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183-2025 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标准.pdf
附件大小:648.21KB附件格式:1个直链文件,格式为pdf
所属分类:江苏省
上传会员:匿名用户
上传时间:2025-10-16
最后更新:
资源简介/截图:
江苏省地方 标准
DB32/T5183-2025
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Standard for fire protection design of underground civil buildings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发布出版
目
1范围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4.1总平面布局4.2平面布置5防火分区和建筑构造5.1防火分区5.2建筑构造和装修5.3特殊功能场所的防火分隔6安全疏散和避难6.1一般规定6.2安全疏散 6.3疏散楼梯间和避难设施等7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过街商业通道7.1地下人行通道7.2地下过街商业通道 108灭火救援设施 108.1消防车道和消防救援人口 108.2消防电梯 119消防设施 II-9.1消防给水和消防排水 119.2自动灭火系统与其他灭火设施 129.3防排烟设施 129.4电气. ..13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市消防救援支队、常州市消防救援支队.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方继忠、彭六保、郑雁秋、王栋、王超进、于倩、方玉妹、朱博、陈礼贵、夏卓平、陈萌、武超、段婷、朱莉、刘晓庆、雍远、肖伟、徐仕香.
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标准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要求,包括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防火分区和建筑构造、安全疏散和避难、地下人行通道和地下过街商业通道、灭火救援设施、消防设施.
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地下民用建筑防火设计.包含供平时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文件.
GB/T7633门和卷帘的耐火试验方法GB/T9978.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第8部分:非承重垂直分隔构件的特殊要求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67汽车库、修车库、停车场设计防火规范GB50084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9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50222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50352民用建筑设计统一标准 GB/T50504民用建筑设计术语标准GB50974消防给水及消火栓系统技术规范GB51251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98地铁设计防火标准 GB/T51410建筑防火封堵应用技术标准GB55037建筑防火通用规范DB32/3920住宅设计标准
3术语和定义
GB50016GB50352GB50098、GB/T5050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文适用于本文件.
3.1
地下民用建筑underground civil building
建造在地下、半地下空间内供人们进行各种公共活动或用作居住建筑配套服务功能的建筑的总称.注:包括民用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单独建造的地下或半地下民用建筑,供平时使用的人民防空工程.
3.2
地下商业综合体underground mercialplex
注:停放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功能可不计人. 集购物、餐饮、文娱、展览、体育运动等两种或两种以上对外营业性功能于一体的地下民用建筑.
DB32/T 5183-2025
地下商店营业厅shop businesshall
地下民用建筑内为商品直接进行买卖和为商品买卖提供服务的场所.
3.4餐饮场所catering places注:包括餐馆、食堂. 提供各式餐点和酒水、饮料,并用于集中就餐的场所.
地下民用建筑内具有一定规模,使用功能相对独立且可以与相邻区域分隔的空间.
3.6 地面出入口ground entrances and exits地面上供人员或车辆直接进出地下民用建筑的开口.
3.7城市地下环路loop ofurban underground 用于连接不同建筑的地下汽车库及城市道路的地下机动车交通道路.
地下人行通道pedestrianunderpass用于穿越地面道路或联系不同地下空间,且仅供人员步行的通道.
地下过街商业通道underground mercial crossing用于穿越地面道路或联系不同地下空间,且具有一定商业服务功能的通道.
3.10用于消防救援人员和装备从地面进人地下民用建筑的人口. 消防救援入口verticalfirerescue entrance
3.11
火灾时供人员从房间门疏散至安全出口,且两侧和顶棚的围护结构均满足一定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走道.
3.12
疏散通道evacuation exit
火灾时供人员从房间内至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且周围未设置完全围护结构的通行区域.
4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
4.1总平面布局
4.1.1地下民用建筑设计应结合工程建设规划、规模、用途等因素,按照便于地上和地下的交通联系、控制火灾蔓延、人员疏散和灭火救援的原则,合理确定地下民用建筑范围、功能单元、地面出入口、防火分隔、消防教援入口、消防水源等.4.1.2地下民用建筑的地面出人口、电梯等附属建筑或设施与周围建筑物、储罐(区)、地下输油或输气管 道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的有关规定.4.1.3地下民用建筑的风井、采光窗井与相邻地面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有关防火间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