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J61/T 132-2017 湿陷性黄土地区变形监测规范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湿陷性黄土 地区变形 监测规范
Code for deformation monitoring in collapsible loess regions
DBJ61/T132-2017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7年08月01日
本规范是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湿陷性黄土地区变形监测规范》编制计划立项批复(建函[2013166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有色金属工业西安勘察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省湿陷性黄土地区变形监测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13章和6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基本监测方法 与技术要求、建筑物变形监测、基坑工程监测、地下洞室监测、边坡监测、滑坡监测、地裂缝监测、地下水动态观测、浸水试验监测、资料整理等
1总则
1.0.1为统一湿陷性黄土地区工程变形监测的技术要求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保护环境、经济合理、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内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工程变形及影响变形的重要因素的监测。
1.0.3工程变形监测所使用的专业仪器与设备,应做到按时检查或校正,并应进行定期保养与维护
1.0.4工程变形监测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湿陷collapsible性黄土 loess
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土结构迅速破坏,并产生显著下沉的黄土。
2.1.2基准点 benchmark reference point
为进行变形测量而布设的需长期保存的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2.1.3工作基点 working reference point
为直接观测监测点而在现场布设的相对稳定的测量控制点。
2.1.4监测点 monitoring point
布设在监测体敏感位置上的能反映其变形特征的测量点。
2.1.5水平位移 horizontal displacement
位移量沿水平方向的分量。
2.1.6垂直位移 displacement
位移量沿竖直方向的分量。
2.1.7沉differential降差 settlement
同一构筑物的不同部位在同一时间段的沉降量差值,亦称差异沉降
2.1.8允许值 tolerance
监测体所能承受而不至于产生损害或影响正常使用的最大变化量。
2.1.9预警值 early warning value
对监测对象可能出现异常、危险所设定的警戒值。
2.1.10变形 rate速率 of deformation
单位时间的变形量。
2.1.11建筑变形 deformation of building and structure
建筑的地基、基础、上部结构及其场地受各种作用力而产生的形状或位置变化现象。
2.1.12监测周期 time interval of measurement
相邻两次变形观测的时间间隔。
2.1.13地裂缝 fissures fracture
岩土体在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作用下产生不均匀沉降地表或地下形成的具有一定长度和宽度的破裂。
2.1.14监测场 monitoring field
监测地裂缝某段范围内变形的场地。
3基本规定
3.0.1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网宜采用独立坐标系统,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稳固可靠的位置,每个工程的基准点数不应少于3点,宜采用带有强制归心装置的观测墩,基准点、观测墩宜按附录A、附录B进行制作。
3.0.2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网可采用假设高程基准,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变形区以外稳定的原状土层内,特殊情况可利用稳固的建筑物设立墙水准点,每个工程的基准点数不应少于3点,垂直位移监测基准点宜按附录A、附录C进行制作
3.0.3本规范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测量精度的标准,并以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3.0.4在自重湿陷性黄土场地或湿陷性强烈的地段,变形监测基准点应选埋在地势较高不易积水的位置,并在基础下设置不少于300mm厚的灰土垫层,外放尺寸不应小于300mm基准点标石回填应选取黏性土分层夯实,并做好标石周围的防排水措施
3.0.5变形监测工作开始前,应根据设计要求、工程类型、监测目的以及工程条件进行施测方案设计,确定变形监测的内容、精度级别、基准点与监测点布设方案、监测周期、仪器设备及检定要求、观测与数据处理方法、提交成果内容等。
3.0.6变形监测的等级划分及精度要求应符合表3.0.6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请教一下,广联达GTJ2021筏板基础出量时包含了集水坑的模板工程量吗?-四川土建计量GTJ
问题专业: 土建计量GTJ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2:52:06
提问网友: 任文杰
解答网友: 竹风
未包含
DBJ61/T 131-2017 黄土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技术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黄土地基病害 勘察与治理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improvement of disaster of loess foundation
DBJ61/T131-201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7年08月01日
本规程是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黄土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技术规程》编制计划立项的批复(陕建函2014]252号)的要求,由西北综合勘察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勘察、设计施工和检测单位共同编制而成。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黄土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的工程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共分18章和5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本规定、地基病害勘察、坑式静压桩托换法、导坑式人工挖孔桩托换法、高压喷射注浆法、注浆法、生石灰桩法、置换挤密桩法、掏土纠倾法、浸水纠倾法、堆载加压纠倾法、顶升纠倾法防水墙法、监测、竣工验收、使用与维护等。
1总则
1.0.1为了在黄土地区建筑物、构筑物以及设备基础(以下均简称建筑物)地基病害的勘察和治理中,做到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节能环保,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黄土地区建筑物地基病害的勘察与治理设计、施工、检验、监测、验收、使用与维护。
1.0.3建筑物地基病害勘察与治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1术语
2.1.1黄土地基病害 loess foundation disaste
黄土地区建筑物因地基不均匀、浸水湿陷、处理缺陷等原因引起的地基不均匀沉降和建筑物裂缝等灾害。
2.1.2坑式静压桩托换法pit- jacked pile underpinning
在既有建筑物基础下开挖工作坑,利用既有建筑物自重作为反力,用千斤顶将预制桩或钢管桩分段连续压入地基土中的地基加固方法。
2.1.3导坑式人工挖孔桩托换法pihand- pile underpin
ning
在既有建筑物基础下开挖工作导坑,导坑内人工开挖桩孔至桩端持力层后,浇筑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至基础底面的地基加固方法。
2.1.4注浆法 improvement
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方法,把某些对岩土具有胶结固化作用的浆材注入岩土体裂隙或孔隙中,以改变原岩土体物理力学特性的地基加固方法。
2.1.5掏土纠倾法 soil digging and rectifying method
在倾斜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小的一侧地基中间隔掏土,人为短期内加大该侧地基土沉降量,迫使该侧基础沉降,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基治理方法。
2.1.6浸水纠倾法 water rectifying method
在倾斜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小的一侧湿陷性黄土地基中注水,利用湿陷性黄土浸水产生显著附加下沉的特性,增加该侧地基沉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基治理方法。
2.1.7堆载加压纠倾法 heaping pressure rectifying method
在倾斜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小的一侧施加临时荷载增加该侧地基沉降,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基治理方法。
2.1.8顶升纠倾法 jacking correction method
在建筑物沉降相对较大部位以基础、托换桩或其他承载体依托,采用千斤顶顶升,使建筑物沿某一点或某直线作整体平面转动,以减小建筑物沉降差、倾斜或减轻上部结构病害的地基治理方法。
2.1.9防水墙法 waterproof wall method
在建筑物四周或某一部位,设置不透水或透水性差的墙体构筑物,用以阻止浸入地下的水体向地基土中渗透的方法
2.1.10水泥土浆 cement-clay fluid
