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空调管道为什么标了两个直径,该取哪一个 谢谢大家们-山东安装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9:06
提问网友:ccccz
解答网友:可遇难求
9.53/15.88是冷媒供回管道,DN25是冷凝水管道。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9:06
提问网友:ccccz
解答网友:可遇难求
9.53/15.88是冷媒供回管道,DN25是冷凝水管道。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7:26
提问网友:活在当下
改造一个建筑物2层大概900平方的应急照明系统(一个应急照明配电箱,有疏散指示,应急灯),系统调试费应该怎么记取。
解答网友:可遇难求
计算一个双电源切换装置和送配电系统调试即可。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7:09
提问网友:火山
如下图请问框架柱和剪力墙的预埋筋如何设置
解答网友:冯福连
用砌体加筋定义布置,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5:26
提问网友:安静的画面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截面编辑里可以按间距布置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4:58
提问网友:て烟火ヽ为沵凋谢
解答网友:钢筋撑起半边天
定义柱子时,在节点区箍筋里输入C14-100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3 10:20:19
提问网友:进
解答网友:翔宇789
套相应的水平梁板子目,执行备注说明的标准换算即可。
提问日期:2021-11-03 07:47:07
提问网友:黄海涛
解答网友:凯莉娅
看你提供图纸是 配电箱内安装
内容摘抄:
防火巡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用火、用电、用气有无违章情况;
(二)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消防车通道畅通情况;
(三)消防设施、器材完好情况,常闭式防火门关闭情况;
(四)消防安全重点部位人员在岗在位等情况。
第三十五条
高层住宅建筑应当每月至少开展一次防火
检查,高层公共建筑应当每半个月至少开展一次防火检查,并
填写检查记录。
防火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安全出口和疏散设施情况;
(二)消防车通道、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和消防水源情况;
(三)灭火器材配置及有效情况;
(四)用火、用电、用气和危险品管理制度落实情况;
(五)消防控制室值班和消防设施运行情况;
(六)人员教育培训情况;
(七)重点部位管理情况;
(八)火灾隐患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等情况。
提问日期:2021-11-02 23:48:07
提问网友:蜘蛛侠
各位大佬,小弟新近钢结构专业。请问各位大佬,钢结构墙面板,定额中:墙面板按设计图示尺寸以铺挂面积计算,不扣除单个面积≤0.3m2的梁、孔洞所占面积。
我现场是双层板,就是外面一层,然后中间有岩棉,里面还有一层,但材质都是0.6mm厚镀锌彩钢板。这种情况,如果根据定额要求的计算,是计算一侧的面积,还是计算双侧的面积?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计算一侧面积
问题专业:土建,预算,计价软件GCCP,计价软件GBQ4.0,
提问日期:2021-11-02 23:31:50
提问网友:孤夜游城
不知道在哪里查...求解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后面两个属于
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
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设计与运行管理指南
Design and operation management guideline for advanced sludge dewatering of municipal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T/CECS 20005-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单位: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
施行日期:2021年8月1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21北京
目 次 第一章 总则·······················································(1)
第一节 编制目的························································ (1)
第二节 适用范围························································ (1)
第二章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2)
第一节 原理与特点······················································ (2)
第二节 主要技术和设备················································ (7)
第三节 工艺流程与设计················································ (10)
第三章 污泥接收、输送与贮存 ······························(2)
第一节 污泥的接收····················································· (22)
第二节 污泥的输送····················································· (23)
第三节 污泥的贮存····················································· (26)
第四章 污泥调理 ·····················································(27)
第一节 主要技术与原理·············································· (27)
第二节 化学调理工艺················································· (31)
第三节 加热调理工艺·················································· (34)
第四节 生物调理工艺·················································· (35)
第五章 污泥隔膜压滤深度脱水 ·································(39)
第一节 工艺原理与工作过程········································ (39)
第二节 技术要求与 自动控制········································· (41)
第三节 工艺设计要点·················································(45)
第六章 滤液、臭气处理与泥饼处置 ··························51)
第一节 滤液收集处理··················································· (51)
第二节 臭气收集处理··················································(52)
第三节 泥饼卸料与处置················································ (54)
第七章 运行与管理 ··················································· (56)
第一节 运行与维护······················································ (56)
