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
NY/T 3715-2020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 稳定性测试指南长根菇
Guidelinesfor the conduct of testsfor distinctness uniformity and stabilityRootingshankmushroom[Oudemansiella raphanipes (Berk.)Pegler &T.W.K.Young]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发布
目次
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5繁殖材料的要求 6测试方法 Z7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结果的判定 28性状表9技术间卷附录A(规范性附录)性状表 附录B(规范性附录) 性状表的解释附录C(规范性附录)技术间卷格式 10参考文献 13
全国农品标准 前
本标准由农业农村部种业管理司提出.
食典通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新品种测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e27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与种质资源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传华、温雯、田果廷、奚莉萍、陈明杰、陈海荣.
植物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指南 长根菇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长根菇[Oudemansiellaraphanipes(Berk.)Pegler&.T.W.K.Young]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一致性和稳定性测试的技术要求和结果判定的= 般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长根菇品种特异性(可区别性)、 一致性和稳定性的测试.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 支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T 12728GB/T 19557.1 植物新品NY/T 1731 NY/T 1846 食用图 食用菌菌 中良好作
个体测量
群体目测
3.5
个体目测
对一批个体或个体的特定部位进行逐个目测,获得一组个体记录.
4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MG:群体测量.
MS:个体测量.
VG:群体目测.
NY/T 3715-2020
QN:数量性状.PQ:假质量性状, (a):标注内容在附录B的B.2中进行了详细解释.(十):标注内容在B.3中进行了详细解释.
5繁殖材料的要求
5.1繁殖材料以母种形式提供.
5.2提交的菌种数量
提交的菌种数量至少为3支试管母种.母种试管规格为(180mm~200mm)×(18mm~20mm),母种菌种活性根据标准NY/T1846的要求进行操作和处理.
5.3供试品种菌种的保存
测试单位收到菌种后,应立即扩繁留存菌种,并按标准NY/T1731中的规定保存.如有特殊保藏要求,应提供保藏的详细说明.
5.4供试菌种的处理
提交的菌种不应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表达的处理.提交的材料应符合中国植物检疫的有关规定.
5.5除非审批机关允许或要求进行处理,提交的繁殖材料一般不进行任何影响品种性状正常表达的处理.如果已处理,应提供处理的详细说明.
6测试方法
6.1测试周期
测试时间至少为2个独立的生长周期.
6.2测试地点
测试通常在一个地点进行.如果某些性状在该地点不能充分表达,可在其他符合条件的地点对其进行观测.
6.3培试验
6.3.1试验设计
测试应在能保证长根菇正常生长、性状正常表达以及有利于观测的条件下进行.
菌丝、菌落的性状测试采用PDA培养基进行平板培养.每个品种接种3个平板,重复2次.
原种基质和栽培基质配方均为:阔叶树杂木屑52%、玉米芯35%、麸皮10%、豆粕2%、石膏粉1%,含水量60%~65%.
采用聚丙烯塑料袋(35cm×17cm),每袋装湿料1100g.栽培袋生产方法参照NY/T528.
在一致的环境下发菌、出菇.每小区至少30袋,共设3个重复.必要时,近似品种与待测品种相邻摆放.
6.3.2裁培管理
可按当地主裁品种管理方式进行.各小区田间管理应严格一致,同一管理措施应当日完成.
6.4性状观测
6.4.1观测时期
性状观测应按照附录A中表A.1列出的生育阶段进行.附录B对这些生育阶段进行了解释.
6.4.2观测方法
性状观测应按照表A.1规定的观测方法进行.
6.4.3观测数量
60个,每个重复取20个,观测个体某个部位时,每个个体取样数量为1个.群体观测(VG、MG)性状时, 除非另有说明,个体观测(VS、MS)性状时,菌丝体取样数量不少于3个平板,子实体取样数量不少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