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680.11-2025代替 GB/T 17680.11-2008
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 第11部分: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
Criteria for emergency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for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11: Off-site radiological assessment for emergency response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基本要求5释放特征6剂量计算模式 7剂量评价在防护行动决策中的应用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7680的第11部分.GB/T17680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部分:应急计划区的划分; -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2部分:场外应急组织与职能;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3部分:场外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4部分:场外核应急预案与执行程序:-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6部分:场内应急组织与职能:一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7部分:场内应急设施功能与特性;-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8部分:场内核应急预案与执行程序: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9部分:场内应急响应能力的保持;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0部分: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野外辐射监测、取样与分析 准则:一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11部分:应急响应时的场外放射评价;核电厂应急准备与响应准则第12部分:核应急演习的策划、准备、实施与评估.
放射评价准则》.与GB/T17680.11-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GB/T17680.11一2008《核电厂应急计划与准备准则第11部分:应急响应时的场外
a)修改了适用范围(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b)删除了术语“应急”“食人应急计划区”烟羽应急计划区”应急行动水平”(见2008年版的3.1、3.3、3.5、3.6),增加了术语“操作干预水平”(见3.11);c)增加了液态放射性物质向地表水和地下水释放的评价要求(见4.4、6.2、6.4); d)增加了采用的预测模型需要有效性验证,不同组织采用的预测模型需要提前进行比对(见4.5、6.2.2、6.3.2) ;e)增加了根据是否有监测数据对释放特征和源项进行规定(见第5章);f)增加了实地调查作为评价模式的考虑因素(见第6章);g)增加了急性照射引起的剂量作为计算剂量(见6.2.5).
本文件由全国核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家核应急响应技术支持中心、中国辐射防护研究院、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核工业标准化研究所、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
朱君、孙大威、董芳芳、徐建华、刘团团、陈超、裴娟、王炫、田芷洁、姜丁宝、宋卫杰、刘书焕、罗勇.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黄牛、刘新建、吕明华、张艾明、栾雪非、邓安嫦、姚仁太、赵伟伟、邱志欣、浦祥、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首次发布为GB/T17680.11-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