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
DL/T747-2025
代替DL/T747-2010
发电用煤智能采制样系统 技术要求与性能验收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performance acceptance method of intelligentsampling and sample preparation system for power generation coal
国家能源局 发布
目次
前..1范围.. ..13术语和定义.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4系统与组成.. ..65技术要求. ..65.1基本条件 5.2技术性能指标..5.3设计制造 .6 .75.4计算机监控子系统.. ..95.5采制样功能设备子系统. ..136性能验收方法. 6.1系统性能验收试验项目 ..19 .196.2技术准备及预试验 .206.3可靠性和可用性验收 .216.4采样精密度和制样精密度验收 6.5采制样总偏倚、自动采样设备偏倚和全自动制样设备偏倚验收 236.6主控网络实时性验收... .32 267验收报告. .327.1报告编制 .337.2智能采制样系统可靠性试验报告 7.3自动采制样设备性能试验报告 ..33 .337.4网络及其网络设备性能试验报告, .337.5性能试验结果期限 .33附录A(规范性) 附录B(规范性) 制样设备制样过程中煤样质量损失率试验方法 全自动制样设备制样过程中煤样交叉污染判定试验方法 .35 .34附录C(规范性) 破碎机出料粒度验证试验方法. ..36附录D(规范性) 全自动制样设备干燥研磨后煤样氧化评价试验方法 ..37附录E(规范性) 全自动制样设备存查煤样与一般分析试验煤样一致性评价试验方法, ..39
前言
草.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本文件代替DL/T747-2010《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与DL/T747-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b)修改并增加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 a)将文件名称改为《发电用煤智能采制样系统技术要求与性能验收方法》:c)修改了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的技术要求,将其内容归并到自动采样设备技术要求中:d)修改了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验收方法,将其可靠性、采样精密度和偏倚验收内容归并到自动采样设备性能验收方法中:e)取消了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主要零部件、材质、表面处理和装配等制造方面的技术要求 和验收方法:f)增加了与机械采样设备相联系的运煤车辆自动识别设备、总样处置装置以及全自动制样设备、样品处置设备等采制样一体化功能设备及其智能控制的技术要求:h)增加了发电用煤智能采制样系统可靠性、可用性、采样精密度、制样精密度、采制样总偏倚、 自动采样设备偏倚、全自动制样设备偏倚要求,以及链路平均利用率、网络时延、控制指令及信号响应时间等控制网络实时性能要求及其相应验收试验方法:i)增加了发电用煤智能采制样系统性能试验前技术准备的要求,包括根据需要进行预试验的技j)将附录A的内容修改为制样设备制样过程中煤样质量损失率试验方法: 术要求:k)将附录B内容移到相应条文中并进行修改,相应新增全自动制样设备制样过程中煤样交叉污染判定试验方法:1)将附录C的内容修改为破碎机出料粒度验证试验方法: m)将附录D的内容修改为全自动制样设备干燥研磨后煤样氧化评价试验方法:n)增加了附录E.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提出.
本文件由电力行业电厂化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DL/TC13)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电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方天电力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长沙开元仪器有限公司、湖南三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西光明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上海赛孚燃料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浙江越华能源检测有限公司、湖北能源集团鄂州发电有限公司、湖北方源东力电力科学研究有限公司.
孙天宇、韩建辉、柳长胜、石剑波、郭孟狮、田野、董文彬、荆贺、杨军、孔令燕、占健、王桂苹、张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琦妮、张太平、王光普、杜晓光、吴镇贞、李春刚、何文莉、文胜、朱青、磊、罗超凡.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订为DL/T747-2001《发电用煤机械采制样装置性能验收导则》,2010年为第二次修订; -1989年首次发布为SD324-1989《刮板式入炉煤机械采样装置技术标准》,2001年第一次修
本次为第三次修订.
I1
一号,100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