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45259-2025
差旅风险管理 组织指南
TravelriskmanagementGuidancefor organizations
(ISO31030:2021 M0D)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发布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目
前言引言 N1 范围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3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 44.1 运营环境44.2 利益相关者54.3 差旅群体 64.4 商业目标、风险偏好和准则4.5 差旅风险管理和实施5 管理差旅风险 75.1 领导作用和承诺5.2 政策5.3 角色、职责和责任 85.4 目标85.5 规划/编制方案85.6 实施9差旅风险评估 1066.1 概述 106.2 风险识别 116.3 风险分析. 126.4 风险评价 ... 127 差旅风险应对 137.1 概述 137.2 风险规避. 13风险分担7.3 14风险降低7.4 14沟通与协商 2288.1 方案/策略沟通 228.2 操作/技术沟通 229方案跟踪和评审. 239.1概述 23I
9.2 调研. 239.3 对标比较 249.4 绩效指标 2410 方案记录和报告 24概述 2410.110.2 文档记录 2410.3 记录和报告 25附录A(资料性) 制定和实施差旅风险管理计划 27附录B(资料性) 无法定监护人的未成年人差旅 29B.1 概述 29B.2 角色和责任(监护人、陪护人和组织) 29B.3 适当的文件记录和准备 29B.4 清晰简明的沟通 30B.5 开支 30附录C(资料性) 全球动荡期间的差旅考虑31附录D(资料性) 风险处置限制 32附录E(资料性) 培训. 33E.1 概述 33E.2 培训内容 33E.3 培训评估 34附录F(资料性)对高风险地点住宿的考虑 35参考文献 37
前言
起草.
本文件修改采用ISO31030:2021《差旅风险管理组织指南》,本文件与1SO31030:2021《差旅风险管理组织指南》的技术差异及其原因如下:
强度,使用“员工行踪掌握”,而非“监控”,使解读更加中性,避免标准发布后,引起舆论误解误读(见7.4.13,ISO31030:2021),以符合我国实践经验;
b)删除了“美国的《健康保险携带和责任法案》(HIPPA)和欧洲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并据此进行措施计划和实施”(见7.4.6,ISO31030:2021),以符合我国实际.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风险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310)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三门核电有限公司、华信中安(北京)保安服务有限公司、思奥思国际旅行援助服务(北京)有限公司、中国人民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海安控股有限公司、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山东高速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新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检测院、达信评(北京)风险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西北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陆小伟、周晓群、叶耀挺、徐昶、苏德华、张飞、李亚、田鹏飞、张宇炎、宁秀丽、宋荷靓、彭贵仓、支东生、柳庆、郭文嘉、吕宁蔚、唐钧、游志斌、孙友文、周亮、陈芳、黎明、田雨露、李莹、孙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