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T 639-2016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导则.pdf

639,电路图,电力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609.7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电力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639-2016代替DL/T639-1997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 检修人员安全防护导则

Safety and protection guide for operation test and maintenancepersonnelof SFelectrical equipment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 1范围3术语和定义4六氟化硫气体的安全使用与管理5六氟化硫设备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6安全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 7组织管理和劳动保健附录A(资料性附录)工作场所六氟化硫气体及其毒性产物最低允许浓度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是对DL/T639一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的修订. 本标准与DL/T639-1997相比,主要有以下差别:

增加了术语和定义:一增加了六氟化硫气体钢瓶的储存要求:一增加了六氟化硫安全防护相关装置的安装、检定规定: 明确了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工作人员安全防护的规定:一明确了使用过的防护用品的清洁方法:明确了废弃物的处理方法;一增加了防护用品日常管理的规定.

本标准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电气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322)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湖南省湘电试验研究院有限公司.

刘卫东、谭雪春.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旭、周年光、蔡巍、李喜桂、陈绍艺、周舟、李哲文、李志刚、何铁样、

本标准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DL/T639一1997《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安全防护细则》.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的意见或建议至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标准化管理中心(北京市白广路二条-号,100761).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 检修人员安全防护导则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六氟化硫气体的安全使用,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时的安全防护措施,以及个人防护用品的管理与使用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电力行业六氟化硫电气设备运行、试验及检修人员的安全防护,其他有关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使用单位亦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9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气体管理和检测导则 GB/T11651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则DL/T59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气体监督导则DLT1205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分解产物试验方法IEC 60376新六氟化硫的规范及验收(Specification and Acceptance of New Sulfur Hexafluoride) IEC 60480从电气设备中取出的六氟化硫气体的检测和处理导则[Guidelines for thecheckingandtreatment of sulfur hexafluoride (SF) taken from electrical equipment and specification for its re-use]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sulfurhexafluoride electricalequipment

以六氟化硫气体作为绝缘介质的电气设备.

3.2

毒性产物toxicproduct

六氟化硫电气设备中的六氟化硫气体和固体材料,发生化学反应产生的SO、HF、HS、CF、CO、CO、CF、SOF、CuF、AIF和SOF等产物.

4六氟化硫气体的安全使用与管理

4.1六氟化硫新气在验收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安全防护措施.4.2储存六氟化硫气瓶的地方应阴凉、干燥、通风良好.4.3六氟化硫气瓶使用时应有防晒、防潮措施,不得靠近热源和有油污的地方,不得有水分和油污粘4.4使用过的六氟化硫气体钢瓶应关紧阀门,戴上瓶帽,应防止剩余气体泄漏. 在控制阀内.4.5气瓶的安全帽、防振圈应齐全,安全帽应旋紧.气瓶放置应可靠固定,标志应明显,搬运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滑抛或敲击碰撞.4.6未经检验的六氟化硫新气气瓶和已检验合格的气体气瓶应分开存放.

DL/T639-2016

5六氟化硫设备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5.1六氟化硫试验室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

5.1.1试验室应安装底部排气设施和气体泄漏监测报警装置,5.1.2酸度、可水解氟化物、矿物油测定的吸收操作应在通风柜内进行:试验分析中有毒试样尾气应进 行无害化处理或回收:易燃的氢载气应从色谱仪排气口引出,经水封装置后引出试验室.5.1.3试验室内不应存放剧毒和易燃品,使用时应随领随用.5.1.4分析人员应配备个人六氟化硫专用安全防护用品.

5.2六氟化硫气体充装时的安全防护

5.2.1六氟化硫气体充装时应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5.2.2六氟化硫气体充装时应免意外泄漏导致的冻伤.5.2.3户外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工作人员应在上风位置操作.5.2.4室内设备充装六氟化硫气体时,应保证通风系统持续运行,室内六氟化硫气体含量不得超过 1000uL/L且氧含量不应低于18%.

5.3设备运行中的安全防护

5.3.1六氟化硫电气设备室与主控室、电缆夹层之间应做气密性隔离.

5.3.2设备室内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15min内换气量应达3倍~5倍的空间体积.抽风口应设在室 内下部,排气口不应朝向居民住宅、办公室或行人.

5.3.3设备室应安装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监控报警装置,应定期检测空气中六氟化硫浓度和氧含量,采样口安装位置宜离地20cm~50cm.当空气中六氟化硫浓度超过1000uL/L或氧含量低于18%时,仪器应发出报警信号,并进行通风、换气,六氟化硫气体泄漏监控报警装置应每年校验一次.

5.3.4工作人员不应单独和随意进入设备室.进入设备室前,应先通风15min.

5.3.5不应在设备防爆膜附近停留.

5.3.6工作人员在进入电缆沟或低位区城前,应先通风15min后,检测该区域内的氧含量,如发现空气中氧含量低于18%时,不得进入该区域工作.

5.3.7设备内六氟化硫气体应按照GB/T8905规定的项目和周期进行定期检测,如发现气体中毒性分解物的含量不符合要求时,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包括气体净化处理、更换吸附剂、更新六氟化硫气体、设备解体检修等.

5.3.8气体采样或试验时,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和手套,并站于上风位置.试验过程中,仪器尾气排放管长度应不小于2m,排气口应引至下风位置.试验尾气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5.3.9处理设备气体渗漏故障时,应在通风条件下进行,工作人员应佩戴防护口罩、手套和防护眼镜,应站在上风位置.必要时应氟戴防毒面具或正压式呼吸器.

5.4设备解体时的安全防护

5.4.1设备解体前,应按GB/T8905标准要求,对设备中六氟化硫气体进行分析测定,根据分析结果制订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5.4.2设备解体前,应用六氟化硫回收净化装置回收六氟化硫气体,不得直接向大气排放,应按GB/T8905标准要求对设备抽真空,用高纯氮气冲洗3次后,方可进行设备解体检修.

5.4.3解体时,检修人员应穿戴防护服、防护手套和防毒面具或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设备封盖打开后, 应暂时撤离现场并通风30min后方可进入工作现场.将吸附剂取出,用吸尘器和毛刷清除粉尘,用汽油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