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6-2025代替GB/T 1776-2009
超细铂粉
Superfine platinum powd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76-2009《超细铂粉》,与GB/T1776-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超细铂粉的术语和定义(见3.1);b)增加了超细铂粉的产品分类,增加了牌号PPt-1.0、PPt-6.O(见4.1);c)增加了超细铂粉的产品标记(见4.2);元素“Pd、Rh、Ir、Au、A1、Si"的要求(见5.1 2009年版的3.2);D)范围,更改了PPt-3.0的比表面积范围,将比表面积范围由“3.5m²/g~7m²/g”更改为“4.0m²/g~15.0 m²/g”(见5.2.2009年版的3.2);f)增加了超细铂粉的含水率和烧损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2、6.6、6.7); g)更改了超细铂粉测试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见7.4,2009年版的5.4);h)增加了超细铂粉的仲裁取样方法(见7.5);i)增加了氢还原重量法测定超细铂粉烧损率的要求(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研电子材料(云南)有限公司、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山东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横峰县贵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晨吴、王珂、梁兴宇、李燕华、赵莹、关俊卿、白延利、郑晶、贺昕、王、刘澜怡、向磊、朱武勋、张华稳、王金海、何金江、杨晓艳、赵盘巢、吴聪、孙康哲、罗慧、侯聪慧、张亚东、幸七四、张晓杰、杨博文、莫建国、罗云、刘继松、李俊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8年首次发布为GB1776-1988,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超细铂粉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超细铂粉的分类和标记、技术要求、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随行文件和订货单内容,描述了超细铂粉的试验方法、检验规则.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工业用超细铂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
GB/T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 1419-2015海绵铂 GB/T1479.1金属粉末松装密度的测定第1部分:漏斗法GB/T1774-2009超细银粉GB/T5162金属粉末振实密度的测定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GB/T19077粒度分析激光衍射法 YS/T361纯铂中杂质元素的发射光谱分析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超细铂粉superfine platinum powder
颗粒形态为球状或类球状的微米级或亚微米级粒径的铂粉.
4分类和标记
4.1产品分类
按产品平均粒径(D)不同,根据其平均粒径(D)的上限值,分为:PPt-1.0、PPt-3.0、PPt-6.0三个牌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