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省政府令〔2018〕第2号)
内容摘抄:
河北省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和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构建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河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风险因素辨识管控(以下简称风险管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以下简称隐患治理)及其监督管理,适用本规定。
第三条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应当坚持关口前移、源头管控、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总监(首席安全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可视、有痕、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设计作业审批票(证)、生产作业现场点检表、告知卡(单)、工作流程图、公示牌(板)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具,用于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
生产经营单位发包或者出租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应当在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社会服务机构提供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服务的,安全生产责任仍由本单位负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领导,协调解决重大问题。
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各类开发(园)区管理机构等应当按照职责做好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相关工作,并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行业领域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履行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管理责任。
第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新闻媒体应当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公众的安全生产风险与事故隐患防范意识。
第二章 风险因素辨识管控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风险管控职责:
(一)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
(二)根据生产组织、工艺等行业特点,逐级编制并发布风险分布图;
(三)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四)建立危险作业、动能隔离上锁挂牌、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
(五)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安排专门课时对风险辨识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培训;
(六)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有关管理制度,并告知从业人员;
(七)其他风险管控职责。
第九条 风险因素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自本规定施行之日起三年内,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辨识。本规定施行满三年后,矿山、金属冶炼、建筑施工、道路运输单位和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单位应当每年开展一次全面辨识;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三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辨识。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
为认真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关于建立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重大决策部署,强化安全发展理念,创新安全管理模式,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进一步建立完善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依据《河北省 安全生产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规定》(省政府令〔2018〕第2号),制定《建筑施工安全风险分级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指导手册 》。
适用范围
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四、基本要求
(一)施工单位是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其他负责人、各部门、各岗位及从业人员的责任,并保障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的施工单位应当设立安全总监(首席安全官),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建立“一个台账、三个清单”,即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清单、建筑施工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内部追责问责清单。
(二)施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教育培训纳入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计划,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训,确保从业人员知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的风险因素、风险等级、防范措施、应急方法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三)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可视、有痕、便捷、实用的原则,科学设计作业审批表单(资料)、施工作业现场检查(验收)表、告知卡(单)、工作流程图、公示牌(板)等各类安全生产管理工具,用于本单位各层级、各岗位的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
(四)施工总承包单位应当与专业分包和劳务队伍建立专门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租赁合同中,约定涉及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的相关责任。
(五)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依法履行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工作的监督管理责任。采取多种形式,开展对风险管控与隐患治理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施工单位、从业人员以及公众的安全生产风险与事故隐患防范意识。
五、安全风险辨识与管控
(六)施工单位应当履行下列风险管控职责:
1.建立包括辨识部位、存在风险、风险分级、事故类型、主要管控措施、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的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2.根据生产组织、工艺等施工特点,逐级编制并发布风险分布图。对可能导致事故的工作场所、工作岗位,设置报警装置,配置现场应急设备设施和明确撤离通道。
3.根据生产工艺、设备、设计等环节变化情况,及时修改完善相应的安全操作规程;
4.建立危险作业、起重设备、临时用电、风险岗位应急处置等管理制度;
5.在安全生产教育培训中安排专门课时对风险辨识方法和风险管控措施进行培训;
6.定期评估分析和改进有关管理制度,并告知从业人员;
7.其他风险管控职责。
(七)安全风险辨识分为全面辨识和专项辨识
1.自本“指导手册”施行之日起,施工单位应当每年组织开展一次全面辨识。
2.在高危作业实施前,新技术、新材料试验或者推广应用前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开展专项辨识,并根据辨识情况及时调整风险管控信息台账。
3.施工单位应当分层次逐级划分和确定风险因素评估单元,并根据评估的目标、范围、专业技术力量等客观情况,选择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风险辨识方法。
(八)施工单位应当对下列因素开展全面辨识:
1.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
2.普通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起重设备、临时用电、机械防护等涉及安全生产的设备设施及其检验检测情况;
3.建筑施工周边环境、大风、大雨、大雾、大雪、高温、雷电特殊极端气候和有毒有害施工环境,以及与施工作业相关相邻的环境、场所和气象条件;
4.从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安全防护和安全作业行为;
5.安全生产责任制、操作规程、教育培训、现场作业、应急救援等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情况;
6.其他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
(九)施工单位应当根据生产工艺和生产技术,综合考虑职业病危害风险和生产安全事故风险,将辨识出的风险确定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分别以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注,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明确管控责任。建立风险点、风险单位、风险区域的分级管控台账(附表1《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附表2《建筑施工现场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台账》)
(十)对重大危险源、极易造成重大及以上生产安全事故的风险应当确定为重大风险。
一级安全风险,应纳入施工总承包单位重大安全风险监管体系,总承包单位定期巡查、监测,并检查重大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技术措施、监测监控及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
