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建筑面积计算规则记不住,如何理解记忆,建筑面积计算规则的原理?-四川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6-22 09:51:26
提问网友:杨工
解答网友:天海一线
计算建筑面积有2个必须的条件:1、有顶盖,2、空间必须加以利用,也就是必须有使用功能。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06-22 09:51:26
提问网友:杨工
解答网友:天海一线
计算建筑面积有2个必须的条件:1、有顶盖,2、空间必须加以利用,也就是必须有使用功能。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95-2017
J13844-2017
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low temperature air source heat pumps for heating (air conditioning)systems
2017-04-26发布2017-07-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山东省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和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以低温空气源热泵作为冷热源的供暖(空调)工程设计、施工及验收。
1.0.3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应根据建筑功能要求及材料供应和施工条件,确定设计和施工方案,严格执行质量检验和验收规范。
1.0.4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执行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我省现行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ir source heat pump packages
由电动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以空气为热源的热泵机组,并能在不低于-20℃的环境温度里制取热水的机组。
2.0.2低温空气源多联式热泵机组low ambient temperature air source multi-connected heat pump packages
由电动机驱动的蒸气压缩制冷循环,以不低于-20℃的空气为热源制取热风的多联式热泵机组,简称低温多联机。
2.0.3供暖地面heated floor
采用地面辐射供暖方式的地面构造整体,不包括热媒供给系统。
2.0.4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填充式地面辐射供暖floating screed floor radiant heating
加热部件敷设在绝热层之上,需填充混凝土或水泥砂浆后再铺设地面面层的地面辐射供暖形式,简称混凝土填充式地面辐射供暖。
2.0.5预制沟槽保温板地面辐射供暖pre一grooved insulation board floor radiant heating
将加热管敷设在预制沟槽保温板的沟槽中,加热管与保温板沟槽尺寸吻合且上皮持平,不需要填充混凝土即可直接铺设面层的地面辐射供暖形式。
2.0.6预制轻薄供暖板precast light heating board
由保温基板、支撑木龙骨、塑料加热管、粘结胶、铝箔、配水和集水等装置组成,并在工厂制作的一种一体化地面供暖部件,简称供暖板。
2.0.7毛细管网capillary mat由多根外径3mm~5mm的塑料细管以一定的间距组成的管网,管网的两端分别焊接在厚壁的集管上,形成一个封闭的集、分水形式的网栅。
3设计
3.1一般规定
3.1.1采用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时,冬季供暖和夏季空调可采用下列冷热源形式之一:
1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作为冬季室内供暖水系统热源,同时作为夏季空调水系统冷源;
2低温多联机作为室内供暖系统热源,同时作为夏季空调冷源。
3.1.2地面辐射供暖供水温度不宜超过45℃,供回水温差不宜大于8℃,且不宜小于3℃;毛细管网辐射系统管内水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毛细管网设置于顶棚及墙面时,供水温度宜25℃~35℃;
2毛细管网设置于地面时,供水温度宜30℃~40℃;
3供回水温差宜采用3℃~6℃。
3.1.3在冬季设计工况条件下,小型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其制热性能系数(CP)不应小于2.1;大中型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其制热性能系数(C0P)不应小于2.3;低温空气源多联式热泵机组制热综合性能系数(PLV(H))不应小于2.2。
3.1.4供暖水系统的主要末端设备宜采用辐射供暖地面、风机盘管、毛细管以及散热器;供冷水系统的主要末端设备宜采用风机盘管、毛细管。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应用系统实例详见附录A。
3.1.5以低温多联机为冷热源时应采用直接蒸发式空调室内机。
3.2负荷计算
3.2.1供暖(空调)房间热负荷与冷负荷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3.2.2全面辐射供暖室内计算温度应比对流散热器供暖的设计温度降低2℃取值。全面辐射供冷室内设计温度可较对流供冷的设计温度提高0.5℃~1.5℃。
3.2.3局部辐射供暖系统的热负荷应按全面辐射供暖的热负荷乘以表3.2.3的计算系数的方法确定。
3.2.4进深大于6m的房间,宜以距外墙6m为界分区,分别计算热负荷和冷负荷,并进行管线布置。
3.2.5辐射供暖系统敷设加热管部件的建筑地面和墙面,不应计算其传热损失。
3.2.6建筑(除楼梯间外)的围护结构耗热量高度附加率,散热器供暖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应附加2%,但总附加率不应大于15%;地面辐射供暖的房间高度大于4m时,每高出1m宜附加1%,但总附加率不宜大于8%。
3.2.7采用分户热计量或分户独立热源的辐射供暖系统,应考虑间歇运行和户间传热等因素。
3.3热泵机组的选择计算
3.3.1当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或低温多联机作为供暖、空调的冷热源时,其规格应按满足本条1、2款要求的最大规格确定。
1在实际供暖设计工况下,制热量应能够满足冬季供暖负荷;
2制冷量应能够满足用户夏季空调冷负荷。
3.3.2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有效制热量应根据室外空调计算温度,分别采用温度修正系数和融霜修正系数进行修正。
3.3.3建筑物内系统应根据建筑的特点及使用功能确定热泵机组的设置方式及末端系统形式。
3.3.4热泵机组应按实际运行参数选型。
3.3.5末端设备应按实际运行参数选型。
3.4水系统设计
3.4.1供暖(空调)系统的水质及其保证措施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3.4.2供暖(空调)水系统布置和选择管径时,应减少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当设计工况时并联环路之间压力损失的相对差额超过15%时,应采取水力平衡措施。
3.4.3供暖(空调)水系统应按设备、管道及其附件所能承受的最低工作压力和水力平衡要求进行竖向分区设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现场敷设的加热管及其附件应满足系统工作压力要求;
2采用供暖地面辐射供暖时,应根据辐射供暖系统压力选择相应承压能力的产品。
3.4.4供暖板、毛细管的压力损失应根据产品检测报告确定。
3.4.5加热管和供暖板输配管的局部压力损失应通过计算确定。
3.4.6应根据水系统的阻力计算结果配置或校核相应的循环水泵,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供暖空调冷热水系统的循环泵应满足系统冬季供热设计工况和夏季制冷工况所需流量和扬程的较大值;
2当水系统添加防冻液时应根据防冻液浓度和性质对系统循环流量和阻力进行修正。
3.4.7采用集中热源或冷源的住宅建筑,楼内供暖供冷系统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采用共用立管的分户独立系统形式;
2同一对立管宜连接负荷相近的户内系统;
3一对共用立管在每层连接的户数不宜超过3户;
4共用立管接向户内系统的供、回水管应分别设置关断阀,其中一个关断阀应具有调节功能;
4设备及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低温空气源热泵供暖(空调)系统的所有设备、配套装置及附件,以及自动监控系统,应由同一生产企业或供应商配套供应,并配合设计单位进行深化设计。
4.1.2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1部分:工业或商业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GB/T25127.1及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冷水)机组第2部分:户用及类似用途的热泵(冷水)机组GB/T25127.2的有关规定。
4.1.3低温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多联式空调(热泵)机组GB/T25857的有关规定。
4.1.4设置新风系统时,新风处理设备等均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4.2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
4.2.1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应具有先进可靠的融霜控制措施,除霜效率要高,除霜时间要短。
4.2.2低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单台容量及台数的选择,应能适应供暖空调负荷全年变化规律,满足季节及部分负荷要求。
4.2.3建筑物应满足新风需求,新风机组应结合建筑特点,优先采用具有能量回收、过滤功能的产品。
4.2.4低温空气源热泵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确保进风与排风通畅,在排出空气与吸人空气之间不发生明显的气流短路;
2避免受污浊气流影响;
3噪声和排热符合周围环境要求;
4便于对室外机的换热器进行清扫。
4.2.5当室外机组集中布置时,应在室外机组周围留有充足的散热空间,以防止进、排风的气流短路或吸人其它室外机组的排风。
4.2.6当室外机组分散布置在建筑物各层的预留位置时,应考虑既不应影响建筑立面的景观,又有利于与室外空气的热交换,同时便于清洗和维护室外散热器。
1如果因为条件限制不能保证通风良好,应采用排风管将室外机组的排风直接排至室外空间,并避免排风管漏风,同时应满足室外机组风机的机外静压大于进、排风管的阻力之和;
2设置在多层或高层建筑中的室外机组,不应从下到上逐层、依次布置在建筑物的竖向凹槽内;必要时,宜采用气流组织模拟分析方法,辅助确定室外机组以及进、排风口的设置位置。
4.2.7供暖空调系统应进行保温,并采取防冻措施,根据系统特点和管材,应一次性加注专门配制的对环境友好、低毒、安全、缓蚀和粘度低的防冻液。
4.3供暖地面
4.3.1地面辐射供暖系统中所用材料,应根据工作温度、工作压力、荷载、设计寿命、现场防水、防火、施工性能等方面的要求,经综合比较后确定。
4.3.2供暖地面加热管的工作压力应依据系统最高工作压力确定,并以此确定供暖设施类型或计算加热管壁厚。可选用以下地面供暖形式:
1混凝土填充式;
2预制沟槽保温板式;
3水泥砂浆预制填充板式;
4预制轻薄供暖板等。
4.3.3供暖地面中绝热层、隔离层、防潮层等的设置和地面面层的选择设置等应符合辐射供暖供冷技术规程》JGJ142的相关规定。
4.3.4地面辐射供暖加热管、输配管等埋地的热水管道可采用交联聚乙烯铝塑复合管(XPAP)、聚丁烯管(PB)、交联聚乙烯管(PE-X)、耐热聚乙烯管(PE-RT)、铜管。
4.3.5冷热水管道系统应按下列原则设置阀门:
1设备进出口设置检修阀;
22台及2台以上水泵并联时,水泵出口设置止回阀;
