体的作业姿势,工作岗位分为三种类型:坐姿工作岗位,立姿工作岗位和坐立姿交替工作岗位.
5工作岗位尺寸
根据与作业关系的程度,工作岗位尺寸分为与作业有关的和与作业无关的两类.
5.1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以作业人员有关身体部位的第5或第95百分位数值(见GB/T12985和GB10000)推导出与作业无关的工作岗位尺寸.见表1.
5.2与作业有关的工作岗位尺寸
5.2.1作业面高度C
.通常依据作业对象、工作面上配置的尺寸确定:
b.对较大的或形状复杂的加工对象,以满足最佳加工条件来确定被加工对象的方位.
5.2.2工作台面厚度K
对原有设备,K值是已知的:新设计情况的K值,应满足下式关系.
K=Zs-ASxK=Zx-AS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