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
HJ2025-2012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collection storage transportationof hazardous waste
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
环境保护部 3发布
目次
1适用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的一般要求5危险废物的收集6危险废物的贮存7危险废物的运输.8监督与实施附录A(规范性附录)危险废物收集记录表附录B(规范性附录)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内转运记录表附录C(规范性附录)危险废物出入库交接记录表.
前言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规范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过程,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过程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为指导性标准.
本标准为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科技标准司组织制订.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危险废物处置工程技术(沈阳中心)、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本标准环境保护部2012年12月24日批准.
本标准自2013年3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环境保护部解释.
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过程所应遵守的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及经营单位的危险废物的收集、贮存和运输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内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条款.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190 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5085.1-7 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6944 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463 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13015 含多氯联苯废物污染控制标准GB13392 道路运输危险货物车辆标志GB15603 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562.2 环境保护图形标志-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GB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9217 医疗废物转运车技术要求1Z89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2 工作场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HJ/T177 医疗废物集中葵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规范HJ/T228 医疗废物化学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229 医疗废物微波消毒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276 医疗废物高温蒸汽集中处理工程技术规范HJ/T298 危险废物鉴别技术规范
HJ421 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容器和警示标志标准HJ519 废铅酸蓄电池处理污染控制技术规范JT617 汽车运输危险货物规则819.1 汽车运输、装卸危险货物作业规程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19号,2011年)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408号,2004年)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
《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环发[2003年]206号)
《废弃危险化学品污染环境防治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27号,2005年)
《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报告办法(试行)》(环发[2006]50号)
《危险废物经营单位编制应急预案指南》(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7年第48号)
《国家危险废物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令第1号,2008年)
《水路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交通部令[1996年第10号)
《铁路危险货物运输管理规则》(铁运[2006]79号)
3术语和定义
《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中界定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等术语的含义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运输 transportation
指使用专用的交通工具,通过水路、铁路或公路转移危险废物的过程.
4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的一般要求
4.1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在收集、贮存、运输危险废物时,应根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处置经营许可证核发的有关规定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污染防治措施,包括危险废物分析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污染防治措施等: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内部自行从事的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活动应遵照国家相关管理规定,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操作流程,确保该过程的安全、可靠.
4.2危险废物转移过程应按《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