3补水给水管出口设置止回阀,当补水压力超过设备承压能力时设置减压阀;
4膨胀罐接管不得设置阀门。
4.3.6应按下列规定设置水系统附件:
1下列位置应安装过滤器:
1)补水给水管;
2)制冷剂一水换热装置机组或循环泵人口。
2下列位置宜采用柔性软管连接:
1)循环水泵设置在制冷剂一水换热装置机组内时,制冷剂一水换热装置机组的水管进出口;
2)循环水泵设置在制冷剂一水换热装置机组之外时,循环泵的进出口。
3空调供暖管道上下拐弯的最高处应设自动放气阀,系统最低处应设泄水阀。
4制冷剂一水换热装置机组或循环水泵的进口和/或出口应安装压力表。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5093-2017
J13845-2017
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工程应用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of non-curable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coating for waterproofing
2017-04-26发布2017-06-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的性能要求及防水工程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做到安全环保、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新建、改扩建的房屋建筑与市政等防水工程。
1.0.3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除符合本规程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non-curable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coating for waterproofing
以橡胶、沥青为主要组分,加人助剂混合制成的长期保持粘性膏状体的防水涂料。
2.0.2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防水层the composite waterproof layer of non-curable rubber modified asphalt coating for waterproofing
由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其相适应的防水卷材组合而成的防水层。
2.0.3隔离层isolation layer
消除相邻两种材料之间粘结力、机械咬合力、化学反应等不利影响的构造层。
2.0.4增强材料reinforcements
夹铺在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中起到增加涂层拉伸强度作用的材料。
2.0.5加强层Reinforcement layer
在易渗漏及易破损部位设置的由非固化橡胶沥青涂料和增强材料组成的构造层。
3材料要求
3.1一般规定
3.1.1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配套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相关要求,并能满足防水设计要求。
3.1.2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及其配套材料的生产和使用应符合国家现行环保标准的规定。
3.2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
3.2.1产品外观应均匀、无结块,无明显可见杂质。
3.2.2产品物理力学性能应符合表3.2.2的规定。
3.2.3包装、运输与贮存,应符合下列规定:
1包装容器应密封严实,容器表面应标明产品名称、生产厂家、执行标准号、生产日期和产品有效期。
2运输和贮存时,不同类型的产品应分别堆放,不应混杂。禁止接近火源,避免日晒雨淋,防止碰撞,注意通风。贮存温度不宜超过40℃。
3.2.4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进场抽样检验相关规定见附录B。
4防水设计
4.1地下防水工程
4.1.1一般规定
1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做到定级准确、方案可靠、施工简便、耐久适用、经济合理。
2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根据地表水、地下水、毛细管水等的作用,以及由于人为因素引起的附近水文地质改变的影响确定。单建式的地下工程,宜采用全封闭、部分封闭的防排水设计;附建式的全地下或半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高度,应高出室外地坪高程500mm以上。
3地下工程防水设计应根据工程结构,对工程细部构造进行防水专项设计。对于应力集中部位,应设置加强层,阴阳角处应作圆弧处理。
4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防水层应用于结构迎水面。
5宜采用原浆压光或抛丸处理的混凝土结构面作为涂敷基层。
4.1.2防水等级
1地下工程防水等级的设定应根据工程的重要程度和使用中对防水的要求按表4.1.2进行确定。
2地下工程的防水设防要求,应根据使用功能、使用年限、水文地质、结构形式、环境条件、施工方法及材料性能等因素确定。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对地下工程防水设防的要求,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与其相适应的防水卷材构成的复合防水层,适用于设防等级为一级、二级的明挖法地
下防水工程。
4.1.3地下工程非固化橡胶沥青防水涂料复合防水层选材及厚度应符合表4.1.3的要求。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5092-2017
备案号J13846一2017
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规范
Code for quality management of ready-mixed concrete
2017-04一26发布2017-06-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加强和规范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促进预拌混凝土生产和应用的技术进步,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满足节能减排、绿色生产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域内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供应和使用。
1.0.3本规范是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的标准,也是对预拌混凝土质量管理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的依据。
1.0.4预拌混凝土的生产、供应和使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山东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预拌混凝土开盘鉴定ready-mixed concrete opening identification
预拌混凝士配合比首次使用时,为了验证混凝土生产质量与配合比设计要求的一致性,而采取的相应的试验检测与质量控制措施。
2.0.2骨料aggregate
在混凝土或砂浆中起骨架和填充作用的岩石颗粒等粒状松散材料,包括细骨料和粗骨料。
2.0.3人工砂artificial sand
经除土处理,由机械破碎、筛分制成的,公称粒径小于5.00mm的岩石、矿山尾矿或工业废渣颗粒,不包括软质、风化的岩石颗粒。
2.0.4混合砂mixed sand
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品种、不同品质的砂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砂。
2.0.5废浆industrial waste mud
清洗混凝土搅拌设备、运输设备和搅拌站(楼)出料位置地面,以及废弃混凝土拌合物经砂石分离机分离砂、石后,所形成的含有较多固体颗粒的液体。
2.0.6废水industrial waste water
废浆经沉淀或压滤处理,以及生产场地、运输车冲洗水、雨水经回收沉淀处理后产生的液体。
3基本规定
3.0.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按国家现行建筑业企业资质标准规定取得预拌混凝土专业承包资质后方可生产。建设、施工单位不得使用无资质企业生产供应的预拌混凝土。
3.0.2混凝土搅拌站(楼)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搅拌站(楼)8GB/T10171的规定。
3.0.3预拌混凝土企业质量管理宜采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3.0.4预拌混凝土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和质量管理需要,建立制度及质量保证体系。预拌混凝土企业宜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3.0.5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建立并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人力资源管理应满足质量管理需要,人力资源配置应满足岗位任职要求。
3.0.6预拌混凝土企业应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职业健康安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保证安全生产和文明生产。
4质量组织机构和职责
4.0.1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设置满足质量管理要求的组织机构,根据质量管理的需要,明确管理层次,设置相应的部门和岗位。
4.0.2预拌混凝土企业法定代表人是产品质量的第一责任人。
4.0.3预拌混凝土企业专职质量管理部门包括试验室和质检部门。质检部门人数应根据企业生产能力配置,且不应少于2人。
4.0.4预拌混凝土企业应规定各职能部门质量管理的职责和权限,形成文件并传递到各管理层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91-2017
J13779-2017
农村房屋建筑抗震技术标准
Seismic technical standard for rural building
2017-03-20发布2017-05-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推进山东省农村房屋建筑抗震设计施工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提高农村房屋抗震防灾能力,贯彻以预防为主的方针,减轻建筑的地震破坏,保护农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标准。
1.0.2山东省农村居民新建住房均应满足抗震设防要求,应按照不低于抗震设防烈度7度进行抗震设防。
1.0.3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地区、建筑层数为1层~2层且单体建筑面积不超过360m2的一般农村房屋。
1.0.4按本标准进行抗震设防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的目标是:当遭受低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多遇地震影响时,一般不需修理即可继续使用;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抗震设防烈度的地震影响时,房屋主体结构不致严重破坏,围护结构不发生大面积倒塌。
