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6892-1997eqv ISO 10579:1993
形非 状 和 位 置公差 刚 性 零 件注法
Geometrical tolerancingIndication of non-rigid parts
国家技术监督局 发布
前 言
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10579:1993《技术制图-尺寸和公差注法一非刚性零件》.
并专门增加附录A(提示的附录)给出有关表示图形符号画法的尺寸和比例.另外,根据我国的实际需要,将ISO10579中的附录A“标注示例及说明”做适当修改后列入标准正文,并删去了ISO10579中的附录B“标准目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形状和位置公差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机械工业部机械标准化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忠、汪恺、刘翼尔、唐保宁、陈增群.
ISO前言
ISO(国际标准化组织)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国家级标准化组织(ISO成员)的联合会,国际标准的制定工作由IS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每个成员组织,对某一主题的技术委员会感兴趣,就有权参加该委员会的工作;其他与ISO协作的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也可以参加工作.ISO与IEC(国际电工委员会)在有关电工技术标准化的内容上进行密切合作.
由技术委员会提出的国际标准草案,散发给各成员组织,由各成员组织投票表决,至少需要75%的赞成票才能作为国际标准公布.
国际标准ISO10579由第十技术委员会(ISO/TC10)“技术制图,产品定义及有关技术文件"的第五分技术委员会(SC5)“尺寸和公差注法”起草.
本国际标准的附录A和附录B仅供参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形状和位置公差 非刚性零件注法
Geometrical tolerancingIndication of non-rigid parts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非刚性零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注法.适用于金属薄壁件,挠性材质的零件如橡胶件、塑料件等非刚性零件.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182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通则、定义、符号和图样表示法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非刚性零件non-rigidpart在自由状态下相对其处于约束状态下会产生显著变形的零件.3.2自由状态free statei 零件只受到重力作用时的状态.
4基本原则
非刚性零件在自由状态下的允许变形量应满足装配条件下的形位公差要求(装配应在正常的受力状态下进行).
任何零件均受重力影响,其变形量与零件在自由状态时的放置方向有关.当标注零件在自由状态下的形位公差时,应在图样上注出造成零件变形的各因素(如重力方向、支撑状态等),示例见5.2条.
5图样标注
5.1非刚性零件在图样上的标注
a)自由状态条件的符号为,并应按照GB/T1182的规定注在公差框格中形位公差值的后面,见图1.
性零件产生变形的主要因素时,应用箭头和大写字母标明重力方向,见图2.
c)注明图样要求的约束条件,见图1.
d)在标题栏附近注明“GB/T16892一NR”.此时若零件某要素的形位公差值后注有符号E,则认为
它是处于自由状态下的要求,否则应认为它是处于约束状态下的要求,见图1.
5.2示例及说明
示例1:图1的设计要求是当零件处于自由状态时左端圆柱面的圆度误差不得大于2.5mm,当零件处于约束状态时右端圆柱面的径向圆跳动不得大于2mm.
约束条件:基准平面A是固定面(用64个M6的螺栓以6~15Nm的扭矩固定),基准B由其相应的最大实体边界约束.
图1
示例2:图2的设计要求是当零件处于约束状态时,端面A的平面度误差不得大于0.025mm,B面和C面的圆度误差分别不得大于0.05mm和0.1mm,当零件处于自由状态并按图示重力方向放置时,端面A的平面度误差不得大于0.3mm,B面和C面的圆度误差分别不得大于0.5mm和1mm.
约束条件:基准平面A是固定面(用120个M20的螺栓以18~20Nm的扭矩固定),基准B由其相应的最大实体边界约束.
图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