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地方 标 電准
DB33/T 1431-2025
公路固化土路基施工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of highway solidified soilsubgrade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公路工程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交通工程管理中心、浙江交工金筑交通建设有限公司、浙江湖杭高速有
限公司、湖州市交通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服务中心、浙江交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新平、楼晓强、顾森华、陈妙初、范远林、刘俊珂、潘雪峰、洪桂堂、李适、封露、瞿骥腾、霍、刘学、张华献、陈文武、郑全宜、何建国、沈华、高棱韬、陈月高、李鑫 锋、张维、尹如飞、古金龙、全梦芸、杨涵如、陈江平、杨奇.
公路固化土路基施工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公路工程固化土路基施工的基本要求、施工准备、施工、质量检测和验收、数字化管理、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路工程固化土路基的施工、质量检测和验收.
2规范性引用标准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175通用硅酸盐水泥GB/T1596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CJJ/T286土壤固化剂应用技术标准CJ/T 486土壤固化外加剂CJ/T526软土固化剂JC/T479建筑生石灰 JC/T481建筑消石灰JGJ63混凝土用水标准JTG3430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3441公路工程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试验规程JTG3450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 JTG/T3610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T3650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20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JTGF80/1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符合固化土混合料加工条件的工程开挖弃土、废弃泥浆和钻渣等各类工程废弃土.
3. 2固化土混合料solidifiedsoilmixture固化土原土与固化剂按设计比例均匀拌和面成的混合料.
3. 3固化土路基solidifiedsoilsubgrade使用固化土混合料成型的路基.
DB33/T 1431-2025
3. 4
路基填料固化剂soilstabilizer
用于改善路基填料的物理力学性能的各类固化剂.
4基本要求
4.1固化土路基应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刚度、稳定性和耐久性.4.4固化土路基应结合设计要求及JTG3430、JTG 3441、JTGF80/1的规定,对固化土原土、固化土 4.3固化土混合物的拌和、运输和施工监控宜采用数字化管理,实现生产数据的实时监控.混合料进行检验.4.5公路固化土路基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行业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5施工准备
5.1一般规定
5.1.1路基施工前应详细调查项目沿线区域固化土原土的种类及分布情况,并按JTG3430的规定进行取样检测.5.1.2应结合设计要求、合同条件及现场情况等编制固化土路基施工专项方案.5.1.3应对各类施工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和技术、质量、安全、环保交底. 5.1.4拌和场建设宜与永久工程相结合,节约用地.5.1.5施工前应对机械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维修和调试.5.1.6正式开工前应进行试验路段施工,根据试验路段确定的技术参数指导施工.
5.2材料准备
5.2.1固化土原土
5.2.1.1固化土原土应符合下列要求: a)不属于《国家危险废物名录》规定的危险废物:b)进场含水率超过40%时,进行预脱水处理至满足机械破碎工艺要求:c)有机质含量不宜大于5%,不应含有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土等松软杂质:d)建筑垃圾废弃料、电厂高温处理后残留废渣等经无害化处理后,满足环保要求的,可作为固 化土补充土源.
5.2.1.2固化土原土取样试验应符合JTG3430的要求.试验的主要内容包括天然含水率、颗粒分析、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及有机质含量等指标.
5.2.2路基填料固化剂
5.2.2.1应根据固化土原土类型和路基填筑部位等因素综合选用路基填料固化剂,并进行路基填科试验,做到因地制宜、经济合理.
5.2.2.2路基填料固化剂选用宜符合下列规定:
b)塑性指数小于8的砂性土或粉性土选用水泥固化剂: a)粘性土、激泥质黏土选用石灰为主的固化剂或软土固化剂:c)塑性指数8~12、液限小于50%、有机质含量不大于5%的粉质砂土选用水泥为主的固化剂:
d)水网地带、软弱路基等水稳定性要求较高的固化土路基选用水泥为主的固化剂或软土固化剂.5.2.2.3石灰固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a)石灰技术指标及质量应符合JC/T479、JC/T 481和CJ/T486的规定:b)磨细生石灰可不经消解直接使用,对储存较久或经过雨期的消解石灰应先经过试验,有效钙c)焖灰降水宜采用磨细生石灰或生石灰块灰. 加氧化镁含量不应低于50%:5.2.2.4水泥固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a)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175的规定:b)水泥强度等级应符合JTG/TF20的要求,水泥初凝时间应大于45min,终凝时间应满足固化 土运输、摊铺作业时间要求:c)水泥应有出厂检验报告,出厂超过三个月的水泥,应重新检验合格后方能使用.5.2.2.5粉煤灰固化剂技术要求应符合GB/T1596的规定.5.2.2.6软土固化剂应符合CJ/T526的规定.5.2.2.7其他路基填料固化剂应符合CJ/T486和CJJ/T286的规定. 5.2.2.8各类路基填料固化剂经检测合格后进场.
5.2.3水
固化土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宜采用清洁中性水,pH值宜为6~8.
5.2.4材料储存
5.2.4.2路基填料固化剂验收合格后应入库保存,分类堆放.储存过程中应配置防潮、防扬尘设施.5.2.4.3固化土原土和路基填料固化剂应备料充足,满足一定施工周期的备料要求.
5.3拌和场建设
5.3.1宜与永久工程相结合,节约用地.5.3.2拌和场宜根据工程规模、料源分布、运输条件、工期要求及周边土地性质等条件选择位置,确5.3.3拌和场面积应与设计产能相匹配,占地面积可参考附录A计算确定. 定其规模和功能区域布置.5.3.4拌和场应独立设置,宜采用封闭式管理.5.3.5拌和场宜根据生产工艺和产能要求设计固化土原土分类堆放区、预脱水区、备料区、破碎筛分区、给料区、拌和区、成品堆放区和停车区、生活区等配套区:b)预脱水区用于高含水率固化土原土的自然晾晒风干、生石灰块灰焖灰降水等:c)备料区用于固化土原土的备料,宜与拌和产能相匹配:d)破碎筛分区用于固化土原土的分级破碎和筛分:e)给料区用于输送固化土原土、路基填料固化剂的区域: f)排和区用于固化土原土、路基填料固化剂按设计比例均匀拌和的区域:g)成品堆放区用于固化土混合料堆放的区域:h)停车区、生活区等配套区用于保障拌和场正常运转所配置的区域.
5.3.6拌和场料仓间应设置隔墙,隔墙高度宜为3m.隔墙外墙侧宜每隔4m~5m设置一道支撑墩进行加固.
5.3.7拌和场宜配备破碎、筛分、自动称量、拌和、除尘等设备及配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