1.0.5农村房屋建筑在落实抗震设防措施的同时,应坚持“保护环境、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简便易行、经济合理、安全可靠、节约资源”的原则。
1.0.6农村房屋建筑的抗震设计与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抗震设防烈度seismic fortification intensity
按国家规定的权限批准作为一个地区抗震设防依据的地震烈度。一股情况下取50年内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
注:本规程中为避免重复,“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8度”,一般简写为“7度、8度”,而省略“抗震设防烈度”字样。
2.1.2场地site
工程群体所在地,具有相似的反应谱特征。如一个居民小区或自然村的范围。
2.1.3抗震措施seismic fortification measures
除地震作用计算和抗力计算以外的抗震设计内容,包括抗震构造措施。
2.1.4抗震构造措施details of seismic desigr
根据抗震概念设计原则,一股不需计算而对结构和非结构各部分必须采取的各种细部构造措施,避免结构在地震时的损坏或倒塌。
2.1.5砌体结构房屋masonry structure
由砖或砌块和砂浆砌筑而成的墙、柱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砖包括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蒸压灰砂砖和蒸压粉煤灰砖等;砌块指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主要包括实心砖墙、多孔砖墙、蒸压砖墙、小砌块墙等砌体承重房屋。
2.1.6石结构房屋stone structure
由石砌体作为主要承重构件的房屋。主要指料石和平毛石砌体承重房屋。
2.1.7结构体系structural system
房屋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构件及其相互连接形式的总称。
2.1.8结构单元structural cell
能够独立地承受竖向和水平荷载的房屋单元,通常由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相隔离。
2.1.9烧结普通砖fired common brick
由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过焙烧而成的实心或孔洞率不大于规定值且外形尺寸符合规定的砖。分烧结粘土砖、烧结页岩砖、烧结煤矸石砖、烧结粉煤灰砖等。
2.1.10烧结多孔砖fired perforated brick
以粘土、页岩、煤矸石或粉煤灰为主要原料,经焙烧而成、孔洞率不小于25%,孔的尺寸小而数量多,主要用于承重部位的砖。简称多孔砖。
2.1.11蒸压灰砂砖autoclaved sand-lime brick
以石灰和砂为主要原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蒸压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灰砂砖。
2.1.12蒸压粉煤灰砖autoclaved flyash-lime brick
以粉煤灰、石灰为主要原料,掺加适量石膏和集料,经坯料制备、压制成型、高压蒸汽养护而成的实心砖。简称粉煤灰砖。
2.1.13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普通混凝土或经骨料混凝土制成,主规格尺寸为390mm×190mm×190mm、空心率在25%~50%的空心砌块。简称混凝土砌块或砌块。
2.1.14混凝土砌块砌筑砂浆mortar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水泥、砂、水以及根据需要掺人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采用机械拌和制成,专门用于砌筑混凝土砌块的砌筑砂浆。简称砌块专用砂浆。
2.1.15混凝土砌块灌孔混凝土grout for concrete small hollow block
由水泥、集料、水以及根据需要掺人的掺和料和外加剂等组分,按一定比例,采用机械搅拌后,用于浇注混凝土砌块砌体芯柱或其他需要填实部位孔洞的混凝土。简称砌块灌孔混凝土。
2.1.16带壁柱墙pilastered wall
沿墙长度方向隔一定距离将墙体局部加厚形成墙面带垛的加劲墙体。
2.1.17刚性横墙rigid transverse wall
在砌体结构中刚度和承载能力均符合规定要求的横墙。
2.1.18抗震墙seismic structural wall
主要用以抵抗地震水平作用的墙体。
2.1.19混凝土构造柱structural concrete column
在多层砌体房屋墙体规定部位,按构造配筋,并按先砌墙后浇灌混凝土柱的施工顺序制成的混凝土柱。通常称为混凝土构造柱,简称构造柱。
2.1.20圈梁ring beam
在房屋的檐口、窗顶、楼层或基础顶面标高处,沿砌体墙水平方向设置封闭状的按构造配筋的混凝土梁式构件。
2.1.21配筋砖圈梁reinforced brick ring beam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的底部或顶部,在两皮或多皮砖砌筑砂浆中配置水平钢筋所构成的水平约束构件。
2.1.22配筋砂浆带reinforced mortar band
为加强结构整体性和提高墙体的抗倒塌能力,在承重墙体沿竖向的中部设置50mm~60mm厚的水平砂浆带,砂浆带中配置通长水平钢筋。
2.1.23水平系杆horizontal rigid tie bar
沿房屋纵向在跨中屋檐高度处设置的联系杆件,通常采用木杆或角钢制作。
2.1.24梁端有效支承长度effective support length of beam end
梁端在砌体或刚性垫块界面上压应力沿梁跨方向的分布长度。
2.1.25伸缩缝expansion and contraction joint
将建筑物分割成两个或若干个独立单元,彼此能自由伸缩的竖向缝。通常有双墙伸缩缝、双柱伸缩缝等。
2.1.26地基ground,foundation soils
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1.27基础foundation
将结构所承受的各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2.1.28地基处理ground treatment,ground improvement
为提高地基承载力,或改善其变形性质或渗透性质而采取的工程措施。
2.1.29单向板one-way slab
四边支承的楼板,长边与短边之比大于2。
2.1.30双向板two-way slab
四边支承的楼板,长边与短边之比不大于2。
3场地、地基和基础
3.1场地选择
3.1.1农村房屋建设选址应调查了解场地的地震基本烈度、工程地质、水文地质等有关资料。一般情况下,抗震设防要求应依据《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确定的地震动参数和地震基本烈度执行,且应符合山东省的规定;在做过地震小区规划、抗震防灾规划地区的村镇,应按照地震小区规划结果或者批准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抗震设计。
3.1.2选择建设场地应避让地震断裂带和抗震不利、危险地段,应按表3.1.2划分建筑抗震的有利、一股、不利和危险地段。
3.1.3建筑场地宜选择对建筑抗震有利的地段,宜避开不利地段;当无法避开时,应采取有效措施;不应在危险地段建造房屋。
3.1.4建筑物、构筑物布置应满足农村房屋规划的要求。建筑物前后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房屋高度的1.5倍。
3.1.5在坡边区域建造房屋时应满足一定的地震安全距离(图3.1.5-1~图3.1.5-2)。
4基本规定
4.1房屋层数
4.1.1农村房屋建筑房屋层数可根据结构类型和设防烈度确定,一股情况下不应超过表4.1.1的规定。
4.2房屋平面布置
4.2.1房屋平面布置应简单、规整,不宜局部凸出或凹进,力求规则、均匀。
4.2.2纵横墙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在平面内宜对齐且互为支撑;应减少悬墙,沿竖向应上下连续;同一轴线上窗间墙的宽度宜均匀。
4.2.3不应在房屋转角处设置转角窗。
4.3结构材料
4.3.1砌体承重结构的材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要求: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10;
2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5;3石材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20。
4.3.2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应按下列规定采用:
1烧结普通砖、烧结多孔砖、料石和平毛石砌体不应低于M5;
2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低于Mb5;
3蒸压灰砂砖、蒸压粉煤灰砖不应低于M5;
4不同强度等级砂浆的配合比可按附录C进行配制。
4.3.3钢筋宜采用延性、韧性和可焊性较好的钢筋;纵向受力钢筋、箍筋宜选用HPB300(I级)、HRB400(Ⅲ级)级热轧钢筋。
4.3.4铁件、扒钉等连接件宜采用Q235钢材。
4.3.5石材应选用质地坚硬、无风化、剥落和裂纹的石料。
4.3.6木材应选用干燥、纹理直、疤节少、无虫蛀和腐化的木料。
4.3.7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孔洞应采用专用的灌孔混凝土灌注,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b20。
4.3.8上部结构混凝土构件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当采用钢筋混凝土基础时,基础垫层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10。
4.4房屋结构布置和一般规定
4.4.1同一房屋不应在同一高度段内采用砖、石等不同墙体材料混合砌筑的承重墙体,也不应采用木柱与砖柱、木柱与石柱混合的承重结构。
4.4.2房屋屋面宜采用平屋面或双坡屋面。
4.4.3砌体结构应优先采用横墙承重或纵、横墙共同承重方案,避免采用仅由纵墙承重的方案。
4.4.4楼梯间不宜设在房屋尽端和转角处,且不宜设置悬挑楼梯。
4.4.5砌体结构的纵横墙交接处及墙体转角处应加强连接,梁、屋架应与墙、柱或圈梁等可靠连接。
4.4.6门窗洞口不宜过大,窗间墙不宜过小,同一轴线上的窗间墙宜均匀。抗震墙层高的1/2处门窗洞口所占的水平截面面积,对承重横墙不应大于总截面面积的25%,对承重纵墙不应大于总截面面积的50%。
4.4.7横墙和内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5m;外纵墙上的洞口宽度不宜大于1.8m或开间尺寸的一半。
4.4.8门窗洞口处不应采用无筋砖过梁。当洞口宽度不大于1.0m时过梁可采用木过梁或钢筋砖过梁,洞口宽度大于1.0m时除木结构外均应设钢筋混凝土过梁。抗震设防时门窗洞口过梁的支承长度不应小于240mm
4.4.9墙体门窗洞口的侧面应分别预埋木砖,门洞每侧宜埋置3块,窗洞每侧宜埋置2块,门、窗套应采用圆钉与预埋木砖牢。
4.4.10突出屋面的烟肉、女儿墙等易倒塌构件出屋面的高度,当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时不宜大于0.6m,8度时不宜大于0.5m。当超出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4.4.11烟道、通风道等不应削弱墙体;不宜采用无竖向配筋的附墙烟肉,附墙烟肉及出屋面烟肉应采取与主体结构可靠连接的加强措施(图4.4.11)。
ICS25.100.30
J4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681—2020
三刃锪钻
Three edge countersink dril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60、90°圆柱柄和莫氏圆锥柄三刃钻的型式、尺寸、技术要求、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孔口、周边倒角用三刃铭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3机床和工具柄用自夹圆锥