二级及以上安全风险,应纳入施工总承包单位分公司(区域公司)的安全风险监管体系,分公司(区域公司)负责定期检查安全风险管控制度、技术措施、监测监控及应急预案的落实情况。不设置分公司(区域公司)的总承包单位,二级安全风险纳入施工总承包单位的安全风险监管体系。
三、四级及以上安全风险,应纳入施工单位项目部安全风险监管体系,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相关人员落实管控制度、技术措施、监测监控及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检查。
(十一)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风险等级,逐一制定风险管控措施,明确管控重点、管控部门和管控人员,建立风险管控清单(附表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清单》),对较大及以上等级的风险,应当制定专项管控方案。
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应当每季度至少组织检查一次风险管控措施和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十二)施工单位应当将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在风险部位、岗位或者施工现场进行公示,公布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对存在安全生产风险的岗位设置告知卡,标明本岗位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后果、事故预防及应急措施、报告电话等内容。在有较大及以上等级风险的施工现场显著位置、关键部位和有关设施设备上实施风险公告警示,设置明显警示标志、标识,设立包括疏散路线、危险介质、危害表现和应急措施等内容的公示牌(板)。让每名员工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
(十三)施工单位的班组开展施工作业活动前或者交接班时,应当进行风险确认和风险管控措施预知、设备设施检查等安全确认,并及时排除新产生的风险;施工作业活动结束后,应当对作业场所、设备设施、物品存放等涉及安全的事项进行检查。
(十四)施工单位应当每年至少开展一次风险管控动态评估,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立即开展评估。评估结果用于指导生产计划、应急预案、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以及安全生产管理、风险管控、隐患治理等工作。
在改建扩建工程项目、使用新设备、变更工艺技术过程中,以及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对相应的风险重新进行辨识、制定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
六、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十五)施工单位应当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标准和清单,明确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应当对照风险管控信息台账(清单),检查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或者管控方案的落实情况。
(十六)施工单位应当依据风险管控信息台账,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并编制隐患治理信息台账。事故隐患排查清单应当包括排查的风险部位、风险管控措施、风险失控表现、排查责任部门和责任人、排查时间等内容(附表4《建筑施工事故隐患排查清单》);隐患治理信息台账应当包括隐患名称、隐患等级、治理措施、完成时限、复查结果、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内容(附表5《建筑施工事故隐患治理台账》)。
(十七)事故隐患排查包括定期排查和专项排查。施工单位应当按照隐患排查制度要求,定期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排查事故隐患。主要负责人每季度至少组织并参加一次,安全管理部门每旬至少抽查一次,工程项目部每周至少组织一次,班组每天组织一次。
(十八)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开展专项排查:
1.与本单位安全生产相关的法律、法规、规章、标准以及规程制定、修改或者废止的;
2.设备设施、工艺、技术、生产经营条件、周边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
3.停工停产后需要复工复产的;
4.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或者险情的;
5.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组织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
6.气候条件发生重大变化或者预报可能发生重大自然灾害,对安全生产构成威胁的。
(十九)施工单位应当对下列因素开展隐患排查:
1.从业人员是否存在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管理规定的行为;
2.施工作业场所和设施设备是否符合安全生产相关规定、标准要求;
3.是否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强制性标准规定建立实施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4.其他可能造成生产安全事故的因素。
(二十)施工单位应当按照建筑施工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将隐患等级确定为一般隐患和重大隐患。
施工单位对安全生产检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应当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组织实施,消除隐患。治理方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治理的隐患清单;
2.治理的标准要求;
3.治理的方法和措施;
4.经费和物资的落实;
5.负责治理的机构、人员和工时安排;
6.治理的时限要求;
7.安全措施和应急预案;
8.复查工作要求和安排;
9.其他需要明确的事项。
(二十一)重大隐患治理方案实施前应当由施工单位主要负责人组织相关负责人、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具体负责治理人员进行论证,必要时可以聘请专家参加。
附表1
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目 录
1、安全管理
2、脚手架
3、基坑工程
4、模板工程
5、高处作业
6、施工用电
7、物料提升机
8、施工升降机
9、物料提升机与施工升降机使用与安拆
10、塔式起重机
11、起重吊装
12、施工机具
13、汽车吊作业
14、恶劣天气
15、现场消防
16、施工现场
17、其他工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河北省《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建立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控制机制,是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各级建设主管部门要结合施工监督管理情况,建立安全风险和危大工程监控台账、强化施工企业安全风险监管和督导检查。
施工企业要落实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主体责任,加强自身“双控”体系建设,完善防控管理制度,建立工程项目较大以上安全风险台账,明确防控技术措施。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标准,明确企业各部门、各岗位、各设备设施排查范围和要求。建立全员参与、全岗位覆盖、全过程衔接的闭环管理机制,实现安全风险自辨自控、事故隐患自查自治、发现问题自改自报常态化。
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管理部要落实安全生产标准规范,编制分部分项工程风险清单。按照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四个等级,建立风险分级台账。编制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明确管控责任。实施风险警示,公布主要风险点、风险类别、风险等级、管控措施和应急措施,让作业人员了解风险点的基本情况及防范、应急对策。严格执行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和标准,建立隐患排查台账,实施全过程衔接和闭环管理的安全风险管控与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控制安全风险和减少事故隐患的发生。
附件:建筑施工安全风险辨识分级管控指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2019版《河北省工程质量安全手册实施细则(试行)》
发布日期:2019年08月27日, 发布机构: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冀建质安〔2019〕15号 文
1 总则
1.1 目的
围绕“落实主体责任”和“强化政府监管”两个重点,强化建设单位首要责任及其他参建单位主体责任,坚持企业管理与项目管理并重、企业责任与个人责任并重、质量安全行为与工程实体质量安全并重、深化建筑业改革与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并重,严格监督管理,严格责任落实,严格责任追究,保证工程质量安全,着力构建工程质量安全提升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提高人民群众满意度,推动全省工程建设高质量发展。
1.2 编制依据
1.2.1 法律法规
(1)《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3)《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
(4)《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
(5)《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6)《河北省 建筑条例》;
(7)《河北省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
(8)《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
(9)《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
(10)《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
(11)《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条例》;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13)《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14)《河北省建筑市场管理条例》;
(15)《河北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
(16)《河北省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办法》;