以黏性土为主料,掺入适量水泥和水搅拌形成含水量约45%左右的改性黄土浆体。
2.1.11回倾 return速率 rate
建筑物纠倾时,顶部固定监测点回倾方向的每日水平变位值。
2.1.12信息法施工 informational construction
通过分析施工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条件变化并结合变形监测数据,及时调整和完善治理设计和施工方案的施工过程。
3基本规定
3.0.1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应按照先勘察再设计后施工的工作程序进行。
3.0.2治理前,应对建筑物上部结构及地基基础进行变形监测检测或鉴定。当确认建筑结构和构件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时,可直接进行地基病害治理施工;当不满足施工安全要求时,应先对其进行施工加固。
3.0.3在勘察设计前应收集与建筑物和场地相关的资料和信息,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原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水文与气象条件及地形地貌变化、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
2建筑物的原设计施工检测和验收资料;
3建筑物室内外管线、地下设施的设计与施工资料
4建筑物使用、改扩建及前期的加固资料
5建筑物上部结构和基础的检测和鉴定资料;
6建筑物沉降、裂缝、倾斜等变形监测资料,场地地下水位观测资料;
7相邻建筑物的结构类型、基础型式基础埋深、地基处理情况和质量状况等;
8建筑物及周边管网、设施在使用过程中的异常变化情况;
9周边和邻近新建建筑物与地下工程的基坑开挖、降水等资料。
3.0.4治理设计前应根据建筑物结构特点地基基础情况、病害现状及后期的使用要求,确定治理目标和方式:
1治理目标可分为阻止建筑物沉降或不均匀沉降发展、增强建筑物地基承载能力、防止地基渗水、对建筑物进行纠倾;
2治理方式可分为永久性治理和应急治理、整体治理和局部治理。
3.0.5治理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通过地基治理方案的实施,使建筑物地基不均匀沉降尽快趋于稳定,达到安全使用的要求,并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
2治理方案应便于实施,施工质量和安全易于控制,对环境污染小
3治理方法对建筑物结构安全影响小,治理过程对建筑物产生的附加沉降较小;
4治理不应对建筑物的使用造成大的影响
5治理设计应考虑地基渗水的腐蚀作用。
3.0.6治理设计时,应进行下列验算:
1地基承载力和变形;
2基础抗弯、抗剪、抗冲切承载力
3地基稳定性。
地基承载力、变形、稳定性及基础验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和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的有关规定
3.0.7治理后的建筑物地基基础使用年限不应小于既有建筑物剩余使用年限
3.0.8黄土地基病害治理可根据地基病害特点和治理要求,采用单一方法进行治理,也可采用多种治理方法进行综合治理。
3.0.9治理方法确定后,应通过现场试验验证设计参数的合理性和施工可行性,并确定施工工艺流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原位标注的提取-江苏土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2:24:13
提问网友: 沉默学习无法自拔
我在提取梁的时候,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都分开提取了没有用自动提取,为啥自动识别完成后点击查看的时候还是没有原位标注?是我那里步骤错了吗?
解答网友: 翔宇789
识别完梁后你识别了原位标注了吗?
答疑:现浇板建模与审计一样,为什么模板量不同?是什么原因?-辽宁土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2:20:15
提问网友: 万金林
解答网友: 竹风
检查一下板是不是伸到梁外侧
问题专业: 土建 ,安装 ,市政 ,预算 ,计价软件GBQ4.0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1:54:25
提问网友: 不再见
φ500预制混凝土污水管道安装怎么套取定额? 这个人工费不包含下面做垫层及放好管道后做模板浇混凝土的费用吧?
解答网友:
不包括,这是人机配合下管的人工费,还是要看定额工作内容,垫层及管道包封另套定额
DBJ61/T 118-2016 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装配式 混凝土结构 工程施工 与质量验收 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quality ac of precast concrete structures
DBJ61/T118-201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7年02月01日
目次
1总则
2术语
3基本规定
4预制构件制作及质量检验
4.1一般规定
4.2预制构件材料与配件
4.3模台及模具
4.4预制构件加工
4.5预制构件养护及脱模
4.6预制构件检验
5预制构件安装
5.1般规定
5.2运输与存放
5.3安装准备
5.4测量定位
5.5构件吊装
5.6柱安装
5.7墙板安装
5.8梁安装
5.9楼板安装
5.10其他预制构件安装
5.11结构构件连接
5.12成品保护
6质量验收
6.1一般规定
6.2构件进场验收
6.3预制构件安装
6.4预制构件连接
7安全与绿色施工
7.1施工安全
7.2绿色施工
附录A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节点连接构造
附录B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及验收表
本标准用词说明
引用标准名录
附:条文说明
1总则
1.0.1为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中,贯彻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及行业相关标准,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民用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下的中高层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
1.0.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1.1预制混凝土构件 precast concrete component
在工厂或现场预先制作的混凝土构件,简称预制构件。
2.1.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 concrete structure
以预制构件为主要受力构件,经装配、连接而成的混凝结构。
2.1.3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 monolithic precast conerete struc-
ture
由预制构件通过可靠的方式进行连接,并与现场后浇混凝土,水泥基灌浆料形成整体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简称装配整体式结构。
2.1.4混凝土叠合受弯构件 concrete composite flexural compo
nent
预制混凝土梁、板顶部在现场后浇混凝而形成的整体受弯构件,简称叠合板、叠合梁。
2.1.5预制混凝土墙板 precast concrete panel
在预制厂(场)或建筑工地加工制成供建筑装配用的加筋混凝土墙板构件。
2.1.6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外墙板 precast concrete sandwich fa
eade panel
中间夹有保温层的预制混凝土外墙板,简称夹心外墙板
2.1.7混凝土 concrete粗糙面 rough surface
预制构件结合面上的凹凸不平或骨料显露的表面,简称粗糙面。
2.1.8钢筋套筒灌浆连接 rebar splicing by grout-filled- coupling sleeve
在预制构件内预埋的金属套筒中插入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连接方式。
2.1.9钢筋浆锚搭接连接 rebar lapping in grout-filled- hole
在预制构件中预留孔道,在孔道中插入需搭接的钢筋,并灌注水泥基灌浆料而实现的钢筋搭接连接方式。
2.1.10缺 defect陷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严重程度可分为一般缺陷和严重缺陷一般缺陷是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严重缺陷是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1.11结构性能检测 inspection of structural performance
针对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挠度、裂缝控制性能等各项指标所进行的检验。
2.1.12预制构件检验 precast component inspection
预制构件在出厂前由生产单位对预制构件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1.13进场验收 acceptance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器具及半成品等,按有关标准的要求进行检验,并对其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的过程。主要包括外观检查、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检查等
2.1.14验 acceptance收
施工单位在自行质量检查评定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抽样复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的过程。
3基本规定
3.0.1装配式混凝上结构工程在深化设计阶段,应由建设单位或总承包单位组织设计、制作、施工、监理等单位对设计文件进行交底和会审,并应加强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之间的配合。
3.0.2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应满足建筑、结构和机电设备等各专业以及构件制作、运输、安装等各环节的综合要求。
3.0.3预制构件的构造和连接应采用标准化方法,以提高构件连接的可靠性、制作安装效率和连接质量。