3型式和尺寸
3.1圆柱柄三刃德钻的型式和尺寸
3.1.190°圆柱柄三刃铭钻型式按图1的规定,尺寸按表1的规定。
3.2莫氏圆锥柄三刃钻的型式和尺寸
3.2.190°莫氏圆锥柄三刃钻型式按本标准图3的规定,尺寸按本标准表3的规定,莫氏圆锥柄尺寸和公差按GB/T1443的规定。
4标记
示例1:
刃部尺寸D=12mm、圆柱柄直径d-8mm、刃部角度为90°的圆柱柄三刃德钻,标记为:
圆柱柄三刃德钻12X8X90°JB/T13681一2020
JB/T13681-2020
示例2:
刃部尺寸D=30mm、刃部角度为90°的莫氏圆锥柄三刃钻,标记为:
莫氏圆锥柄三刃德钻30X90°JB/T13681一2020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89—2017
J13738—2017
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标准
Constructional standards of the 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2017-01-20发布2017-04-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统一数据标准,推进信息资源共享,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地下管线分类、数据分层与要素编码、数据库建设、数据提交与检查、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系统验收与成果提交、数据库动态更新与信息管理系统维护等工作。
1.0.3山东省内地下管线数据建库和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除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管线要素pipeline elements
对地下管线的特性和关系进行描述的一组基木元素。
2.0.2地下管线数据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
描述地下管线要素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及其属性的数据。
2.0.3地下管线数据库underground pipeline database
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地下管线数据的数据库。
2.0.4地下管线元数据underground pipeline metadata
描述地下管线要素或地下管线数据集的内容、覆盖范围、质量、管理方式、所有者、提供方式等信息的数据。
2.0.5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underground pipeline information management system
在计算机软件、硬件、数据库和网络的支持下,利用GIS等技术实现对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和属性信息输人、编辑、存储、统计、分析、维护更新、输出、共享和交换的计算机管理系统。
3基本规定
3.0.1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3.0.2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应来源于已有的现势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3.0.3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的数据的符号表达应符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
3.0.4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应实现数据管理、数据分析、共享交换、可视化表达等功能。
3.0.5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应具备完善的安全、保密管理措施,且符合国家、行业的相关规定。
4地下管线分类、数据分层与要素编码
4.1一般规定
4.1.1为实现地下管线数据的存储、检索、应用和交换,应对地下管线进行分类、数据分层与要素编码。
4.1.2地下管线分类、数据分层与要素编码应满足稳定性原则、扩展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和适用性原则等。
4.1.3地下管线分类、数据分层与要素编码应满足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设的功能需求。
4.2地下管线分类
4.2.1地下管线分类采用线分类法,共分三级,即大类、中类和小类。见附录A。
4.2.2地下管线的大类和中类不得重定义和扩充,小类和子类不可重定义,可根据需要进行扩充。
4.2.3地下管线包括长输管线和城市管线,其中,长输管线包括输电线,通信线和油、气、水输送主管道;城市管线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综合管廊、不明管线九类。
4.3地下管线数据分层
4.3.1地下管线数据应按照管线种类类型划分,每类管线应包括管线点、线、面、体。
4.3.2长输管线的数据图层命名宜按照“管线大类+管线中类+儿何类型”的组合方式命名;城市管线的数据图层命名宜按照“管线中类+管线小类+儿何类型”的组合方式命名,管线小类为空时,用管线中类代替。具体分层、层名及颜色见附录B。管线数据儿何类型的代号应符合表4.3.2的规定。
ICS25.100.30
J4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680—2020
内冷却可换刀片式铲钻
Interchangeable inserts spade drill with inner cooling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冷却可换刀片式削平型直柄铲钻和内冷却可换刀片式莫氏圆锥柄铲钻(以下简称铲钻)的符号、型式、尺寸、技术要求、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12mm~65mm的削平型直柄铲钻和直径12mm~114mm的莫氏圆锥柄铲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443机床和工具柄用自夹圆锥
GB/T1804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7306.2 55°密封管螺纹第2部分:圆锥内螺纹与圆锥外螺纹
GB/T15307可转位钻头用削平直柄
GB/T18376.1硬质合金牌号第1部分:切削工具用硬质合金牌号
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工作部分直径。
d:柄部直径。
d2:刀杆直径。
d:冷却环挡直径。
ds:冷却分叉孔直径。
ds:冷却通道直径。
d6:冷却环直径。
D:冷却环内孔直径。
l:总长度。
l1:有效切削深度。
12:沟槽长度。
l3:刀片长度。
l4:定位槽深度。
15:冷却环长度。
16:挡圈槽间距。
G:55°密封管螺纹代号。
a:分叉孔水平角。
y:分叉孔仰角。
T:刀片厚度。
4型式和尺寸
4.1削平型直柄铲钻
4.1.1削平型直柄铲钻型式如本标准图1所示,尺寸按本标准表1~表5的规定,密封管螺纹按GB/T7306.2的规定。
ICS25.100.30
J41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679—2020
高速钢航空加长钻
High speed steel aircraft extension drill
2020-04-16发布 2021-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高速钢航空加长钻的符号、型式与尺寸、技术要求、标志和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直径为1.40mm~13.20mm的高速钢航空加长钻(以下简称航空加长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04一2000一般公差未注公差的线性和角度尺寸的公差
GB/T17984—2010麻花钻技术条件
3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d:直径。
I:总长度。
1:沟槽长度。
E:第二切削刃角。
v:横刃角。
2p:顶角。
a:主切削刃后角。
B:槽口角。
:槽口倾角。
:横刃长度。
4型式与尺寸
4.1航空加长钻按钻尖型式、螺旋角和芯厚尺寸不同分为A型、B型、C型和D型四种类型。
4.2航空加长钻的型式按图1的规定。
4.3航空加长钻的总长度分为150mm和300mm两种,沟槽长度按表1的规定。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88—2017
J13737—2017
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etecting and surveying underground pipelines and cables
2017-01-20发布2017-04-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了统一山东省地下管线探测中技术准备、探查、测量、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综合管廊探测、工程监理、成果资料整理与验收等工作的技术要求,及时、准确和完整地为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工作提供地下管线基础信息,制定木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以获取地下管线基础信息为目的的地下管线探测工作。
1.0.3本规程以中误差作为衡量探测精度的指标,二倍中误差作为极限误差。
1.0.4开展地下管线探测时,应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方法和新仪器,但应满足本规程的精度要求。
1.0.5开展地下管线探测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及省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地下管线underground pipeline
建设于地下的用于传输液体、气体或粉末的管道(沟、廊)和用于输送电力、信息的线缆、通道及其附属设施。
2.0.2地下管线基础信息underground pipeline basic information
满足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等工作需要的地下管线信息,主要包括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的空间位置、空间关系、规格、材质、建设日期、权属单位等。
2.0.3地下管线探测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ng and surveying
确定地下管线空间位置、空间关系及其属性的全过程。
2.0.4管线点surveying point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地下管线探查过程中,为准确描述地下管线的走向特征和附属设施信息而设立的测点。
2.0.5明显管线点obvious pipeline point
地下管线投影中心位置在实地可直接定位的管线点。
2.0.6隐蔽管线点concealed pipeline point
实地不可见,需采用仪器探测或打样洞开挖、钎探探测的管线点。
3基本规定
3.0.1地下管线探测应利用调查、物探、测绘、计算机等技术手段查明地下管线的类别、走向、平面位置、高程、埋深、规格、材质、埋设方式、载体特征、建设日期、权属单位等信息,编绘地下管线图,生成人库数据文件。
3.0.2地下管线探测对象应包括长输管线和城市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其中,长输管线包括输电线、通信线和油、气、水输送主管道;城市管线包括电力、通信、给水、排水、燃气、热力、工业、综合管廊等。
3.0.3地下管线普查取舍标准应满足成果使用要求,但不得低于表3.0.3的规定。
3.0.4地下管线探测应采用城市统一的平面坐标系统和高程基准。
