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给排水-辽宁安装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2-02-24 10:24:36
提问网友:LLC
请问画红线的应该是32还是40的管?32的管是到哪结束的?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红线的应该是32
32的管是到水龙头前的三通处结束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2-02-24 10:24:36
提问网友:LLC
请问画红线的应该是32还是40的管?32的管是到哪结束的?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红线的应该是32
32的管是到水龙头前的三通处结束
提问日期:2022-02-24 01:18:11
提问网友:虫二
解答网友:杜鹃
1.3一般为+1米,2一般梁下0.1
问题专业:土建,
提问日期:2022-02-24 01:07:30
提问网友:小容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笫2条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2-24 00:08:43
提问网友:梅兰
解答网友:《理想之城》
一个是关于质量的规范文件,说的是质量,一个是关于工程量的计价规范性文件,说的是涉及计价范围的。两个不存在冲突。
提问日期:2022-02-23 23:41:02
提问网友:蔡炳正
解答网友:
你好,破折线的意思是中间还有其他构件,只是省略没画出来。本次只看这个大样的构件就行了。(看完记得采纳啊)
提问日期:2022-02-23 23:40:06
提问网友:光光
请问下。 桩基础 灌注桩钢筋套筒连接,直径20出厂定尺长度12m,定额已考虑了钢筋出厂定尺长度所引起的非设计搭接,那么非设计接驳的钢筋接头(套筒、焊接)是否要计算?
解答网友:
广东地区现在18定额的非设计搭接都要另外计算噢,不是含在定额里了。(望采纳)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2-23 23:37:08
提问网友:轻伤不下火线
请教:广东建筑2018定额中,商品房屋顶的装饰钢架垂直运输费如何套用子目?有什么相关依据吗??
解答网友:因为帅惊动了党
如果是单独装饰工程,可以套人工垂直运输。如果是建筑工程的一部分,则此费用已经含在按建筑面积计算的垂直运输费中,不需要另外计算。(看完采纳噢)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2-02-23 23:33:15
提问网友:头铁的葫芦娃
1、看到那个两个竖杠有点不大明白,想问一下右边的接线是怎么接的?
解答网友:杜鹃
两个竖杠就二根线
UDC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
GB/T51345-2018
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sponge city construction effect
2018-12-26发布
2019-08-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联合发布
根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评价标准〉研究编制工作的函》(建标标函[2016]12号)的要求,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参考有关国际标准和国外
先进标准,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评价内容;5.评价方法。
本标准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负责管理,由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海绵城市是在城市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绿色发展要求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推进城市基础建设的系统性,有利于将城市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为推进海绵城市建设、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提升城市防灾减灾能力、扩大优质生态产品供给、增强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规范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评价,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海绵城市建设效果的评价。
1.0.3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应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宗旨,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生态格局,维系生态本底的渗透、滞蓄、蒸发(腾)、径流等水文特征,保护和恢复降雨径流的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
1.0.4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应遵循海绵城市建设的技术路线与方法,目标与问题导向相结合,按照“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理念系统谋划,因地制宜,灰色设施和绿色设施相结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方法综合施策。