3.0.4后施工的装配式混凝土结构的外墙保温,板缝宜留设在装配式外墙板接缝位置;板缝处理、构造节点及嵌缝做法应在深化设计中明确,并应有构造详图。
3.0.5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外墙防水做法、外窗防水构造应在深化设计中明确,并应有构造详图。
3.0.6对于有抗震要求的连接,应通过满足抗震构造措施,保证连接具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和延性。抗震要求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
3.0.7施工单位应根据装配式结构工程的管理和施工技术特点,对管理人员及作业人员进行专项培训,达到各自岗位需要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水平。
3.0.8施工单位应对装配式结构施工作业过程实施全面管理与控制,保证工程质量;工程质量验收应在施工单位自检基础上,按照检验批、分项工程、子分部工程进行验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T 116-2016 地铁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地铁轨道工程 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construction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rail project
DBJ6/T116-2016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年08月25日
本标准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地铁轨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函12014]644号)的要求,由西安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西安市地下铁道有限责任公司为主编单位,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我国地铁轨道工程施工的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讨论、修改和完善,最终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16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基本规定、线路基标、普通无砟道床轨道、可调式框架板无砟道床轨道、钢弹簧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轨道、梯形(纵向)轨枕无砟道床轨道、有砟轨道、无砟道岔及钢轨伸缩调节器、有砟道岔、无缝线路、轨道整理、线路附属
及安全设备单位工程综合质量评定等。
1总则
1.0.1为了加强陕西省地铁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统一地铁轨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标准、确保工程质量,特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陕西省地铁新建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改建、扩建轨道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可参照执行。
1.0.3地铁轨道工程建设各方应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全过程控制,对质量责任实行终身追究制度。
1.0.4建设各方应做好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等工作,落实质量、安全、工期、投资效益、环境保护、技术创新等建设管理要求。
1.0.5地铁轨道工程施工必须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严格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满足工程结构安全、耐久性能及系统使用功能要求
1.0.6地铁轨道工程施工应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施工废弃物及污水应集中处理,合理排放,做好环境保护工作。
1.0.7地铁轨道工程施工应严格遵守职健康标准和安全技术规程,建立和健全相应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度。
1.0.8地铁轨道工程施工应以“机械化、工厂化、专业化和信息化”为支撑,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
1.0.9地铁轨道工程应采用先进、成熟、科学的检验检测手段,取得的数据应真实可靠,全面反映工程质量状况。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仪器精度应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检测人员必须具有规定的资格。
1.0.10地铁轨道工程的各类质量检测报告、检查验收记录和其他工程技术管理资料,必须按规定及时填写,并且严格执行责任人签字确认制度。施工质量验收资料应按相关规定整理归档。
1.0.11地铁轨道工程施工中所采用的承包合同文件和工程技术文件等对施工质量的要求不得低于本标准的规定。当设计要求的质量指标高于本标准的规定时,应按设计要求办理。
1.0.12与地铁轨道工程相关的接口工程施工质量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的要求,相关单位应做好接口衔接配合工作。
1.0.13地铁轨道工程施工测量,应按现行《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执行。
1.0.14本标准未涉及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其施工质量的验收应符合设计和相关标准的规定
1.0.15陕西省地铁轨道工程的质量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工程施工质量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engineering
反映工程施工过程或实体满足相关标准或合同约定的要求,包括其在安全、使用功能及其在耐久性能、环境保护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总和。
2.0.2验acceptance收
工程施工质量在施工单位自行检查评定合格的基础上,参与建设活动的有关单位共同对检验批、分项、分部、单位工程的质量按有关规定进行检验,根据相关标准以书面形式或电子文档对工程质量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3进场验收 acceptance
对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等按相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检验,对其达到合格与否做出确认。
2.0.4检验 inspection
对检验项目中的性能进行量测、检查、试验等,并将结果与标准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性能是否合格所进行的活动。
2.0.5检验批 lo
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0.6见证evidential检验 testing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材料取样、送样、检验或某项检测、试验过程进行的监督活动。
2.0.7平行检验 parallel acceptance testing
监理单位利用一定的检查或检测手段,在施工单位自检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比例独立进行检查或检测的活动。
2.0.8旁站 and supervision
在工程的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的监督活动。
2.0.9工序 construction procedure
工程施工过程的基本单元。
2.0.10交接 hanging检验 over inspect
由施工的承接方与完成方经双方共同检查并对可下道工序施工做出确认的活动。
2.0.11主控 dominant项目 item
对质量、安全、卫生、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起决定性作用的检验项目。
2.0.12一般 general项目 item
除主控项目以外的检验项目。
2.0.13抽样 sampling检验 inspection
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案,随机地从进场的材料、构配件、设备或工程检验项目中,按检验批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所进行的检验。
2.0.14抽样方案 sampling scheme
根据检验项目的特性所确定的抽样数量和方法。
2.0.15计数 counting检验 inspection
在抽样的样本中,记录每一个体有某种属性或计算每一个体中的缺陷数目的检查方法。
2.0.16观感质量 quality of appearance
通过观察和必要的量测所反映的工程外在质量。
2.0.17返工 rework
对不合格的工程部位采取的重新制作、重新施工等措施。
2.0.18返repair修
对工程不符合标准规定的部位采取整修等措施。
2.0.19缺陷 defect
工程施工质量中不符合规定要求的检验项或检验点,按其程度可分为严重缺陷和一般缺陷。
2.0.20一般common缺陷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无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21严重缺陷 serious defect
对结构构件的受力性能或安装使用性能有决定性影响的缺陷。
2.0.22型式检验 type inspection
确认产品或过程应用结果适用性所作的检验。
2.0.23普通无砟道床 ballastless track
直接施作在桥梁、隧道、路基等基础面的无砟道床轨道结构。
2.0.24可调式框架adjustal板无砟道床 frame ballastless
track plate
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预制的框架板浇钢筋混凝土底座内,由限位隼限位,弹性垫板隔离减振,运营期可通过扣件或板下调高实现500mm范围内的轨道高度调整,适应于地裂缝地段的一种轨道结构。
2.0.25钢弹簧浮置板无砟道床 steel spring floating slab ballast
less track plate
