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
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Guidelines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lligent livestock farm
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发布
T/ZAHA 011-202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浙江省畜牧产业协会归口.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浙江省畜牧技术推广与种畜禽监测总站、浙江大学、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农林大学、嘉兴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桐乡农业科学研究所、浙江华牧科技有限公司、浙江农信智创科技有限公司、金华绿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浙江省养猪行业协会.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丁琳、余文胜、杨金勇、汪开英、皮雄娥、付浩、李奎、蒋永健、任永业、余涤非、刘莉君、王校帅、王种、徐杏、徐雅萍、顾佩佩、姚雪飞、王彦超、郑志浩、金梦阳、郑美娟、刘秀婷、丁奔前.
引言
为深入贯彻落实《农业农村部关于大力发展智慧农业的指导意见》、《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与个体识别、精准饲喂、智能环控、视频监控等智能设备与系统,通过智慧牧场 (2024-2028年)》和浙江省建设全国首个智慧农业引领区的要求,依托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管理平台对牧场内的饲养繁育、疾病防治、生物安全防控、产品追溯、决策预警等全流程进行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的高效管理,为畜牧养殖企业开展“智慧牧场”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参考和指导.
T/ZAHA 011-2025
智慧牧场建设指南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智慧牧场建设的术语和定义、基础要求、智能设备、数据采集、智慧牧场管理平台、运营管理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猪、奶牛、湖羊和蛋鸡等畜禽智慧牧场的规划、建设、管理和评估.其他畜禽参考执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面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5629.11信息技术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局域网和城域网特定要求第11部分:无线局域网媒体访间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GB/T27522畜禽养殖污水监测技术规范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43440物联网智慧农业数据传输技术应用指南GB50174数据中心设计规范NY/T682畜禽场场区设计技术规范DB33/T2519畜禽养殖场数字化建设技术规范 DB33/593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智慧牧场 intelligent livestock farm
深度融合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等先进技术和智能设备,通过智慧牧场管理平台对饲养繁育、疾病防治、产品追溯、决策预警等进行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高效管理的新型牧场.
3. 2
智慧牧场管理平台 intelligent livestockfarmmanagement plaform
连接牧场各类传感器、智能设备、信息系统等,汇聚养殖环境、投入产出品、生产记录、畜禽、人功能的平台. 员、成本等各类数据,利用物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模型等,实现设备管控、数据管理、决策辅助等
4基础要求
T/ZAHA 011-2025
4.1供电系统
牧场供电应稳定,必要时配备备用电源.
4.2网络系统
网络系统建设时应遵循包括但不限于GB15629.11的要求.网络系统应具备高稳定性、低延迟特性及可扩展性.
4.3数据存储
智慧牧场宜设置本地化数据存储中心或云端服务器用于存储数据、视频等信息,数据中心的建设可参照GB50174的相关规定.
4.4污染物排放
污染物排放应符合DB33/593的要求.
4.5其他
选址布局、给排水、绿化及道路等应符合NY/T682要求.
5智能设备
5.1个体识别设备
包括视觉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电子耳标或智能项圈等,以及手持式移动识别终端,能够存储畜禽基本信息(如出生日期、品种、性别)和健康记录(如疫苗接种情况、疾病史),并能将数据实时传输到智慧牧场管理平台.
5.2生长性能监测设备
利用称重传感器、视觉识别设备等,对体尺、体重等进行监测,实现畜禽生长性能的监测.
5.3智能饲喂设备
按畜禽品种不同,配备相应的智能饲喂设备.如生猪应配套妊娠母猪群养智能饲喂站、母猪精准饲喂器、保育和育肥猪干湿料智能饲喂机、自动分群系统、自动计量饲料贮存仓及输送管线、自动饮水等设备:奶牛(湖羊)应配套全混合日粮制作混合机、自动撒料机器人、饮水恒温控制等设备:蛋鸡应配套料塔称重、数字化水表等设备.
5.4环境调控设备
包括通风换气、温湿度控制、减臭除尘等设施设备及温湿度、光照以及气体浓度等传感器.
5.5粪污及臭气处理设备
粪污处理应配套刮粪机、输送带、清粪机器人、发酵罐、污水深度处理池、沼气池等设施设备:臭气处理应配套喷淋、吸附等设备.
5.6繁殖管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