1.0.5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通过城市规划、建设的管控,从“源头减排、过程控制、系统治理”着手,综合采用“渗、滞、蓄、净、用、排”等技术措施,统筹协调水量与水质、生态与安全、分布与集中、绿色与灰色、景观与功能、岸上与岸下、地上与地下等关系,有效控制城市降雨径流,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开发建设行为对原有自然水文特征和水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抵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实现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城市发展方式,有利于达到修复城市水生态、涵养城市水资源、改善城市水环境、保障城市水安全、复兴城市水文化的多重目标。
2.l.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volume capture ratio of annual rainfall
通过自然与人工强化的渗透、滞蓄、净化等方式控制城市建设下垫面的降雨径流,得到控制的年均降雨量与年均降雨总量的比值。
2.1.3海绵效应sponge effect
海绵城市建设实现的自然水文特征维系和修复效果。
2.1.4排水分区catchment
以地形地貌或排水管渠界定的地面径流雨水的集水或汇水范围。
2.1.5溢流排水口overflow outlet
超过设施的体积控制能力,使降雨径流通过渗、滞、蓄等耦合效应达到饱和后溢流排放的附属构筑物。
2.1.6绿色设施
green infrastructure
采用自然或人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控制城市降雨径流的设施。
2.1.7灰色设施gray infrastructure
传统的较高能耗的工程化排水设施。
2.1.8硬化地面率impervious surface ratio
除屋面外,不具有透水性能的地面面积与地面总面积的比值。
2.1.9城市水体urban water body
城市规划区内的河流、湖泊、湿地、坑塘等自然或人工水体。
2.2符号
2.2.1设施径流体积控制规模与年径流总量控制率计算
有效渗透面积;
水力坡度;
土壤或人工介质的饱和渗透系数;
设计排空时间;
降雨过程中的排放历时;
降雨过程中的入渗历时;
延时调节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规模;
渗透、渗滤及滞蓄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规模;
设施有效滞蓄容积:
延时调节设施降雨过程中的排放量;
渗透与渗滤设施降雨过程中的入渗量;
年径流总量控制率;
径流系数。
2.2.2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计算
海绵城市建设前建成区地下水(潜水)水位的年平均降幅;
海绵城市建设后建成区地下水(潜水)水位的年平均降幅。
2.2.3城市热岛效应缓解
△T1一海绵城市建设前建成区与郊区日平均气温的差值;
△T2—一海绵城市建成后建成区与郊区日平均气温的差值。
3基本规定
3.0.1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应以城市建成区为评价对象,对建成区范围内的源头减排项目、排水分区及建成区整体的海绵效应进行评价。
3.0.2海绵城市建设评价的结果应为按排水分区为单元进行统计,达到本标准要求的城市建成区面积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比例。
3.0.3海绵城市建设的评价内容由考核内容和考查内容组成,达到本标准要求的城市建成区应满足所有考核内容的要求,考查内容应进行评价但结论不影响评价结果的判定。
3.0.4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应对典型项目、管网、城市水体等进行监测,以不少于1年的连续监测数据为基础,结合现场检查、资料查阅和模型模拟进行综合评价。
3.0.5对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的评价,应根据建设目标、技术措施等,选择有代表性的典型项目进行监测评价。每类典型项目应选择1个~2个监测项目,对接入市政管网、水体的溢流排水口或检查井处的排放水量、水质进行监测。
4评价内容
4.0.1海绵城市建设效果应从项目建设与实施的有效性、能否实现海绵效应等方面进行评价,评价内容与要求应符合表4.0.1的规定。
表4.0.1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内容与要求
(略)
4.0.2海绵城市建设评价内容与要求中的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体积控制、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城市水体环境质量、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水体生态性岸线保护应为考核内容,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城市热岛效应缓解应为考查内容。
5评价方法
5.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体积控制
5.1.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体积控制应采用设施径流体积控制规模核算、监测、模型模拟与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评价。
5.1.2设施径流体积控制规模核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依据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所对应的设计降雨量及汇水面积,采用“容积法”计算得到渗透、滞蓄、净化设施所需控制的径流体积,现场实际检查各项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规模应达到设计要求;
2渗透、渗滤及滞蓄设施的径流体积控制规模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内容索引: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基本规定5
