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2635-2014
苎麻纤维拉伸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Testmethod for breaking tenacity oframiefiber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农业部麻类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肖爱平、冷鹏、杨喜爱、黎宇、廖丽萍、程毅、廖勇风.
苎麻纤维拉伸断裂强度试验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苎麻单纤维及束纤维拉伸断裂强度试验方法.本标准适用于苎麻纤维拉伸断裂强度的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291.1纺织纺织材料性能和试验术语第1部分:纤维和纱线GB5884苎麻纤维支数试验方法 GB5707纺织名词术语(麻部分)GB/T6529纺织品调湿和试验用标准大气
3术语和定义
GB/T3291.1和GB/T570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4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单根纤维或规定质量的一束纤维在等速伸长型试验仪(CRE)上拉伸至断裂,得到断裂强力,根据断裂强力和线密度计算得出纤维断裂强度.
5仪器与设备
5.1单纤维强力仪(CRE),0cN~200cN;5.2束纤维强力仪(CRE),0eN~3000cN; 5.3天平,感量0.1mg;5.4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室温至200℃,土1℃;5.5纤维长度切割器,40mm;5.6其他:镊子、玻璃板、黑绒板、稀梳(8针/cm~10针/cm)、不锈钢剪刀、预张力夹(1cN).
6样品制备
将试样平铺于台面上,基、梢部对折并于对折处剪断,再沿断口基部方向剪取10cm,梳理至纤维分散,随机抽取质量约500mg和2g的纤维(分别用于单纤维断裂强度和束纤维断裂强度的测定),轻轻梳理均匀.用镊子抹除麻束中的并丝、杂质.
7试验条件
在温度(20士2)℃、相对湿度65%士4%的标准大气环境实验室下,将制备好的试样调湿平衡,每隔2h连续称量,以质量递变量不超过0.25%为准(按GB/T6529的规定执行).
8单纤维断裂强度测定
8.1参数设定
NY/T 2635-2014
将仪器功能设定为一次拉伸断裂测试.拉伸速度30mm/min、测试次数250次,调节隔距为20mm,并输入该样品单纤维平均线密度(线密度测定按GB5884的规定执行).
8.2试样拉伸
按7规定的试验条件,从调湿平衡后的纤维中随机抽取单纤维,用张力夹夹住纤维的一端,另一端垂直夹人上夹持器,让纤维悬垂穿过下夹持器并夹紧.按“拉伸“键,仪器开始拉伸,至断裂,记录断裂强 力、断裂伸长、断裂强度等数据.如遇试样在夹持器错口处断裂或在夹持器中滑脱,则该次测试作废.试验有效测定次数为250次.
8.3结果计算
单纤维断裂强度以S表示,按式(1)计算.
FS= np (1)
式中:
S单纤维断裂强度,单位为厘牛每分特克斯(cN/dtex);Ⅱ--纤维根数: F-第i根纤维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单纤维平均线密度,单位为分特克斯(dtex).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9束纤维断裂强度测定
9.1纤维束整理
将约2g纤维按7规定的试验条件调湿平衡后,顺纤维长度方向分束,平直放于切割器(5.5)夹板中间,并与切刀垂直整齐的一端露出约10mm.将麻束理直后切断.
9.2称量
号称量纸,包好,按式(2)计算出每束纤维的线密度. 在天平(5.1)上逐一称取约3.0mg切割好的麻束,依次放在玻璃板(下衬黑绒板)上,理齐,移人编
L
试中:
Bps-第i束麻束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m一第i束麻束的质量,单位为毫克(mg);
L--麻束的切割长度(L=40mm).
9.3参数设定
将仪器功能设定为一次拉伸断裂测试,拉伸速度300mm/min、测试次数10次,调节隔距为10mm,并逐一输入相应的线密度.
9.4试样拉伸
按7规定的试验条件,去掉编号称量纸,用镊子垂直地将麻束试样一端夹进上夹持器,另一端夹人下夹持器中(保持纤维束与夹持器垂直).按“拉伸“键,仪器开始拉伸,至断裂,记录断裂强力、断裂伸长、断裂强度等数据,如遇试样在夹持器错口处断裂或在夹持器中滑脱,则该次测试作废.试验有效测 定次数为10次.
9.5结果计算
束纤维断裂强度以BS表示,按式(3)计算.
WWWBZFXWcon
NY/T 2635-2014
(3)
式中:
BF-第i束麻束的断裂强力.单位为厘牛(cN);--试验束数;Bp一一第i束麻束的线密度,单位为特克斯(tex).
BS一束纤维断裂强度,单位为厘牛每特克斯(cN/tex);
计算结果保留至小数点后两位.
10精密度
性条件下两次平行测试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算术平均值的10%. 同一样品分别做两次平行试验,每次平行试验单纤维强度测250次,束纤维强度测10次.在重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