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工程概况二、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四、成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2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七、动土施工管理制度.八、地下管线保护流程九、日常教育管理.. 5十、事故应急救援程序十一、抢险、抢修、救援措施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产业园配套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单位: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建筑工务署勘察单位: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广东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监理单位:深圳市霍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深圳一恒科工有限公司
本项目位于深圳市深汕特别合作区鹅埠镇,本项目共包含2条道路,分别为圳美绿道(深汕大道至兴业路段)及互达路.圳美绿道:0.65km,为城市主干路,规划宽度为40m,双向六车道,设计速度 南起深汕大道,北至规划兴业路,与现状圳美绿道接顺,路线总长约50km/h.
互达路:西起圳美绿道,东至深汕工业互联网制造业创新产业园地块红线,与由地块建设的互达路连接,路线总长约0.35km,为城市支路,规划宽度为18米,双向两车道,设计速度为20km/h.
二、施工范围及工程量
本次施工范围:完成圳美绿道及互达路的施工至工程峻工验收(包括:道路主体工程、智慧交通、给水、再生水、雨水、污水、电力、通信、智慧照明、燃气、绿化、交通等附属工程)的施工总承包,峻工验收资料编制整理,完成工程保修等工作.合同工期270天.
根据勘察单位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提供的《地下管线探测技术总结报告》对本工程地下管线的探测情况,工程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共有给水、雨水、污水、电力(供电、路灯、交通信号)、天然气、通信(电信、移动、联通)6类管线,各施工区域地下管线情况如下详见《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
二、项目施工管理目标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坚持“区域划分、区域管理、各负其责、整体协
调”为基本原则,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各种管线(地上、地下)保护责任制,完善保护管线工作各项制度,降低系统风险,保证各种管线在施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保证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进行应急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给企业和社会造成的损失.
本工程由公司负责整体协调工作,编制地下管线应急救援预案,建立管线保护体系,编制施工生产区域内的地下管线保护应急救援预案.实行统一管理,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各司其责,加强日常管理和演练,确保事故状态预案启动的有效性.
三、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
根据施工现场可能发生的事故或紧急情况引发的伤害和其他影响的突发性事件,应急救援是减少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而组织的救援行动.其任务是及时控制危险源抢救伤员,指挥现场施工人员有组织的撤离,消除危害后果等,重点是保护人群的生命安全.
四、成立管线应急领导小组及职责
组长:黄飞宁
副组长:朱情
成员:刘杨、黄荣、周波、黄启红、廖玉常
五、各主要成员职责
组长(黄飞宁):负责组织制订管线事故救援预案及事故状态下的现场指挥救援工作和事故善后处理工作.
副组长(朱情):负责人员、资源配备、应急队伍的调动、协调事故现场的有关工作.
安全负责人(刘杨):负责对事故现场救援小组人员的抢险、救援工作的指挥:负责事故现场信息的收集与传递.
技术负责人(朱情):负责重大危险源的数据统计及控制措施的编制及事故现场的有关技术数据的统计工作.
施工用电负责人(关文秩):负责事故现场的事故照明保障工作及触电救援工作.
环境保护责任人(周波):负责事故现场的环境监测及保护工作,负责负伤人员的疏导工作.
机械负责人(黄荣):负责应急预案演练及事故现场的车辆设备、救援设备指挥调动工作.
医疗救护负责人(黄启红):负责事故现场的人员抢救工作及伤员的转运工作,配合急救中心及医院医疗诊治工作和伤员的伤情统计工作.
后勤保障负责人(廖玉常):负责事故现场的物资保障工作及事后善后处理工作.
六、地下管线保护措施
1、成立地下管线保护领导小组:
组长:黄飞宁
副组长:朱情
成员:刘杨、黄荣、周波、黄启红、廖玉常
2、专业、劳务分包队伍进场后成立管线(地下、地上)保护领导小组上报项目部备案.
3、由项目经理宋红善组织工程部、技术部、安全部及拆迁人员绘制出施工区域内管线综合图,制定《地下管线保护专项方案》(注:保护措施、平面图、断面图).
4、制定《管线保护安全应急救援预案》
5、定出施工区域管线负责人、管理人员.
6、及时与施工区域内地下管线所属的管理单位联系接洽,同时与该段地下管线巡线人员接头,详细了解地线情况,经现场实地勘察,落实管线高程、位置、规格及保护要求,双方签字认定.
七、动土施工管理制度
1、施工前,由熟悉管线走向的拆迁人员对具体施工负责人进行详细的书面交底,并填写《管线(地上、地下)管线保护确认单》,由安保人员及现场施工员进行全过程监护.对现场已探明的地下管线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识牌,标识牌注明管线种类、产权单位、位置、走向、理设深度,同时,有禁明火要求的必须注明.
2、编制《管线(地上、地下)保护专项方案》报监理单位进行审查监督实施.
3、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不明物体时,施工人员必须暂停作业,并立即上报到项目部有关负责人,同时采取相应保护措施,经确认管线设施对施工没有影响后方可继续施工.
4、各级施工、作业人员未接到明确书面交底单,不得进行施工作业,对未接到交底盲目施工的施工作业人员从严处罚,对于盲目施工的外施队伍,按照准入清退制度进行处理.
5、动土施工前必须经项目部管理人员及监理人员签署施工现场动土令,方可施工(重点:反铲挖土,机械钻孔,推土机等机械施工作业),每次动土必须设置专人进行防护和指挥机械,严禁冒然施工.
6、施工范围接近地下管线时,安全员必须在施工现场旁站监督.
八、地下管线保护流程
1、技术部查图,将管线位置、高程、走向、规格向工程部和现场施工负责人交底,车辆放线定位,在地面设置明显的标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