4评价内容6
5评价方法10
5.1年径流总量控制率及径流体积控制……10
5.2源头减排项目实施有效性12
5.3路面积水控制与内涝防治13
5.4城市水体环境质量15
5.5自然生态格局管控与水体生态性岸线保护16
5.6地下水埋深变化趋势16
5.7城市热岛效应缓解17
本标准用词说明18
引用标准名录19
附:条文说明21
目录
1 范围
2 职责
2.1 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职责
2.2 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职责
3 图纸完整性要求
4 暖通工程
4.1 空调系统
4.2 新风系统
4.3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采暖系统
5 给排水工程
5.1 给水泵及水泵房
5.2 净(软)水系统
5.3 太阳能热水系统
5.4 燃气热水炉热水系统
5.5 变功率(自限式)热水电伴热
5.6 潜水泵
5.7 污水提升器
5.8 游泳池循环水系统
6 电气工程
6.1 供配系统
6.2 低压配电系统
6.3 住宅户内供配电
7 电梯工程
1. 范围
本标准为机电专业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亦可作为项目公司安装工程管理人员的工作指引。
本标准适用于绿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全资项目及控股项目,其他合作项目可参照执行。
2. 职责
2.1 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职责
集团公司总工程师办公室负责本管控要点实施情况的检查和指导,并负责条文的解释、修订工作。
2.2 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职责
项目公司工程管理部负责本管控要点的具体实施。
3. 图纸完整性要求
3.3 所有预埋件和预留孔均应标注定位尺寸、标高,明确做法详图。
3.4 毛坯房应绘制、安装详图,精装修房除绘制上述图纸外还应绘制户型大样图、厨房、卫生间大样图、机房大样图等,各专业设备、设备接口、阀门、定位尺寸、标高标注应齐全准确。
3.5 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设备安装的空间与环境,其平面位置、安装尺寸、检修通道须满足设备的吊装、搬运、安装、检修维护、通风散热等需要。
4. 暖通空调
4.1 VRV空调系统
住宅项目常用的空调形式有分体空调、变频空调、单元式热泵空调、水地源热泵空调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即VRV或VRF空调。本标准所表述的空调系统亦指变频多联式空调系统。
技术特点:
(1)变频技术 能效比高,节能性好,符合国家的低碳和节能减排的政策。
(2)环保技术 采用R410A新冷媒。
(3)智能控制技术 实现远程智能化控制,提高舒适度和生活品质。
(4)一拖多技术 每户只有一个主机,节约安装空间,空调机位少,建筑立面美观。
4.1 空调系统
4.1.1 空调外机设置要求如下:
(1)空调室外机组四周与墙壁的最小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
接管或操作侧≥500mm;非操作侧≥300mm(如图所示)。
(2)冷媒铜管最大配管长度和高差应符合空调厂家的产品标准。
(3)制冷功率<8匹的室外机距机组一米处的噪音≤60dB(A), 制冷功率≥8匹的室外机距机组一米处的噪音≤ 65dB(A),且均具有夜间静音运行模式。
(4)空调外机的位置应由暖通设计师与建筑设计师协商后确定。
(5)避免机组运行噪音和废热污染对业主的生活环境造成影响。 ※空调外机不宜安装在有采光或开窗通风要求的窗口外。
4.1.2 放置空调外机的设备阳台或机位须通透,机组的进排风处如设置通风百叶,百叶的透风率应大于85%,且宜采用开启式百叶窗。选用上排风的空调外机时,应根据厂家要求设置导流弯管。
4.1.3空调系统的冷热负荷,应根据所服务地区的气候特点、使用习惯、空调类型和调节方式,原则上按各空调区域逐时冷负荷的综合最大值计算确定。江浙等南方地区户内空调负荷设计指标可参照下列经验值选取:
(1)主卧室≥220W/m2;
(2)次卧、书房、卫生间≥200 W/m2;
(3)客餐厅、起居室≥250 W/m2;
(4)北方地区和其它特殊房间的空调负荷所仍须按逐时冷负荷计算确定。
4.1.5 户内公共走道、楼梯、走入式衣柜及面积小于10 m2的卫生间应将其面积的一半折算入户内空调面积,并由临近功能区的空调内机承担负荷。
4.1.6 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拖带率应满足以下要求:
(1) 8匹以下机组拖带率≤1.15;
(2) 8匹及以上机组拖带率≤1.25;
(3)拖带率如需突破上述规定时,须将空调技术方案报集团技术部门进行评审。
4.1.7 空调室内机选型时应注意其噪音值,要求中档风速时内机噪音≤35dB(A)。为控制室内机噪音,卧室空调内机型的制冷功率不宜大于7.1kw(3匹)。
问题专业:招投标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2-23 21:56:43
提问网友:18900804550
医用床位中心吸氧、负压系统,造价为多少钱一套。、
解答网友:米老鼠
与相关厂家或销售商去联系确定单价,不同的规格、不同的要求(比如发票类型、是否运输、是否安装调试等)单价是不一样的
内容摘要:
第4章: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
4.1空气源热泵机组技术参数
4.2空气源热泵机组变工况特性
4.3空气源热泵空调机组冬季除霜控制
4.4空气源热泵系统的平衡点
4.5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要点
4.1.1空气源热泵机组的特点
空气源热泵机组也称为风冷热泵机组,是空气/空气热泵和空气/水热泵的总称。
特点:
一机两用,具有夏季供冷和冬季供热的双重功能;
不需要冷却水系统,省去了冷却塔、水泵及其连接管道;
安装方便,机组可放在建筑物顶层或室外平台上,省去了专用的机房。
缺点:
由于空气的传热性能差,所以空气侧换热器的传热系数小,换热器的体积较为庞大,增加了整机的制造成本。