3.0.5地下管线图的比例尺宜与基本比例尺一致。
3.0.6用于地下管线探测的仪器设备均应检验或校准合格后再投人使用。
3.0.7地下管线探测的精度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城市地下管线探测技术规程》CJ61的规定。
3.0.8地下管线探测的基本程序宜包括:接受任务(委托)、技术准备、实地调查、仪器探查、控制测量、管线点测量、数据处理及管线图编绘、人库数据文件生成、质量检查、权属单位审核、技术总结编写和成果验收、归档等。当探测任务简单及工作量较小时,上述程序可简化。
3.0.9地下管线探测任务应签订合同书,明确责任。合同书的内容宜包括:任务(合同)编号、工程名称、测区位置和范围、作业内容、技术要求、工作期限、应提交的成果、工程造价、付款方式及有关责任等。
3.0.10地下管线普查宜实行工程监理的管理工作模式。
3.0.11地下管线探测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测绘成果质量检查与验收》GB/T24356的规定实行“二级检查、一级验收”制度。
3.0.12地下管线探测成果资料应按档案管理规定归档管理。
3.0.13外业探测应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遵守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并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3.0.14地下管线探测工作中应加强保密工作,确保涉密数据安全。
4技术准备
4.1一般规定
4.1.1地下管线探测应进行技术准备,技术准备的内容可根据工程类型确定。技术准备应包括现况调绘、现场踏勘、仪器校验、探查方法试验、已有管线普查成果整合利用和技术设计书编制。
4.1.2现况调绘应对已有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收集、分类、整理,编绘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作为地下管线探测的依据。调绘工作应在测区地下管线探测工作前完成。现况调绘应根据工程范围和要求进行,工作完成后应提交地下管线调绘图和地下管线成果表。
4.1.3现况调绘完成后应进行测区现场踏期,核实所收集资料的可利用程度,初步拟定探测方法与技术。
4.1.4应根据现场踏勘结果,对拟定探测方法与技术进行有效性试验,确定采用的探测方法与技术,提出拟采用的探查仪器设备。
4.1.5拟投人使用的各类探查仪器在使用前均应进行仪器校验,并形成记录。
4.1.6当测区已开展过管线普查,应对已有普查成果进行整合利用。
4.1.7应根据现况调绘、现场踏勘、仪器一致性校验、探查方法试验、已有普查成果整合等情况编制技术设计书,并进行评审。
4.2地下管线现况调绘
4.2.1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应包括下列内容:
1收集测区范围内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点之记、成果表及基础地形图;
2收集测区范围内的已有地下管线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
3编绘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
4.2.2地下管线收集资料应包括下列内容:
1地下管线设计图、施工图、竣工图、栓点图、示意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测成果;
2技术说明资料及成果表;
3道路规划红线图。
4.2.3资料收集完成后应对所收集资料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下列工作:
1分析测区范围内的控制点起算基准、密度是否满足地下管线测量的要求,分析成果可靠性、可利用程度,以及保存情况和点位变化情况;
2判定基础地形图现势性、精度是否满足地下管线测量的要求;
3分析判断所收集的地下管线资料的参考利用价值。
4.2.4编绘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整理,将管线权属信息、管线位置、连接关系、管线构筑物或附属物、规格(管径或断面宽高)、材质、传输物质特征(压力、流向、电压等)、建设日期等管线属性数据转绘到基础地形图上,编绘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
2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宜根据管线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测成果编制,无竣工图、竣工测量成果或外业探测成果时,可根据施工图及有关资料,按管线与邻近的建(构)筑物、明显地物点、现有道路边线的相互关系进行编制。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上应注明管线资料来源。
4.3现场踏勘
4.3.1现场踏期应包括下列内容:
1核查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上明显管线点与实地的一致性;
2核查测区内测量控制点的位置和保存情况,并验证其精度;
3核查测区地形图的现势性;
4核查测区地物、地貌、交通、地球物理条件及各种可能存在的干扰因素。
4.3.2现场踏助完成后应进行下列工作:
1在地下管线现况调绘图上标注与实地不一致的管线;
2记录控制点保存情况和点位变化情况;
3判断地形图可用性;
4初步拟定现场可采用的探测方法、技术和探测方法试验的最佳场地。
ICS27.020
J92
备案号:64874—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555—2018
往复式内燃机气缸密封性试验方法
Reciprocating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Cylinder tightness test methods
2018-07-0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往复式内燃机气缸密封性试验的方法和试验结果的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道路车辆、船舶、农用拖拉机和林业机械、工程机械、发电机组、排灌机械用的往复式内燃机(以下简称内燃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47.2一2017中小功率内燃机第2部分:试验方法
GB/T18297一2001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18297一2001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气缸cylinder
由活塞、活塞环、气缸套或气缸体、气缸盖、气缸垫、气门、气门座圈、预热塞、喷油器或火花塞围成的空间。
4试验要求
4.1试验用内燃机应符合内燃机制造厂技术文件的规定。
4.2试验所使用的测功机应具备倒拖功能(如电力测功机)
4.3气缸压力传感器安装可以借用预热塞孔,必要时需加工工艺孔。
4.4冷却液采用软水或内燃机制造厂规定的冷却液。试验时保证节温器处于最大开度,出水温度控制在360K~366K。
4.5机油牌号按内燃机制造厂的规定。试验时主油道的入口机油温度应控制在373K~383K或按内燃机制造厂的规定。
4.6试验所用仪表精度、测量部位及试验数据的计算按GB/T18297一2001中第4章和第5章的规定。
ICS27.020
J92
备案号:64873—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554—2018
内燃机曲轴弯曲疲劳试验方法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bending fatigue test methods for crankshaft
2018-07-04发布 2019-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内燃机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的术语和定义、试件抽样、试验装置、试验方法、试验步骤、试验结果的处理与评价、试验报告。
本标准适用于内燃机曲轴曲拐的台架弯曲疲劳试验。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358(所有部分)统计学词汇及符号
GB/T10623—2008金属材料力学性能试验术语
GB/T24176—2009金属材料疲劳试验数据统计方案与分析方法
3术语和定义
GB/T3358(所有部分)、GB/T10623一2008及GB/T24176一200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应于本文件。
3.1
循环基数circular base
测定疲劳强度时,人为规定的一个载荷循环次数界限。试样超过该界限即中止试验,推荐使用1。
3.2
试验载荷test load
样本总数为n的一组试验中,第i次独立试验所施加的交变载荷幅值。
3.3
载荷水平load level
在试验控制条件下的载荷强度,例如:载荷幅值、最大载荷与载荷范围。
3.4
子样specimen
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样件。
3.5
存活率survival rate
试件在给定载荷作用下存活的概率。
3.6
中位秩median rank
在个单元样本第i次失效时真实失效概率在50%的置信水平上应具有的值,以Fi-0.3/n+0.4表示。
3.7
累计失效概率cumulative failure probability
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与规定的时间内未完成规定的功能的概率。
4试件抽样
4.1总样本
4.1.1曲轴弯曲疲劳试验的总样本在材料、几何尺寸以及工艺技术条件上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为合格的产品。
4.1.2总样本应具有相同的特性,如果总样本显示了不同的疲劳影响因素的特性,例如批次、材料、加工工艺与铸造方式等,则总样本应依照上述特性分组,每组随机抽样的样件数应与分组的大小成比例。
4.2抽样
对于解释性研究,要求至少抽取10个试样估计疲劳强度的平均值与标准偏差;对于可靠性数据,要求至少抽取20个试样。抽样方式为在总样本中随机抽取。
4.3最小样本数
最小样本数应满足公式(1)。
式中:
C一变异系数,即子样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值;
8x—误差限度;
n一最小样本数;
ty一一置信度为y、自由度为n-1的t分布分位点。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立体绿化技术规程
The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of Stereoscopic greening
DB37/T5084-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3723-2017
主编单位: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施行日期:2017年02月01日
2017济南
1总则
1.0.1为促进山东省立体绿化建设工程的发展,确保立体绿化工程质量,做到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环保节能、便于管理,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主要适用于新建、既有建筑的屋面、露台、地下建筑顶板、墙体、道桥、边坡等建筑界面的绿化设计、施工和质量验收。
1.0.3立体绿化工程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山东省有关标准和规定要求。
2术语
2.0.1立体绿化stereoscopic greening
是指应用植物攀援以及采用牵引或支撑等工程技术将植物栽植并依附、铺贴于各种建筑物、构筑物及其它空间结构上的绿化方式。
2.0.2屋顶绿化roof greening
在高出地面以上,周边不与自然土层相连接的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的顶部的绿化。
2.0.3花园式屋顶绿化inversion roof greening
选择乔木、灌木和草坪、地被进行植物配置,并设置园路、座椅和园林小品等休闲设施的屋顶绿化方式。