第二节 检测与控制······················································(61)
第三节 安全管理······················································(63)
参考资料 ······················································ (69)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节 编 制 目 的
为提升我国污泥深度脱水工程 的工艺设 计 和运行管理水平 , 依据 国家和行业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 ,制定本指南 。
第二节 适 用 范 围
本指南适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深度 脱水工程的工艺设计 和运行管理 。
第二章 污泥深度脱水工艺 第一节 原理与特点
一 、污泥深度脱水原理
污泥深度脱水是指进一 步去除污泥中的水分,使脱水后污泥 含水率降至 60%以下的过程。
污泥深度脱水 主要采用机 械脱水 ,其原理是以过滤介质两侧 的压力差作为推动力 ,通过机械挤压的方式将调理后 的污泥 中部 分细胞外部水、污泥颗粒间隙水分离出来,进一步减小体积,使 脱水后的污泥含水率达到 60%以下。
污泥在机械深度脱水前必须进行 调理预处理,以便能满足后 续深度脱水过程的要求,这是污泥深度脱水工艺的关键步骤。污 泥调理技术与原理见本指南第四章。
此外 ,污泥深度脱水还可以通过 电渗透技术实现 。电渗透脱 水利用电泳和电渗析的双重原理,外加直流电场作用于污泥颗粒 间的毛细孔道内,污泥中的自由水和结合水 (细胞水)在电磁力 的影响下密集到污泥表面;污泥颗粒带负电,自由水和结合水带 正电,分别向阳极和阴极定向运动;水分通过阴极膜使泥水分 离,污泥颗粒在阳极处得到浓缩 ,实现污泥的进一步脱水和体积 减量。
二 、污泥深度脱水特点
在现行政策和标准下,众 多污泥处理处置方式对污泥含水率 有越来越严格的要求,不同污泥处理处置方式的含水率要求见表 2一1。基于以上背景,污泥深度脱水技术应用 的主要路线包括 “深度脱水+填埋”“深度脱水+干化焚烧”“厌氧消化+深度脱 水”等 ,其优点主要有 :
(1) 减容减量效果明显,便于后续处理处置。我国污水处理 厂现有污泥处理工艺一般采用常规脱水机脱水,只能将污泥含水 率降至 80%左右,污泥力学性能差,抗压强度低于 20kPa。污泥 深度脱水可将污泥含水率降至 60%以下,泥饼的剪切强度和抗 压强度大幅提高,减容效果明显:含水率 95%的浓缩污泥经深 度脱水降至 60%,体积减小 87.5%;含水率 80%的脱水污泥经 深度脱水降至 60%,体积减小 50%。污泥深度脱水能够减轻污 泥后续处理、运输及处置的难度,甚至可直接满足部分污泥处理 处置方式的含水率要求。
(2) 从经济效益角度来看,污泥深度脱水可降低投资与运输 管理费用,更好地满足污泥的处理处置需求。
污泥深度脱水也存在下列缺点:
(1) 绿色高效的污泥调理技术尚不成熟,部分脱水药剂可能 造成二次污染。若采用无机化学药剂进行调理,将导致干基物质 增加,并未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减量化处理,甚至会降低污泥的干 基热值和有机质含量,最终降低后续资源化利用的价值。
(2) 污泥深度脱水主要去除污泥中的水分,脱水产物的稳定 化程度较低。
ICS 93.080
CCS P 66 DB52
贵 州 省 地 方 标 准 DB52/T 1599—2021
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 pave)施工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uper pave construction
2021 - 06 - 24 发布 2021 - 10 - 01 实施
贵州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性能沥青路面(Superpave)施工的术语和定义、符号和缩略语、典型沥青路面面
层结构、原材料、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及过程控制、施工过程检查及检验评定。
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新建、改扩建和大中修沥青路面工程,城市道路可参照使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JTG D50 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
JTG E20 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F40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高性能沥青路面 Superior performing asphalt pavement
一种主要包含基于沥青胶结料PG分级,采用SGC旋转压实仪成型试件,并分析混合料体积性质和路用性能,综合确定混合料级配和沥青用量的方法设计的沥青混合料的沥青路面,简称Superpave。
3.2高温设计温度 maximum temperature for normal service
路面结构特定位置处,满足一定可靠度要求的最高服役温度,可通过实测或计算获得。其中表面层的特定位置为距路表20mm处,其他结构层的特定位置为设计结构层的层顶处。
3.3低温设计温度 minimum temperature for normal service
路面结构特定位置处,满足一定可靠度要求的最低服役温度,可通过实测或计算获得。特定位置为设计结构层的层顶处。
3.4不可恢复的蠕变柔量 nonrecoverable creep compliance
沥青试件经蠕变且恢复后,其不可恢复的应变与施加应力的比值
3.5机制砂 manufractured sand
经除土开采、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粒径在2.36mm以下的岩石颗粒。
注:不包括软质岩、风化岩石的颗粒。
3.6控制点 Control size
控制集料级配通过范围的特征筛孔尺寸,位于公称最大粒径、2.36mm、0.075mm处。
ICS 03.080.01
CCS A 20 DB33
浙江省 地 方 标 准 DB33/T 2158—2021
代替 DB33/T 2158-2018、DB33/T 2159-2018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
Use of regulations fo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of shelters and resettlement places
2021 - 06 - 15 发布 2021 - 07 - 15 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本标准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 2158-2018《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DB33/T 2158-2019
《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将DB33/T 2158-2018《避灾安置场所内救灾物资储备和管理规范》中救灾物资储备相关内容整
理并入《避灾安置场所建设与管理规范》中(见第6章);
——修改了避灾安置场所建设和管理主管部门(见第7章,2018年版的第6章);
——增加了避灾安置场所建筑安全检查和评估的要求(见5.1.7);
——增加了测定避灾安置场所建设规模的参考依据(见5.2.2);
——修改了场所内各类设施配置的要求(见5.4.2,2018年版的5.4.3);
——修改了救灾物资储备的要求(见6.3.1,DB33/T 2158-2018的5.2.1);
——增加了避灾安置场所命名规定(见7.3.3);
——增加了对功能分区牌、宣传牌等摆设的要求(见7.3.4)。
——增加了对视频监控设备的要求(见附录A)
——修改了对应急生活包物品的要求(见附录B,DB33/T 2158-2018的附录A、附录B)
本标准由浙江省应急管理厅提出。
