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6509-2025代替GB/T6509-2005
聚己内酰胺(PA6)切片和纤维中 已内酰胺及低聚物含量的测定
Determination of caprolactam and oligomers content inpolycaprolactam(PA6)chip and fibre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GB/T6509一2005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之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本文件代替GB/T6509一2005《聚已内酰胺切片和纤维中低分子量物含量的测定方法3,与
更改了范围(见第1章,2005年版的第1章);更改了术语和定义(见第3章,2005年版的第3章):增加了高效液相色谱法(见第4章);
更改了试验报告(见第7章,2005年版的第6章).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全国化学纤维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86)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浙江理工大学、现代纺织技术创新中心(鉴湖实验室)、海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福建永荣锦江股份有限公司、常德聚合顺新材料有限公司、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上海市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纺织集团检测标准有限公司、新兴际华检验检测(北 京)有限公司、江苏弘盛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上海亮丰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嘉兴大学、上海纺科院江版纺织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河南神马普利材料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吕汪洋、陈文兴、陈海相、陈建新、梁希慧、王献杰、余承钢、李德利、李红杰、梁娜、荆鹏慧、丁文样、张才亮、王耀民、颜志勇、汤浩、刘全帅.
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1986年首次发布为GB/T6509-1986,2005年第一次修订;
本次为第二次修订.
smc
聚已内酰胺(PA6)切片和纤维中 已内酰胺及低聚物含量的测定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警告:使用本文件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本文件并未指出可能的安全问题.
1范围
本文件描述了聚已内酰胺(PA6)切片和纤维中已内酰胺及低聚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本文件的方法A(高效液相色谱法)适用于聚已内酰胺切片和聚已内酰胺纤维(锦纶6),其他PA6产品参照执行:方法B(酸水解分光光度法)适用于聚已内酰胺纤维(锦纶6):方法C(氧化还原滴定法)适用于纤维级聚已内酰胺切片,也适用于企业内部聚己内酰胺纤维中己内酰胺及低聚物的快速测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4146(部分)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聚己内酰胺polycaprolactam
己内酰胺caprolactam
用于聚合生产聚已内酰胺(PA6)的单体.注:残留于聚已内酰胶(PA6)切片或纤维中.
3.3
低聚物oligomer
存在于聚己内酰胺(PA6)切片或纤维中聚合度小于10的齐聚物.
4方法A-高效液相色谱法
4.1原理
使用六氟异丙醇溶剂溶解聚已内酰胺(PA6)切片或纤维样品,然后用甲醇沉淀剂使样品溶液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