2.0.4简单式屋顶绿化extensive roof greening
栽种低矮灌木或草坪、地被植物,不设置园林小品等休闲设施的屋顶绿化方式。
2.0.5重直绿化vertical greening
利用植物材料沿建筑、构筑物立面攀附、固定、贴植、垂吊的绿化形式。
2.0.6边坡绿化slope greening
利用植物材料或结合挂网、格构等形式沿陡峭或者缓坡面的绿化形式。
2.0.7容器种植planting in the container
在装有基质的容器或模块中种植植物。
2.0.8种植基质planting matrix
适宜植物生长并具有良好的固根、保水或排水等性能的有机或无机材料。
2.0.9有机基质organic matrix
以草炭、树皮、椰糠、棉籽粮、稻壳等植物残体为主配料的种植基质。
2.0.10无机基质Inorganic matrix
用纯天然矿物质,如珍珠岩、蛭石、陶粒、砂、浮石等为主要配料,用以种植或排(蓄)水。
2.0.11耐根穿刺防水层root resistant waterproof layer
具有防水和阻止植物根系穿刺功能的防水构造层。
2.0.12滴灌drip irrigation
利用安装在末级管道(称为毛管)上的滴头,或与毛管制成一体的滴灌带将压力水以水滴状湿润土壤,在灌水器流量较大时,形成连续细小水流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2.0.13微喷micro spray
通过低压管道系统,利用直接安装在毛管上或与毛管连接的微喷头以较小的流量用水喷酒湿润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
2.0.14排(蓄)水板water drainage/retention board
用以疏导排除或可蓄留屋顶绿化区域构成排(蓄)水层的制品。
2.0.15附属设施ancillary facilities
指水景、雕塑、廊架、景观照明等方便游人休憩观赏的园林设施。
2.0.16永久荷载permanent load
在结构使用期间,其值不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与平均值相比可以忽略不计,或其变化是单调的并能趋于限值的荷载。
2.0.17种植荷载planting load
是排(蓄)水层、过滤层、水饱和状态时土壤或种植基质层与植被层重量的总和。
2.0.18饱和容重saturated unit weight
指土壤或种植基质的孔隙中完全充满水时,单位体积的重量。
2.0.19持水量water-holding capacity
基质自然状态所能吸持的最大水量。
2.0.20客土喷播extemal-soil spray seeding
是指使用专用机械设备,将客土、植物种子和各种添加物均匀地混合在一起,以压缩空气或高压水流为输送载体,把混合物料喷涂于立地条件较差的边坡表面使之形成稳定的营养土层,以达到保护边坡、恢复植被目的的一种生态工程技术。
2.0.21液压喷播hydraulic spray
又称水力喷播、液体喷播、湿式喷播,是将种子、肥料、有机纤维、土壤改良剂、粘合剂、染色剂等与水充分混合后,用大功率喷射器将其喷射到平整好的坡面上并形成均匀覆盖层的一种高效绿化技术。
2.0.22缓冲带bufferring stripes
种植土或种植基质与女儿墙、出屋面结构、檐口、排水口等部位之间,采用种植围挡隔离,起缓冲、隔离、排水、滤水等作用的沟渠或维护通道。
2.0.23 CEC cation exchange capacty
CEC值是土壤保持可交换性K+和其它阳离子的能力。通常用每100克土壤中的毫克当量数表示,计作meq100g。有机质的CEC在200meq/100g至400meq/100g之间。故此有机质的类型及数量极大地影响土壤的CEC值。
2.0.24 EC electric conductivity
E值是土壤或种植基质的电导率,用来测量液体肥料或种植介质中的可溶性离子浓度。EC值的单位用mS/cm或mmhos/cm表示。正常的EC值范围在1 mmhos/cm(或mS/cm)-4 mmhos/cm(或mS/cm)之间。基质中可溶性盐含量(EC值)过高,可能会形成反渗透压,将根系中的水分置换出来,使根尖变褐或者干枯,
无法吸收水分和营养,导致植株出现菱蔫、黄化、组织坏死或植株矮小等症状。E值过高也会增大由绵腐病菌引起的根腐病的发生机率。
3基本规定
3.0.1立体绿化应遵循安全、可行、生态、经济和保护建筑或构筑物的原则,必须在建筑或构筑物安全允许范围内进行。
3.0.2新建、既有建筑或构筑物顶面或墙面、生态道桥及边坡、廊、柱等立体绿化设计施工应满足建筑或构筑物的荷载、防水、抗冻胀、防腐等功能的要求。
3.0.3种植屋面工程结构设计时必须计算种植荷载。既有建筑屋面改造为种植屋面前,必须对原结构进行鉴定。
3.0.4建筑屋顶绿化应按上人屋面设计安全围护结构。
3.0.5种植屋面防水层必须满足一级防水等级设防要求,且必须设置一道具有耐根穿刺性能的防水材料。
3.0.6排(蓄)水板选材应标明单位面积耐压强度和单位时间排水量。在女儿墙及出屋面结构部位应设计缓冲带。
3.0.7屋面坡度大于20%时,应采取防滑措施;大于等于50%时,不宜覆土种植。
3.0.8屋顶绿化绿植面积宜满足以下要求:
1简单式屋顶绿化宜占屋面可绿化面积的80%以上;
2花园式屋顶绿化宜占屋面可绿化面积的60%以上。
3.0.9屋顶成品苗高度不小于2.00m的乔木和灌木均应采取防风稳固措施。
3.0.10屋顶主风向不应种植枝叶密集,冠幅较大的植物。
3.0.11绿化的屋顶应设置安全防火设施。冬、春干早季节应及时清理枯枝落叶,并适当喷水。
3.0.12屋顶绿化应充分考虑设置屋顶构筑物的避雷设施,应与建筑的整体避雷设施相互连通,并应符合《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的规定。
3.0.13垂直绿化不得影响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强度和其他功能需要。
3.0.14垂直绿化应根据环境条件和观赏需要,因地制宜,贯彻生态、适用、经济、美观、安全的原则,选择适宜的植物材料和恰当的施工工艺。
3.0.15垂直绿化设计前应勘察现场,对栽植位置的朝向、光照、土壤、雨水截留、立面条件、绿地宽度等状况进行调查。
4材料
4.1一般规定
4.1.1所选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指标等应符合国家或行业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并应提供产品合格证和检验报告。
4.2耐根穿刺防水材料
4.2.1耐根穿刺防水材料应具有有资质的机构出具的耐根穿刺性能检测合格报告。
4.2.2弹性体(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和塑性体(APP)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应采用复合铜胎基、聚酯胎基,涂盖料中应含有化学阻根剂,卷材厚度均不应小于4.0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中的相关规定。
4.2.3聚氯乙烯(PVC)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TP0)防水卷材、高密度聚乙烯土工膜、三元乙丙橡胶(EPIM)防水卷材等耐根穿刺高分子防水卷材单层使用厚度不应小于1.2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中的相关规定。
4.2.4喷涂聚脉防水涂料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其主要性能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中的相关规定。
4.2.5以压型钢板为基层的屋面设计为种植屋面时,耐根穿刺防水层宜选用的聚氯乙烯防水卷材、热塑性聚烯烃防水卷材的厚度不应小于2.0mm,并应符合《单层防水卷材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T316中的相关规定。
4.2.6耐根穿刺防水材料的性能指标应符合附录A的规定。
4.3防水保护层及隔离层材料
4.3.1简式屋顶绿化屋面防水保护层材料可选玻纤布或聚酯无纺布等材料,单位面积质量不小于400g/m2。4.3.2花园式屋顶绿化平屋面宜选用刚性保护层:20mm厚1:3水泥砂或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地下覆土设施顶板刚性保护层宜选用50mm~70mm厚C20细石混凝土。
4.3.3绿化屋面坡度不小于20%时,防水保护层宜选用60mm~80mm、c6mm双向200*200,C20细石混凝土。
4.3.4刚性防水保护层与防水层之间应设置一道隔离层。
4.4排(蓄)水材料
4.4.1屋顶绿化排(蓄)水层材料应选用抗压强度大、耐久性好的轻质材料。
4.4.2凹凸型排(蓄)水板和网状交织排水板的主要性能应符合《种植屋面工程技术规程》JGJ155中的相关规定。用于屋顶绿化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10KPa。
4.4.3级配碎石的粒径宜为10mm~25mm,卵石的粒径宜为25mm~40mm,铺设厚度均不宜小于100mm。
4.4.4陶粒的粒径宜为10mm25mm,堆积密度不宜大于500kg/m3,铺设厚度不宜小于100mm。
4.4.5蓄排水无机基质,饱和容重不宜大于600kg/m3,渗透率不小于800kg/h·m2。铺设厚度不宜小于100mm。
4.4.6透水管管径不宜小于100mm,管材环刚度不小于12KPa。间隔不宜大于4m网格或鱼骨刺状铺设。
4.5过滤材料
4.5.1过滤材料宜选用聚酯无纺布,单位面积质量不宜小于200gm2。
4.6种植基质
4.6.1种植基质应具有质量轻、持水量大、透水性好、养分适度、清无毒、安全环保等优良特性。
4.6.2种植基质应提供饱和容重、Ⅱ值、肥力等相关理化指标检测报告。
4.6.3混合基质有机材料体积掺人量宜不大于20%,有机质材料应充分腐熟灭菌。
ICS77.180
H94
备案号:63939—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404—2018
棒材轧制生产线冷剪
Bar rolling line-Cold shear
2018-04-30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棒材轧制生产线冷剪(以下简称冷剪)的术语和定义、型号编制方法、标记示例、型式、参数、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棒材轧制生产线用的剪切力不低于6500KN的冷剪。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299合金工具钢
GB/T6404.2一2005齿轮装置的验收规范第2部分:验收试验中齿轮装置机械振动的测定
GB/T8542一1987透平齿轮传动装置技术条件
GB/T10095.1-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1部分:轮齿同侧齿面偏差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0095.2—2008圆柱齿轮精度制第2部分:径向综合偏差与径向跳动的定义和允许值
GB/T13306,标牌
JB/T5000.3-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B/T5000.4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4部分:铸铁件
B/T5000.5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5部分:有色金属铸件
B/T50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JB/T50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7部分:铸钢件补焊
B/T50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B/T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B/T5000.10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0部分:装配
B/T5000.1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JB/T50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JB/T5000.1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B/T5000.15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换刀小车blade changing car
