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040.4-2006/ISO 527-4:1997代替GB/T1040-1992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4部分: 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 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PlasticsDetermination of tensile properties--Part 4: Test conditions for isotropic and orthotropicfibre-reinforced plastic posites
(ISO 527-4:1997 1DT)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目次
前言范围7 规范性引用文件3 原理定义4设备56 试样7 试样数量8 状态调节9 试验步骤10 结果计算和表示11 精密度....12 试验报告附录A(规范性附录) 试样的制备 8A.1 机械加工制备试样8A.2 带有粘接端柄试样的制备8附录B(资料性附录)试样的对中9
前言
GB/T1040《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分为五部分:
一第1部分:总则;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一第5部分:单向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
本部分为GB/T1040的第4部分,等同采用ISO527-4:1997《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4部分: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条件》英文版).
本部分等同翻译ISO527-4:1997,在技术内容上完全相同.
为便于使用,本部分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的本部分”或“本部分”;b) 删除了ISO527-4:1997的前言;c) 增加了国家标准的前言;d)把“规范性引用文件”中的三个国际标准用对应的等同采用该文件的我国国家标准代替.
适用范围不同,本部分只适用于各向同性和正交各向异性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试验;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一章;增加了定义和原理;一增加了对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泊松比的测试内容;增加了附录A和附录B.
本部分的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塑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方法和产品分会(TC15/SC4)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国家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
本部分参加起草单位:北京燕化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树脂应用研究所、国家石化有机原料合成树脂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化学建筑材料测试中心、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中国兵器工业集团第五三研究所、广州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新三思材料检测有限公司等.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黄正安、王永明.
本部分为首次发布.
GB/T 1040.4-2006/ISO 527-4 : 1997
4.1标距gauge length见GB/T 1040.1-2006 中的 4.1.
4.2试验速度speed of testing见 GB/T 1040.1-2006 中的 4.2.
4.3拉伸应力tensile stress9除把对“1"方向试样的定义为和把对“2”方向试样的.定义为2以外(对这些方向的定义见
4.8),其余见GB/T1040.1-2006中的4.3.
4.3. 1拉伸强度 tensile strength6m除把对“1"方向试样的oM定义为oM和把对“2"方向试样的oM定义为0M2外,其余见GB/T1040.1-2006 中的 4.3.3.
4.4拉伸应变tensile strain32006中的4.4.用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4.5拉伸强度拉伸应变;断裂拉伸应变tensilestrain attensilestrength;tensilefailurestrain在试样拉伸强度对应点处的拉伸应变.对“1”方向试样,M定义为EM;对“2”方向试样,定义为EM2.用比值或百分数表示.
4.6拉伸弹性模量modulus of elasticity in tensionE
除把对“1"方向试样的E定义为E,和把对“2”方向试样的E定义为E2以外,其余见GB/T1040.1一2006中的4.6.
非在材料或技术规范中已给出了可选择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