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本标准代替SN0355-95《出口粮谷中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残留量检验方法》.本标准与SN0355-95相比,主要变化如下:一标准名称中“出口粮谷”改为“粮谷”: 一标准文本格式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文本格式:一标准范围中增加“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N 035395.
GB 23200.4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粮谷中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粮谷中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残留量检验的制样和气相色谱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玉米中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残留量的检验,其它食品可参照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
GB276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原理
水蒸气一起蒸出,经冷却,在蒸馏提取器的收集管中将异辛烷提取液与水分离.提取液经脱水后定容. 试样在蒸馏提取器中与异辛烷和硫酸溶液加热共沸.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与异辛烷、用配有电子俘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外标法定量.
4试剂和材料
4.1试剂
4.1.1蒸馏水:用前煮沸20min,冷却备用.取300ml蒸馏水置于蒸馏提取器(见下图)的烧瓶内, 加入15ml异辛烷,按提取步骤(7.1)操作.在规定的色谱条件下,取异辛烷提取液1ul进行色谱测定,应无异辛烷以外的色谱峰.
4.1.2异辛烷(CgHs):分析纯,在与测定相同的色谱条件下,进样1ul进行色谱测定,应无异辛烷以外的色语峰.
注:异辛烷的纯化:在1000nl烧瓶内加入500ml异辛烷,再加入金属钠片5-10g,接上磨口冷凝器,回流6-8h,然后用全玻璃燕馏器蒸馏,收集97.5-99.5℃之间的馏分.
4.1.3无水硫酸钠(NaSO4):分析纯,650C灼烧4h,冷却后贮于密闭容器中.
4.1.4浓硫酸(HSO):分析纯.
4.1.5硫酸水溶液:10%(V/V).
4.1.6二硫化碳(CS):分析纯(d1.263)
4.1.7四氯化碳(CCl):分析纯(d1.594)
4.1.8二溴乙烷(CH4Br):分析纯(d2.177)
4.2标准溶液配制
4.2.1标准储备液:准确地分别量取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的适当体积,并用其密度进行重量计算,用异辛烷分别配成浓度各为1.00mg/ml的标准贮备溶液.
4.2.2标准工作溶液
根据需要,将标准贮备液用异辛烷定量稀释配成如下浓度(表1)的混合标准工作液.
ng/mL序号 2 3 4 5二碗化碳 4 2 1 0.2 0.04四化碳 0 8 0.4 0.2 .0.04 0 008二澳乙烷 0.4 0.2 0.1 0.02 0 01
蒸馏提取器
5仪器和设备
5.1 气相色谱仪:配有电子俘获检测器.5.2蒸馏提取器(见图). 5.3微量注射器:10ul或5ul.5.4容量瓶:25ml.5.5无水硫酸钠柱:筒形漏斗,22mm(内径)内装5cm高的无水硫酸钠(4.3). 5.6电热套:调温型,500ml,200w.5.7全玻璃系统蒸馏装置.5.8分析天平:感量0.01g和0.001g.
6试样制备与保存
6.1试样制备
将所取样品,取样部位按GB2763附录A执行,用分样器或四分法缩分至1kg,全部磨碎并通过20目筛,混匀,均分成两份,立即装入清洁容器内,密封,标明标记.
6.2试样保存
GB 23200.442016
将试样在0C以下保存.
注:①缩分样品时,操作尽量要快,以防止熏蒸剂的散失.
在制样的操作过程中,必须防止样品受到污染或发生残留物含量的变化.
7分析步骤
7.1提取
从蒸馏提取器的接收管与气体吸收阱的连接口处向接收管加入硫酸水溶液(10%,V/V)至回流口.连接好冷凝器和气体吸收阱,从冷凝器上口向气体吸收阱加人5ml的异辛烷.通入冷却水.快速称取混匀的试样50.0g(精确至0.1g)置于烧瓶内,连接好烧瓶和提取器.从烧瓶的加液口加入12mL异辛烷和 300m1硫酸水溶液(10%,V/V).关闭加液口并用少量硫酸水溶液(10%,V/V)封住加液口.用电热套将烧瓶加热,使异辛烷提取液缓缓蒸出,直至异辛烷提取液基本蒸出后,继续加热蒸馏5min左右.停止25mL容量瓶中.从冷凝器上口,用约7mL异辛烷分数次冲洗冷凝器、气体吸收阱、接收管和无水硫 加热,使烧瓶降温.将接收管内的水层从下口放出,然后使异辛烷提取液通过无水硫酸钠小柱,收集于酸钠柱,洗液并入容量瓶中,用异辛烷定容,供气相色谱测定.
7.2测定
7.2.1气相色谱参考条件
a)色谱柱:玻璃柱,1.6m X3.2mm(内径),填充物为 25%(m/m)DC-200涂于Chromosorb WAWDMCS(6080 目).b)色谱柱温度:75C. c)进样口温度:150C.d)检测器温度:150C.e)氮气,纯度≥99.99%,25mL/min.
7.2.2色谱测定
根据样液中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含量情况,选定峰高相近的标准工作溶液.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中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响应值均应在仪器检测线性范围内.对标准工作溶液和样液等体积参插进样测定.在上述色谱条件下,二硫化碳、四氯化碳、二溴乙烷的保留时间分别为1.7min,3.5 min 8. 1 min.
7.3空白实验
除不加试样外,按上述操作步骤进行.
8结果计算和表述
用色谱数据处理机或按公式(2)计算:
h .m .(2 )
式中:X-试样中二硫化碳或四氯化碳或二澳乙烷残留量,mg/kg:
h-样液中二硫化碳或四氯化碳或二浪乙烷的峰高,mm:
注:计算结果须扣除空白值,测定结果用平行测定的算术平均值表示,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M一称取的试样量,g.
9精密度
9.1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A的要求.
9.2在再现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其算术平均值的比值(百分率),应符合附录B的要求.
10定量限和回收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