将具有一定质量和刚度的混凝土道床板浮置于钢弹簧隔振器上,构成质量(道床)一弹簧一阻尼系统,以隔离或减少轨道向周围传递振动的轨道结构。
2.0.26减振垫浮置板无砟道床 damping pad floating slab bal
lastless track plate
无砟道床与基础之间采用弹性减震垫隔离的轨道结构,以隔离或减少轨道向周围传递振动的轨道结构。
2.0.27梯形(纵向)轨枕无砟道床 prepressed concrete ladder
(longtitudinal)-sleeper track
以现场浇筑混凝土方式,将预制的梯形(纵向轨枕浇钢筋混凝土底座内,由凸台限位,弹性垫板隔离减振,以隔离或减少轨道向周围传递振动的轨道结构。
2.0.28标准长度钢轨 standard length rail
由钢厂轧制,长度为100m75m、50、25m或12.5m等规格的钢轨。
2.0.29长钢轨 rail
超过标准长度的钢轨(其中包括厂焊钢轨)
2.0.30单元 unit轨条 rail link
用长钢轨焊接而成,达到无缝线路设计所需的单元长度。
2.0.31设计锁定轨温 design stress-free- rail temperature
根据气象资料和无缝线路允许升温幅度、允许降温幅度,计算确定的无缝线路锁定轨温
2.0.32施工锁construction定轨温 fastening-down rail temperature
铺设无缝线路时确定的锁定轨温,即单元轨条始端及终端铺入轨枕承轨槽时分别测得轨温的平均值。
2.0.33实际锁actual定轨温 fastening down rail temperature
无缝线路温度应力为零时的钢轨温度。
2.0.34应力放散 dispersing
采用自然或强制方法,使单元轨节伸长或缩短,释放钢轨内温度应力的作业。
2.0.35钢轨胶接insulated绝缘接头 glued
由胶粘剂胶合的钢轨绝缘接头。
2.0.36冻结frozen接头 joint
使轨缝不发生变化的钢轨接头
2.0.37复repeat验 test
建筑材料、设备等进人施工现场后,在外观质量检查和质量证明文件核查符合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有关规定从施工现场抽取试样送至试验室进行检验的活动。
2.0.38配线 sidings
地铁线路中除正线外,在运行过程中为列车提供收发车、折返、联络、安全保障、临时停车等功能服务的,通过道岔与正线或相互联络的轨道线路。配线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临时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等。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T 115-2016 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UVS保温装饰复合板 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de of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based on UVS insulated decorative composite panel
DBJ61/T115-2016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年09月01日
为促进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在陕西省的规范发展,提高施工技术,保证工程建设质量水平,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陕建函2015]17号文的批复,在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指导下,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长安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经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应用技术的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完成了本规程的编制工作。
本规程主要内容为总则、术语、技术要求、设计、施工、施工质量验收。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长安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保证建筑保温工程质量,规范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做到因地制宜、技术先进、安全适用、经济合理,实现绿色施工,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新建、扩建和改建民用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 使用的UVS保温装饰复合板选用、设计、施工和施工质量验收,也适用于技术条件相同的工业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及既有建筑外墙外保温装饰改造工程。
1.0.3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应用的设计、施工和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陕西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us保温装饰复 S合板 insulated decorative compositepanel
采用紫外光固化技术,将氟碳涂料渗透附着于无机面板上,形成各种仿石材饰面效果的专用饰面板(UV装饰面板),将保温芯材与专用饰面板复合为一体的具有保温和装饰双向功能的新型复合板。保温芯材分为有机、无机两类。
2.0.2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external thermal
insulation system based on UVS insulated decorative composite panel
置于建筑物外墙外侧、集保温装饰功能于一体的系统。由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复合板固定卡件粘结砂浆、锚固件、嵌缝材料和硅酮密封胶等组成。UVS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基层墙体的连接采用粘结砂浆粘结,并用锚固件、复合板固定卡件固定,板缝经填塞、密封处理形成的外墙外保温装饰系统。
2.0.3复合板固定卡件 fixed clamping part of composite panel
用于将UVS保温装饰复合板与基层墙体锚固件进行连接的金属构件,设置在UVS保温装饰复合板板缝处。复合板固定卡件与复合板连接,并通过锚固件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复合板固定卡件可分为L、Z或干字型,材质为镀锌薄钢板或铝型材。
2.0.4嵌缝材料 joint material
用于填充复合板板缝的聚乙烯(PE)泡沫弹性圆棒、发泡聚氨酯等材料
2.0.5表面surface平整度 flatness
UVS保温装饰复合板板面的翘曲度。
2.0.6基base准线 line
施工开始后在纵横两个方向作为施工起点,并使墙面的图形保持相对位置不变的标准线。
2.0.7金属metal托件 bracket
用于承托UVS保温装饰复合板竖向荷载的构件。镀锌薄钢板制作,固定于基层墙体。
3.1一般规定
3.1.1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所有组成材料,应符合国家、行业和陕西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要求。
3.1.2UVS保温装饰复合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基层墙体抹面砂浆抹灰质量,应符合本规程表3.1.2要求。
3.1.3基层墙体抹面砂浆28d拉伸粘结强度应大于或等于0. 20MP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T 112-2021 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高延性混凝土 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pplication of high ductile concrete
DBJ 61/T 112-2021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1年04月20日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同意对<新型热处理带肋高强钢筋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等3项工程建设标准修订的通知》(陕建函[2020]35号)的要求,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联合国内科研单位、设计院和相关企业对《高延性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DBJ61/T112-2016进行修订而成。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原材料;4高延性混凝土性能;5配合比设计;6施工7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 ;8质量验收;附录。
本规程修订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调整了规程的适用范围;2.删除了原规程中高延性混凝土抗压韧性有关内容;3.增加了部分术语释义;4.修改了纤维力学性能要求及其他原材料规定5.补充了拌合物性能指标和试验方法标准,修改、补充了高延性混凝土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指标;6.补充修改了高延性混凝土
性能检验方法:7.增加了高延性混凝土进场材料复检的快速检验方法;8.原附录C调整为第7章,补充了不同类别高延性混凝土用于砌体结构加固的适用条件和刚度增强系数计算公式,修改了钢筋强度利用系数,删除了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时墙体侧向刚度的基准提高系数表,补充、修改了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的构造规定、施工要求和施工质量验收内容9.修改、补充了引用标准名录内容。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由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责出版,由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1总则