由于空气的比热容小,为了交换足够多的热量,空气侧换热器所需的风量较大,风机功率也就大,造成了一定的噪音污染。
当空气侧换热器翅片表面温度低于0℃时,空气中的水蒸气会在翅片表面结霜,换热器的传热阻力增加使得制热量减小,所以风冷热泵机组在制热工况下工作时要定期除霜。除霜时热泵停止供热,影响空调系统的供暖效果。
冬季随着室外气温的降低,机组的供热量逐渐下降,此时必须依靠辅助热源来补足所需的热量,这就降低了空调系统的经济性。
结构特点:
制热与制冷循环采用独立的节流机构(热力膨胀阀、电子膨胀阀或毛细管),因此还需要多个单向阀辅助转换制冷剂流向。
除小型机组采用单台压缩机外,中大型冷热水机组均用两台或多台压缩机,每台压缩机可配有独立的空气侧换热器,但系统只用一台水侧换热器。
为了平衡多路换热盘管的工质流量,空气侧换热器采用分液器,由多根细铜管连接换热器的各路换热盘管。
系统除了使用常用的干燥过滤器、电磁阀等辅助件外,还要使用汽液分离器和油分离器。
4.1.2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参数及相关标准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额定制热量和额定制冷量是指机组在标准试验工况下的数据,必须把额定数据转换成运行工况下的数据,才能供空气源热泵系统设计时使用。
4.2.1热源温度变化对机组供热能力的影响
特性: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随室内温度的增高而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室内温度的增高相应提高了冷凝温度,当冷凝温度提高后的工质液体节流以后其干度增加,液体量的减少必然导致系统从环境中吸收的汽化潜热减少,制热量也就相应减少。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输入功率随室内温度的增高而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冷凝压力相应提高后压缩机的压力比增加,压缩机对每千克工质的耗功增加,导致压缩机的输入功率增加。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制热量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减少。
这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的降低相应降低了蒸发温度,当蒸发温度降低后的压缩机吸气温度也会下降,吸气比容增加使得系统的工质流量下降,制热量也就相应减少。当环境温度降低到0℃左右时,空气侧换热器表面结霜加快,此时蒸发温度下降速率增加,机组制热量下降加剧。
空气源热泵机组的输入功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而下降。当环境温度降低时系统的蒸发温度降低,使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减小,压缩机的输入功率也就下降。
提问日期:2022-02-23 21:48:25
提问网友:sam
解答网友:GXZ
是的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东
提问日期:2022-02-23 21:48:00
提问网友:小白
解答网友:GXZ
几字形钢筋基础面:((高度+基础厚度400-保护层厚度*2边)+0.15)*2++(0.2-保护层厚度*2边)
问题专业:安装,
提问日期:2022-02-23 21:46:24
提问网友:xin666
解答网友:幸福像花一样
是算三根管
提问日期:2022-02-23 21:45:07
提问网友:造价新手自学
解答网友:GXZ
你可以布置好相应的垫层后,在垫层界面利用工具栏上的“生成土方”功能进行智能布置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技术标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villages and small towns using precast load-bearing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J15935-2021
XJJ136-2021
主编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11月1日
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20年自治区第六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公告》,由新疆农业大学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技术标准》。
标准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参考国内其他地区地方标准,针对我区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实践,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标准共分9章,主要技术内容有: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建筑及构件设计;4结构及构件设计;5设备与管线系统设计;6预制构件生产;7施工;8质量验收;9施工安全与环境保护及附录。
1总则
1.0.1为适应新疆地区村镇建设需要,提高村镇建筑质量及抗震防灾能力,积极推广绿色建材、新能源应用及绿色建筑,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抗震设防烈度为6、7、8和度地区的村镇居住建筑,城市建筑中符合本标准中高度和层数要求的居住建筑可参照使用。
1.0.3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构件加工、施工过程宜采用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M)的信息集成技术。