本标准由浙江省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应急管理数字与技术中心、浙江省应急管理科学研究院。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避灾安置场所的选址要求、建设要求、物资储备要求和管理要求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新建(含新造、新挂牌)、改建(含改造、扩建)的避灾安置场所及运行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种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标准。
GB/T 10001.1 公共信息图形符号 第1部分:通用符号
GB 18306 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T 24439 救灾物资储备库管理规范
GB 50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223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DB33/1066 村镇避灾场所建设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避灾安置场所 shelters and resettlement places
由政府确认或组织建设,为受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影响、需要转移安置的当地群众及外来人员,无偿提供临时性避护和基本生活保障的场所。
3.2避灾安置人员 shelter and resettle people
因受到自然灾害风险威胁或自然灾害袭击以及突发事件影响,由危险区域转移到安全区域,需要临时安置的避灾人员。
3.3自然灾害 natural disasters
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洪涝、干旱灾害,台风、冰雹、雪、沙尘暴等气象灾害,火山、地震灾害,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风暴潮、海啸等海洋灾害,森林草原火灾和重大生物灾害等自然灾害。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城镇供热企业运行管理评价标准
Evaluation standard of operation management for district heating enterprises
DB22/T 5064-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10 月 13 日
2021·长 春
依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 2020 年全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和标准设计规定(修订)计划(二)的通知》(吉建标【2021】2 号)文件要求,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组织吉林省科研、设计、院校、生产企业等单位,经调查研究,总结工程经验,结合我省的城镇供热企业的具体情况,并广泛征求意见,编制本标准。
目 录 1 总则................................................................................................ 1
2 术语................................................................................................ 2
3 基本规定........................................................................................ 4
3.1 一般规定.................................................................................. 4
3.2 评价体系与评价方法 .............................................................. 4
4 设备设施........................................................................................ 8
4.1 一般规定.................................................................................. 8
4.2 设备基础管理 .......................................................................... 8
4.3 供热设备设施 .......................................................................... 9
4.4 室内外供热管网 ..................................................................... 10
5 生产运行....................................................................................... 12
6 服务管理....................................................................................... 14
7 智能管控....................................................................................... 18
8 安全管理....................................................................................... 20
9 环境保护....................................................................................... 22
10 其他管理..................................................................................... 24
附录 A 抽样规则.............................................................................. 26
附录 B 城镇供热企业运行管理评价表.......................................... 28
本标准用词说明 ................................................................................ 67
引用标准名录 .................................................................................... 68
附:条文说明 .................................................................................... 69
1 总 则
1.0.1 为了加强城镇供热企业运行管理,提高城镇供热系统的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促进供热与用热质量的提高和系统安全运行,满足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需求,统一城镇供热企业的评价方法,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管理要求和相关技术标准,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城镇供热企业以热水为介质的供热系统运行管理的评价。
1.0.3 城镇供热企业运行管理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综合性评价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对城镇供热企业运行管理评价体系内的设备设施、生产运行、服务管理、智能管控、安全管理、环境保护及其他管理七类指标全部进行评价。
2.0.2 选择性评价 selective evaluation
对城镇供热企业运行管理评价体系中的一个或几个单元的评价,或对单元中的一个或几个项目的评价。