(17)《河北省建筑工程材料设备使用管理规定》。
1.2.2 部门规章
(1)《建筑工程施工许可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8号);
(2)《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
(3)《建设工程质量检测管理办法》(建设部令第141号);
(4)《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监督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5号);
(5)《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管理办法》(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2号);
(6)《房屋建筑工程质量保修办法》(建设部令第80号);
(7)《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28号);
(8)《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17号);
(9)《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住房城乡建设部令第37号);
(10)《建筑起重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66号)。
1.2.3 技术标准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0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建筑电气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
《建筑电气照明装置施工与验收规范》GB50617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339
《电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10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411
《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50601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
《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1
《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1
《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T50107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规范》GB51004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 50496
《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测控技术规范》GB/T51028
《高层建筑筏形与箱形基础技术规范》JGJ6
《钢筋机械连接技术规程》JGJ10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建筑工程动气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
《蒸压加气混凝土建筑应用技术规程》JGJ/T17
《塑料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103
《铝合金门窗工程技术规范》JGJ214
《建设工程监理规范》GB50319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
《建设工程文件归档整理规范》GB/T50328
《建筑施工组织设计规范》GB/T50502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GB2894
《塔式起重机安全规程》GB5144
《施工升降机安全规程》GB10055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消防安全技术规范》GB50720
《高处作业吊篮》GB191
《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规范》GB5090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 59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龙门吊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JGJ 88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30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JGJ 146
《施工现场机械设备检查技术规程》JGJ 160
《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166
《建筑施工塔式起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196
《建筑施工工具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202
《建筑施工升降机安装、使用、拆卸安全技术规程》JGJ 215
《建筑施工承插型盘扣式钢管支架安全技术规程》JGJ 231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标志设置技术规程》JGJ 348
1.2.4 政策性文件
(1)《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冀政办字〔2017〕143号)
(2)《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冀发〔2017〕35号)
(3)《关于印发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工程验收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42号)
(4)《关于严格落实建筑工程质量终身责任承诺制的通知》(建质〔2014〕44号)
(5)《建筑施工项目经理质量安全责任十项规定(试行)》的通知(建质〔2014〕123号)
(6)《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项目负责人质量终身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的通知(建质〔2014〕124号)
(7)《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17〕57号)
(8)《关于开展工程质量管理标准化工作的通知》(建质〔2017〕242号)
(9)《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工程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质〔2017〕57号);
(10)《住房城乡建设部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建质〔2014〕111号);
(11)《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安全监督规定》(建质[2014]153号);
(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设置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备办法》(建质〔2008〕91号);
(13)《关于进一步规范房屋建筑和市政工程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建质〔2007〕257号)。
1.3 适用范围
河北省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2 行为准则
2.1 基本要求
2.1.1 建设、勘察、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等单位依法对工程质量安全负责。
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参建各方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和责任体系,全面落实各方主体的质量安全责任,特别是要强化建设单位的首要责任和勘察、设计、施工单位的主体责任。严格执行工程质量终身责任“两书两牌一档案”制度。对各方项目负责人履职情况实施动态监管。通过信息管理服务系统等信息化手段规范执业人员、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从业行为,依法查处违法违规从业人员,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培训制度,加大执业责任追究力度。
内容索引:
1 总则 1
1.1 目的 1
1.2 编制依据 1
1.3 适用范围 5
2 行为准则 6
2.1 基本要求 6
2.2 质量行为要求 13
2.3 安全行为要求 24
3 工程实体质量控制 30
3.1 地基基础工程 30
3.2 钢筋工程 32
3.3 混凝土工程 35
3.4 钢结构工程 39
3.5 装配式混凝土工程 40
3.6 砌体工程 42
3.7 防水工程 44
3.8 装饰装修工程 48
3.9 给排水及采暖工程 51
3.10 通风与空调工程 53
3.11 建筑电气工程 55
3.12 智能建筑工程 58
3.13 市政工程 58
3.14 冬季施工及冬期维护工程 76
4 安全生产现场控制 86
4.1 基坑工程 86
4.2 脚手架工程 86
4.3 起重机械 91
4.4 模板支撑体系 94
4.5 临时用电 95
4.6 施工现场消防安全 97
4.7 安全防护 100
4.8 市政地铁暗挖隧道及盾构施工安全 101
4.9 其他 112
5 质量管理资料 86
5.1 建筑材料进场检验资料 123
5.2 施工试验检测资料 124
5.3 施工记录 125
5.4 质量验收记录 126
6 安全管理资料 126
6.1 危大工程资料 126
6.2 基坑工程资料 126
6.3 脚手架工程资料 127
6.4 起重机械资料 127
6.5 模板支撑体系资料 128
6.6 临时用电资料 128
6.7 安全防护资料 128
6.8 施工现场消防资料 129
6.9 安全管理基础资料 129
7 附则 130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11/T 513-2018 绿色施工管理规程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 为推进绿色施工 、规范北京市 绿色施工管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北京市行政区域内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公路工程、水利工程、电力工程、园林绿化工程等建设工程的新建、扩建、改建和拆除等的绿色施工管理。建设工程的维修保养等活动参照执行。
1.0.3 施工现场绿色施工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北京市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施工
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工程施工活动。
2.0.2施工现场
进行建设工程施工活动时,经批准占用的施工场地。
2.0.3建筑垃圾
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过程中所产生的渣土、弃料及其它废物料(不包含有毒有害物质)。
