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方案及措施 序号 项目 内容自动投入率100%:仪表投入率100%:整体试运一次成功.第一章总体概述 (4)电池组件安装总容量(直流侧)的安装容量不低于2560MWp.1.1招标简介 (5)电池组件第1年功率衰减不高于2%,每年年功率衰减不高于0.45%,25年功率衰减不高于12.8%.表1.1-1招标简介 (6)送入电网的电能质量:谐波含量小于3%:逆变器功率因数大序号 项目 内容 于0.98.建设规模 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00万千瓦光伏场区、与项目配套的220千 (7)电站在全生命周期内能够满足站址自然环境极限值.1 伏升压站、生产综合楼、道路工程及其他配套设施等. (8)配备与电力电缆相配套的电缆终端,如:采用铝合金电缆,应2 最高限价 最高投标限价为779518万元 使用与电缆性能一致的铜铝合金过渡电缆终端,不得出现任何质量问题. (9)电缆头由电缆头生产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制作安装,并提供30200万千瓦光伏场区及光伏场区到220kV汇集站集电线路、220千伏 年质保承诺,运行3年内不发生绝缘击穿事件.升压站、生产生活设施、道路工程、生产综合楼等的全部勘察、设计、 (10)组件、箱变、组串式逆变器、集电线路、电缆、送出线路、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含甲定乙供)、运输、储存及保管:工程施工准备 汇集站内电气设备等连接安装紧固,运行期间没有发热点.与施工、检查、验收、保修:设备安装与调试、设备及材料监造、性能 (11)设备调试前紧固检查设备接线端子.招标范围工程峻工验收、移交以及质保期内的质量保证服务等:建设全过程的证 试验:发、送、变电系统试运行、消缺和成功通过试运行的初步验收; (12)专项验收(分项、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单项工程)合格率件、检测、验收等手续办理:同时也包括必要工程消缺、材料、 100%备品备件、专用工具、消耗品以及相关的技术资料和人员培训、工程档 (13)设备技术参数按设计要求执行,满足设计技术标准.案资料移交、验收等.即:投标人应完成本标段的设计及全部建设和移 (14)杜绝重大质量事故发生,确保工程“零缺陷移交”. (15)组件与支架采用螺栓连接,固定螺母应使用1个8.8级及以上交、当地政府关系协调,满足属地其他行政管理部门要求等工作内 螺母1个防松锁紧螺母.固定螺栓与螺母均需配备弹簧垫片、平垫容. 片,其中螺栓一端配备平垫片,螺母一端配备弹簧垫片平垫片,螺栓力1、质量总体要求 矩符合国家相关规范要求.严格执行国家、行业、电网公司和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有关 (16)应确保组件及支架、基础安装连接的整体结构在现场极端气工程建设质量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贯彻实施工程设计技术原 候情况下安全稳定运行.组件经受动态载荷的能力:满足当地风载和雪则,满足国家和行业施工验收规范的要求. 压的要求,投标时提供相关的防范措施和方案.程使用寿命满足国家、行业、电网公司和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质 工程“零缺陷”投运:实现工程达标投产,达到优质工程标准:工 (17)满足GB/T39857-2021《光伏发电效率技术标准》要求.量要求;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原因造成的七级及以上工程质量事件. 电缆,箱变高、低压侧、集电线路开关柜、箱变接线铜排安全距离需满 (18)本项目箱变低压侧电缆、高压侧至开关柜电缆均采用铝合金4 质量目标 2、专项目标要求 足铝合金电缆接线要求.(1)土建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8%:单 (19)为确保项目质量目标,要求现场设置施工样板展示区,至少位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98%:各验收批混凝土强度合格率 包含光伏接地施工工艺、支架安装、管桩施工、箱变及升压站基础施工100%:预埋件定位准确,直埋螺栓各项允许偏差合格率100%:各验收 的工艺,及光伏板件连接、测试、固定的安装工艺展示.并预留参观及批焊接检验一次合格率100%. 教育学习通道.(2)安装工程:分项工程合格率100%:分项工程优良率98%:单 5 工期目标 计划开工日期:2023年9月(实际开工时间以甲方通知为准):位工程合格率100%:单位工程优良率98%. (3)调试工程:试运项目验收优良率≥98%:保护装置投入率100%: 计划并网日期:2023年12月底全容量并网发电.安全目标 严格执行国家、行业、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和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
序号 项目 内容公司有关工程建设安全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确保工程建设安全文明施工,采取积极的安全措施,确保实现以下安全目标:1、不发生七级及以上人身事故;2、不发生因工程建设引起的七级及以上电网及设备事件:3、不发生七级及以上施工机械设备事件:4、不发生火灾事故;5、不发生环境污染事件:6、不发生负主要责任的一般交通事故;7、不发生基建信息安全事件: 8、不发生对中国绿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系统单位造成影响的安全稳定事件.