2.0.3 室内外供热管网 indoor and outdoor heating network
包括以热水为热媒的一次热力网、街区热水供热管网、热力入口和热用户室内管网。
一次热力网是以热电厂或区域锅炉房为热源,自热源经市政道路至热力站的热水供热管网。
街区热水供热管网是自热力站或用户锅炉房、热泵机房、直燃机房等区域能源站至建筑物热力入口,与热用户室内系统连接的室外热水供热管网。
热用户室内管网是自建筑物热力入口至用户锁闭阀前的建筑公共区域的供热管网。
2.0.4 智能供热综合管理平台 intelligent heating integrated management platform
包括供热运行生产管理(节能监控)系统、客户服务与评价系统、收费管理与电子支付系统,各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支持供热智能决策、智能调度、智能调节、智能控制、智能诊断、智能维护、智能管理及智能服务的软硬件集合,实现供热系统智能化管控的信息管理平台。
2.0.5 环保监测设施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facilities
用于监测供热企业生产环境及污染程度各项参数指标的仪器、设备和设施的总称。
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铁尾矿砂混凝土应用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pplication of iron tailings sand concrete
DB22/T 5062-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10 月 13 日
2021·长 春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 语...............................................................................................2
3 基本规定.........................................................................................3
4 原材料.............................................................................................4
4.1 铁尾矿砂 ..................................................................................4
4.2 铁尾矿混合砂 ..........................................................................6
4.3 其他原材料 ..............................................................................6
5 混凝土配合比 .................................................................................8
5.1 一般规定 ..................................................................................8
5.2 配合比设计 ..............................................................................8
6 混凝土施工 ...................................................................................10
6.1 一般规定 ................................................................................10
6.2 施 工......................................................................................10
7 质量检验与验收 ...........................................................................12
7.1 原材料质量检验 ....................................................................12
7.2 混凝土拌合物性能检验 ........................................................12
7.3 硬化混凝土性能检验 ............................................................13
7.4 混凝土工程验收 ....................................................................13
8 安全与环保 ...................................................................................14
本标准用词说明 .................................................................................15
引用标准名录 .....................................................................................16
附:条文说明.....................................................................................19
1 总 则
1.0.1 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技术经济政策,促进铁尾矿砂在建设工程中的合理应用,做到保证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特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铁尾矿砂混凝土的原材料质量控制、配合比设计、施工、质量检验与验收。
1.0.3 铁尾矿砂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铁尾矿砂 iron tailings sand
铁矿石经磨细、分选后产生的粒径小于 4.75mm 的颗粒。
2.0.2 铁尾矿混合砂 mixed aggregate of iron tailings sand
铁尾矿砂与天然砂或机制砂等混合配制成的砂。
2.0.3 石粉含量 fine content
铁尾矿砂中粒径小于 75μm 的颗粒含量。
2.0.4 铁尾矿砂混凝土 iron tailings concrete
以铁尾矿砂或铁尾矿混合砂为细集料配制的混凝土。
3 基本规定
3.0.1 铁尾矿砂应与天然砂混合使用制备混凝土。
3.0.2 铁尾矿砂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 和《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标准》GB/T 50476 的有关规定。
3.0.3 铁尾矿砂混凝土不宜配制 C55 及以上强度等级的混凝土。
3.0.4 铁尾矿砂混凝土放射性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GB 6566 的有关规定。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2 22:48:08
提问网友:小冷
解答网友:小老百姓
左边是AL构造,与右边不达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1-11-02 22:47:03
提问网友:铁甲小宝
请问这个螺栓编号是什么意思,谢谢
解答网友:大海
4(根数)-M16(直径)×190(长度)
ICS 01.040.91
CCS P30/39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471-2021 Jxxxx-2021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行政监管技术规程