2.0.4非传统水源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等。
2.0.5绿色施工评价
对工程项目绿色施工水平及效果所进行评估的活动。
内容索引:
1总则 ................. 1
2术语 ................2
3基本规定 ............3
4施工组织与策划 ................... 5
4.1实施原则与组织 ...........5
4.2策划与实施 ..........5
5资源节约 ...............6
5.1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 6
5.2节能与能源利用 ..........6
5.3节水与水资源利用..........6
5.4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7
6环境保护 ....................8
6.1扬尘控制 ..................8
6.2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9
6.3水土污染控制 ............... 9
6.4噪声污染控制 .......................... 10
6.5光污染控制 ......................... 10
6.6建筑垃圾控制 ................ 10
6.7环境影响控制 ..................... 10
7作业环境与职业健康 ...................... 12
8绿色施工评价 ........................... 13
8.1绿色施工过程检查.................. 13
8.2绿色施工效果评价...................... 13
附录A北京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检查表 ........... 14
附录B北京市建设工程绿色施工专项检查评分标准 ........... 1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G/T231-2018 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代替JG/T231-2007
ICS 91.060.20 P3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231-2018
代替JG/T231-2007
建筑玻璃采光顶技术要求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building glass skylight system
2018-06-26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G/T2312007《建筑玻采光顶》,与JG/T231-2007相比,主要技术内容变化如下
修改了建筑玻璃采光顶术语,增加了太阳得热系数术语(见3.1,3.2)
修改了标记方法(见4.2.1)
增加了玻璃采光顶用光伏构件和遮阳材料的相关规定(见6.7,6.8)
修改了结构性能、水密性能、保温性能采光性能(见8.1,8.3,8.4,8.9);
删除了遮阳系数,(见JG/T231—2007中7.4.2);
增加了隔热性能光热性能,热循环性能、抗冲击性能、电气性能要求(见8.5,8.6,8.7,8.10,8.11)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提出。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建筑玻璃采光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和标记、一般要求、材料和部件、制作和组装要求、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玻璃采光顶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2680建筑玻璃可见光透射比、太阳光直接透射比、太阳能总透射比、紫外线透射比及有关窗玻璃参数的测定
GB/T4171耐候结构钢
GB/T5117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
GB/T5118热强钢焊条
GB/T5224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5237(所有部分)铝合金建筑型材
GB/T8485建筑门窗空气声隔声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8624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分级
GB/T9535地面用晶体硅光伏组件设计鉴定和定型
GB/T9944不锈钢丝绳
GB/T11944中空玻璃
GB/T11976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13912金属覆盖层钢铁制件热浸镀锌层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
GB/T14370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
GB15763.3—2009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
GB15763,4建筑用安全玻璃第4部分:均质钢化玻璃
GB/T18911地面用薄膜光伏组件设定鉴定和定型
GB/T20047.1光伏(PV)组件安全鉴定第1部分:结构要求
GB/T20878不锈钢和耐热钢牌号及化学成分
GB/T20492锌-5%铝混合稀土合金镀层钢丝、钢绞线
GB/T23615.1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第1部分:聚酰胺型材
GB/T23615.2铝合金建筑型材用隔热材料第2部分聚氨酯隔热胶
GB/T24498建筑门窗、幕墙用密封胶条
GB/T25821不锈钢钢绞线
GB/T29043建筑幕墙保湿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29551建筑用太阳能光伏夹层玻璃
GB/T29738建筑幕墙门窗抗风携碎物冲击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
GB/T29759建筑用太阳能光伏中空玻璃
GB/T34555建筑采光顶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
GB50009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1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57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GB50176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
GB50189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205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661钢结构焊接规范
HG/T3099建筑橡胶密封垫预成型实心硫化的结构密封垫用材料规范
JC/T882幕墙玻璃接缝用密封胶
JC/T915热弯玻璃
JC/T1079真空玻璃
JC/T2128超白浮法玻璃
JG/T174建筑铝合金型材用聚酰胺隔热条
JG175建筑用隔热铝合金型材
JG/T200建筑用不锈钢绞线
JG/T201建筑幕墙用钢索压管接头
JG/T252建筑用遮阳天篷帘
JG/T254建筑用遮阳软卷帘
JG/T274建筑遮阳通用要求
JG/T389建筑用钢质拉杆构件
JG/T397建筑幕墙热循环试验方法
JG/T449建筑光伏组件用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胶膜
JG/T455建筑门窗幕墙用钢化玻璃
JG/T471建筑门窗幕墙用中空玻璃弹性密封胶
JG/T475建筑幕墙用硅酮结构密封胶
JG/T492建筑用光伏构件通用技术要求
JGJ16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
JGJ26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75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85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
JGJ113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34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J/T151建筑门窗玻璃幕墙热工计算规程
JGJ203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JGJ255采光顶与金属屋面技术规程
3.1建筑玻璃采光顶 building glass skylight system
玻璃采光顶:由玻璃面板和支承体系所组成的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75°的围护结构、装饰性结构及雨篷的总称
3.2太阳得热系数(SIIGC) solar heat gain coefficient
太阳能总透射比:通过透光围护结构的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与投射到透光围护结构外表面上的太阳辐射量的比值
注:太阳辐射室内得热量包括太阳辐射通过辐射透射的得热量和太阳辐射被构件吸收再传人室内的得热量两部分
4分类和标记
4.1分类
4.1.1按支承结构可分为钢结构(G)、索杆结构(S)、铝合金结构(L)、玻璃梁结构(B)
4.1.2按开合可分为非开合(F)、可开合(K)
4.1.3按封闭可分为封闭式采光顶(FB)、敞开式采光顶(CK)
注:雨篷是敞开式采光顶的一种
4.2标记
4.2.1标记方法
标记由玻璃采光顶产品代号(CGD)、标准号、支承结构类别代号、开合类别代号、封闭类别代号及主参数(结构性能)组成。
内容索引:
前言1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和标记3
5一般要求3
6材料和部件4
7制作和组装要求…7
8要求…13
9试验方法………17
附录A(资料性附录)常用材料标准………19
附录B(规范性附录)现场雨水渗漏性检测方法……20
附录C(规范性附录)玻璃采光顶抗软重物撞击性能检测方法21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G/T544-2018 轻钢龙骨式复合墙体
ICS 91.060.01
P32 JG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544-2018
轻钢龙骨式复合墙体
Light-gauge steel framing wall panel
2018-03-08发布
2018-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轻钢龙骨 式复合墙体 的术语和定义分类、规格和标记、一般要求、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与合格证书、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建筑用非承重及承重的轻钢龙骨式复合墙体。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00碳素结构钢
GB/T1228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1229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螺母
GB/T1230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
