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预案及演练记录.doc

doc,文档模板
文档页数:14
文档大小:66KB
文档格式:doc
文档分类:文档模板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

为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中,遭遇重大突发公共事件,最大限度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增强各部门及主管人员对突发重大事件应急处理和指挥能力,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救人高于一切,及时就近救护的原则;4、分级负责、明确职责、密切配合:

2、救护与报告同时进行,并按相关规定及时准确逐级上报;

3、按照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的方针:

5、力争把损失减少到最低:

6、在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领导下,实行有序高效的动作.

二、适用范围

1、由自然灾害引发的重大突发事件; 2、施工建设、道路交通等突发的重大安全事故;3、公共卫生方面发生的重大突发事件;4、因社会对抗和冲突引发的社会公共安全事件.

三、应急事件处理机构设置及职责

1、建立至上而下的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形成快速、高效的运行机制;

2、负责指挥领导本部门范围的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3、负责制定实施应急处理的具体方案及相关方法步骤的执行;

4、负责组织协调、解决应急处理工作中的问题;

5、负责掌握及时通报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预警、信息监测等项工作:

6、机构组成

成员:李忠良李永江周传贵朱佐生

赵勇杨秀德于刚伟

抢救组:周传贵朱佐生

四、应急处理程序

时开展自救工作: 1、各部门遭遇突发公共事件后,应立即向主管指挥部紧急呼救,并及

2、接到情况报告后,由领导小组下达指挥命令,启动应急预案.且及时向上级主管单位和当地有关部门通报,请求救援:

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损失,千方百计防止和减轻再次损失工作: 3、现场抢救工作要坚持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最

4、通讯联络工作要坚持昼夜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准确、及时传达领导小组的决定及指令:

5、要按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上报事件发生处理情

况:

6、对于救护工作中使用的车辆、设施,无条件的服从征用.

7、善后处理工作要依法从快、稳妥,尽早恢复正常工作秩序,做好思想工作,保持社会稳定:

工作: 8、事故调查工作要勘察事故现场,明确分析事故原因,做好登记核定

9、后勤保障工作应根据应急救护工作的需要,调集所需物质、设施,提供生活保障:

生活秩序,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10、运行稳定工作应做好相关人员的思想稳定工作,维护正常的生产

11、应急处理工作结束后,要按实事求是的原则,逐级书面报告应急处理工作情况.

五、应急预案的介定和启动

亡的安全生产事故、重大传染疫情、环境污染、化学危险品泄漏或造成中 1、一级应急预案:发生五级以上破坏性地震或破坏性强的水灾、大伤毒人员伤亡的突发事件,为一级应急预案标准.由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启动.

2、二级应急预案:造成人员伤亡、重大财产损失的事件及自然灾害,为二级应急预案,由公共事件应急领导小组负责启动.

3、三级应急预案:一般性工作程质量事故及其它安全生产事故,为三级应急预案启动标准.由各主管部门领导机构负责启动,并将应急处理情况上报公司领导小组备案.

六、奖惩措施

1、对公共突发事件组织得力、处理及时及有效制止事件发生发展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表彰奖励.有功人员给予重奖.

2、对工作不负责任,以致遗误时机,造成不应有损失的责任人给予批评处罚,性质严重的追究相关责任.

防汛工作应急预案

随着雨季的到来,为及时高效预防可能发生的汛情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利于对突然而至的洪涝灾害,做出快速得当的应急处理和指挥部署,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根本原则,把保护救助人员生命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

2、重点部位、场地、抢先救护的原则;

3、要按照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4、分级负责,明确工作责任,密切配合;

5、采取对策时,坚持把损失降到最低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1、由洪水引发的洪涝灾害;

2、洪水造成的各项设施的破坏;

3、水灾引发的各种疫情灾害.

三、防汛工作领导机构设置及职责

1、建立至上而下的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形成快速高效的运行机制.

2、负责本部门本区域内防汛工作的领导指挥;

3、制定实施,汛情应急处理的具体救护方案和措施;

4、及时掌握监测通报灾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上报应对工作:

5、及时掌握监测通报灾情的发生,发展情况,做好上报应对工作:

6、防汛工作领导机构:

总指挥:王刚

副指挥:宋百臣

成员:李忠良周传贵朱佐生李永江

李桂荣杨秀德于刚伟

四、防汛工作应急处理程序

1、对于突发的洪水汛情,应立即向主管指挥部门报告,迅速展开抢险救护工作:

2、根据领导小组下达的指挥命令,部署实施抗洪抢险工作;

3、组织调动人员对重点部位、场地开展及时抢救工作.