1.0.4当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资源有利用条件时,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宜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
1.0.5在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的设计中,除依照本标准的相关技术要求外,还应与装配式构件的生产企业充分沟通协作,因地制宜地解决好防火、节能等具体技术问题中的细节。
1.0.6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设计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residential building in viuages and small towns using precatst load-bearing composite wall structure
由预制复合墙板通过现浇边缘连接构件与楼板及其他预制构件等整装而成的承重结构体系。
2.1.2装配式复合墙体prefabricated composite wall
由预制复合墙板与连接柱、竖向现浇连接带及约束暗梁组合形成的墙体。
2.1.3预制复合墙板prefabricated composite wall panel
由截面及配筋较小的钢筋混凝土肋梁、肋柱构成肋格,内嵌轻质填充体,并与外侧细石混凝上面层整体预制而成的板式构件。
2.1.4预制夹心保温复合墙板prefabricated sandwich insulation composite wall panel
由肋梁、肋柱、轻质填充体、混凝上保护面层及保温层通过保温连接件一次性组合而成的承重、保温一体化板式构件。
2.1.5轻质填充体lightweight filler
内嵌于预制复合墙板肋格之中具有一定强度的轻质、节能块材。
2.1.6连接柱connecting column
位于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中预制复合墙板间、端部连接部位的竖向现浇钢筋混凝上构件。
2.1.7竖向现浇连接带vertical cast-in-place connection belt
位于装配式承重复合墙体结构中预制复合墙板间,仅起构造连接作用的“一”字形竖向现浇钢筋混凝上构件。
2.1.8约束暗梁constrained concealed beam
设置于预制复合墙板上方,连接楼板和预制复合墙板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构件。
2.1.9预制复合女儿墙prefabricated composite parapet
由预制复合女儿墙板与连接柱、竖向现浇连接带及预制压顶板组合形成的墙体。
2.1.10现浇边缘连接构件cast-in-place edge connection member
用于约束暗梁和连接预制复合墙板的现浇混凝土构件,主要包括:连接柱、竖向现浇连接带及约束暗梁。
2.1.11协同设计collaborative desigr
建筑、结构、设备及内装进行的一体化设计,各专业之间的配合设计,并符合建筑设计、构件生产、装配施工、使用、维护等要求的系列化设计。
2.1.12集成设计integrated design
村镇装配式承重复合墙结构居住建筑的建筑、结构、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一体化的设计。
2.1.13设备与管线系统facility and pipeline system
由给排水、供暖通风空调、电气和智能化、燃气等设备与管线组合而成,满足建筑使用功能的整体。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高延性混凝土加固技术标准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trengthening structure with high ductile concrete
J15934-2021
XJJ135-2021
主编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10月1日
根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21年自治区第二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新建标[2021]3号)要求,编制组经专题研究,调查总结了近年来国内有关高延性混凝上的工程应用和实践经验,采纳了该领域内的最新科研成果,在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制订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高延性混凝土材料性能;5.砌体结构加固设计;6.混凝上构件加固设计;7.农村房屋加固;8.施工与质量验收;附录。
1总则
1..1为规范高延性混凝上在加固工程中的应用,保证工程质量,做到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区、采用高延性混凝上加固砌体结构、混凝上结构、农村房屋的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
1.0.3砌体结构或混凝土构件加固前,应根据不同建筑类型,分别按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进行安全性鉴定和抗震能力鉴定。
1.0.4高延性混凝土的加固设计、施工及质量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高延性混凝上high ductile concrete
由胶凝材料、骨料、外加剂和合成纤维等原材料组成,按一定比例加水搅拌、成型以后,韧性、抗裂性能和耐损伤能力较高的特种混凝土。
2.1.2等效弯曲强度equivalent flexural strength
试件弯曲试验时,根据荷载一挠度曲线下的面积计算所得的等效弯曲强度。
2.1.3等效弯曲韧性equivalent flexural toughness
试件弯曲试验时等效弯曲强度与挠跨比的乘积,与等效弯曲强度一起作为高延性混凝上弯曲韧性的评价指标。
2.1.4材料强度利用系数strength utilization factor of material
考虑加固材料自身变形能力高于砌体或混凝上、以及在二次受力条件下其强度得不到充分利用所引人的折算系数。