GB/T1231钢结构用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大六角螺母、垫圈与技术条件
GB/T1591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GB/T2518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
GB/T2828.1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3098.1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098.6紧固件机械性能不锈钢螺栓、螺钉和螺柱
GB/T3632钢结构用扭剪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副
GB/T5282开盘头自攻螺钉
GB/T5283开槽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4开槽半沉头自攻螺钉
GB/T5285六角头自攻螺钉
GB/T5780六角头螺栓C级
GB6566建筑材料放射性核素限量
GB/T9775纸面石膏板
GB/T9978建筑构件耐火试验方法
GB/T10801.1绝热用模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10801.2绝热用挤塑聚苯乙烯泡沫塑料
GB/T11835绝热用岩棉、矿渣棉及其制品
GB/T12615封闭型扁圆头拍芯铆钉
GB/T12616封闭型沉头抽芯铆钉
GB/T12617开口型沉头抽芯铆钉
GB/T12618开口型平圆头拍芯铆钉
GB/T13475绝热稳态传热性质的测定标定和防护热箱法
GB/T14436工业产保证文件总则
GB/T14978连续热镀铝锌合金镀层钢板及钢带
GB/T15856.1字槽盘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2十字槽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3十字槽半沉头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4六角法兰面自钻自攻螺钉
GB/T15856.5六角凸缘自钻自攻螺钉
GB18580室内装饰装修材料人造板及其制品中甲醛释放限量
GB/T198893声学建筑和建筑构件隔声测量第3部分建筑构件空气声隔声的实验室测量
GB/T21558建筑绝热用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
GB50018冷弯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JC/T412.1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C/T564.1纤维增强硅酸钙板第1部分:无石棉硅酸钙板
JC688玻镁平板
JGJ101建筑抗震试验方法规程
JGJ227低层冷弯薄壁型钢房屋建筑技术规程
JG/T487可拆装式隔断墙技术要求
LY/T1580定向刨花板
QB/T2424双面胶粘带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轻钢龙骨式复合墙体 lightgauge- steel framing wall panel
由轻钢龙骨、保温和隔热内填材料、两侧覆面板构成,在工厂生产的建筑用承重或非承重墙体
注:外观构造参见附录A中图A.1
3.2轻钢龙骨 light-gauge- steel framing
由冷弯薄壁型钢构件组成的墙架龙骨包括立柱、顶导梁、底导梁、刚性撑杆、水平拉带、交叉拉带等。
注:常见截面参见附录A中图A.2
3.3覆面板 sheathing board
安装在轻钢龙骨表面的结构用板材。
3.4抗拔连接件 holdown(hold-down, hold down)
用于轻钢龙骨式复合墙体底部与基础或上下层对应龙骨立柱(楼板)之间的连接件
注:外构造见附录A中图A.3
4分类、规格和标记
4.1分类及代号
4.1.1按承载性能分为非承重墙(NB)、承重墙(B)、抗剪墙(S)和承重抗剪墙(SB)
内容索引:
前言
1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2
4分类、规格和标记…2
5一般要求…3
6要求…5
7试验方法7
8检验规则8
9标志与合格证书9
10包装、运输和贮存9
附录A(资料性附录)轻钢龙骨式复合墙体常见构造类型11
附录B(资料性附录)构造要求………13
附录C(规范性附录)产品受压极限承载力试验方法……18
附录D(规范性附录)产品受剪极限承载力试验方法………20
附录E(规范性附录)产品受弯极限承载力试验方法22
附录F(资料性附录)产品标志…24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JG/T206-2018 外墙外保温用丙烯酸涂料 代替JG/T206-2007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行业标准
JG/T206-2018
代替JG/T206-2007
外墙外保温用丙烯酸涂料
Acrylic coatings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of wall
2018-03-20发布
2018-1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
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JG/T2062007外墙外保温用环保型硅丙乳液复层涂料》,与JG/T206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修改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术语、产品分类;
修改了耐水性、耐洗刷性、耐冲击性、沾污性、耐人工气候老化性的要求
增加了容器中状态施工性、干燥时间、低温稳定性、初期干燥抗裂性、柔韧性、吸水性、水蒸气透过率、冻融循环后粘结强度的要求;
增加了试验基材要求,修改了试验制板要求;
删除了标记;
删除了硬度及其试验方法。
本标准还做了下列编辑性修改:
修改了标准名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外墙外保温用丙烯酸涂料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及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现场涂饰的水性丙烯酸涂料饰面层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728-1979漆膜、腻子膜干燥时间测定法
GB/T1733-1993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B/T1748腻子膜柔韧性测定法
GB/T1766色漆和清漆涂层老化的评级方法
GB/T1865-2009色漆和清漆人工气候老化和人工辐射曝露滤过的氙弧辐射
GB/T3186色漆、清漆和色漆与清漆用原材料取样
GB/T6682分析试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8170-2008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9265建筑涂料涂层耐碱性的测定
GB/T9266建筑涂料涂层耐洗刷性的测定
GB/T9268-2008乳胶漆耐冻融性的测定
GB/T9271-2008色漆和清漆标准试板
GB/T9750涂料产品包装标志
GB/T97792015复层建筑涂料
GB/T9780—2013建筑涂料涂层耐沾污性试验方法
GB/T13491-1992涂料产品包装通则
GB/15608-2006 中国颜色体系
GB24408建筑用外墙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
HG/T4343-2012水性多彩建筑涂料
JC/T412.1-2006纤维水泥平板第1部分:无石棉纤维水泥平板
JG/T25建筑涂料涂层耐温变性试验方法
JG/T157-2009建筑外墙用腻子
JG/T309-2011外墙涂料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及分级
JG/T343-2011外墙涂料吸水性的分级与测定
JG/T396-2012外墙用非承重纤维增强水泥板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外墙外保温用丙烯酸涂料 acrylic coatings for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s of wall
用在外墙外保温系统表面具有装饰和保护功能的水性丙烯酸底涂、中涂、面涂的涂料系统
3.2水蒸气透过率 water vapour transmission rate
在一定的温度下,涂膜两侧相对湿度保持恒定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单位面积透过的水蒸气质量。JG/T309-2011,定义3.1
3.3吸水性 liquid water permeability
在规定条件下,涂膜抵抗水渗透的能力。
JG/T343-2011,定义3.1
4分类
外墙外保温用丙烯酸涂料可按下列方式分类:
a)按性能要求可分为1型和Ⅱ型;
b)按复合涂层干膜厚度可分为:薄型涂料和厚型涂料;干膜厚度小于1.0mm为薄型涂料,干膜
厚度不小于1.0mm为厚型涂料。
5般要求
5.1外墙外保湿用丙烯酸涂料的底涂、涂和面涂应相容,且配套使用,并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
5.2外墙外保温用丙烯酸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应符合GB24408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完整上下册 DB13(J)/T145-2012 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上册、下册、宣讲PPT课件)
河北省 工程建设标准
DB13(J)/T145-2012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2195—2012
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engineering document management
2012-10-15发布
2013-04-01实施
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
本规程是根据河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1年度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第一批编
制计划的通知》(冀建质[2011]140号)要求,结合河北省实际,在《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基础上修订而成。
河北省程建设标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自2002年实施以来,对提高我省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规范建设工程资料的管理,保证工程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保证了建筑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随着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提高,以及建筑节能、环境保护的要求更加严格,对建筑工程资料的编制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的修订是非常必要的。