Technical standard for administrative supervision of e-bidding system for housing construction and municipal engineering(2021 版)
2021-07-30 发布 2021-08-30 实施
辽 宁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辽 宁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联合发布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 号)、《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0 号令)、《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招标投标监管的指导意见》(建市规〔2019〕11 号)的工作部署,标准编制组在编制过程中结合我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的实际,经广泛调研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基本规定、规范性引用文件、统一交易标识码编码方案、交易分类、平台要求、数据项术语说明、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数据集、监管信息数据集、交易主体诚信库数据集和附录等。
本标准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筑市场监管处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目 次 1 总则 ................................................................... 1
2 基本规定 ............................................................... 2
2.1 平台关系 ......................................................... 2
2.2 电子招标投标流程 ................................................. 2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 4
4 统一交易标识码编码方案 ................................................. 5
4.1 统一交易标识码的构成 ............................................. 5
4.2 交易分类码 ....................................................... 5
4.3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 5
4.4 日期码 ........................................................... 5
4.5 流水号 ........................................................... 5
4.6 校验码 ........................................................... 5
5 交易分类 ............................................................... 6
5.1 分类原则 ......................................................... 6
5.2 代码结构 ......................................................... 6
5.3 分类类目表 ....................................................... 6
5.4 扩充原则 ......................................................... 7
6 平台要求 ............................................................... 8
6.1 行政监管平台 ..................................................... 8
6.2 公共服务平台 .................................................... 10
6.3 项目交易平台 .................................................... 11
6.4 交易备案及监管说明 .............................................. 13
7 数据项术语说明 ........................................................ 18
7.1 值域 ............................................................ 18
7.2 数据类型和数据格式 .............................................. 18
8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数据集 ............................................ 19
8.1 招标 ............................................................ 19
8.2 投标 ............................................................ 89
8.3 开标 ........................................................... 117
8.4 评标 ........................................................... 119
8.5 定标 ........................................................... 140
8.6 招标异常情况报告 ............................................... 153
8.7 直接发包 ....................................................... 163
8.8 未依法发包 ..................................................... 171
8.9 附件集 ......................................................... 180
8.10 代码集 ........................................................ 181
9 监管信息数据集 ....................................................... 201
9.1 行政监管事项信息 ............................................... 201
9.2 行政监管指令反馈信息 ........................................... 203
9.3 项目暂停/还原信息 .............................................. 204
9.4 流程退回 ....................................................... 205
9.5 数据接收通知 ................................................... 205
9.6 代理人员解锁 ................................................... 206
9.7 代码集 ......................................................... 208
10 交易主体诚信库数据集 ................................................ 209
10.1 主体账号信息 .................................................. 209
