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T 18898.2-2025 掺铒光纤放大器 第2部分:L波段掺铒光纤放大器.pdf

光纤,放大器,规范,推荐性国家标准
文档页数:23
文档大小:559.74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推荐性国家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18898.2-2025代替GB/T 18898.2-2008

掺饵光纤放大器 第2部分:L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Erbium-doped fiber-amplifier--Part 2:L-band erbium-doped fiber-amplifier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SRC

目次

前言引言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缩略语5分类.5.2按功能分类 5.1按应用分类6技术要求6.1环境条件6.2单波道EDFA的技术要求6.3多波道EDFA的技术要求6.4外观要求6.5限用物质6.6激光安全6.7可靠性6.8电磁兼容7测试方法7.1测试环境 7.2测试仪表要求7.3输人功率范围、输出功率范围、最大总输出功率和工作波长范围测量7.4小信号增益、增益、增益平坦度、增益斜率、增益波动和PDG测量“7.5噪声指数和反向ASE功率测量7.6最大输人光反射、最大输出光反射、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和输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7.7输人端泵浦泄漏功率、输出端泵浦泄漏功率7.8偏振模色散(PMD)7.9瞬态性能参数测试7.10 限用物质7.11 激光安全7.12 外观.7.14电磁兼容试验 7.13 可靠性试验11

8检验规则8.1检验分类 128.2出厂检验 128.3型式检验 129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139.1标志 139.2包装 149.3运输 149.4贮存参考文献 I5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是GB/T18898掺饵光纤放大器》的第2部分.GB/T18898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C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第2部分:1波段掺饵光纤放大器.

本文件代容GB/T18898.2-2008《掺辑光纤放大器L波段掺辑光纤放大器》,与GB/T18898.22008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b)删除了掺饵光纤放大器(见2008年版的4.1)、增益交叉浸透(见2008年版的4.25)、波道增加/ a)更改了适用范围:增加了扩展L波段的掺饵光纤放大器(见第1章,2008年版的第1章);移去增益响应(稳态)(见2008年版的4.28)和波道噪声系数(见2008年版的4.29)、输出信号功率(见2008年版的4.2)、最大输出信号功率(见2008年版的4.3)、增益(见2008年版的声系数(见2008年版的4.10)、偏振相关增益(见2008年版的4.11)、偏振模色散(见2008年版 (见2008年版的4.7)输人光反射(见2008年版的4.8)输出光反射(见2008年版的4.9)、噪的4.12)、最大总输出功率(见2008年版的4.13)、输人端泵浦泄漏功率(见2008年版的4.14)、输出端泵浦泄漏功率(见2008年版的4.15)、前向ASE功率电平(见2008年版的4.16)、反向ASE功率电平(见2008年版的4.17)、输人端最大光反射容限(见2008年版的4.18)、输出端2008年版的4.21)、输出参考面(见2008年版的4.22)、波道增益(见2008年版的4.23)、多波 最大光反射容限(见2008年版的4.19)、工作波长范围(见2008年版的4.20)、输人参考面(见道增益变化/波道间增益差(见2008年版的4.24)、多波道增益变化差/波道间增益变化差(见2008年版的4.26)、多波道增益斜率/相互波道间增益变化率(见2008年版的4.27)、波道信号自发辐射噪声系数(见2008年版的4.30)的术语及定义;d)删除了分类中模拟应用的掺饵光纤故大器增加了将多波道数字传输应用掺饵光纤放大器细 c)增加了“信号光功率与总ASE功率比”和“扩展L波段"的术语及其定义(见3.1和3.2);分为固定增益放大器和可变增益放大器两类(见5.1,2008年版的3.1);e)更改了类型EDFA的工作温度范围、工作相对湿度和贮存温度技术要求(见6.1,2008年版的表1~表6);f)增加了信号光功率与总ASE功率比要求(见表2): g)删除了单通道EDFA前向ASE功率和小信号增益(见2008年版的表2,表3),输出光反射等参数指标(见2008年版的表3);h)更改了单波道EDFA的性能参数(见表2,2008年版的表1,表2,表3);i)更改了多波道EDFA的性能参数(见表3,2008年版的表4,表5,表6);k)增加了限用物质要求(见6.5); j)增加了外观要求中对标志内容和标志贴放位置要求(见6.4);1)增加了安装时对激光安全的注意事项,以及根据需要可选择的功能(见6.6);m)增加了可靠性要求(见6.7);n)增加了电磁兼容要求(见6.8); 0)增加了氢气浸泡的试验方法(见表4);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