1.3工程设计概况
1.3.1光伏阵列区
光伏阵列区含电池组件方阵、箱变、电缆沟等内容.本工程拟设置3940104块光伏组件,6672台组串式逆变器(300kW),606台箱变(华变)(S18-3300/35)和1台箱变(华变)(S18-1800/35),共计607个光伏方阵.
1、光伏组件
本项目拟采用的650Wp单品硅双面电池组件(P型),每个组串单元由28块2384mm×1303mm×33mm电池组件组成,横向14列,竖向2行,每个结构单元尺寸为长×宽18.502m ×4.788m
2、组件支架
1.2工程总体概况
电池组件固定式支架结合电池组件排列方式布置,支架倾斜角度为33°,采用纵向棕条,横向支撑布置方案,支架由立柱、横梁、斜撑(或拉梁)及拉条等组成.组件离地最低点1.5m,离地最高点4.109m.组件支架拟采用双面镀铝镁锌,平均最小镀层重量不小于275g/m²(双面).连接件等辅材采用热浸镀锌,平均镀锌层膜厚不小于65um.光伏支架设计使用年限采用25年.
本光伏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辖区内,项目中心点位于乌鲁木齐市北方向约102km,位于五家渠北侧约65km,位于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区域,场区东侧约11km为阜康公路,道路交通条件较差.本项目分两部分:220kV汇集站区、光伏阵列区.项目建设内容主要包括200万千瓦光伏场区与项目配套的3座220千伏升压站、生产综合楼、道路工程及其他配套设施等.本标段项目2023年12月底项目并网发电.
3、组件基础
组件基础拟采用PHC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300C70 C80,预应力钢筋,地上1.7m,掺入抗硫酸盐的外加剂、掺入矿物掺和料、钢筋阻锈剂,桩基础表面涂环氧沥青或聚氨酯沥青涂层,厚度≥500μm(以试桩结果为准).
4、直流电缆
本工程采用650Wp单品硅光伏组件,每个光伏发电系统子阵内的每28块电池组件串联在一起形成1组光伏组串,22个组串接入1台300kW组串式逆变器,选用1500V的H1Z2Z2K-1×4/6mm²光伏专用电缆.
5、逆变器至箱变低压侧交流电力电缆
组串式逆变器与升压变压器连接采用1.8/3kV电力电缆连接,经计算,每台逆变器采用ZC-YJLHY23-1.8/3kV-3X185mm²的低压电缆与变压器连接.
6、集电线路电力电缆
光伏场内集电线路采用部分电缆地埋部分架空线路的方式,其中电缆部分采用35kV
图1.2-1本项目局部建造效果
1.3.2220kV汇集站区
1.4地质情况
1.4.1区域地质构造及地震评价
1.4.1.1区域地层岩性
铝合金交联聚乙烯电力电缆.根据输送容量大小,选用电缆型号为ZC-YJLHY23-26/35kV-3× 95mm² ZC-YJLHY23-26/35kV-3×150mm² ZC-YJLHY23-26/35kV-3×240mm² ZC-YJLHY23-26/35kV-3×300mm²,ZC-YJLHY23-26/35kV-3×400mm²,双根ZC-YJLHY23-26/35kV-3 × 240mm².