4、做好施工路段、场地防护排水工作;

5、抗洪抢险工作要坚持,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防止再生损失及危害:

定及指令: 6、通讯联络坚持昼夜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准确及时传达上级决

7、对救护抢险中所需车辆、设施、物资无重要条件的服从调用;

8、后勤保障工作应根据前方救护工作的需要快速调集所需物品,及时提供生活保障:

10、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主管部门上报灾情发生及处理情况:

11、善后处理工作要快速稳妥,做好宣传,稳定工作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五、工作措施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全面进入监战状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对于汛期工作失职,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食物中毒应急预案

食物中毒是直接对人身的伤害事故,食物中毒是因致病菌通过食物进入人体引起的肠胃功能障碍.肠胃受到损害的程度,因细菌的数量及人体的体质不同有所差异.潜伏期也根据致病原因的不同而不同,有的3天后才发病.为提高全体人员的预防和应变能力,为了及时处理和控制食物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特制定食物中毒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生事故 中毒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时,的人员能积极地、有组织的、有效率的迅速的投入到抢救行动中来,将损失降到最低.

一、组织保证(成立食物中毒处理小组)

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小组负责制定食物中毒处理程序、相关制度和应急救援预案:组织、协调和指导各有关部门对重大、疑难食物中毒事故的调查处理工作.

组长:王刚

副组长:宋百臣毛际文

组员:李忠良周传贵于刚伟李桂荣

二、关于食物中毒的预防及主要症状及其原因

食物中毒要以预防为主.吃生食时一定要用流水洗净.需要加热的食品一定要充分加热杀菌.不要过分相信冰箱.

(一)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

1、沙门氏菌

以腹泻为主,伴有发热、呕吐、腹痛.沙门氏菌大多附着在鸡蛋和食用肉类上,但只要充分加热后食用就没有问题,宠物也是传染源:

2、弯曲杆菌

突然发热、腹痛、腹泻.腹痛剧烈,腹泻便中带有粘液和血液.传染源为带菌者的粪便,家畜、猫、狗、小鸟等也是传染源.

3、病原性大肠杆菌

用于作生鱼食品的案板及菜刀要充分洗净后再使用. 上腹部疼痛、呕吐、腹泻,伴有微热.多发于夏季.主要由鱼贝类传染.

4、炎弧菌

伴有上腹部疼痛、呕吐、腹泻、微热,多发于夏季.主要是鱼贝类传染.用于制作生的鱼贝类的菜刀、案板等,用前用后要认真清洗.

5、毒素型

葡萄球菌.症状是恶心、呕吐、上腹部剧痛、腹泻.附着在化脓的伤口上的葡萄球菌沾染了食品,信用了这种食品后发病的葡萄球菌在高温多湿的条件下繁殖并产生毒素.加热不能彻底清除这各毒素,所以注意不要让这种细菌污染食物.

肉毒(梭状芽孢)杆菌.症状呕吐、腹泻、腹痛等以及眼睛功能障碍、吞咽困难.腌制品等保存不当或制作不当也会导致食物中毒.

(二)引起的食物中毒的其他原因及自然毒素

从深秋到初冬,每天都有500人左右会因食用毒蘑菇引起食物中毒.不同的成分会引不同的症状,但很多情况下会危及生命,所以不在随意食 用在野外采摘的蘑菇.

食物中毒事故按照中毒人数、死亡人数、发生场所等分为重大食物中毒事故、较大食物中毒事故和一般食物中毒事故.

人)以上. 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死亡人数1人以上:中毒人数50人以上(包括50

较大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30-49人(包括30人).

一般食物中毒事故:中毒人数少于30人

(三)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事故的报告:

报当地卫生监督机构,上报后及时核实和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 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或疑似重大事故以及食物中毒事故发生后,表》,即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于6小时内填写《卫生要情书报》同时上报卫生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抄报有关部门.

1、发生重大食物中毒事故或疑似较大事故的,当地卫生监督机构,接报后,及时核实和填写《食物中毒事故报告登记表》,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于6小时内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并抄报有关部门.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