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Y/T 3086-2017 长江流域薯区甘薯生产技术规程.pdf

技术规程,农业
文档页数:7
文档大小:10.9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农业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NY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3086--2017

长江流域薯区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foryangtze rivervalley sweet potato producti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厅、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新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杭州市植保土肥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吴声敢、赵学平、蔡仁祥、杨桂玲、吴早贵、杨玲、王强、虞轶俊、徐明飞、王京文、虞冰、吴列洪、季爱兰、柳新菊、安雪花、吕露、关文碧.

长江流域薯区甘薯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甘薯[Ipomoeabatatas(L.)Lam.]生产的育苗、整地起垄、栽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分级包装、储藏及生产档案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长江流域范围内的四川、重庆、贵州、湖北、湖南、江西、浙江等省(直辖市),以及云南北部、安徽和江苏南部地区等地甘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GB4406种薯NY/T496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25有机肥料NY/T1200甘薯脱毒种薯 NY/T2642-2014甘薯等级规格NY/T2789-2015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3育苗

3.1苗床选址

苗床宜建在背风向阳、地势高、排水良好、靠近水源、管理方便的地块,且至少2年内没有种过甘薯和/或做过苗床.若苗床使用超过2年的,用前需更新床土.

3.2苗床建立

宜.将床土整平整细后按1.5m宽度(含沟宽20cm~30cm)做.

3.3育苗方式

苗床育苗根据设施条件,分为大棚三膜育苗、露地小拱棚育苗、露地育苗等;根据人工增温条件,分为温床育苗和冷床育苗,根据需要和条件,组合进行.

3.4育苗时间

一般3月上旬开始排种育苗,5月中旬开始移栽到田间.

3.5种薯选择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优质、抗性强、丰产性好的并经国家或省级审(认、鉴)定或登记的甘薯品种.种薯质量应符合GB4406中三级以上良种的要求.宜选择与原品种皮色、肉色、形状等特征一致的薯块,要求皮色鲜艳光滑,次生根少,薯块大小适中(100g~250g),无病虫鼠害,未受冻害、涝害和机械伤害.提倡使用符合NY/T1200规定的脱毒种薯.大田种植时每667㎡²用种量为40 kg~50 kg.

3.6种薯处理

种薯排种前宜进行消毒处理:用45%代森铵水剂200倍~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

NY/T3086-2017

800倍~1000倍液浸种10min

3.7种薯排种

种密度稍小.排种前控制土壤湿度,宜采用斜排法或平放法排种,排后盖细土,厚度以1cm~2cm 排种密度以每平方米用种量20kg~30kg为宜.环境温度低时,排种密度稍大:环境温度高时,排为宜.

3.8苗床管理

排种到出苗期间,温度控制在35℃左右;出苗至采苗前,温度控制在25℃~30°℃;采苗前3d~4d,适当浇水,多次采苗的苗床,在一批薯苗采完后,立即清除田问杂草,并根据基肥情况每平方米用尿素 应停止浇水和追肥,并逐渐降低床温,保持温度不低于18°℃. 排种时浇足底水,以后根据床土干湿情况100g兑水30kg~40kg追施

3.9采苗

薯苗长到20cm cm 时片肥 生长 顶端粗大、无病虫害的壮苗用于栽插.采苗时宜选 苗所用剪刀先消毒 RESEAR 基部土方2个~3个节位处剪取为宜.

4整地起

4.1整地

4.2起垫

起基时要求华电 垄形肥肝 向根据地 地和防水土流失、保填要求确定,平原以北 为 层厚度、地势、常年早涝情况 花宽以80cm~90cm为宜,基高以20.cm 35cm为宜 周挖排水沟, cm. 酒米 cm为宜.

5载插

5.1栽插时间

5月上旬至 初 烈或久晴土燥时栽插. G

5.2栽插密度

种、肥水较差、生育期偏 栽插密度应根据品 的夏、秋薯或 生育期 交鲜食薯 裁增日标面定,每667m² 采用较高前路度:长蔓品 高肥水、生育期长的春 5000株.短蔓品薯、加工薯等,宜采用较低的密 需要高密度种植或控制薯 大小均匀时 河选择小基单行或大垄双行,地势低注易受涝地块宜采用大 单行,瘠薄早地宜采用大垄双行

5.3栽插方法

率的可采用水平栽插法、船底形栽法或压滕插法;需要提高大薯率来提高总产量的宜采用斜插法、直插 根据气候、土壤及裁培目标选择适宜的栽插方式.苗期肥水条件好,需要增加结薯个数、控制大薯法,早区载插时应确保薯苗生根前土壤湿润.

5.4查苗补苗

裁后5d~10d,适时进行查苗、补苗.补苗时选择在晴天无风时进行.

6田间管理

6.1肥料使用

6.1.1原则

2

NY/T3086-2017

根据土壤肥力和目标产量,按照NY/T496的规定进行合理平衡施肥,提倡使用符合NY525的商品有机肥,避免使用未腐熟农家肥;以基肥为主,追肥为输;追肥以前期为主,后期为辅.生长季节所需纯N:POKO的比例为1:(0.4~0.9):(1.5~2.5).

6.1.2基肥

一般每667m²施符合NY525的商品有机肥300kg~1000kg.同时,配合施人高钾三元复合肥30kg~50kg.基肥在耕地前施人,然后整地起垄或在起垄时集中施在垄心.

6.1.3合理追肥

6.1.3.1提苗肥、壮苗肥

提苗肥按每667m²施尿素2kg 一般在薯苗栽插成活后至封前,看苗施肥.按照小苗弱苗多施、大苗壮苗少施原则尽可能早施. ~3kg,兑水浇棵或基旁开穴追施后浇水盖土.壮苗肥以栽后30d~40d时施用为宜.长势差的地块, RD 酸钾10kg.长势较好的地块,用量可减少一半.基肥用 量多的

6.1.3.2促膨大肥

15kg:藤叶过旺田块可 裁后60d~80 d,如 基础 元复合肥5kg

甘薯出现营养元 时可用明 面起,所用叶面肥应夫 得农业部登记

6.2水分管理

6.2.1灌水

灌水时期和瓶才相 条件、气候条 条件而定,栽前和块根膨大初期时要9意耀水,灌水量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灌水后及时松士 据甘薯不同 水量 用 滴灌、渗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非施.

6.3藤蔓管理

藤蔓生长过 用 天或藤蔓长根时要提蔓.

7病虫草害防治

7.1黑斑病

严格检疫,严禁从病区调运种薯、种苗 持与水届、玉米等非旋花科作物轮作,避免边作.建立无病留种田,精选无病块根做种薯. 选用抗病品种、无病秧苗.采用高剪苗进行栽插.

可用45%代森铵水剂200倍~400有 灵悬浮剂800倍~1000倍液浸种3min~5 min.

7.2根腐病

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合理轮作,清洁田园,早栽插等.

可用45%代森铵水剂200倍~4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800倍~1000倍液浸种3min~5 min.

7.3茎线虫病

用无线虫史田块种植.清洁田园,消除携带线虫病残体等. 选用抗病品种、无病种苗,引种过程中加强检疫,严禁调运病种薯、病苗.与禾谷类作物轮作,宜选

可用50%辛硫磷乳油250g~350g兑水适量,拌细沙土20kg~25kg,栽插前放人穴中,然后浇水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