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777-2025 超细钯粉.pdf

超细,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11
文档大小:501.8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777-2025代替GB/T 1777-2009

超细钯粉

Superfine palladium powd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代替GB/T1777-2009《超细钯粉》,与GB/T1777-2009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增加了超细钯粉的术语和定义(见3.1);b)增加了超细钯粉的产品分类,新增加牌号,PPd-1.0、PPd-3.0(见4.1);c)增加了超细钯粉的产品标记(见4.2);d)增加了化学成分表中杂质元素Ru、Mn、Cr、Mg、Zn、Bi及其规定限值,更改了化学成分表中杂 质元素Pt、Rh、Ir、Au、Ag、Pb、A1、Si的规定限值(见5.1);e)增加了PPd-1.0、PPd-3.O的比表面积范围、松装密度范围、振实密度范围和粒径分布(D、D、D)范围,更改了PPd-6.0的比表面积、松装密度和振实密度的范围(见5.2,2009年版的3.3) ;f)增加了超细肥粉的含水率和烧损率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2、6.6、6.7); g)更改了超细钯粉检验的取样方法和取样数量(见7.4,2009年版的5.4);h)增加了超细钯粉的仲裁取样方法(见7.5);i)增加了超细钯粉的包装标志(见8.1.2):j)修改了超细钯粉的包装的规定(见8.2.1,2009年版的6.2.1); k)删除了超细钯粉质量证明书的规定(见2009年版的6.3);1)增加了超细钯粉的随行文件的规定(见8.3):

m)增加了氢还原重量法测定超细钯粉烧损率的要求(见附录A).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提出.

本文件由全国有色金属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4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贵研电子材料(云南)有限公司、西安宏星电子浆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有研亿金新材料有限公司、金川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有色金属技术经济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有研国晶辉新材料有限公司、横峰县贵金属产业技术研究院、成都光明派特贵金属有限公司、云南省贵金属新材料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贵金属实验室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晨吴、王珂、梁兴宇、李燕华、赵莹、关俊卿、刘国旗、郑晶、向磊、贺昕、王、刘澜怡、朱武助、张华稳、鹿宁、何金江、张静、赵盘巢、吴聪、孙康哲、罗慧、屈俊荣、陈相平、任志勇、幸七四、张晓杰、杨博文、莫建国、罗云、刘继松、李俊鹏.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8年首次发布为GB1777-1988,1995年第一次修订,2009年第二次修订;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