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风险四色管理手册
目录
一、适用范围.二、编制依据... .3三、术语和定义 .3(一)安全风险 (二)安全风险点.. .3(三)安全风险评估 .3(四)安全风险管理 .3(五)工作场所. 4四、工作原则. (六)作业环境. .4 .4五、工作流程 .5(一)准备阶段 .5要针对本企业类型和特点,制定科学的安全风险辨识程序和方法,全面开展安全风险 (二)辨识阶段 .6辨识.企业要组织全体员工,或邀请安全生产专家参与,全方位、全过程辨识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做到系统、全面、无遗漏,并持续更新完善. 6(三)评定安全风险等级阶段 (四)管控安全风险阶段 ..6 6(五)安全风险公告警示阶段 .6六、安全风险辨识 .7(二)风险点确定. (一)安全风险辨识的方法 .7七、安全风险分级 .7 .8企业四色分级.. .8(一)按照附表2,属于固定红色区域的,标记为红色区域. .8八、安全风险管控 (二)按照附表3,结合区域工作人员数量,确定相应安全风险管理区域等级. .8九、风险公告警示 .8
十、附件
一、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工贸行业企业的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警示告知.
二、编制依据
本手册依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遏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安委办(2016)3号)、《丽水市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转发关于印发标本兼治遇制重特大事故工作指南的通知》(丽安委办(2016)16号)、《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印发防范遇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方案的通知》及国家相关标准编制.
三、术语和定义
(一)安全风险
发生危险事件或有害暴露的可能性,与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健康损害或财产损失的严重性的组合.
(二)安全风险点
风险伴随的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以及在设施、部位、场所和区域实施的伴随风险的作业活动,或以上两者的组合.
(三)安全风险评估
运用定性或定量的统计分析方法对安全风险进行分析、确定其严重程度,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可靠性加以考虑,以及对其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
(四)安全风险管理
根据安全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安全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安全风险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减少和避免生产安全事故的目标.
(五)工作场所
从业人员进行职业活动,并由企业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工作地点.
(六)作业环境
从业人员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场所以及相关联的场所,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健康和工作能力,以及对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产生影响的自然和人为因素.
四、工作原则
(一)组织有力、制度保障
应建立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牵头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工作领导机构,建立能够保障风险分级管控工作有效推进的制度.
(二)全员参与、分级负责
企业从操作人员到主要负责人,均应参与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和警示工作;企业应根据安全风险级别,确定落实管控措施责任人员的层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以确保安全风险管控措施持续有效为工作目标.
(三)自主建设、持续改进
企业应自主完成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的制度设计、文件编制、组织实施和持续改进,独立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信息整理等相关具体工作.
(四)系统规范、融合深化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应与企业现行安全管理体
系紧密结合,应在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等安全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形成一体化的安全管理体系,使安全风险分级管控贯彻于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
(五)注重实际、强化过程
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强化过程管理,制定安全风险管控体系配套制度,确保体系建设的实效性和实用性.
(六)激励约束、重在落实
企业应建立完善的安全风险管控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形成激励先进、约束落后的工作机制.应按照“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原则,明确每一个岗位辨识分析风险、落实风险控制措施的责任,并不断完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
五、工作流程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建设一般分4个阶段进行.
(一)准备阶段
成立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安全风险分级管理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选取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班组长为成员,逐级、逐岗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明确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召开研究会,学习、了解分级方法和工作步骤,开展初步现场调查,针对工艺流程和工作场所概况,编制风险分级评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