1.0.1为规范高延性混凝土在建设工程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订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高延性混凝土加固砌体结构的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高延性混凝土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高延性混凝土 high ductile conerete
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等原材料比例加水搅拌、成型以后,具有高韧性、高抗裂性能和高耐损伤能力的特种混凝土。
2.1.2合成synthetic纤维 fiber
用有机合成材料经过挤出、拉伸、改性等工艺制成的纤维。
2.1.3纤维体积率 fraction of fiber by volume
纤维体积占高延性混凝土体积的百分比。
2.1.4纤维用量 fiber content
单位体积高延性混凝土中纤维的质量,以kg/m3表示。
2.1.5等效弯曲强度 equivalent flexural strength
试件弯曲韧性试验时,采用等效弯曲荷载计算所得的抗弯强度
2.1.6等效弯equivalent曲韧性 flexural toughness
试件弯曲韧性试验时单位塑性变形区域耗散的能量,可作为高延性混凝土弯曲韧性的评价指标。
2.1.7材料强度strength利用系数 utilization factor of material
考虑加固材料(高延性混凝土、钢筋自身变形能力高于砌体,以及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其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引入的折算系数。
2.1.8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 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reinforced)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2.1.9配筋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 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reinforced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配置钢筋的高延性混凝土面层,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T 106-2015 村镇砌体结构民居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村镇砌体结构 民居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laminated rubber bearing isolators of rural masonry structure dwelling
DBJ61/T106-2015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年03月28日
为在我省村镇地区推广应用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根据陕西省建设厅(陕建函[2013]768号)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近些年国内村镇建筑的抗震经验和专题试验研究,参考相关国家标准,考虑我省农村当前的经济状况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程。
叠层橡胶支座隔震技术经国内外学者理论和试验研究,已发展为一种较成熟的被动控制地震反应的技术,在国内外已较广泛地应用于中高层建筑和桥梁工程,但由于构造和造价问题,在低矮民居中尚未得到应用。本规程针对村镇低矮砌体结构房屋应用该技术的设计和施工要求,做出规定,促进该技术在我省村镇地区的应用和发展。
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要求;4.房屋结构隔震设计;5.隔震结构构造措施;6.隔震结构的施工和维护。
1总则
1.0.1在砌体结构房屋的上部结构和基础之间设置隔震层以阻隔地震能量的传递,是减少砌体结构房屋地震反应、减轻地震破坏的有效途径。为在我省村镇砌体结构房屋中合理应用这技术,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本省抗震设防烈度为7~8度地区村镇三层以下(含三层)的砌体结构民居建筑的建造,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和混凝土小砌块承重的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或现浇钢筋混凝土楼(屋)盖房屋。
1.0.3本规程隔震层的设计和构造措施适用于圆形截面的叠层橡胶隔震支座。
1.0.4按本规程建造的房屋,设防目标可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适当提高。
1.0.5隔震技术的采用应根据房屋结构抗震设防类别、设防烈度、场地条件和使用要求,对隔震与非隔震的方案进行技术、经济综合对比分析后确定。
1.0.6村镇砌体隔震结构民居的抗震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隔震结构 isolation structure
在结构物中设置隔震装置而形成包括上部结构、隔震层和基础。
2.1.2隔震层 layer
设置在被隔震的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的全部隔震装置的总称。包括全部隔震支座及其他附属装置。
2.1.3上部结构 superstructure above the isolation layer
隔震结构中位于隔震层以上的部分。
2.1.4砌体结构房屋 masonry structure
由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等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受力构件的房屋。主要包括实心砖墙、多孔砖墙和小砌块墙等砌体承重房屋。
2.1.5叠层橡laminated胶支座 rubber isolator
结构为达到隔震要求而设置的支承装置,是由橡胶层和钢板组成的一种水平刚度较小而竖向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具有较大的水平变形能力。
2.1.6第二形状系数2 shape factor
对于圆形支座,为内部橡胶层直径与内部橡胶总厚度之比
2.1.7等效 effective阻尼比 damping ratio
隔震结构往复运动时,与隔震层(或隔震支座)所耗散的能量相对应的等效阻尼与临界阻尼的比值。
2.1.8水平等效刚度 effective stiffness
隔震层(或隔震支座)所承受的荷载与相应位移的比值,其值一般可取荷载一位移曲线在相应位移点的割线刚度。
2.1.9水平向减震系数 horizontal seismic reduction factor
计算隔震结构水平地震作用时引入的折减系数。按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隔震房屋与非隔震房屋各层层间剪力的最大比值确定。
2.1.10抗震设防烈度 seismic precautionary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般情况,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2.1.11地震作用 earthquake action
由地震动引起的结构动态作用,包括水平地震作用和竖向地震作用。
2.1.12抗震构造措施 details of seismic design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般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按照本规程采用隔震技术的房屋结构应符合下列要求:
1结构体型基本规则,高宽比不大于1.5
2建筑场地宜为、Ⅱ、Ⅲ类,基础类型应为条形基础;
3结构每层层高不应超过3.6m,单层房屋总高不应超过4.0m;
4结构横墙间距不应超过9m
3.1.2结构隔震层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房屋结构预期的竖向承载力、水平向减震系数,选择适宜的隔震支座组成结构隔震层,并进行罕遇地震下水平位移验算;
2隔震支座的平面布置宜使上部结构的质心与隔震层刚度中心重合;
3隔震支座有效直径不宜小于180mm,第二形状系数S2不应小于3。
3.1.3本规程的构造要求适用于房屋隔震层设置在室内地坪以上、第一层墙体下部,隔震层底面应高出室内地坪50mm-150mm。当隔震层设在基础顶面以上、室内地坪以下时,其构造措施应按照国家现行标准相关要求执行。
3.1.4隔震层的设计工作寿命不应低于上部结构的设计工作寿命,一般应大于50年。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T 90-2014 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防火技术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彩钢夹芯板 临时建筑防火技术 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fire protection of color steel sandwich panel temporary building
DBJ61/T90-2014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4年10月01日
本规程是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彩钢夹芯板建筑防火技术规程》编制计划立项批复的函”(陕建函2013]1095号)的要求,由陕西省公安消防总队和陕西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
本规程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认真总结我省建设工程消防工作经验和火灾事故教训,征求了生产企业的建议,充分考虑建设工程消防工作的实际需要,广泛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程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总平面布局、建筑防火、构件的耐火极限和材料的燃烧性能、消防设施、防火管理
1总则
1.0.1为预防和减少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火灾危害,保护人身和财产安全,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办公、宿舍、学校、医院和小型商业等小规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