本部分内容包括的3座220千伏升压站、生产综合楼、箱变等设备及其他配套设施属于暂估价内容,待后续进行设计施工.
本工程所在区域位于准噶尔盆地内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区内部,区域内新生界为较软弱或松散砂土系,主要分布平原地区.
第四系Q4广布于天山、准噶尔西部界山山间沟谷、山前地带、河流两岸及准噶尔盆地的各种冰川洪积、冲积、风积等堆积物.第四纪早期主要由冰水堆积物组成,岩性为漂砾、卵砾石及亚砂土等:中期以后即以冲积洪积物为主,其岩性为卵砾石、砂砾石、砂及粘土等.根据自治区地质局以往地质工作,勘探揭露深度内第四系地层有:
1、下更新统一西域组为一套冰水~湖相沉积.在八连钻孔(井深300米)揭露,该层顶面埋深为205米,岩柱主要为青灰色的粘土、亚粘土、亚砂土、中细砂灰砾石互层,总厚度超过100米.
2、中更新统一乌苏群,为一套冰水~湖相沉积,顶面埋深170~190米,岩性主要为灰色粘土、亚粘土灰薄层粉细砂,厚为20~30米.
3、上更新统一新疆群,为一套湖相沉积,顶面深度10~20米,岩性主要为青灰、黄灰和深灰色的粘土、亚粘土、亚砂土.
4、全新统,包括:全新统冲积层,地层沉积特点主要为水流所携带的细粒物质,其岩性为亚粘土、亚砂土,局部为细粉砂、砂砾石组成,厚为10~20米;全新统风积层,为风积细砂粒组成的沙丘,呈灰黄色、土黄色,松散;全新统湖积~沼泽层,主要分布在老柳沟一带和水库下游各水流迁回弯曲断续的低洼处,有机质含量较高,颜色多呈深灰、黑灰
1.4.1.2区域地质构造
1.4.1.3区域地震
1.4.1.4区域地震效应评价
1.4.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1.4.2.1地形、地貌
第3页
色,岩性有含土量不同的泥炭、淤泥质粉质粘土及亚粘土,老柳沟两侧为土黄色、土灰色的亚砂土、粉砂.
光伏电站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米东区,准噶尔盆地西北缘.
近场区属乌鲁木齐山前坳陷的西南缘,北部为准噶尔盆地,南部构造活动强烈.近场区地震构造带主要有:独山子一安集海断裂(F4)、霍尔果斯断裂(F6)、清水河子断裂(F10),属北天山推覆构造前部滑脱楔上第二排与第三排新生代断裂一褶皱带,全新世以来有过多次显著活动,具备发生6级地震的构造条件,具备发生6级地震的可能性.
独山子一安集海断裂(F4):该断裂位于独山子一安集海背斜山前地带,走向近东西向,长55公里,由断层面南倾40°~60°的主逆断裂及北倾反冲逆断裂组成,断裂在平面上由东向西分为三段,即:独山子段、哈拉安德段、安集海段.距离场区最近的为哈拉安德段、安集海段.
根据该区的构造运动的特点,断裂构造、历史地震等资料的综合分析认为建设区域附近虽然构造较为发育,但建设区域附近不存在全新世活动断裂,场址广泛分布松散堆积物,地表无断裂存在的迹象及证据.场址区满足规程要求的安全距离,场址区处于相对稳定地段,本工程建设不受断裂的影响,场地适宜工程建设.
项目区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内,地层主要以粉砂为主,综合判定建设场地地基土类型划分为中软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Ⅲ类.
根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Ⅲ场地条件下,本工程场区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0g(抗震设防烈度为8°),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55s.建设场地出露饱和砂土,经判定为非液化场地,不考虑地震液化.
本光伏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辖区内,项目中心点位于乌鲁木齐市北方向约
1.4.2.2地层岩性
1.4.3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分析
1.4.3.1场地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
1.4.3.2场地土腐蚀性评价
102km,位于五家渠北侧约65km,位于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区域.场址地貌属荒漠砂垄地貌,场址位置地貌类型独特,场址南部为波状沙丘地貌,场地内地势较起伏,场地开阔、呈沙漠荒漠景观,耐旱植被少量发育.
