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T 5579.3-2024 油藏描述方法 第3部分:碳酸盐岩油藏.pdf

2024,油藏描述,苏原,出入境检验检疫
文档页数:15
文档大小:4.59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出入境检验检疫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石油天然气行业标准

SY/T5579.3-2024代替SY/T5579.3-2008

油藏描述方法 第3部分:碳酸盐岩油藏

Reservoir description methodPart 3:Carbonate reservoir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5.1基础资料5.2质量控制

6.1区域地质特征描述6.2地层划分与对比 6.3构造描述6.4储层描述6.5流体描述6.6油藏特征6.7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 6.8储量估算

7.1油藏评价阶段 7.2开发初期阶段7.3开发中后期阶段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SY/T5579《油藏描述方法》的第3部分.SY/T5579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总则:第3部分:碳酸盐岩油藏: 第2部分:碎屑岩油藏,第4部分:特殊岩性油藏:一第5部分:致密砂岩油藏.

5579.3一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SY/T5579.3-2008《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与SY/T

a)更改了标准的名称,去掉了“潜山”一词,提升了标准应用的普适性;

b)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2008年版的第2章):

c)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8年版的第3章);

d)增加了储层空间描述(见6.4.3)

e)油藏三维地质模型建立部分,细化了储集空间模型相关内容(见6.7.5,2008年版的4.5),

f)储量估算增加了引用标准,洞穴型储层油气藏按照DZT0332的规定执行(见6.8,2008年版的4.6).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塔里木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南海东部石油研究院.

郭永军、谭必生、姚为有、崔洁.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郭发军、闫玉民、汪彦、王秀伟、邓兴梁、张强、闫正和、曾庆桥、周错、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2008年,整合了SY/T5355-2000《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技术要求碳酸盐岩潜山油藏部分》(SY/T5355-200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355-1991)、SY/T5388-2000《碳酸盐岩储层的划分方法》(SY/T5388-2000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SY/T5388-1991)、SY/T 6165-1995《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SY/T6286-1997《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的内容,首次发布为SY/T5579.3-2008.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引言

油藏描述是石油行业开发地质的主体工作之一,为规范油藏描述的主要内容和方法,促进油藏描述工作的标准化,2008年以来,石油工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油气田开发专业标准化委员会,梳理和整合了相关油藏描述方法及技术行业标准,逐步形成了SY/T5579《油藏描述方法》系列标准.共由五个部分构成,各部分重点体现了不同类型油藏描述的技术特点和差异性.

第1部分:总则.目的在于规范油藏描述工作所包含的总体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 第2部分:碎屑岩油藏.目的在于规范碎屑岩油藏描述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一第3部分:碳酸盐岩油藏.目的在于规范碳酸盐岩油藏描述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一第4部分:特殊岩性油藏.目的在于规范特殊岩性油藏描述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一第5部分:致密砂岩油藏.目的在于规范致密砂岩油藏描述所包含的内容和相关技术要求.

本文件为SY/T5579的第3部分.2008年,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牵头整合了SY/T5355-2000《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技术要求碳酸盐岩潜山油藏部分》、SY/T5388-2000《碳酸盐岩储层的划分方法》、SY/T6165-1995《碳酸盐岩油藏地质特征描述方法》、SY/T6286-1997《碳酸盐岩储层精细描述方法》四个标准的内容,制定了SY/T5579.3-2008酸盐岩油藏类型越来越丰富,不同储集空问类型碳酸盐岩油藏储量及产量结构比例发生了很大变化, 《油藏描述方法第3部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近年来,碳对油藏描述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对原标准进行修订.

本次对SY/T5579.3-2008《油藏措述方法第3部分:碳酸盐岩潜山油藏》的修订,重点是在SY/T5579.1《油藏描述方法第1部分:总则》框架指引I下,更改了标准的名称,优化了层次结构,增加了储层空间描述,更改了储集空间模型的相关内容,增强了不同类型碳酸盐岩油藏描述重点及适 用性.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