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12770-2025代替GB/T127702012
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
Welded stainless steel tubes formechanical structures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scnc
目次
前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分类与代号5订货内容6制造工艺 7技术要求8试验方法9检验规则10包装、标志和质量证明书 14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2770-2012《机械结构用不锈钢焊接钢管》,与GB/T12770-2012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更改了分类与代号(见第4章,2012年版的第3章);b)更改了订货内容(见第5章,2012年版的第4章):c)更改了钢的冶炼方法(见6.1,2012年版的6.2.1);d)更改了钢管的制造方法(见6.2.2012年版的6.2.2); e)更改了交货状态要求(见6.3,2012年版的6.3);f)增 加 7 牌 号 12Cr17Mn8Ni2N、 05Cr19Mn6Ni5Cu2N、08Cr19Mn6Ni3Cu2N、05Cr20Ni7Mn4N、05Cr19Ni6Mn4Cu2MoN. 05Cr21Ni10Mn3Cu2Mo2N.022Cr20Mn5Ni2N. 022Cr23Ni4MoCuN、022Cr25Ni7Mo4WCuN 019Cr23Mo2Ti 019Cr23MoTi 10Cr16Mn9Ni2Cu2N 12Cr15Mn10Ni2N 及g)增加了表面状态要求(见6.4): 其相关要求(见表1、表2、表3、表6);h)增加了焊接接头冲击试验要求(见7.2.2):i)更改了压肩试验要求(见7.3.1.1.2012年版的6.5.1):j)增加了无损检测要求(见7.4): k)更改了外径、壁厚允许偏差(见表5,2012年版的表1、表2):1)更改了定尺长度允许偏差(见7.7.2.2,2012年版的5.2.2);m)更改了薄壁钢管的不圆度要求(见7.7.3,2012年版的5.3):n)更改了弯曲度要求(见7.7.4,2012年版的5.4);p)更改了组批规则(见9.2 2012年版的8.2). 0)更改了取样数量、取样方法和试验方法(见表7,2012年版的表8);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钢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83)归口.
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德威不锈钢管业股份有限公司、福建青拓特钢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中兴能源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太钢不锈钢钢管有限公司、浙江久立金属材料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金洲管装备有限公司、太原科技大学、广州永大不锈钢有限公司、山东金润德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江苏揽月不锈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伯文、王志永、苏诚、杨伟芳、沈晨霞、江来珠、仇云龙、楚志兵、曹俊杰、李家泉、李奇、董亚彪、刘明洲、钱国强、胡森强、任永、朱卫飞、拓雷锋、杨运钢、牛博、陈曦、郭碧城、 王甜甜、稽友海.
本文件于1991年首次发布,2002年第一次修订,2012年第二次修订,本次为第三次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