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作业指导书.docx

docx,指导书,文档模板
文档页数:18
文档大小:20.33KB
文档格式:docx
文档分类:文档模板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 系”建设作业指导书

一、“两个体系”建设实施步骤

(一)文件准备与宣贯

1.编制相关文件

(1)在认真学习有关文件精神、《关于推进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的紧急通知》、《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工作方案(试行)》、《客车运输公司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细则》、《集团公司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

2.进行学习宣贯

(1)利用宣传栏、全员培训等形式展开宣传发动,让全体职工深刻领会“双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目的、工作内容、工作方式,以及“双体系建设”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要性和防范事故的重要作用.

(2)结合公司内审员,掌握必要的工具和方法,具备危险源辨识和风险管控基本能力,为深入实施打下基础.

(二)“双体系建设”组织实施

1.风险点排查与分级

(1)确定风险点.各科室按照职责内生产组织、工艺流程、设备设施、作业不同特点确定风险点.

(2)确定风险级别.各科室要根据一旦发生事故的后果严重程度和发生事故的可能性,确定风险点固有风险级别,将风险点划分为一、二、三、四、五级,一级最危险,依次降低,并根据规定明确管控措施.

(3)风险点识别与分级,依据《风险分级管控实施细.《心

2.全面开展隐患排查治理

(1)根据文件精神,结合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两个体系建设工作开展,提升检查安全漏洞和隐患的能力.以“岗位、科室、单位、集团”四级隐患排查为基础,严格执行“岗位自查、科室排查、单位检查、集团督导”四级安全生产检查和隐患排查管理制度,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制,强化监督落实,切实解决安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重点难点.

(2)各科室结合本科室实际,开展好隐患排查工作,主要针对车辆的证件及相关安全设施、车场安全、履行岗位职责、设施设备、财务安全及各项规定的落实情况等进行排查,对排查出的问题能整改的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必须落实整改方案、

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属重大隐患在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的情况下,必须停止作业,待隐患整改、消除后恢复生产.

(3)员工在工作中认真查找本岗位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上报科室负责人,科室负责人做好行隐患登记和消除工作,实现每日一检查、每周一汇总,将安全隐患控制在萌芽状态.

3.风险告知

及时向员工进行交底并严格执行风险管控措施.在重点部位、环节张贴《风险告知牌》、《岗位风险提示卡》,完成风险公示和标注,使进入该区域的人员对该区域存在的风险清晰掌握.

(三)总结完善

1.要认真总结体系建设阶段的工作经验和教训,为双体系及管理制度修订提供客观依据.根据隐患排查治理结果补充完善风险点及危险源辨识信息表.

二、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

梳理本单位生产经营活动和其他活动,辨识、评价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风险分析,明确管控措施、管控责任,实现生产活动各个环节与单位生产组织架构相适应,做到责任到位,对各个风险点进行科学分级管控.

(一)风险辨识分级小组

在“两个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带领下,按全科负责组织、协调开展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工作,负责组织各部门成员开展风险辨识、分级活动,确定风险管控工作开展方向.成立由内审员、安全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一线管理人员组成的风险辨识分级小组,评价人员需有能力、资格组织各级员工开展风险点的辨识、风险评价及风险管控,并将职责分工要求纳入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考核.

(二)风险辨识

1、辨识对象

以生产区域、作业岗位及作业步骤为划分依据,辨识各类经营活动中可能存在的造成人员伤害、财产损失和其它意外事件的危险因素,辨识对象包括:

(1)作业活动,包括常规的和非常规的活动;

(2)进入作业场所人员(单位的员工、工作场所内的承包方人员、单位的顾客、外来的参观访问人员等)的活动;

(3)作业场所内的设施,包括单位或外部(包括顾客、供方、协议单位等)提供的设施,以及活动、材料或计划的变更;

(4)其他与安全有关的活动.

2、风险因素的辨识的要求

(1)在进行风险因素辨识时应考虑正常、异常和紧急三种状态以及过去、现在和未来三种时态.

(2)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生物因素和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

(3)应考虑在评价期限内,已有措施的适用性和效果

3、作业活动信息的收集,对于每项作业活动,在进行风险辨识前要收集作业活动的相关信息:

(1)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中的设计、施工、试运行、操作;

(2)常规情况下车辆、设施的安全运行情况;

(3)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不当或结构失效及报废、废弃、拆除与处理;

(4)员工的不良习惯、心态、意识、健康状况及其违章操作行为等;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