本规程修订过程中,规程修订组认真总结了《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DB13(J)352002实施以来的经验,与行业标准《建筑工程资料管理规程》JGJ/T185一2009和新近修订的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进行了协调,在广泛征求意见、反复修改的基础上,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次修订对建筑工程资料管理作了新的规定,纳入了有关竣工验收备案、竣工图的要求,增加了智能建筑和建筑节能两个分部的内容,对不适应于现行施工要求的记录表格进行了修改和删减,并推荐了消防工程用表。
2.0.1建筑工程资料 engineering document
建筑工程在工程准备阶段、施上阶段以及竣工阶段形成的各种形式信息记录的统称,简称工程资料。
2.0.2建筑工程资料管理 enginecring document management
建筑工程资料的填写、编制、审核、审批、收集、整理、组卷、移交和归档等工作的统称,简称工程资料管理
2.03工程准备阶段文件 engineering preparatory stage document
建筑工程开工前在立项、审批、征地、拆迁、勘察、设计、招标投标等工程准备阶段形成的文件
2.0.4监理资料 supervision document
建筑工程在工程建设监理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记录
2.0.5施工资料construction document
建筑工程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形成的信息记录。
2.0.6竣工图 as-built drawings
建筑工程竣上验收后,反映建筑工程施工结果的图纸
2.0.7工程文件 engineering completion document
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和移交等活动中形成的文件
2.0.8工程档案 engineering files
建筑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形成的具有归档保存价值的工程资料。
2.0.9组卷 filing
按照一定的原则和方法,将有保存价值的程资料分类整理成案卷的过程,亦称立卷
2.0.10归档 archiving
工程资料整理组卷并按规定移交相关档案管理部门的工作
2.0.单位工程 single project
在建设项目中,具有独立的设计文件,竣工后可以独立发挥生产能力或工作效益,并能构成建设项目的组成部分的工程。
2.0.12分部工程 divisional work
指将单位工程按专业或建筑部位划分为若干个部位,每个部位为一分部工程
2.0.13分项工程 sub-divisional work
由一个或若干个检验批组成的基本单元工程
2.0.14检验批 inspection lot
按同一的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本资料附件包含三个PDF文件:
文件1:DB13(J)/T145-2012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 (上册)(6.5MB)
文件2:DB13(J)/T145-2012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下册)(16.47MB)
文件3: DB13(J)T145-2012河北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管理规程 宣讲PPT课件(6.73MB)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安装 ,
提问日期: 2021-10-29 15:26:30
提问网友: 漆黑的蜡烛
这个800高度 我看对 管道 和 消火栓本身 算量也没有影响啊。 还是蓝色字体,有啥用吗。
解答网友: 天山雪豹
不影响计算
DG/TJ08-2040-2021 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技术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公共建筑 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 技术标准
Intelligent technical standard for green and energy efficiency of public buibnigs
DG/TJ08—20402021
J 11199-2021
主编单位:华东建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1年8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上海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工程设计…
41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系统
4.2空调监控
4.3电气设备用能监控
4.4可再生能源系统监控
4.5给排水系统监控
4.6遮阳及门窗启闭监控
4.7室内环境监控
4.8一体化智能机电
5安装及验收
6运行维护
附录A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系统调试报告交付表式…
附录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系统试运行报告表式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规范本市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安装、验收和运行维护,提高公共建筑节能水平,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建、改扩建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
1.0.3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建设,应全面贾彻国家关于建筑节能、绿色、健康建筑的政策积极推行公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的全过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管理效率。
1.0.4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建设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用能系统 energy consumption system
是指公共建筑中的包括空调、给排水照明和动力机械等各类建筑用能机电设备系统和设备的总称。
2.0.2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系统intergrade energy efficiency management system
应用智能化系统集成技术,对建筑内用能系统及设备的运行信息予以采集、显示、分析、处理与整合,建筑的运营管理者提供基于能耗数据的用能系统能效管理设备优化运行策略的系统。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系统既可以独立建设,也可以作为智能化系统集成平台的一个子系统存在
2.0.3信息采集装置 information collector
应用通信、计算机网络、自动检测等技术,对建筑用能系统与设备的运行状态等过传感器数据预处理与传输用以实现各用能设备状态的感知、预处理或缓冲输出及局部的监控,从而获得用能系统的状态信息。
2.0.4一体化智能机电 smart intergraded power supply and controd teehngogy
一种将电能监控管理系统、计量系统、机电设备自动监控系统的设备与功能集成入配电箱(柜)中,应用控制、网络通信、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以实现对建筑物的空调动力照明等电气设备进行一体化供电与监控的技术。
3基本规定
3.0.1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设计应在各用能系统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对各类机电设备进行配接,实现公共建筑节能监控及优化管理的功能。
3.0.2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系统应具有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空调监控、电气设备用能监控等基本功能当项目需要时,应具有可再生能源系统监控、给排水系统监遮阳及门窗启闭监控、室内环境监控等功能。当技术经济合理时,宜采用一体化智能机电技术实现上述功能。
3.0.3公共建筑绿色及节能工程智能化设备及功能配置,应根据建筑规模、使用功能、用能特征及运行管理式等状况与因素,采取适用的智能化技术措施
3.0.4建筑综合能效管理系统采集的信息应符合节能监控及相关设备使用的技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0-29 15:23:20
提问网友: 元亨利贞
解答网友: 翔宇789
焊缝及其标注,焊缝高度8。
不用单独算。
问题专业: 土建 预算
所属地区: 福建
提问日期: 2021-10-29 15:22:51
提问网友: 蔡议滨
2021-10-29 15:48:13 补充
2021-10-29 15:49:59 补充
解答网友: 竹风
是一回事
问题专业: 安装 ,预算 ,安装算量GQI ,
提问日期: 2021-10-29 15:22:22
提问网友: quattro
解答网友: 张年春
4个
问题专业: 市政 ,园林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
提问日期: 2021-10-29 15:22:19
提问网友: 精通十以内加减法
请问,混凝土排水沟定额显示有模板,是否不用套模板。关键如果算模板,价格比定额自带的高很多。
解答网友: 可遇难求
定额包含模板了,不单独计算。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1-10-29 15:21:31
提问网友: 喂″oО
解答网友: 海外仙山
按台数量
DG/TJ 08-227-2020 预拌混泥土生产技术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预拌混凝土生产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ready-mixed concrete
DG/TJ 08-227-2020
J11462-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
上海市混凝土行业协会
批准部门: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2021年9月1日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 上海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9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标定2018753号)要求,本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修订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控制;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本次修订,主要的技术变化如下
1.删除了混合水和不溶物的语,增加了生产回收水、高性能混凝土和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语;
2.增加了预拌混凝土绿色生产的基本规定;
3.修改了预拌混凝细骨料的选用要求;
4.增加了预拌混土用细料氯离子含量技术要求和检验要求;
5.增加拌混凝土拌合物中水溶性氯离子最大含量技术要求和检验及检验频次要求;
6.将原第8章“有特殊要求混凝土的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至第5章“配合比设计”;