1.0.3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的防火除应符合本规程外,还必须遵循国家现行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标准的规定针对不同功能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的火灾特点,立足自防自救,采用防火措施。
2术语
2.0.1彩钢夹芯板 Color steel sandwich panel
由内外两层彩色涂层钢板作面层,内衬轻质材料作芯材,用高强度粘剂粘合,经加压、加热、修边、开槽、落料而成的板材。
2.0.2轻钢结构 Light-weight- steel structure
以热轧轻型H钢、轻型焊接型钢、高频焊接型钢、冷弯薄壁型钢、薄钢板和薄壁钢管等结构钢材为主体材料的建筑结构。
2.0.3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 Color steel sandwich panel temporar building
以轻钢为结构,彩钢夹芯板为围护结构,或按标准模数系列直接以彩钢夹芯板拼装组成的临时建筑。
3.1一般规定
3.1.1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的总平面布局应满足防火、灭火及抢险救援的要求。
3.1.2对于已建成的建筑,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与其防火间距应满足《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相关规定。
3.1.3彩钢夹芯板临时建筑用地出入口的设置宜满足消防车通行的要求,并宜布置在不同方向,其数量不宜少于2个。当确有困难只能设置1个出入口时,应设置满足消防车通行的道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J61/T 71-2012 西安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西安市 既有居住建筑 节能改造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 energy conservation transformation in Xi'an
DBJ61/T 71-2012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3年01月01日
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规划局、质量技术监督局,省级各有关部门,各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
由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长安大学主编的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西安市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技术规范》,已经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与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审定通过,现发布为陕西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标准编号为DBJ61/T71-2012,现予以发布,自013年1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由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省建筑标准设计办公室负责出版、发行,西安市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具体条文技术解释。
1总则
1.0.1为贯彻国家有关建筑节能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推进建筑节能工作,提高既有居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室内热环境,结合西安市既有居住建筑特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西安市既有居住建筑进行下列范围的节能改造:
1改善围护结构保温、隔热性能;
2提高采暖空调设备(系统)能效,降低设备能耗;
3加设遮阳设施。
1.0.3本规范应与现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施工质量验收规程配套使用。节能改造工程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及陕西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既有居住建筑 exist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已建成使用的居住建筑。
2.0.2基层 course
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工程中,直接与保温系统连接的墙体、楼板、地面及屋面。
2.0.3节能诊断 energy diagnosis
通过现场调查、检测和设备历史运行记录的统计分析等,找到建筑物能源浪费的环节,为建筑物的节能改造提供依据的过程。
3节能改造基本原则
3.0.1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前,应对既有居住建筑围护结构及建筑结构状况、热工性能及居住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诊断。节能改造的诊断、设计和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和有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承担。
3.0.2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结合西安市所处气候区、经济技术水平,在节能诊断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改造方案。结合节能改造方案的评估,从技术可靠性可操作性和经济性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选取合理可行的节能改造方案和技术措施,保证相同室内热舒适水平的前提下,全面改造后,热源端的节能效果应不低于20%
3.0.3对围护结构进行节能改造时,应对原建筑结构进行复核、验算;当结构安全不能满足节能改造要求时,应采取结构加固措施。除门窗、屋面结构层以上部分外,不得随意更改既有建筑结构构造。
3.0.4对围护结构进行改造时,施工前应对采用的施工工艺进行评价,施工企业应编制建筑节能改造工程施工技术方案并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审批。施工现场应对从事建筑节能工程施工作业的专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和必要的实际操作培训。
3.0.5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选用成熟的节能技术与产品,不得采用国家、陕西省和西安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和淘汰的设备、产品和材料。
3.0.6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应遵循安全经济、方便、少扰民的原则,应采用对居民干扰小、工期短、对环境污染小、工艺便捷、投资收益比高的技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2/T 1741-2021 激波法检测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规程
ICS 93.040
CCS P 28 DB42
湖北省 地方标准 DB42/T 1741—2021
激波法 检测桥梁预应力 孔道灌浆密实度 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detecting pre-stressed duct grouting compacness based on impact elastic wave method
2021 - 08 - 30 发布 2021 - 11 - 01 实施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铁大桥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集团有限公司、桥梁结构健康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北省标准化与质量研究院。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激波法检测桥梁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度的术语和定义及检测设备、检测方法、现场检
测、灌浆质量评价、检测报告等。
本文件适用于混凝土桥梁有粘结预应力孔道灌浆密实性的检测评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 2951(所有部分) 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
JB/T 6822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
JJG 338 电荷放大器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激波 impact waves
通过外部机械激励在对象材料中产生冲击弹性波。
3.2激振锤 excitation hammer
发生冲击弹性波的激励装置,是产生测试信号的工具。
3.3卡座 fixture
利用磁性或机械装置,将传感器与被测对象耦合。
3.4灌浆密实度 the duct grouting compactness
孔道体积中,固化灌浆料所占比例。
3.5整体检测 whole detecting
利用孔道两端露出的锚索,在一端激发信号,另一端接收信号,通过分析信号在传播过程中能量、
频率、波速等参数的变化,来定性判断该孔道灌浆质量的优劣。
3.6定位检测 positioning detecting
在混凝土表面沿孔道的轴线以一定的间距逐点进行激振和接收信号,通过分析反射信号的有无、强
弱、传播时间等特性,来判断测试点下方波纹管内缺陷的有无及形态。
3.7全长衰减法(FLEA) full length energy attenuation method
整体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受信信号能量和激振信号能量的比值来定性判断孔道注浆密实度。
3.8全长波速法(FLPV) full length p-wave velocity method
