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地方标准
DB62/T5124-2025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甘肃省生态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厅监督实施.
本文件起草单位:甘肃省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甘肃省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武威市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嘉峪关市生态环境局.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国辉、魏斌、陈浩、李芳亮、段文艳、刘宇、刘发库、薛丽洋、王亚变、张志宏.
本文件由甘肃省生态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负责解释.
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的原则、程序,规定了编制内容和技术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生产、加工、使用、存储或释放环境风险物质的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编制工作.
本文件不适用于核与辐射、生物物种安全等突发环境事件的应急预案编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HJ169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589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监测技术规范DB62/T4539.1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指南第1部分:应急演练DB62/T4539.2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指南第2部分:应急演练评估DB62/T4539.3突发环境事件管理指南第3部分:信息报告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工业园区Industrial park
涉及生产、加工、使用、存储或释放环境风险物质,地理边界和管理主体明确、基础设施和管理体系完整的工业区域.
3.2 注:工业园区包括但不限于化工园区(集中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园区、工业集中区.
突发环境事件Environmentalemergency
由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导致有毒有害物质进入大气、水体、土壤,突然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环境质量下降,危及公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或者造成生态环境破坏,或者造成重大社会影响,需要采 取紧急措施予以应对的事件.
注:突发环境事件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等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
3.3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Environmental accidentresponse plan
应对工业圆区突发环境事件,最大程度减少突发环境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面预先制定的工作方案.
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Risk assessment ofsudden environmentalincidents
DB62/T5124-2025
根据工业园区的环境风险特点,划分工业园区环境风险等级,识别工业园区可能引发突发环境事件的危险因素,并对其进行系统的环境风险分析,预测可能产生的后果,提出环境风险防控和环境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对策建议的过程.
3.5
环境风险物质Environmentalrisk substances
具有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扩散等特性,可能对工业园区内部及周边人群和环境造成伤害、污染的化学物质.
3.6
环境风险源Environmentalrisksources
存在物质或能量释放,产生环境危害的源.
注:包括工业园区内可能造成突发环境事件的各类生产、加工、储存、使用、运输环境风险物质的装置、设施和场所.
环境风险受体Environmentalriskreceptors
在突发环境事件中可能受到环境危害的具有社会价值或生态环境功能的单位和区域.
环境应急演练Environmentalemergencycxercises依据环境应急预案对可能发生的突发环境事件情景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3.9
环境应急监测Environmentalemergency monitoring
突发环境事件发生后至应急响应终止前,对污染物、污染物浓度、污染范围及其动态变化进行的监测.
4总体原则
4.1衔接性原则
与政府部门和工业园区重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相互衔接.
4.2分级分类原则
结合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和环境风险源分布,分级分类编制.
4.3风险相适原则
与工业园区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等级相适应.
5编制程序
5.1工作程序
结合工业园区职能和分工,成立以工业园区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小组,明确编制任务、职责分工和工作计划,按照预案编制准备、预案编制及预案管理三个阶段开展工作,工作流程见图1.
5.2编制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