7.删除原第9章“环境保护、安全生产与人员健康”。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原材料控制…
4.1一般规定
4.2水泥
4.3细骨料
4.4粗骨料…
4.5水
4.6外加剂
4.7掺合料…
5配合比设计
6生产过程控制
6.1生产设施
6.2配合比选用与调整
6.3计量与搅拌
6.4运输
7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
7.1一般规定
7.2出厂检验
7.3交货检验
7.4合格判定
7.5预拌混凝土质保资料
附录A预拌混凝土出厂质量证明书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促进本市预拌混凝土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本市预拌混凝土的原材料控制、配合比设计、生产过程控制和预拌混凝土质量检验。
1.0.3预拌混凝土的生产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预拌混凝土 ready-mixed- concrete
在搅拌站生产、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交货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0.2生产废水 industrial waste water
在清洗混凝土生产设备、运输设备和生产区地面时所产生,含有胶凝材料、外加剂和砂等组分的废水。
2.0.3生产回收水production recycled ater
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工艺处置后可用于混凝土拌合用的水。
2.0.4混合砂 mixed sand
由不同品种或规格的砂按一定比组合而成的砂。
2.0.5自密实混凝f-compactog concrete
具有高流动性、习性和稳定性,浇筑时无须外力振捣,能够在自重作用下流并充满模板空间的混凝土。
2.0.6大体积混凝土mass concrete
混凝土结构物实体最小尺寸不小于1m的大体量混凝土,或预计会因混凝土中胶凝材料水化引起的温度变化和收缩而导致有害裂缝产生的混凝土。
2.0.7高强混凝土high-strength- concrete
强度等级不低于C60的混凝土。
2.0.8高性能混凝土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
以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和使用对混凝土性能特定要求为总体目标,选用优质常规原材料,合理掺加外加剂和矿物掺合料,采用较低水胶比并优化配合比,通过预拌和绿色生产方式以及严格的施工措施,制成具有优异的拌合物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和长期性能的混凝土。
2.0.9再生骨料混凝土 aggregate concrete
由再生骨料配制而成的混凝土。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78-2013 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西安市 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 应用技术规范
Technical code for application of solar photovoltaic system of Xi'an civil buildings
DBJ61-78-2013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4年07月01日
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是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西安市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偏南地区,属于太阳能资源较为丰富地区,有利于太阳能的开发利用。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方针政策以及推广西安市太阳能光伏应用技术,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西安市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 规范》编制立项批复(陕建函(2012961号)的要求编制本规范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深调查研究并认真总结了西安市光伏建筑示范
工程的实践经验,在参考国内外相关资料及广泛征求有关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西安市的气象条件、太阳能资源及城市建设的特点完成了本规范的编制工作。
本规范与行业标准《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用技术规范》JGJ203-2010协调一致,并根据西安市的具体情况,补充了部分的技术内容,增加了部分规范性引用文件、具体措施和要求,补充了太阳能光伏系统性能检测评估方法,细化了太阳能光伏系统的检验和验收要求。目的在于进一步做好西安市太阳能开发利用工作,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在西安市民用建筑中的应用,为太阳能光伏系统与建筑一体化应用技术的有效实施和有序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光伏系统设计;5光伏建筑设计;6光伏系统施工、安装、调试及试运行;7光伏系统工程质量验收;附录。
1总则
1.0.1为推动太阳能光伏系统在建筑中的应用,充分利用太阳能资源,更好地贯彻建筑节能政策,规范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的设计、施工、安装和质量验收等工作,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市新建、改建和扩建的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及既有民用建筑安装或改造太阳能光伏系统工程。
1.0.3新建、改建和扩建民用建筑太阳能光伏系统应与建筑工程统一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
1.0.4在既有建筑上安装或改造光伏系统应按建筑工程审批程序进行专项工程的设计、施工和验收。
1.0.5新建、改建、扩建及既有建筑增设太阳能光伏系统的设计审查应纳入施工图审查和建筑节能专项审查,经审查合格后,方准予施工。
1.0.6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应用及接入公共电网除应符合本规范外,还应符合国家、地方法律法规和电力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太阳能光伏系统 solar photovoltaic(pv) system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伏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简称光伏系统。
2.0.2光伏建筑一体化 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bipv
在建筑上安装光伏系统,并通过专门设计,实现光伏系统与建筑物的良好结合。
2.0.3光伏电池 cell
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器件。
2.0.4光伏组件 PV module
具有封装及内部联结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流输出的,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
2.0.5光伏构件 components
工厂模块化预制的,具备光伏发电功能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包括建材型光伏构件和普迪型光伏构件。
2.0.6建材型光伏构件 module as building component
光伏电池与建筑材料复合在一起,成为不可分割的建筑材料或建筑构件。
2.0.7普通型光伏构件conventional PV components
与光伏组件组合在一起,维护更换光伏组件时不影响建筑功能的建筑构件或直接作为建筑构件的光伏组件
2.0.8光伏方阵 PV array
由若干个光伏组件或光伏构件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
组装在一起,并具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2.0.9光伏方阵倾角 angle of PV array
光伏方阵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0.10光伏方阵方位角 azimuth of PV array
光伏方阵向阳面的法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与正南方向的夹角。水平面内正南方的方位角为0度,向西为正,向东为负。
2.0.11离网光伏系统off-grid PV system
不与公共电网联结,能离网向负载供电的光伏发电系统。
2.0.12并网光伏系统grid- connected PV system
与公共电网联结的光伏发电系统。
2.0.13光伏汇流箱 PV connecting box
确保光伏组件有序连接,并且具有电气连接端子和必要的保护功能及汇流功能的电气装置。
2.0.14孤岛效应 islanding effect
电网失压时,并网光伏系统仍保持对失压电网中的某一部分线路继续供电的状态。
2.0.15并网逆变器grid- connected inverter
将来自太阳电池方阵的直流电流变换为符合电网要求的交流电流的装置。
2.0.16应急电源系统 emergeney power supply system
当电网因故停电时,能够为特定负荷继续供电的电源系统,通常由逆变器、保护开关、控制电路、储能装置(如蓄电池和充电控制装置等组成,简称应急电源。
2.0.17总装机容量(或称总功率、总容量)total capacity of in-stallation
指光伏系统中所采用光伏方阵或光伏组件总标称功率之和
2.0.18峰值日照时数 peak sunshine hours
当地水平面上的单位面积接收到的年平均太阳辐射能转换为标准日照条件(AM1.5,1000W/m,T=25℃)的小时数值。如果按年计算是全年标准日照时数,计量单位是(h/a)如果
按日计算是平均每天的标准日照时数,计量单位是(h/d)
2.0.19电网 power grid
在电力系统中联系发电和用电的设施和设备的总称。属于输送和分配电能的中间环节,它主要由连接成网的送电线路,变电所,配电所和配电线路组成。
2.0.20峰瓦 peak
光伏组件或方阵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最大功率点的输出功率,单位Wp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正式版 GB/T 51361-2021 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测量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51361-2021
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测量标准
Standard for engineering survey of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2021-09-08发布
