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PEP 1034-2025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pdf

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文档页数:6
文档大小:263.89K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团体标准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天津市环保产品促进会团体标准

T/APEP1034-2025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天津市环保产品促进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天津市环保产品促进会组织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董彦、张倩、张赞城、齐兆政、贾京华、贾立明、杜丽华、王凤艳、杨在得、刘平、陈迪、高洪发、齐康、柯文楷、王超、王东梅、卢斌、蒋宇箭.

本标准主要起草和支持单位:天津市环保产品促进会、天津贾立明蚯蚓养殖有限公司、天津鑫泽众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天津民生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地龙力生物工程(天津)有限公司、地龙力中医文化传播(天津)有限公司、海南龙络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天津市裕华丰环境科技服务中心、天津博康天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兴原认证中心有限公司、北京明哲顺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秦皇岛满药本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本标准于2025年11月17日首次发布.

蚯蚓养殖技术规程

1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养殖基质的制作、养殖用地选择及蚯蚓床整理、蚯蚓种的投放、养殖及采收、冷冻蜥蚓成品的质量要求、养殖环境卫生、防控天敌、养殖档案的建立和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以有机固体废物或动物粪便为饲料来源,并以生产食用或药用冷冻蚯蚓为目标的蚯蚓养殖场.

2术语和定义

2.1操作床:指人工作业(投料、分选、采收)时临时铺放料堆或周转箱的场地,养殖过程中用于投料、采收、暂存或分掠的专用作业面.2.2培养床:指对新孵幼蚓或种蚓进行高密度精细化饲养的小床/槽,专用于幼蚓培育或种蚓繁殖的控温控湿小规格床体.2.3养殖床:供蚯蚓日常栖息、摄食、繁殖的条状或槽状设施,由基料、饲料及排水骨架组成.

3引用规范性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

GB276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GB273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生食动物性水产品》GB28050《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GB2992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致病菌限量》GB771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GB/T500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水分的测定》GB/T5009.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铅的测定》GB/T5009.11《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砷及无机砷的测定》GB/T5009.17《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总汞及有机汞的测定》GB4789.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菌落总数测定》GB478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

GB4789.4《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沙门氏菌检验》

4制作养殖基质

有机固体废物、牛粪便可以直接用作蜥蚓养殖基质饲料,鸡粪、猪粪、羊粪等需加入一定量的除臭发酵液净化处理.具体操作分两次:第一次翻堆时加入质量百分比0.5%的除臭发酵液:第二次翻堆时再加入0.2%的除臭发酵液对粪便进行除臭处理.每隔5天翻堆一次,自然堆制发酵20天.

5蚯蚓床地条件要求

5.1选择养殖蚯蚓用地须地势平坦,早能浇水、涝能排水的工业车间、农田地、林地等均可.5.2将场地土壤翻整翻松,去除杂草杂物,使土壤疏松、不板结. 5.3场地翻松之后浇一遍水,使土壤表面普遍湿润、达到松软状态.5.4制作蚯蚓培养床,宽度1米至1.5米,长度不限,操作床宽度0.8米.5.5按照三角形或梅花形将种蚯蚓均匀洒在蚯蚓培养床上,保持透气性,堆与堆之间距离25厘米左右.

6投放蚯蚓种及养殖

6.1投放蚯蚓种

6.1.1铺垫基质:在整理好的蚯蚓床上,按照三角形或梅花形铺上发酵好的蚯蚓养料,厚度控制在6厘米.6.1.2浇水程度:先给蚯蚓床浇1至2遍水,保持蚯蚓床土壤含水率在55%-65%之间.6.1.3投放蚯蚓种:前期准备24小时后,在牛粪堆与堆之间的空隙处,均匀投6.1.4铺覆盖物:在蚯蚓床覆盖稻草、秸秆等生物质,厚度控制在6厘米至10 放蚯蚓种,投放量为100公斤/667平方米.厘米之内.

6.2控制养殖过程

6.2.1时段上料:当蚯蚓群吃完基础饲料后,在蚯蚓床上放置三角形或梅花形饲料堆,保证蚯蚓随时有食物供应.6.2.2浇水浇透:春秋季节每隔3天至5天浇透一次水,夏季每隔2天至3天浇 透一次水,冬季无需浇水.6.2.3收集蚯蚓粪:当表面饲料80%粪化时,按三角形或梅花形投放饲料,厚度控制在5厘米,并用草苫覆盖.2至3天后,当大部分蚯蚓钻到表层新鲜饲料中取食时,揭开草苫,将表层15至20厘米厚的饲料及基料刮到两侧,清除下层全部蚯蚓粪污及旧基料.

6.2.4分离蚯蚓:将刮到两侧的饲料及基料添加新基料后,均匀铺放在蚯蚓床中间.取出旧基料时若混有少量活蚯蚓,需将活蚯蚓与蚯蚓粪分离.6.2.5收蚯蚓茧:若含有较多蚯蚓茧,将其摊成10厘米厚,风干至含水率低于40%,用孔眼直径2-3毫米的筛网振动筛选,将筛网上的蚯蚓茧放回蚯蚓床继续培养.

7采收与预处理

7.1采收季节采用自然光照法,采收前48小时给蚯蚓床浇足自来水.7.2当每平方米蚓床的蚯蚓达到2公斤至4公斤时,开始采收.7.3将蚯蚓和基料一同堆积在与养殖床同规格的塑料编织袋或大块塑料薄膜上.7.4刮走上层基料,重复操作直至获得较干净的蚯蚓.7.5将采收的蚯蚓放入塑料箱,进行净水清洗、除净杂质.7.6清洗后的蚯蚓应尽快进入速冻工序,确保产品中心温度迅速达到-18℃以下.

8冷冻蚯蚓成品质量要求

8.1感官要求8.1.1状态:单体冻结,形态完整,无严重机械损伤.8.1.2色泽:具有该品种固有的自然色泽.8.1.3气味:具有蚯蚓固有气味,无异味.8.1.4杂质: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杂质.

冷冻蚯蚓成品应符合表1规定的要求.

项目 指标 检验方法水分 %≤80.0 GB/T 5009.3污染物限量铅(以Pb计) mg/kg≤0.5 GB/T 5009. 12mg/kg ≤0.3总砷(以As计) mg/kg ≤ 0.3 GB/T 5009. 11总汞(以Hg计) GB/T 5009. 17微生物限量菌落总数 CFU/g ≤ 1×10s GB 4789. 2大肠菌群 MPN/g ≤ 0. 4 GB 4789. 3沙门氏菌 /25g不得检出 GB 4789. 4金黄色葡萄球菌 /25g不得检出 GB 4789. 10

表1冷冻蚯蚓成品质量指标

8.3储存与运输

产品应储存在-18℃以下的冷冻库中,温度波动控制在土2C以内.运输时使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丝雨へい飘渺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