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T 3732.2-2013 剃齿机 第2部分 技术条件.pdf

2013,JBT,剃齿机,机械
文档页数:10
文档大小:250.57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机械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3732.2-2013代替JB/T3732.2-1999

剃齿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Gear shaving machines-Part 2:Specifications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

目次

1范围... 前言2规范性引用文件.3技术要求.3.1一般要求3.2附件和工具 3.3布局和外观.3.4电气系统 23.5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 23.6安全卫生4检验与验收 3.7加工和装配质量 34.1概述4.2 一般要求4.4附件和工具的检验 外观检验..4.5参数检验(抽查) 4 44.6机床的空运转试验 44.8机床的精度检验. 机床的负荷试验 54.9其他 5 65包装... 6表1附件和工具 2表3脏物质量限值. 表2错位量及贴合缝隙值. 2表4轴承温度及温升限值

前言

JB/T3732《剃齿机》分为五个部分:第1部分:性能试验规范:第3部分:参数: 第2部分:技术条件:第4部分:系列型谱:第5部分:精度检验.本部分为JB/T3732的第2部分.本部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引用了最新版的相关标准(见第2章,1999年版的第2章):增加了“布局和外观”(见3.3):增加了“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见3.5): 增加了“电气系统”(见3.4):增加了“安全卫生”(见3.6):一增加了“包装”(见第5章).本部分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南京二机齿轮机床有限公司、天津第一机床总厂、宜昌长机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本部分由全国金属切削机床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2)归口.重庆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李光华、刘艳、刘德全、钟瑞龄、李毅.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B/T 3865-1985. JB/T 3732.21999:

剃齿机第2部分:技术条件

1范围

JB/T3732的本部分规定了剃齿机的制造和验收的要求.本部分适用于最大工件直径125mm~500mm的剃齿机(以下简称“机床").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5226.1-2008机械电气安全机械电气设备第1部分:通用技术条件GB/T6576-2002机床润滑系统 GB/T9061-2006金属切削机床通用技术条件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GB15760-2004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T16769-2008金属切削机床噪声声压级测量方法 GB/T23570-2009金属切削机床焊接件通用技术条件GB/T23572-2009金属切削机床液压系统通用技术条件GB/T25372-2010金属切削机床精度分级GB/T25373-2010金属切削机床装配通用技术条件GB/T25374-2010金属切削机床清洁度的测量方法 GB/T25376-2010金属切削机床机械加工件通用技术条件JB/T3732.5-2006剃齿机第5部分:精度检验JB/T8356.1-1996机床包装技术条件JB/T8356.2-1996机床包装箱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本部分是对GB/T9061-2006、GB/T23570-2009、GB/T25373-2010、GB/T25376-2010等标准的具体化和补充,机床的设计与制造除应符合本部分的规定外,还应符合上述标准中未经本部分具体化的其他技术要求.

3.2附件和工具

3.2.1机床应随行供应表1所列附件和工具.3.2.2扩大机床性能的特殊附件,可根据用户要求按协议供应.

3.3布局和外观

3.3.1机床布局应合理、造型美观、色泽和诺,符合人类工效学原则并便于调整及维修.

表1附件和工具

名 称 用途 数量调整垫铁、地脚螺栓、螺母、垫圈(或防振垫铁) 专用扳手、百分表 安装机床用 1套 1套交换齿轮 调整机床用 1套刀具主轴整圈 安装刀具用 1套工件托架、工件定位尺 安装工件用 1套

3.3.2机床外观表面不应有未规定的凸起、凹陷、粗糙不平和其他损伤.

3.3.3机床的防护罩表面应平整、匀称、不应翘曲、凹陷.

3.3.5电镀件、发蓝件、发黑件色调应一致,防护层不应有褪色、脱落现象.

3.3.6机床可拆卸的装配结合面的接缝处,在涂漆以后,应切开,切开时不应扯破边缘.

3.3.8机床的各种信息标志及标牌应固定在机床相应的明显位置,且清晰耐久,不歪斜.

3.3.9机床电气、液压、润滑及冷却等管道的外露部分,应布置紧凑、排列整齐,必要时应用管夹固定,软管不应扭曲、折叠及断裂.

3.3.10装入沉孔的螺钉不应突出于零件表面,其头部与沉孔之间不应有明显的偏心.固定销一般应略突出于零件表面,螺栓尾端应略突出于螺母端面.外露轴端应突出于包容件的端面,突出值约为倒棱值.内孔表面与壳体凸缘间的壁厚应均匀对称,其凸缘壁厚之差不应大于实际最大壁厚的25%.

3.3.11机床零部件外露结合面的边缘整齐匀称,不应有明显的错位.门、盖与机床的结合面应贴合.错位量及贴合缝隙值不应大于表2的规定.

表2错位量及贴合缝隙值

结合面边缘及门、盖边长尺寸 ≤500 >500~1 250 >1 250~3 150 >3 150错位量 1.5 2 3 4错位不匀称量 1 1 1.5 2贴合缝隙值 1 1.5 2 -缝障不均匀值 1 1.5 2注1:当结合面边缘及门、盖尺寸的长、宽不一致时,可按长边尺寸确定允许值.注2:错位不匀称量指外露集合面边缘同一边或对应边最大错位量与最小错位量之差值.注3:缝隙不均匀值指门、盖间对开缝或其相对机床本体间最大缝隙值与最小缝隙值之差值.

3.4电气系统

机床的电气系统应符合GB5226.1-2008的规定.

3.5液压、润滑和冷却系统

3.5.1机床的液压系统应符合GB/T23572-2009的规定. 3.5.2机床的润滑系统应符合GB/T6576-2002的规定.3.5.3机床的冷却系统应保证冷却充分、可靠.3.5.4机床的液压、润滑、冷却系统及其他部位均不应漏(渗)油、漏(渗)水.切前液不应混入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