整体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在灌浆孔道中的传播速率来定性判断孔道有无缺陷。
3.9传递函数法(PFTF) p-wave frequency transform functions method
整体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在传播过程中钢绞线振动频率变化来定性判断孔道端部有无缺陷。
3.10综合灌浆指数 integrated filling index
整体检测过程中,基于全长波速法、全长衰减法、传递函数法三种分析方法得到的定性反映灌浆密实度的指标,用If表示。
3.11灌浆密实度指数 compactness index
在定位检测中用于定量描述孔道灌浆密实部分所占比例的值,分为检测区段灌浆密实度指数和全孔道修正灌浆密实度指数。
3.12冲击回波法(IE) impact echo method
定位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反射特性可判断孔道是否存在缺陷。
3.13等效波速法(IEEV) impact echo equivalent velocity method
定位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反射和绕射判断孔道灌浆缺陷的一种方法,用于确定缺陷具体位置和判断缺陷大致类型。
3.14共振偏移法(IERS) impact echo resonance shift method
定位检测方法,根据激振弹性波信号在管道位置或附近反射时刻的偏移情况可判断孔道是否存在缺陷,及缺陷大致类型。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42/T 1712-2021 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技术规范
ICS 91.040.10
CCS P 33 DB42
湖北省 地 方 标 准 DB42/T 1712—2021
公共建筑 能耗监测系统 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consumption monitoring system of public buildings
2021 - 07 - 20 发布 2021 - 11 - 20 实施
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联 合 发 布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基本要求 ........................................................................... 2
5 能耗数据区分及编码 ................................................................. 3
一般规定 ....................................................................... 3
建筑基本信息 ................................................................... 3
能耗数据分类、分项 ............................................................. 3
建筑能耗数据编码 ............................................................... 5
6 系统工程设计 ....................................................................... 6
一般规定 ....................................................................... 6
能耗计量装置选型与配置 ......................................................... 6
传输系统 ....................................................................... 8
能耗监控室 ..................................................................... 8
能耗监测软件 ................................................................... 8
能耗数据采集器 ................................................................. 9
7 系统施工与调试 .................................................................... 10
一般规定 ...................................................................... 10
计量装置安装 .................................................................. 11
传输线缆敷设及设备安装 ........................................................ 11
能耗监控室建设 ................................................................ 11
供电与接地 .................................................................... 12
系统调试 ...................................................................... 12
8 系统检测 .......................................................................... 13
一般规定 ...................................................................... 13
主控项目 ...................................................................... 13
一般项目 ...................................................................... 15
9 系统验收 .......................................................................... 15
10 运行维护 ......................................................................... 16
附录 A(资料性) 建筑基本情况表...................................................... 17
附录 B(资料性) 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和遮阳系数...................................... 18
附录 C(规范性) 数据编码方法........................................................ 19
附录 D(资料性) 能耗监测系统分项验收汇总表和检验批质量记录表 ........................ 23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湖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信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武汉市建筑节能办公室、郑州春泉节能股份有
限公司、湖北风神净化空调设备工程有限公司、广东艾科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卓立集控智能技术有
限公司、浙江陆特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格瑞德集团有限公司、湖北洁能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武
汉康辰节能环保投资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制冷学会。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公共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测、验收和运行维护的统一技术要
求。
本文件适用于所有新建、改扩建、既有公共建筑的能耗监测系统的建设、运行管理与维护。其他
建筑能耗监测系统的设计、施工、调试、检测、验收和运行维护可参照本文件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 778.1 饮用冷水水表和热水水表 第1部分:计量要求和技术要求
GB 20840.2 互感器 第2部分:电流互感器的补充技术要求
GB/T 2223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 29580 时间法集中空调分户计量装置
GB/T 32224 热量表
GB/T 34068 物联网总体技术 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
GB/T 50063 电力装置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
GB 5030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T 50312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
GB 50339 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CJJ 94 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T 188 户用计量仪表数据传输技术条件
DL/T 825 电能计量装置安装接线规则
SJ/T 11449 集中空调电子计费信息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T/CGAS 003 民用智能燃气表通用技术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G/TJ08-2178-2021 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
全装修住宅 室内装修设计标准
Design standard of fully-fit-out residential buildings
DG/TJ08-2178—2021
J13187—2021
主编单位:上海市工程建质量管理协会
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上海市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
