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行业标准
RB/T151-2016
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estimation ofmeasurement uncertainty offoodmicrobiologicalquantitativedetection
(ISO/TS19036:2006Microbiology of food and animal feeding stuffs-Guidelines for the estimation ofmeasurement uncertainty forquantitative determinations MOD)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使用重新起草法修改采用ISO/TS19036:2006《食品与动物饲料微生物学定量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英文版).
本标准与ISO/TS19036:2006《食品与动物饲料微生物学定量检测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英文版)存在的技术性差异如下:
将ISO/TS19036:2006中与动物饲料相关的内容删除,只保留与食品相关的内容;一加人规范性引用文件章节: 用GB/T27025-2008换ISO/TS190362006中的*ISO/IEC17025:2005;将ISO/TS19036:2006中2.1注3",修改为正文内容;将ISO/TS19036:2006中4.2和5“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intralaboratory standarddevia-tionofreproducibility)"作出解释,并注明使用“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这一名称进行表述将ISO/TS19036:2006中5.2.2注1和“注2"修改为正文内容; 的原因:将ISO/TS19036:2006表A.1~表A.5中”sx"与”s”"”和”s”三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和
“”"”的计算方法做了表述.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category)”一栏中的"i”"""出""iv",使之与A.2.2基质的分类所用符号一致;
删除国际标准的序言和前言.
本标准由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出人境检验检疫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维兴、林超、王曼霞、雷质文.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微生物定量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和表示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以及用于监测加工和贮藏食品的环境样品的定量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活动,也适用于可替代微生物常规菌落计数方法的仪器定量分析法.
本标准不适用于最可能值计数方法以及低含量微生物的分析方法.
动物饲料产品定量分析的测量不确定度评估也参考本标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GB/Z22553-2010利用重复性、再现性和正确度的估计值评估测量不确定度的指南
GB/T27025-2008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animal feeding stuffsProtocol for the validation of alternative methods) ISO16140:2003食品和动物饲料微生物学替代方法验证协议(Microbiologyof foodand
ISO/IECGuide98-3:2008测量的不确定度第3部分:测量中不确定度的表示指南(GUM:1995 Guide to the expression of uncertainty in measurement)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测量不确定度uncertainty(ofmeasurement)
与测量结果相关联的参数,用以表征合理赋予被测量值的分散性.
注1:此参数可以是标准偏差或其倍数,也可以是给定置信概率的置信区间的半宽度.
注2:测量不确定度一般由许多分量组成,其中一些分量可以用测量结果的统计分布来进行测算,并且以实验标准 偏差表征:而另一些分量可以根据经验或其他信息的假定概率分布案进行测算,并且也以标准偏差表征.
测量结果为被测量值的最佳估计.不确定度的分量都与分散性有关,包括那些由系统影响产生的分量(如与修正值和参考测量标准相关的).
3.2
标准不确定度standarduncertainty
以标准偏差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
3.3
RB/T 151-2016
3.4
扩展不确定度 expanded uncertainty
U
确定测量结果区间的量,合理赋子被测量的值大多数在此区间.
注:此区间也被称为覆盖概率或置信区间概率(置信概率).
扩展不确定度一定要有一个明确的扩展区间,要将一个特定置信概率与扩展不确定度所规定的区间结合起来,需要对测量结果及其标准不确定度所表示的概率分布进行外在或隐含假设,这个区间可能的置信概率只有在这些假设验证成立的范围内有效.
扩展不确定度U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y)(3.3)和包含因子k(3.5)计算出的:U=ku(y).
3.6
4.1整体法评估测量不确定配
本标准柔用整体法评估测量不确定度,它是以影响润试结渠分析程序的总变量为基础进行评估的,这个总变量包括精密度(任意成分)和偏倚(系成分).在食品微生物领域的实际应用中,通常不考虑偏倚(4.2).
本标准中测量本确定度的整体法评估,是对全部测量程序最终结果可再现性的标准偏差进行实验性评估得到的.该标准偏差相当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5.1).
了.该图有助于识别不确定度来源,不论其是否包括在实验方案 整体法可看作是一个“黑回子”系说(如图1所示),食品微生物不确法 逆度的主要来源都被标识出来
图1食品微生物学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示意图(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的“黑匣子”方法)
图1中取样是总误差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并不是测量本身不确定度的组成部分.
次级取样是指从分析样品中取出测试的部分,细菌计数技术中的初始悬液的制备属于次级取样.分析过程中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是操作者、时间、设备、培养基和试剂.最后,剩余的随机误差的形成来源于未说明的因素,面且往往是在重复性条件下实验室内部进行评定才需考虑的.
同时,采用整体法评定不确定度,可以控制结果来源的各个测试程序.
4.2偏倚
根据经验,对食品微生物计数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估一般不考虑偏倚,也就是说,分析步骤直接决数值也经过了实验室间验证,也只能对总偏倚的部分进行评定. 定测量结果,如单位样品的菌落数等,实际上不可能获得真值,即使使用的材料都经过相关认可,得出的
同时,可以通过实验室间的研究评估出部分偏倚,本标准中关于评估再现性标准偏差的两个选择项中使用了该研究(6和7).本标准虽不考虑不确定度偏倚分量,但实际中出现的实验室偏倚可以通过多方共同控制,例如,实验室间水平测试或者标准物质对照等.
5总则
5.1合成标准不确定度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在本标准中是通过最终测量结果的再现性标准偏差(5.2)来计算的.
5.2再现性标准偏差
下面为估算再现性标准偏差(s)的三种可能情况,主次顺序如下:
第一种: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即实验室内中间精密度.指在同一实验室,由于实验室内
注:因为参照ISO/TS190362006英文版原文,所以继续使用“实验室内再现性标准偏差“这一名称进行表述. 部条件改变,由基质、时间和操作员等因索决定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
第二种:实验室间协作再现性标准偏差:
第三种:实验室间水平测试再现性标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