冷剪更换剪刃时的专用装备。
3.2
压紧装置hold-down gear
冷剪剪切时压紧棒料,剪切完毕后快速抬起的装置。
4型号编制方法及标记示例
注:进料方向为人站在操作侧观察时冷剪的进料方向,如图1所示为左进料。
示例1:
右进料,最大剪切力为8500kN,剪刃长度为1250mm,配置扫尾装置的冷剪,标记为
BLJ-8500X1250XT2
示例2:
左进料,最大剪切力为12000k,剪刃长度为1600mm,配置抬高辊、摆动辑道的冷剪,标记为:
BLJ-12 000X1 600XT1XBXL
ICS77.180
H94
备案号:63938—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403.2-2018
热连轧精轧机第2部分:通用技术条件
Finishing mill for hot strip mill-Part 2: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8-04-30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13403的本部分规定了热连轧精轧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热连轧精轧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504铸铁轧辊
GB/T1800.2一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偏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B/T4120大型锻造合金钢支承辊技术条件
B/T5000.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产品检验
JB/T50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JB/T50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B/T50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JBT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5000.10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0部分:装配
JB/T5000.1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JB/T5000.1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JB/T5000.14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检测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切削加工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5000.9的规定。
3.1.2铸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B/T5000.6的规定。
3.1.3锻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5000.8的规定。
3.1.4焊接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B/T5000.3的规定。
3.2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
3.2.1机架的材质、热处理要求、主要的尺寸偏差、几何公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总则
每台热连轧精轧机在制造厂均应进行总装。工作辊轴承装配与支承辊轴承装配可采用部件装配方式,但要检查轧机机架及轴承座间相配合的尺寸并记录。液压缸空运转试验在制造厂进行,主传动系统空运转试验在用户安装现场进行。
4.2空转前检查
4.2.1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拧紧、牢固可靠。
4.2.2检查所有系统配管,其应按B/T5000.11的规定完成打压、冲洗,并达到系统元件的清洁度要求。
4.2.3向各干油润滑点注油,检查各润滑点是否通油或漏油。
4.2.4按总装要求调整和设定支承辊与工作辊的平衡压力。
4.2.5检查压下机构和导卫装置装配是否符合要求。
4.2.6手动盘车,测试工作辊转动是否灵活,压下机构、导卫装置有无卡阻现象。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83-2016
J13634-2016
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施工与验收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and Acceptance of Urban Road 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System
2016-11-21发布2017-02-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指导海绵城市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管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城镇道路红线内及建筑小区内的道路、绿地与广场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管理。
1.0.3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海绵城市Sponge city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下垫面能有效地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又可适当的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2.O.2雨水控制与利用Stormwater management and harvesting
削减径流总量及峰值、降低径流污染、收集回用雨水的总称。
2.0.3透水铺装地面Pervious pavement
可渗透、滞留和渗排雨水并满足一定要求的地面铺装结构。按照面层材料不同可分为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透水沥青路面、透水砖路面、碎石路面。
2.0.4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透水孔隙结构均匀分布并贯通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路面。
2.0.5露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Exposed aggregate pervious concrete pavement
经冲洗工艺,表面骨料显露出石材本色的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
2.0.6透水沥青路面Pervious aspha1 t pavement
透水孔隙结构均匀分布并贯通的的沥青混凝土路面。
2.0.7下沉式绿地Sunken green field
低于周边地面标高,可积蓄、下渗自身和周边雨水径流的绿地。
2.0.8生物滞留设施Bio-retention facility
在地势较低的区域,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
2.0.9渗井Percolation pit
通过井壁和井底进行雨水下渗的设施。
2.0.10蓄水池Reservoir
指具有雨水储存功能的集蓄利用设施。
2.0.11植草沟Grass swale
种有植被的地表沟渠,可收集、输送和排放径流雨水,并具有一定的雨水净化作用,可用于衔接其他各单项设施、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和超标雨水径流排放系统。
2.0.12渗管、渗渠Percolation trench
具有渗透功能的水管、水渠。
2.0.13初期雨水充流设施The initial rainwater removal facility
将初期冲刷效应、污染物浓度较高的降雨初期径流予以弃除的装置。
2.0.14人工土壤渗滤Artificial soil infiltration
人工土壤渗滤主要作为蓄水池等雨水储存设施的配套雨水设施,以达到回用水水质指标。
2.0.15断接Redirection of Downspout
通过切断硬化面或建筑雨落管的径流路径,将径流合理连接到绿地等透水区域。
3基本规定
3.0.1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管理应严格按设计文件实施,并应达到设计目标与指标要求。
3.0.2施工前应根据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工程特点编制施工方案。
3.0.3原材料、半成品、构配件及设备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3.0.4维护管理部门应定期对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设施的效果进行检测和评估,并及时维护。
3.0.5维护管理部门应在汛前及汛中做好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设施的检修和维护管理。
3.0.6应建立城镇道路雨水控制利用系统的施工与验收技术档案,宜实行信息化管理。
4施工
4.1一般规定
4.1.1施工现场应采取水土保持措施。
4.1.2应制定施工影响范围内的构(建)筑物保护措施。
4.2透水铺装地面
4.2.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除应符合城镇道路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1、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技术规程》CJJ/T135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混凝上搅拌时,气温高于30℃时,拌合物维勃稠度应控制在5s~8s,气温低于30℃时,拌合物维勃稠度应控制在8s~15s。
2露骨料透水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透水面层收光后应立即喷酒清洗剂,清洗剂应为强缓凝剂溶液,喷酒后24h之内表层水泥浆不应发生凝结硬化;
2)清洗剂喷酒量要适中,以湿润表层水泥浆而不发生流尚为宜。喷酒要均匀,现场温度过高而表面干燥时,可先喷酒少量清水湿润,喷酒的清水应同搅拌用水一致;
3)清洗剂喷酒完毕后,应立即用薄膜进行覆盖;
4)清洗时间应根据同条件养护的透水混凝土试块强度确定,试块强度不宜低于1.2MPa。如在清洗时发现有石子脱落现象,应立即停止清洗,并重新覆盖薄膜。
3涂覆透明封闭剂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透水混凝土面层密封前,需对面层进行清洗晒干;
2)表面干燥24h后即可进行喷涂封闭剂,增强耐久性和美观性;
3)封闭剂应按照配合比掺配使用,并随配随用,不应提前掺配;
4)密封喷涂应均匀、无明显色差。
4需要切缝的透水混凝土路面应在抗压强度达到5MPa后开始切缝。
5宜使用聚胺脂低模量嵌缝油膏或聚硫橡胶类嵌缝膏等弹性填缝剂填充变形缝。
6制备彩色透水混凝土时,面层混凝土宜全部或部分使用白色水泥,颜料应随水泥一起加入,搅拌时间不应少于5min。颜料性能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1)颜料应为无机颜料,在紫外线长期照射下不褪色,且不溶于水和一般溶剂;
2)颜料应在混凝土中易于分散,并具有优良耐候性;
3)颜料性能指标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ICS77.180
H94
备案号:63937一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403.1—2018