10.2 招标代理信息 .................................................. 209
10.3 投标人信息 .................................................... 213
10.4 招标人信息 .................................................... 216
10.5 资质信息 ...................................................... 217
10.6 法人交易业绩信息 .............................................. 218
10.7 执业人员基本信息 .............................................. 219
10.8 执业人员资格信息 .............................................. 221
10.9 执业人员业绩信息 .............................................. 221
10.10 专家抽取结果 ................................................. 223
10.11 代码集 ....................................................... 225
附录 A 数据交换对接指南 ................................................ 228
附录 B 交易数据集示例 .................................................. 237
附录 C 交易主体诚信库统一接口规范 ...................................... 371
条 文 说 明 ............................................................ 403
1 总则
1.0.1 为进一步规范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的建设,推进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的高质量发展,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行政监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的开发、应用和维护。
1.0.3 辽宁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基本规定
按照“统一监管平台、统一综合服务、多个市场化交易平台”(即 1+1+N)的模式,以
《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监管平台技术标准》为基础,形成包括统一主体诚信库、
统一招标投标监督管理平台、统一交易平台评价评估监督系统为核心的电子监察、大数据监
管和信用监管综合行业管理监督体系;统一招标、投标文件标准化格式、开标评标管理、兼
容统一的造价软件接口,构建互联互通(CA)身份认证及电子签章、远程异地开标评标、金
融保险服务等综合服务管理体系;达到“依法监管、诚信监管、智慧监管,交易公正、公开、
透明”。
2.1 平台关系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应由行政监管平台、公共服务平台和交易平台共同组成。三个平台之间通过接口实现集成。
行政监管平台应能够接收交易平台发送的、满足行政监管平台数据接口要求的数据,应有大数据分析功能、电子监察功能和信用监管功能,应能够对数据进行检测和验证,具备向项目交易平台发布行政指令的功能;能够对接公共服务平台。
公共服务平台应能够按照行政监管平台数据接口要求,向行政监管平台提交相关数据,能够接收项目交易平台及行政监管平台推送的信息并按要求发布。交易平台应能够按照行政监管平台数据接口要求,向行政监管平台提交相关数据,并能够接收、处理行政监管平台下达的行政指令,反馈处理结果;能够对接公共服务平台。跨区域及跨平台进行数据交互时,应通过数据接口进行交互,区域间、平台间应依据本标准“附录”的规定实现数据交互。
2.2 电子招标投标流程
电子招标投标流程应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的规定,结合本地已经开展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电子招标投标流程制定。
电子招标投标流程应包含招标、投标、开标、评标、定标五个主要环节,在标准应用过程中,可以在本流程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需要进行扩充,其相互关系架构如下图所示。
3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8030-2005 信息技术中文编码字符集
GB/T7027-2002 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基本原则与方法
GB/T10113-2003 分类与编码通用术语
GB/T17710-2008 信息技术安全技术校验字符系统
GB2312-1980 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
GB/T7408-2005 数据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
GB/T18391.1-2009 信息技术元数据注册系统(MDR)第 1 部分:框架
GB/T19488.1-2004 电子政务数据元第 1 部分:设计和管理规范
GB/T2260-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
GB/T4754-201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
GB11714-1997 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编制规则
GB32100-2015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
GB/T12406-2008 表示货币和资金的代码
GB/T2659-2000 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
GB11643-1999 公民身份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
《电子招标投标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第 20 号令)
《电子招标投标系统技术规范(第 1 部分:交易平台技术规范)》
GB/T8561-2001 专业技术职务代码
GS15-2006《工商行政管理市场主体注册号编制规则》
SW5-2013《纳税人识别号代码标准》
《评标专家专业分类标准(试行)》(发改法规[2010]1538 号)
《审批监管平台投资项目信息共享规范》
《企业资质序列行业和专业类别编码标准》
目录
第一部分看图识图的重要性
第二部分施工图纸的管理
第三部分看图识图要点解析
第四部分图纸会审要点解析
第一部分 看图识图的重要性
加强看图识图目的:
1加快新入职员工入行
●1、大学理论联系工作实际的需求
●2、快速融入项目团队的需求
●3、快速上手各自专业的需求
2提升管理人员基础能力
●1、克服看图恐惧
●2、养成看图习惯
●3、让看图成为必备技能
3提升管理人员沟通交流能力
●1、提高对分包的管控能力
●2、提高与监理、业主、设计、质监的沟通能力
●3、强化部门之间联动
第二部分 施工图纸的管理
1设计图纸的发展路径
2设计图纸的下发程序
3图纸会审的程序
4竣工图的绘制
1、设计图纸的发展路径
建国至1990年绘图板绘图:
手绘图纸→蜡纸描图→晒蓝图
手绘图纸:绘图人员在绘图板上,用各种工具,一笔一划用铅笔完成草图绘制。
蜡纸描图:覆盖一层白色的描图纸,用钢笔墨水进行描图,不得有误。
晒蓝图:直接用蜡纸作为底图,晒施工蓝图。
1990到2008年CAD绘图:
甩图板,用电脑,用CAD绘制
施工用图:施工蓝图+CAD电子版图纸
2008年至今CAD绘图和三维模型:
CAD绘图还是主流,推行三维模型绘图
施工用图:施工蓝图+CAD电子版图纸+三维模型
问题专业:土建,设计,预算,计价软件GCCP,计价软件GBQ4.0,
提问日期:2021-11-02 21:42:58
提问网友:谅解备忘录
解答网友:独行者
钢板与钢筋笼焊接一起,算重量,套钢筋笼加工子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