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JCCCSE 505-2025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通用技术规范.pdf

505,EJCCCSE,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9
文档大小:275.06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T/EJCCCSE 体 标 准

T/EJCCCSE 505-2025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通用技术规范

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vehicle control unit (vcu) of new energy vehicles

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 发布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一般要求4.2功能要求.5技术要求, 5.1外观..5.2防护等级5.3抗振性5.4绝缘电阻. 5.5耐过电压性5.6耐电压性5.7环境适应性5.9电磁兼容性 5.8耐低压性.6试验方法.6.1外观,6.2防护等级, 6.3抗振性6.4绝缘电阻6.5耐过电压性6.6耐电压性, 6.7环境适应性6.8耐盐雾性.6.9电磁兼容性7检验规则.7.1检验分类,7.3型式检验 7.2出厂检验7.4判定规则.8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8.1标志8.2包装 8.3运输8.4贮存.

前言

起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北京通标恒远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提出. 本文件由中国商业股份制企业经济联合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汇工(河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汽院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厦门金龙汽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海利天成标准技术服务(北京)有限公司、华盛通标(北京)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孙西岭、罗少华、陈厚波、张长顺、侯瑞鑫、李胜兰.

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通用技术规范

1范围

输与贮存. 本文件规定了新能源汽车整车控制器(VCU)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

本文件适用于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车型的VCU设计、开发及验证,兼容车与万物互联(V2X)、自动驾驶域控制器(ADCU)协同控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2423.17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盐雾GB/T2423.2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M:低气压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18655车辆、船和内燃机无线电骚扰特性用于保护车载接收机的限值和测量方法 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33014.2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电波暗室法 GB/T33014.4道路车辆电气/电子部件对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试验方法第4部分:大电流注入(BCI)法

Q/CT413汽车电器设备技术条件

3术语和定义

GB/T3730.2、GB/T19596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整车控制器(VCU)vehiclecontrolunit

能够对整个动力系统进行人机交互、高压管理、网络管理、能量分配、扭矩管理、故障诊断的电子控制单元.

4一般要求

4.1.1整体要求

4.1.1.1整车控制器应具有对驾驶员驾驶意图识别、整车高低压控制、模式管理、附件控制、安全管 理、故障诊断的功能.4.1.1.2整车控制器应能检测油门踏板和制动踏板信号数据,相关数据至少包括加速踏板开度和制动踏板状态,并支持瓦余功能检验.

4.1.1.3整车控制器应能对驾驶员驾驶意图识别后转换为控制状态,输出相应功能.

4.1.1.4整车控制器应能对整车状态及附件进行故障诊断,并可以根据具体故障内容启动相应的故障处理机制,比如故障码上报、实时警示和故障保护等.4.1.1.5整车控制器应有与车辆的其他控制器基于总线通讯方式的信息交互功能. 4.1.1.6整车控制器应具有对整车系统进行故障诊断和标定的功能.4.1.1.7硬件设计规范:主控芯片、输入输出接口、电源模块、通信接口、EMC防护.4.1.1.8软件架构设计规范:基础层、应用层、安全机制等.4.1.1.9整车控制器应具有远程监控及远程诊断功能.

4.2功能要求

4.2.1动力系统控制

4.2.1.1模式管理:纯电/混动/增程模式切换,支持驾驶员模式选择.4.2.1.2扭矩协调:根据加速踏板、制动踏板及自动驾驶请求,计算电机/发动机扭矩分配,精度应为4.2.1.3再生制动:与电子稳定控制系统(ESP)协同实现制动能量回收. ±2%.

4.2.2能量管理

4.2.2.1动态剩余电量(SOC)平衡:基于导航路况预测优化充放电策略,SOC控制误差不应大于3%.4.2.2.2高压负载管理:协调空调、高压-低压直流转换器控制(DCDC)、加热器(PTC)等功率分配,4.2.2.3宜支持低温加热:电池低温预加热控制,应支持-30C冷启动. 优先级应为安全、驾驶、舒适.

4.2.3热管理

4.2.3.1电机/电控/电池冷却系统控制应支持PID算法,温度控制精度应为土1.5C.4.2.3.2热泵空调系统协同,转换效率(C0P)不应小于2.5,能耗降低15%.

4.2.4高压安全

4.2.4.1高压上下电时序控制,预充时间不应大于500ms,绝缘电阻监测不应小于5000/V.4.2.4.2宜支持碰撞信号触发高压断电,响应时间不应大于50ms.

4.2.5故障诊断与处理

4.2.5.1诊断故障码(DTC)管理:支持统一诊断服务(UDS)协议,宜支持存储故障前后30s的数据. 4.2.5.2分级降级策略:a)Level1:预警:如 SOC低:b)Level2:功能限制:如限制最高车速或功率: c)Leve13:跛行模式:如限速20km/h:d)Leve14:下电模式:如助力30s断高压.

4.2.6扩展功能

4.2.6.1宜支持V2X支持:接收交通信号、充电桩信息、优化能量分配.4.2.6.3宜支持用户自定义:通过车载人机界面(HMI)设置充电阅值、预约充电等. 4.2.6.2宜支持自动驾驶接口:提供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扭矩/转向控制接口.

4.2.7模拟信号采集功能

应能采集(0~5)V的模拟信号.

4.2.8保护功能

应提供多路具有过流保护、过温保护、过压保护及负载开/短路等故障的低端开关通道和高端开关通道.

4.2.9通讯功能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