热连轧精轧机第1部分:性能参数
Finishing mill for hot strip mill--Part 1:Performance parameters
2018-04-30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13403的本部分规定了热连轧精轧机的型式和性能参数。
本部分适用于在热态下轧制黑色金属带钢的精轧机。
2型式
热连轧精轧机的典型结构型式如图1所示。
3性能参数
3.1热连轧精轧机按照支承辊辊身长度可分为以下规格:
—1250;
—1450;
—1580;
—1700;
—1780;
—2050;
— 2250。
ICS77.180
H94
备案号:63936—2018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13402.2-2018
冷连轧机组
主轧机第2部分:
通用技术条件
Tandem cold rolling mill-Main mill-Part 2:General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2018-04-30发布 2018-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13402的本部分规定了冷连轧机组主轧机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验收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部分适用于B/T13402.1规定的冷连轧机组主轧机,其他冷连轧机也可参照使用。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184一1996形状和位置公差未注公差值
GB/T1800.2—2009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极限与配合第2部分:标准公差等级和孔、轴极限偏差表
GB/T13314锻钢冷轧工作辊通用技术条件
JB/T4120大型锻造合金钢支承辊技术条件
JB/T5000.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部分:产品检验
JB/T5000.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3部分:焊接件
B/T5000.6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6部分:铸钢件
B/T5000.8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8部分:锻件
JB/T5000.9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9部分:切削加工件
JB/T5000.10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0部分:装配
JB/T5000.11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1部分:配管
B/T5000.12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2部分:涂装
B/T5000.13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3部分:包装
B/T5000.14一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4部分:铸钢件无损检测
JB/T5000.15-2007重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第15部分:锻钢件无损检测
3技术要求
3.1一般要求
3.1.1切削加工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BT5000.9的规定。
3.1.2铸钢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5000.6的规定。
3.1.3锻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JB/T5000.8的规定。
3.1.4焊接件未注明的技术要求应符合B/T5000.3的规定。
3.1.5产品的涂漆颜色,除应符合图样和有关技术文件的规定外,还应符合B/T5000.12的规定。
3.2,主要零件的技术要求
3.2.1机架的材质、热处理要求、主要的尺寸偏差、几何公差应符合表1的规定。
4试验方法
4.1总则
每台冷连轧机在制造厂均应进行总装配及空载试车,其试车项目是机架装配中的液压缸驱动装置等。主传动系统空运转试验在用户安装现场进行。
4.2空载试车前检查
4.2.1检查所有紧固件是否拧紧、牢固可靠。
4.2.2检查所有系统配管,其应按B/T5000.11的规定完成打压、冲洗,并达到系统元件的清洁度要求。
4.2.3向各干油润滑点注油,检查各润滑点是否通油或漏油。
4.2.4检查试车用液压站及其管路是否畅通,有无堵塞、漏油现象,是否达到了液压元件的清洁度要求。
4.2.5检查用手盘车有无卡滞现象,确认各部位正常良好后方可进行动作试验。
4.3空载试车
4.3.1液压缸驱动装置按以下要求试动:
一往复行程5次,运动灵活,无卡阻;
打开及闭合的极限位置达到要求;
试验压力下液压管路及液压缸无泄漏。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81-2016
J13639-2016
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应用技术规程
Applic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xhaust flue gas system of residential kitchen and bathroom
2016-11-21发布2017-02-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保证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工程质量,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100m以下新建、改建、扩建的普通住宅及商住两用住宅的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不适用于燃气、燃油热水器及户式燃油采暖炉等设备排放气体的排烟气道工程。
1.0.3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的设计、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Exhaust flue gas system of residential kitchen and bathroom
由排烟气道、防火止回阀、屋顶风帽及配套部件组成,用于排出厨房炊事过程中产生的油烟气或卫生间浊气,同时具备防回流和防火功能的整体垂直排放系统。
2.0.2排烟气道Exhaust duct
由普通硅酸盐水泥及热镀锌电焊网等使用机械成套设备一次成型生产,用于排出厨房炊事活动产生的烟气或卫生间浊气的预制水泥管道制品。
2.0.3防火止回阀Fireproof check value
安装在排烟气道进气口处,起阻隔烟气和防火作用的金属阀门。风机工作时呈阀片开启状态,风机不工作时阀片处于自然关闭状态,防止烟气倒灌。
2.0.4屋顶风帽Roof hood
安装在排烟气道出屋顶处,用于排出废气,防止风、雨、雪等倒灌进入排烟气道内的预制混凝土制品。
2.0.5进气口Air inlet
预留在排烟气道上的进气开口。
2.0.6管道接口固定件Fixed for interface of the Ventilating duct
用于排烟气道相邻接口处防止管道错位的金属固定部件。
2.0.7承托件Support components
由经防腐处理的钢板和钢筋制成,用于分担排烟气管道竖向荷载的金属承托部件。
3基本规定
3.0.1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的排烟气道、防火止回阀、屋顶风帽等部品构件的物理力学性能和防火性能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3.0.2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的通风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住宅厨房排烟气道每户排风量应为300m3h~500m3/h,且应防火、不倒灌。
2住宅卫生间排烟气道每户排风量应为80mh~100m3/h,且应防火,不倒灌。
3.0.3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的排烟气道、防火止回阀、屋顶风帽等应采用不燃材料制成。
3.0.4排烟气道制品应采用机械成套设备生产。
3.0.5住宅厨房卫生间排烟气系统各组成部分应四配,由系统供应商配套供应。
4材料与部品
4.1排烟气道
4.1.1主要原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1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的规定,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得低于42.5级,其中矿渣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得低于32.5级。
2增强材料热镀锌电焊网应符合多镀锌电焊网3QB/3897的规定,应使用网号04×04号热镀锌电焊网均匀布于管体四周水泥薄壁中,电焊网丝径不小于0.7mm。
3砂、石应符合建筑用砂8GB/T14684和建设用卵石、碎石8GB/T14685规定,其粒径应不大于排烟气道壁厚的三分之一。
4外加剂应符合混凝土外加剂GB8076的规定。
5水应符合混凝土用水标准》GJ63的规定。
6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的规定。
4.1.2排烟气道的长度宜为建筑层高,亦可分成两节(段)生产制作。
4.1.3排烟气道外观质量应符合下列要求:
1排烟气道管体内外表面应平整、光滑,无麻面、蜂窝、塌陷和空鼓现象,电焊网不得裸露。
2排烟气道表面不得有裂纹,内壁交角宜制成圆角或倒角。
3排烟气道端面应平整无飞边,且与管体外壁面相垂直。
4排烟气道壁厚不应小于15mm,且应满足设计要求。
5有下列情况的排烟气道允许修补:
1)每侧壁面的麻面、蜂窝不应超过两处,每处面积不应超过0.01m2;
2)端面碰损,外壁纵深度不应超过50mm,宽度不应超过100mm。
4.1.4排烟气道在制作时应预留进气口,不得在现场开洞。
4.1.5排烟气道尺寸允许偏差应符合表4.1.5规定。
ICS25.100.25
J41
备案号:34848—2012 J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行业标准
JB/T9990.2—2011代替JB/T9990.2一1999
直齿锥齿轮精刨刀第2部分:技术条件
Straight bevel gear finish generating cutter-Part 2: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2011-12-20发布 2012-04-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1范围
B/T9990的本部分规定了直齿锥齿轮精创刀(以下简称创刀)的技术要求、标志和包装的基本要求。
本部分适用于模数为0.3mm~20mm,基准齿形角为20°的刨刀。
2技术要求
2.1刨刀用W6Mo5C4V2或同等性能的高速钢制造。其工作部分硬度为63HRC~66HRC。
2.2创刀表面不应有脱碳层和软点。
2.3创刀表面不应有刻痕、裂纹、毛刺、磕刃、锈迹及烧伤等影响使用性能的缺陷。
2.4创刀表面粗糙度按图1和表1规定。
2.5a角的极限偏差按表2的规定。
2.6齿顶宽b的极限偏差按表2的规定。
3标志和包装
3.1标志
3.1.1刨刀底面上应清晰标志:制造厂商标、模数、基准齿形角、规格、材料(普通高速钢不标)。
3.1.2包装盒上应标志:产品名称、制造厂名称、商标和地址、模数、基准齿形角、规格、材料、件数、制造年月、标准编号。
3.2包装
创刀在包装前应经防锈处理,并应采取措施,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受到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