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化指导性技术文件
GB/Z35037-2018
蓝莓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sfor operation management of blueberry project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4职责分工 3项目条件5项目组织与运行6项目预期成效分析7项目评价与管理附录A(资料性附录)湖北省鄂州市梁子湖区蓝莓产业典型案例
前言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由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提出并归口.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指导性技术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中国标准化研究院.本指导性技术文件主要起草人:林长春、安鑫、马晓蕾、刘波林、孙兆洋、程越.
引 言
蓝莓作为重要经济作物,因其保健价值高风廉世界,是我国近年来迅速发展的经济林树种,随着蓝莓产品日益受到市场欢迎,我国野生资源因不当采摘而破坏严重,自然资源供不应求,因此人工栽培是满足市场需求的必然.蓝莓适生范围广,品种多,对土壤要求不苛刻,种植第三年开始挂果,第七年进人 丰产期,盛产期长,可以成为山区脱贫的重要经济林作物.
我国贫困人口大部分在偏远地区,尤以山区为甚.充分利用上地资源发展适宜的长效经济林作物是山区人口脱贫的重要选项,我国蓝莓人 粮培虫起步顿晚,但近年来在山东、吉林、辽宁、江苏、湖北、蓝莓种植在精准扶贫 贵州、云南等地发展迅速 调研表明通过种植蓝莓,不同规模的种前业主基本都获得很好的收益.因此 较强的推广优势,可作为精准扶贫的有效途餐之一中具有车
蓝莓林盛产 长,投 后投入不高,具备较高的抗风险能力,但品种选断、当地花期及采收期降水量、乌及病虫害 防控以及经营与市场风险仍会对项目发展有较大影响,为规意该产业在扶贫项目中的运营,推广典型经验和做害,特制定本指导性技本文件.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可供蓝药产益扶贫项目运营管理过程中参考
蓝莓产业项目运营管理规范
1范围
期成效分析、项目评价与管理的内容,并提供了蓝毒产业精准扶贫的标准化典型案例(参见附录A).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给出了蓝莓产业项目运营管理的项目条件、职责分工、项目组织与运行、项目预
本指导性技术文件适用于蓝莓产业项目运营管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3项目条件
3.1自然条件
3.1.1土壤与气候条件
蓝莓品种多,适生范围广.不同品种适生于不同自然环境,主要类型如下:
矮丛蓝莓和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温带寒冷地区种植,要求酸性土壤,适宜pH为4~5.5,土壤有北高丛蓝莓和部分半高丛蓝莓适宜在暖温带地区种植,要求酸性土壤,适宜pH为4~5.5,土 机质含量8%以上.否则应通过土填改良使土壤达到适宜种植条件:壤有机质含量8%以上,否则应通过土壤改良使土壤达到适宜种植条件;免眼蓝莓和南高丛蓝莓适宜在亚热带地区种植,要求酸性土壤,适宜pH为4~5.5.土填有机质含量8%以上.否则应通过土壤改良使土填达到适宜种植条件.
3.1.2环境质量条件
蓝莓种植区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GB15618的相关要求,其中蓝莓种植区空气中SO:年平均浓度应低于60μg/m,粒径小于或等于10μm颗粒物年平均浓度应低于70μg/m².铅年平均浓度应小于0.5gg/m².蓝莓种植区土壤总锅、总汞含量应低于0.25mg/kg,总铅含量应低于80mg/kg.
3.2设施设备条件
3.2.1育苗设施
蓝莓育苗宜采用温室大棚培育方式,可采用根票、扦插、组培等方式,培育裸根或容器苗.温室大棚无特殊要求,规模根据生产规模确定.
3.2.2管理设施
蓝莓基地管理宜配置以下设施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