施行日期021年
同济大学出版社
2021上海
根据上海市住房和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2018年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建筑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的通知》(沪建标定2017898号)要求,由上海市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协会和上海天华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会同有关单位对《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标准》DG/TJ08—2178—2015进行修订。
本标准的主要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室内装修;设备室内环境;防火。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增加了装配式室内装修技术的应用要求和安全、适老方面的设计规定,完善和提升了室内装修设计关于舒适性和健康环保方面的要求,并对标现行国家、地方设计规范和标准,更新、补充了相关条文。
1总则
1.0.1为推进本市全装修住宅产业的发展,满足广大居民对居住安全、质量、功能、环境和设施等方面的需求,明确本市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的基本要求,提升本市全装修住宅的建设水平,保证本市全装修住宅产品的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本市新建的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改建、扩建和更新改造的全装修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在技术条件相同时也可适用。
1.0.3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遵循“安金适用、经济、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原则。
1.0.4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与建筑设计祖衔接,整体设计,使室内空间功能、界面处理、管线布局更为协调合理。
1.0.5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符合宅产业化发展要求,推进工业化生产、装配化施的建设方积极推广先进成熟、经济适用、安全健康的集成技术,提高住宅的可改造性和耐久性。
1.0.6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适老等多样化的居住使用需求。
1.0.住宅室内装修设计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本市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全装修fully-out住宅-fit- residential building套内和公共部位的固定面、固定家具、设备管线及开关届座等全部装修并安装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固定设施安装到位的住宅。
2.0.2室内装修int erior decoration为满足美观及功能需求,以建筑物主体结为基础,对建筑内部空间所进行的修饰、保护及固定设施安装等活动。
2.0.3装配式assembled内装 infill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工业化装修建造方式
2.0.玄foyer关供居住者在住宅套内入口处停留过渡的空间。
2.0.5餐厅 dining room供居住者用管的空间。
2.0.6吊顶 suspended ceiling悬吊在楼板下的装修面。
2.0固定家具 built-in- furniture与建筑结构固定在一起或不易改变位置的家具
2.0.8固定面 fixed surface建筑内部主体结构的楼(地)面、墙面和顶面。
2.0.9同层same-floor排水 drainage器具排水管不穿越结构楼板进入下层空间,排水横支管与卫生器具布置在同层并接入排水立管的排水方式。根据管道敷设形式,同层排水分为沿墙敷设和地面敷设两种方式。
3基本规定
3.0.1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包含住宅套内和公共部位。
3.0.2住宅室内装修应完成固定面装修和固定设施的安装。
3.0.3住宅室内装修设计不应降低建筑设计有关消防迪风、采光、隔声、安全、节能、环保及建筑装配率等方面的要求禁止修改建筑主体和承重结构的设计和违反结构主体设计求。
3.0.4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与建筑设计同步进行,基本墙体、机电管线及设备、设施等应保持一致。
3.0.5住宅室内装修的无障碍设计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无障碍设计规范》GB50763的相关要求。
3.0.6住宅室内装修设计应选用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严禁采用国家及本市明冷禁止使用和淘汰的材料及设备。
3.0.7住宅室内装修应进行标化、模数化通用化设计,宜采用标准化部品部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单价全费用-广东土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0:29:38
提问网友: 快乐时光
“综合单价分析表(全费用)”里为什么没有税金含在里面
解答网友: 欢乐心中飞雪
和你的设置有关,全费用模式有含税和不含税的
DBJ61/T 177-2020 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陕西省工程建设标准
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stereoscopic greening of city
DBJ61/T177-2020
主编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1年01月31日
根据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对<陕西省城镇立体绿化技术规程>编制立项的批复》(陕建标发2019]1034号)的要求,经过广泛调查及实验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参考国内外先进标准,结合本省地域特点,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程。
本规程共10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立体绿化类型;5材料;6植物选择;7场地评估;8设计;9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10养护管理。
本规程由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归口管理,陕西省建设标准设计站负责组织编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负责具体技术内容解释。
1总则
1.0.1为规范陕西省城镇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立体绿化技术规范体系,推进立体绿化向实践规范化绿色节能化、生态服务化、地域特色化、信息智能化方向发展,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规定了陕西省城镇立体绿化的类型、材料、植物选择、场地评估、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的技术要求。
1.0.3本规程适用于陕西省范围内城镇的新建、扩建改建立体绿化工程项目的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
1.0.4立体绿化工程的材料、植物选择、地评估、设计施工及工程质量验收和养护管理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陕西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基本规定
3.0.1立体绿化工程应遵循安全适用因地制宜生态优先、美观协调、节约型园林及海绵城市建设等原则,必须保护建(构)筑物并在其安全允许范围内进行。
3.0.2新建、既有建(构)筑物的立体绿化工程均应满足建(构)筑物的防水、排水、抗冻胀、防腐等功能的要求,不得影响建(构)筑物的结构安全和使用功能,不得影响原建(构)筑物屋面的雨水排放功能。
3.0.3立体绿化工程建设前应勘察现场,并进行建设场地评估,包括必要条件、用地条件、其他条件等评估,评估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相关标准的要求。
3.0.4立体绿化类型的选用应充分考虑项目功能定位、场地空间特点场地生境条件及生境类型、材料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施工及养护管理方式等方面的适宜性。
3.0.5立体绿化应根据地带性植被分区场地特点、场地生境类型的要求,从其使用功能、生态可持续、景观功能及雨洪管理等出发,选择适宜的材料、植物、施工工艺和养护管理方式等。
3.0.6屋顶绿化工程结构设计时应计算种植荷载。既有建筑屋面进行立体绿化改造前,应根据相关规范要求对原结构进行检测和鉴定,且应复核计算,确保结构安全。
3.0.7垂直绿化辅助结构与主体结构应连接可靠,且应交由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设计实施。在靠近墙体基部和其他建(构)筑物基部进行垂直绿化时,应注意采取工程措施保证雨水及时排放,避免积水引起的结构安全隐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油漆和涂料-广东土建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0:25:16
提问网友: 铁甲小宝
请问油漆和涂料有什么区别,分别用于什么部位,哪种贵。谢谢
解答网友: 将军峰
油漆和涂料 涂于物体表面能形成具有保护、装饰或特殊性能(如绝缘、防腐、标志等)的固态涂膜的一类液体或固体材料之总称。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有油漆之称。现合成树脂已大部或全部取代了植物油,故称为涂料。
问题专业: 土建 ,
提问日期: 2021-10-17 10:23:43
提问网友: 洗只狼
解答网友: 红梅傲雪
1
…
231
232
233
…
1,8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