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课件.pdf

pdf,课件,考试资料
文档页数:115
文档大小:3.53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考试资料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0,汇总.docx

1,中国近现代城市与建筑概述(2).docx2,保护利用的内容与方法.docx口3,近现代建筑的常用材料及病害(1).docx3,近现代建筑的常用材料及病害(2).docx3,近现代建筑的常用材料及病害(3).docx司 3.近现代建筑的常用材料及病害(4).docx4,近现代建筑结构体系保护修(1).docx2 4,近现代建筑结构体系保护修(2).docx4,近现代建筑结构体系保护修(3).docx4,近现代建筑结构体系保护修(4).doc5.近现代建筑外部构造体系保护修(1).docx5.近现代建筑外部构造体系保护修(2).docx5,近现代建筑外部构造体系保护修(3).docx5,近现代建筑外部构造体系保护修(4).docx5.近现代建筑外部构造体系保护修(5).docx6,近现代建筑内部构造体系保护修(1).docxM 6,近现代建筑内部构造体系保护修(2).docx口 6,近现代建筑内部构造体系保护修(3).docx口7,近现代建筑的性能改善.docx

1,中国近现代城市与建筑概述(1)

1928年民国首都迁到南京之后首都计划,上海、天津、北平、广州、杭州等城市计划借用传统礼制进行行政区的布置,并在主要的官方建筑上采用民族形式.大城市规划和城市建筑,服务于通过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达到政治认同的目的“首都计划”中第一次将建筑形式纳入规划控制的范睛

在中国半殖民地性质的开埠城市由外来行政机构进行的城市规划 上海、汉口、天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之前东北地区各主要城市(沈阳、长春)行政权力的不统一,是拼贴型城市规划的最重要特点.权力的不统一也导致了城市在空间形态上的不连续和建筑风格的不一致

近代建筑发展与特点 建筑近代化三条路径由外国人主导的各种建筑活动

租界、外国人避暑地和租地城市的建设各类教会建筑

由近代时期的中国政府主导的建设大致经过了西方化(“新政”时期的官署建筑)到民族化(国民政府时期的南京与上海等地的建设)的过程

由中国民间自身主导的近代建设 城市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包括诸多内陆城市和侨乡大多因趋新慕洋而停留在表面的模仿

近代建筑的三个特征

支离斑驳(多样性)中国近代建筑产生与发展具有明显的全球关联性中国近代建筑的风格样式有强烈的指向性(政治诉求、文化政策和社会意识)与连续性(对近代化的一致追录)

三类建筑样式

文化承续式

内陆城市以延承传统形式和传统建造方式为主西方建筑文化必须经过改造,即外在地使用西方的方法,而不把它包含在旧传统之内,更不许它改变传统的观点,达到“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目的

传统复兴式

文化移植式/文化植入式集中在租地城市(如青岛、哈尔滨)、开埠商业城市(如上海、武汉)和受外来影响较大 的政治中心城市(如北京)中,以上海外滩为典型群体,广州沙面、北京东交民巷为典型地段,清末官厅建筑为典型个体.

近代建筑的价值与意义

价值的认定历史价值作为历史见证的价值科学价值 作为人类的创造性和科学技术成果本身或创造过程的实物见证的价值艺术价值作为人类艺术创作、审美趣味和特定时代典型风格的实物见证的价值

分级分类

历史建筑

类同于建设部“城市优秀近现代建筑”.在上海,称之为“优秀历史建筑”;在天津,称之为“历史风貌建筑”

文物建筑

保护与利用的概况与特点

近现代建筑史

典型建筑

中国最早、规模最大的洋务机器军事工业企业一-江南制造总局中国最早的民族资本企业一一发吕号机器厂中国最早的自来水厂--杨树浦水厂中国最早的一家发电厂一一上海电光公司

北京

鸦片战争前,北京持续保持着封建都城的封闭格局,只是在几处天主教堂、耶稣教堂和一组长春园西洋楼中出现少量的西方建筑城市和建筑的近代变化东交民巷使馆区的开辟,形成了一处全新的欧式街区旧城格局的突破和城市近代化皇城禁地开放拆除瓮城,打开豁口 形成新商业街形成教会建筑小区宫苑辟为公共场所皇亲私园最先开放的是三贝子花园,1906年交商部设立农事实验场,栽培各种植物,驯养观赏动物,1908年对外开放,称“万牲园“1914年,社稷坛开放为“中央公园”,是北京的第一座公园开发外城“新市区” 市政设施的推进

近代建筑风貌中西混合样式在中式建筑的主体中操入西式建筑的要素,以商业、服务业建筑在这方面表现得最为敏感、鲜明

在西式建筑的主体中揉入中式建筑的要素,清末推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所建的一批新式官署中,有一些建筑就属于这类

以建于1907年的陆军部(沈琪设计)最具代表性

西方折中主义样式

东交民巷使馆区比较地道的洋楼散布在使馆区之外的纯西式建筑 京奉铁路前门车站北京饭店老楼、新楼清华校门和清华大学“四大建筑”(图书馆、科学馆、体育馆、大礼堂)(庄俊)开明戏院、真光剧场、盐业银行(沈理源)大陆银行(基泰工程司朱彬)

中国传统复兴式

北京协和医院第一期工程(沙特克与赫士) 燕京大学校园和建筑组群(墨菲)北平图书馆(莫律兰)辅仁大学新楼(格里森)

装饰艺术样式

清华大学西校门、气象台、生物馆、化学馆、明斋,北京交通银行(杨廷宝)北京仁立地毯公司铺面(梁思成、林微因)

现代式 清华大学静斋宿舍楼北京大学地质学馆和女生宿舍(梁思成)

南京

南京和上海一样,是近代中国建筑师活动最为集中的两个主要城市

“首都计划”

1927年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于1928年2月成立国都设计技术专员办事处,聘请美籍工把城市划分为6区一中央政治区、市行政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和住宅区,以中 程师古力治为工程顾问,美国建筑师墨菲为建筑顾问,于1929年12月颁布“首都计划”央政治区为重点,由中央党部区、国民政府区和院署部署区三部分组成.对南京的街道系统作了通盘规划,采用当时美国一些城市流行的方格网加对角线的形式.把住宅区分为第一、第二、第三住宅区和旧住宅区.对于城市建筑形式也有专章规定,在“中国本位”思想支配下,极力提倡“中国固有之形式”,特别强调“公署及公共建筑尤当尽量采用”.对于商业建筑,计划认为可以采用外国形式,但“外部仍须具有中国之点缀”

建筑风貌

“中国固有形式”教会学校建筑金陵大学、金陵女子大学纪念性、文化性建筑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匿名用户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