2.1.5农村房屋rural building
指农村地区自建的用于居住或生活的房屋。
2.1.6高延性混凝土面层加固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高延性混凝上,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2.1.7高延性混凝土条带加固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high ductile concrete strip
在结构关键部位增设一定宽度和厚度的高延性混凝上条带,提高结构整体性,结构构件承载力和抗震能力的加固方法。
2.1.8配筋高延性混凝上面层加固structure member strengthening with reinforced high ductile concrete layer
在原结构构件表面增设一定厚度的配筋高延性混凝土,提高结构整体性和抗震能力、提高结构构件承载力的加固方法。
2.1.9加固设计使用年限design service life after strengthening
设计规定的结构加固后预期的正常使用年限。
2.1.10结构胶粘剂structural adhesive
用于承重结构构件粘接或错固的、能长期承受设计应力和环境作用的胶粘剂,简称结构胶。
问题专业:土建计量GTJ,
提问日期:2022-02-23 21:38:30
提问网友:何玉婷
2022-02-23 21:39:11 补充
解答网友:
结构图上无,但从建筑图上可以看出地下室层5.2-0.06为5.14,楼层表里的基础层的层高一般就取要绘基础的最高那个高度就行,这个基础含承台,筏板等所有的基础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工程建设标准
“城市病”治理技术标准
Governing Technical Standard of Urban Disease
J15933-2021
XJJ134-2021
主编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批准部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实施日期:2021年10月1日
根据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20年自治区第四批工程建设标准编制计划的公告》(2020年第118号)的要求,由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编制完成了《“城市病”治理技术标准》。
编制组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结合新疆地域特点,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及参考国内其他地区地方标准,针对我区实际情况,结合工程实践,在听取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对具体内容进行了反复讨论、修改,最后经专家审查后定稿。
本标准主要技术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生态环境“城市病”;5.公共服务“城市病”;6.基础设施“城市病”;7.交通出行“城市病”;8.公共安全“城市病”;9.防灾减灾“城市病”;10.城市风貌“城市病”及附录。
1总则
1.0.1为指导自治区各地统筹谋划治理“城市病”,补齐城市短板,转变城市发展方式,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制定本标准。
1..2本标准适用于自治区行政管辖范围内住房和城乡建设领域开展城市和县城“城市病”治理工作。
1.0.3“城市病”的治理应遵循“坚持问题导向、坚持目标导向、坚持可操作性及注重全面统筹和渐进实施”等基本原则。
1.0.4“城市病”的治理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自治区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城市病”
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因人口快速集聚、用地规模扩张和产业发展引发的环境污染、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供给不足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居民生活质量下降、经济发展成本上升、生态环境破坏,阻碍了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影响到城市居民获得感和幸福感。这些城市发展问题统称为
“城市病”。
2.0.2“城市病治理”
通过城市科学规划、完善设施供给建设、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等有效手段,解决城市发展中的主要瓶颈,使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城市安全和防灾减灾应急处理能力进一步加强、城市风貌特色凸显,增强人民对生活城市的满意度和幸福感。这些措施和途径称为“城市病治理”。
2.0.3固体废弃物
人类在生产、消费、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城市建筑垃圾、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危险固体废物。
2.0.4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未列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危险废物鉴别标准通则》(GB5085.7)、《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5086)及《固体废物腐蚀性测定》(GBT1555),判定为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工业固体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