2022-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联合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2016年工程建设标准规范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函[2015]274号)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控制测量;4.地形测量与专项调查;5.高架结构施工测量6.隧道施工测量;7.轨道梁的制作与安装测量;8.车辆基地测量;9.设备安装测量;10.变形监测;11.质量检查与验收。
1总则
1.0.1为统一跨座式单轨交通 工程测量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质量可靠和安全适用,满足工程建设质量和安全对测量成果的需要,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跨座式单轨交通线路规划、建设的工程测量工作。
1.0.3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测量的平面和高程系统应与所在城市的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控制网一致。
1.0.4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测量应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测量精度的标准,以2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1.0.5测量作业使用的仪器和设备应定期进行检验与校正。作业中仪器各项指标应满足作业要求。
1.0.6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测量工作应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生产有关要求,编制相应的测量应急预案。
1.0.7跨座式单轨交通工程测量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以及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跨座式单轨交通 straddle monorail transit
单轨交通的一种形式,其车辆采用橡胶车轮跨行于梁轨合一的轨道梁上。车辆除走行轮外,在转向架的两侧尚有导向轮和稳定轮,夹行于轨道梁的两侧,使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地行驶。
2.0.2轨道梁track beam
承载列车荷重和车辆运行导向的结构,也是供电、信号、通信等缆线的载体。
2.0.3墩柱pier
连接相邻桥跨结构,并将荷载传递到基础的构筑物,墩柱包括基础、墩身(或柱身)
2.0.4盖梁 cap beam
轨道梁桥中的托盘,是连接梁体支座与墩柱的构筑物。
2.0.5锚箱anchor box
铸钢拉力支座基座板的组成部分,是连接梁体支座下摆与盖梁的钢制箱体。锚箱埋置于盖梁中,与盖梁共同受力在锚箱中设有固定支座锚杆(或连接杆)的装置。
2.0.6中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
带权残差平方和平均值的平方根,作为在一定条件下衡量测量精度的一种数值指标。
2.0.7极限误差tolerance
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量误差绝对值的限值。通常以测量中误差的2倍~3倍作为其极限误差。
2.0.8允许偏差 allowable deviation; allowable variation
在一定范围内大于或者小于标准值的程度,不影响结构的稳定性或者完整性的值。
2.0.9较差differential observation
同一未知量的两个观测值之间的差值。
2.0.10近井点control points near the well
布设在竖井旁或隧道口,用于向地下传递平面坐标和方位的导线点或传递高程的水准点。
2.0.11近井导线adjacent traverse
附合在一等、二等卫星定位点或三等精密导线点上,为测设近井点而布设的导线。
2.0.12近井水准 adjacent levelling route
附合在一等、二等水准点上,为测设近井高程点而布设的水准线路。
2.0.13联系测量 connection survey
将地面的坐标和高程系统传递到地下,使地上、地下坐标与高程系统相一致的测量工作。
2.0.14贯通测量holing through survey
对相向、同向施工的路基、隧道和高架桥等建(构)筑物或按要求施工到一定地点与另一建(构)筑物连接后,对产生的连接偏差状况所进行的测量工作。
2.0.15任意设站控制网 free station control network
采用任意设站边角交会法施测,具有强制对中标志,沿线路布设的控制网。
2.0.16矿山法 mining method
传统矿山法是指用钻眼爆破方法修筑隧道的暗挖施工方法,又称钻爆法。现代矿山法还包括机械开挖法、新奥法等施工方法。
2.0.17限界 gauge
保障城市轨道交通安全运行、限定车辆断面尺寸、限制沿线设备安装尺寸及确定建筑结构有效净空尺寸的图形及相应定位坐标参数称为限界。限界分为车辆限界、设备限界和建筑限界。
2.0.18车辆基地 vehicle base
以车辆停放、检修和日常维修为主体,集中车辆段(停车场)、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及相关的生活设施等组成的综合性生产单位。
2.0.19变形监测 deformation monitoring
对建(构)筑物及其地基、建筑基坑或一定范围内的岩土及土体的位移、沉降、倾斜、挠度、裂缝和地下水温度、应力应变等相关影响因素进行监测,并进行变形分析预报的过程。
2.0.20检修通道 examine and repair channels
沿轨道线路铺设于区间盖梁或车站结构物上,作为供电、通信等电缆安装和通道的支承架,运营设施设备维护的检修通道以及当列车发生火灾时作为乘客逃生与救援的通道。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2
3控制测量…5
3.1一般规定5
3.2平面控制测量7
3.3高程控制测量11
4地形测量与专项调查…14
4.1一般规定14
4.2地形测量15
4.3专项调查18
5高架结构施工测量21
5.1一般规定…21
5.2墩柱基础与墩柱施工测量21
5.3盖梁施工测量…22
5.4锚箱、预留锚栓孔或临时支撑施工测量…23
6隧道施工测量……25
6.1一般规定…25
6.2联系测量25
6.3隧道施工控制测量28
6.4隧道掘进测量…29
6.5隧道贯通后的测量…30
7轨道梁的制作与安装测量31
7.1一般规定31
7.2轨道梁制作测量…31
7.3轨道梁安装测量36
7.4道岔安装测量38
8车辆基地测量41
9设备安装测量…43
9.1一般规定43
9.2接触网安装测量…43
9.3车站站台沿与屏蔽门安装测量44
9.4隔断门安装测量…45
9.5检修通道安装测量45
9.6信号和线路标志安装测量47
10变形监测48
10.1一般规定48
10.2变形监测控制测量50
10.3施工阶段变形监测52
10.4运营线路变形监测55
10.5变形监测资料整理与信息反馈57
11质量检查与验收…58
11.1般规定58
11.2质量检查59
11.3质量验收60
本标准用词说明61
引用标准名录62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52-2009 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施工质量验收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城镇道路 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 施工质量验收 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barrier-free facilities for urban roads and buildings
DBJ61-52-2009
J11422-2009
主编部门:陕西省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09年05月01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盲道铺面工程…
4.1一般规定
4.2石材类、预制砌块盲道砖面层
4.3橡胶类盲道面层
5缘石坡道铺面工程
5.1一般规定
5.2水泥混凝土面层
5.3预制砌块、石材类面层
5.4料石面层
6轮椅坡道铺面工程…
61一般规定…
6.2细石水泥混凝土面层,
6.3彩色沥青混凝土面层…
6.4水泥豆石面层
6.5预制砌块类、石材类面层
楼梯踏步、台阶铺面工程
71一般规定
7.2水泥砂浆面层
7.3水磨石面层
7.4梯阶面砖、石材板面层…
8栏杆、栏板及扶手工程
9安全抓杆工程
10台、柜制作与安装工程
11工程质量验收
附录A无障碍设施工程子分部工程、分项工程划分…
附录B无障碍设施隐蔽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C无障碍设施工程安全和使用功能检验、资料核查
及主要功能抽查记录
附录D无障碍设施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E无障碍设施分项工程验收记录
附录F无障碍设施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记录
附录G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竣工验收报告
本规程用词用语说明
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加强城镇道路和建筑物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的管理,统一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的验收,保证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省新建、改建、扩建和既有的城镇道路和建筑物的无障碍设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本规程应与《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9-2002和《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2008配套使用。
1.0.4无障碍设施工程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无障碍设施barrier-free- facilities
在城镇道路、居住区和建筑物中,为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能参与正常活动而设置的设施。
2.0.2盲道 sidewalk for the blind
在地面上铺设一种固定形态的地面砖,使视残者产生不同的脚感,诱导其辨别方向向前行走,以到达目的地的通道。
2.0.3行进盲道go -ahead blind sidewalk
表面呈条状形,使视残者通过脚感和盲杖的触感,指引其直接向正前方继续行走的盲道。
2.0.4提示盲道 warning blind sidewalk
表面呈圆点形状,用在行进盲道的拐弯处、终点处和无障设施等的位置前,具有提醒注意作用的盲道。
2.0.5缘石坡道 curb ramp
位于人行道口或人行横道两端,使乘轮椅者避免人行道路缘石带来的通行障碍,方便其进出人行道的一种坡道。
2.0.6轮椅坡道ramp for wheelchair
在坡度和宽度,以及地面、扶手的高度等方面符合乘轮椅者通行要求的坡道。
2.0.7无障碍客房barrier-free- guestroom
客房的出入口、通道、通讯设施、家具和卫生间等均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通行和使用的房间。
20.8无障碍浴间 barrier- free bathroom
方便残疾人、老年人或行动不便者进入和使用的浴间,包括无障碍盆浴间和无障碍淋浴间。
2.0.9安全抓杆 bar
设在无障碍厕位、厕所、浴间内,协助行动不便者安全平移和起立的一种设施。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193
194
195
…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