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T 352-2020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无水印版).pdf

2020年,SLT352,水利
文档页数:434
文档大小:88.02MB
文档格式:pdf
文档分类:水利
上传会员:
上传日期:
最后更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行业标准

SL/T352-2020替代SL352-2006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Testcodeforhydraulicconcrete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

关于批准发布《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等7项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

2020年第2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技术规范》(SL/T62一2020)等7项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序号 标准名称 标准编号 替代标准号 发布日期 实施日期水工建筑物水泥灌浆施工 SL/T622020 SL622014 2020.11.302021.2.28技术规范程压力钢管设 水利水电工 2020.11.302021.2.28计规范 SL/T281-2020 SL 281-2003水利水电工3 程钻探规程 SL/T 291-2020 SL 291-2003 2020.11.302021.2.28水利水电工 SL/T 299- -2020 SL 299- -2004 2020.11.30 2021.2.284 程地质测绘规程5 试验规程 水工混凝土 SL/T352-2020 SL 352-2006 2020.11.30 2021.2.28土应用技术规范 水工纤维混凝 SL/T 805-2020 2020.11.302 2021.2.28水利水电工程水泵基本技 SL/T 806-2020 2020.11. 302021.2.28术条件

水利部

2020年11月30日

前言

根据水利行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安排,按照SL1-2014《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对SL352一2006《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进行修订.

本标准共10章和2个附录,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骨料、混凝土拌和物、混凝土、全级配混凝土、碾压混凝土、现场混凝土质量检测、水工砂浆、水质分析,以及水工混凝土和水工砂浆配合比设计方法等.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如下.

增加术语一章.一删除4个试验方法:骨料碱活性检验(化学法)、骨料碱活性检验(砂浆棒长度法)、抑制骨料碱活性效能试验、射钉法检测混凝土强度.一增加14个试验方法:人工细骨料亚甲蓝值试验、细骨料氯离子含量试验、粗骨料氯离子含量试验、骨料碱活性抑制措施有效性试验(砂浆棒快速法)、骨料碱活性抑制措施有效性试验(混凝土棱柱体法)、混凝土泊松比试验、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快速试验、混凝土表观密度和吸水率试验、混凝土早期开裂试验(平板法)、全级配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加浆振捣碾压混凝土室内拌和成型方法、砂浆凝结时间试验、砂浆吸水率试验、水

质不溶物含量测定.

一对试验方法的主要修改内容包括:

1)骨料颗粒级配试验、粗骨料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粗骨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增加ISOB系列试验筛.2)骨料表观密度、吸水率、表面含水率等试验:取消以

干燥状态为基准的结果处理内容.

3)细骨料云母含量试验:增加筛除粒径大于5mm和小于0.315mm颗粒的内容.4)骨料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试验:修改硫化物的检测方法.5)粗骨料含泥量(石粉含量)试验:增加人工粗骨料石粉含量检测方法.6)粗骨料泥块含量试验:改为泡水法.7)粗骨料超逊径颗粒含量试验:增加筛孔尺寸与骨料粒级上下限粒径相同的试验筛(粒级试验筛),增加中径筛余率的检测方法.8)混凝土室内拌和方法:增加强制式搅拌机,增加现场取样方法.9)混凝土拌和物泌水率试验:将容器修改为内径及高均为267mm的15L容量筒.10)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将标准养护室温度控制水平从(20土5)℃提高到(20土2)℃,增加对试件尺寸偏差和形位偏差的规定,增加试件到达检测龄期后开始测试的时间偏差的规定.11)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试验:将试验结果处理中偏差判定基准由平均值修改为中间值.12)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试验:增加固定垫条的劈裂夹具,并将试验结果处理中偏差判定基准由平均值修改为中间值.13)混凝土轴向拉伸试验:修改为通过应变应力数据拟合确定极限拉伸值.14)混凝土圆柱体(轴心)抗压强度与静力抗压弹性模量试验:增加通过应力应变数据拟合确定弹性模量的方法.15)混凝土徐变、干缩(湿胀)和自生体积变形试验:增加恒温(恒湿)室的设施要求.

16)混凝土压缩徐变试验:修改为成型轴心抗压试件确定徐变试件破坏荷载.17)混凝土干缩(湿胀)试验:将初始测量时间由48h修改为3d.18)混凝土自生体积变形试验:将初始测量时间由24h修改为以混凝土初凝时间为准.19)混凝土抗冲磨试验(水下钢球法):增加一种棱面球体作为代用研磨料.20)混凝土抗冻性试验:调整冻融循环制度,循环历时由“2.5~4.0h”修改为“2.0~4.0h”,降温历时由“1.5~2.5h”修改为“1.0~2.5h”,升温历时由“1.0~1.5h”修改为“1.0~2.0h”.降温和升温终了时,试件中心温度由“(一17土2)℃和(8土2)℃”修改为“(一18士2)℃和(5±2)℃”.21)混凝土(砂浆)动弹性模量试验:增加冲击共振法作为代用法.22)硬化混凝土气泡参数试验(直线导线法):将混凝土中浆气比P/A(体积比)限值由4.33修改为4.342,实者盘,甲“每1mm导线切割的汽泡个数”.23)碾压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将其中有关试件成型的内容单独作为一节“碾压混凝土试件的成型与养护方法”.24)碾压混凝土现场表观密度测定:重新编写,增加基准表观密度测定,将仪器现场标定用试件由边长450mm立方体修改为600mm×600mm×400mm棱柱体,将进行四个深度测量改为进行等深度四个方向测量.25)水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增加水工泵送混凝土、抗冲磨混凝土、面板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要求.

资源链接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投稿会员:cook
我的头像

您必须才能评论!

手机扫码、免注册、直接登录

 注意:QQ登录支持手机端浏览器一键登录及扫码登录
微信仅支持手机扫码一键登录

账号密码登录(仅适用于原老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