据参考资料显示,站址地层主要以第四系地层为主,地层主要以粉砂为主:
①粉砂:土黄色,本场区该层在勘探点中均出露.最大揭穿厚度为20.00m.呈沙丘或砂垄状起伏,地表植被稀少,级配不良,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局部颗粒变粗为中细砂.局部含少量粉土薄层及透镜体,地表约80cm以上松散,含植物根系,具有风成层理.该粉砂层人工开挖时坑壁不稳定,易坍塌,需要支护,钻机进尺较快.松散~中密、稍湿.水位以下呈饱和状,该层未揭穿.
根据现场和室内试验成果及当地工程经验综合分析,各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1.4.3.1-1.
表1.4.3.1-1场地地基各土层物理力学参数建议值
天然容重 内摩擦角 粘聚力压缩模量 桩的极限」桩的极限 承载力侧阻力 端阻力 特征值层号岩土名称 中 c ES qsk qpk fakkN/m² (°) kPa MPa kPa kPa kPa粉砂 20.5 22 0 7 22 0OS 120
根据周边工程地质资料易溶盐分析显示:场地环境类型按Ⅲ类考虑.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2009版)》(GB50021-2001)判定所址区场地土为中盐渍土,盐渍土类型主要以氯盐及亚硫酸盐渍土为主.场地土中硫酸钠含量普遍小于1%,因此可不考虑场地土的盐胀性.
场地土电阻率1.0m~3.0m土壤电阻率为112-802Qm.由于受地层含水量变化的影响,地层土壤电阻率在垂深方向变化较大.建议设计土壤电阻率值采用250-500Ωm:综合判
1.4.3.3不良地质现象
1.4.3.4冻土深度
1.5气候及水文条件
1.5.1气候条件
定: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等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微腐蚀性.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有强腐蚀性:对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强等腐蚀性.
场区远离活动断裂,本工程建设不受断裂的影响,属于构造稳定区.建设场地地形平坦,在勘察范围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
根据《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及当地工程建设经验,场址区存在季节性冻土,其标准冻土深度为140cm,最大冻土深度为141cm,场地土的冻胀等级为I级,不具冻胀性.10号及11号地块建议按弱冻胀考虑.
本项目位于乌鲁木齐市米东区,距离项目最近的气象站为米泉气象站,(该气象站近30年)具有长期观测资料.主要气象要素特征值见表1.5.1-1.
表1.5.1-1米泉气象站气象参数值统计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年平均气温 7.8气温 最近30年极端最高气温 43.7最近30年极端最低气温 c -32.9降水量 年平均降水量 mm 238.2年平均雷暴日数恶劣天气天数 D 7年平均沙尘暴日数 D 1风速与风向 多年平均风速 m/s 2最大冻土深度 cm 141最大积雪深度 cm 43其他 50年一遇风压 0.6025年一遇风压 0.55
项目 单位 数值 备注50年一遇雪压 0.9025年一遇雪压 0.8
图1.5.1-1米东区历史各月平均温度趋势
1.5.2水文条件
水资源主要来自南侧乌鲁木齐河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地下水影响.参考资料显示勘测期间属地下水丰水位期.地下水位于10号地块与11号地块间的边缘处约10米范围内,水位埋深2~6米,10号地块地下水影响范围为10号地块最南端向北延伸约4公里处:11号地块地下水影响范围为11号地块最南端向北延伸约3公里处.地下水变幅为土1.0m,场区其它地块范围内地下水埋深大于8米,可不考虑对光伏场区的影响.
图1.6.1-1光伏场区地理位置
1.6工程现场及周边环境条件
1.6.1项目地理位置
本光伏项目位于新疆乌鲁木齐米东区辖区内,项目中心点位于乌鲁木齐市北方向约102km,位于五家渠北侧约65km,位于东道海子荒漠湿地区域,场区东侧约11km为阜康公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