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3165-2019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技术规程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3165-2019
钢筋钢纤维混凝土 预制管片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ecast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2019-07-30发布2019年-08-30实施
辽宁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在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的管片设计和施工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安全可靠、经济适用、技术先进、保证质量,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主要依据国家标准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GB5015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和盾构法隧道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446等标准的原则制定。
1.0.3本规程适用于配置受力钢筋的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的设计、制造与施工。
1.0.4钢筋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设计和施工除应遵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所属行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钢纤维steel fiber
用钢质材料经加工制作的短纤维。
2.1.2钢纤维混凝土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掺加适量、均匀分布的钢纤维作为增强材料的混凝土。
2.1.3钢筋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precast 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segment with rebars
配有受力钢筋的钢纤维混凝土预制管片(本文中简称为钢筋钢纤维管片)。
2.1.4钢纤维等效直径equivalent diameter of steel fiber
异形、非圆形截面的钢纤维按等面积原则折算为圆形截面后的计算直径。
2.1.5钢纤维长度length of steel fiber
钢纤维外端部之间的距离。
2.1.6钢纤维延展长度developed length of steel fiber
异型钢纤维在保持横截面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展直后的长度。
2.1.7钢纤维长径比aspect ratio of steel fiber
钢纤维的长度与直径或等效直径的比值。
2.1.8纤维体积掺量fraction of fiber by volume
单位体积纤维混凝土中所含纤维的质量。
2..9预切口张开位移(CMOD)crack mouth opening displacement
长方体三点弯曲试件受中心荷载,由传感器测得试件下端预切口处张开的水平位移值,简称CMOD。
2.1.10极限弯拉强度limit of proportionality
长方体三点弯曲试件发生CMOD在0~0.05mm范围内最大荷载F对应的试件切口顶端应力,也称极限拉应力。
2.1.11残余弯拉强度residual flexural tensile strength
长方体三点弯曲试件受中心荷载,对应于试件切口顶端张开的水平位移CMOD(CMOD>CMODEL,jF1,2,3,4表示不同的CMOD位置)或切口处竖向位移Sj(此处FL)的切口处截面顶端拉应力。
2.1.12钢纤维混凝土承载力极限状态抗拉强度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tensile strength of ULS
钢纤维混凝土达到承截力极限状态规定的应变时,截面受拉区的拉应力。
2.1.13钢纤维混凝土正常使用极限状态抗拉强度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tensile strength of SLS
钢纤维混凝土达到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规定的裂缝宽度时,截面受拉区的拉应力。
3基本设计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钢筋钢纤维管片设计应包括下列内容:
1结构方案设计,包括管片选型、分块及拼装方式;
2作用及作用效应分析;
3管片结构的极限状态设计;
4管片接头构造及连接方式;
5耐久性设计;
6管片预制及施工的要求;
7满足特殊要求结构的专门性能设计。
3.1.2钢筋钢纤维管片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为100年。
3.1.3钢筋钢纤维管片设计应符合下列基本假定:
1加载前后结构构件截面应变分布保持为平面;
2钢筋应变应与周围混凝土应变相同;
3极限状态设计时应计及钢纤维混凝土抗拉强度;
4钢筋的应力应变关系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中的规定;
5钢纤维混凝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应符合本规程附录B的规定。
3.1.4钢筋钢纤维管片设计应采用以概率理论为基础的极限状态法,并应对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计算。
3.1.5钢筋钢纤维管片应对施工各阶段进行结构强度验算。
3.1.6钢筋钢纤维管片的耐久性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及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的规定。用于四、五类环境的钢筋钢纤维管片应采取可靠的防腐蚀强化措施。
4材料
4.1钢纤维
4.1.1钢纤维应选用高强钢丝切断型钢纤维。其掺量应满足钢纤维混凝土盾构管片设计承载力要求的强度和耐久性等指标要求。
4.1.2钢纤维长度不宜小于粗骨料最大粒径的2.5倍,长度宜为50mm60m,直径(或等效直径)宜为0.5m0.9,长径比宜为6080。
4.1.3钢纤维的抗拉强度应不低于1000级,宜选用1300级及以上的钢纤维。
4.1.4钢纤维的尺寸和强度质量要求应符合表4.1.4的规定。其它的质量要求应符合行业标准混凝土用钢纤维》YB/T151的规定。
4.2钢纤维混凝土
4.2.1钢纤维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应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确定。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同强度等级混凝土标准值选用。用于钢纤维混凝土管片的混凝土基体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50。
4.2.2钢纤维混凝土的受压和受拉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等,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规定值选用。
4.2.3钢纤维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和轴心抗拉强度取值应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的规定,按同强度等级混凝土规定值选用。
4.2.4钢纤维混凝土管片不同承载能力极限状态抗拉强度值的确定应符合以下规定。
1残余抗拉强度应通过试验确定,试验方法应符合本规程附录A的规定。
2当无试验数据时可在表4.2.4给出的范围内取值,且应满足本节4.2.5条的规定。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7/T 5040-2015 城镇给水厂二氧化氯消毒技术规范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
DB37/T5040-2015
J13201-2015
城镇给水厂 二氧化氯消毒技术 规范
Disinfe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chlorine dioxide for water plants
2015-08-28发布 2015-11-01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规范城镇给水厂二氧化氯的使用,保障二氧化氯的处理效果和使用安全,编制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城镇给水厂二氧化氯的制备、使用和安全管理,投加系统的设计、安装和验收。
1.0.3城镇给水厂二氧化氯的使用,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
2.0.1二氧化氯发生器(chlorine dioxide generator)
使用反应原料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主要产物为二氧化氯的设备。
2.0.2纯二氧化氯发生器(pure chlorine dioxide generator)
产物中二氧化氯纯度不小于95%的二氧化氯发生设备。
2.0.3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mixed generator of chlorine and chlorine dioxide)
以氯酸钠和盐酸为主要原料经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氯和氯气等混合溶液的发生设备。
2.0.4二氧化氯活化器(chlorine dioxide reactor)
使用稳定性二氧化氯与活化剂(一般为弱酸)反应生成主要产物为二氧化氯的设备。
2.0.5二氧化氯产量(the output of chlorine dioxide)
单位时间产生二氧化氯的质量,单位为g/h或kg/h。
2.0.6余氯(residual chlorine)
使用含氯消毒剂消毒时,经一定时间反应后水中余留的游离性氯和结合性氯的总称。
2.0.7余二氧化氯(residual chlorine dioxide)
使用二氧化氯消毒时,经一定时间反应后水中余留的二氧化氯的含量。
2.0.8有效氯(available chlorine)
与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的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本规范特指反应生成的二氧化氯和氯气全部按氧化价态换算成氯气的质量。
2.0.9有效氯产量
单位时间产生有效氯的质量,单位为g/h或kg/h。
2.0.10二氧化氯浓度
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二氧化氯的质量,单位为mg/L。
3基本规定
3.0.1给水厂选用二氧化氯发生器时,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安全与卫生标准》(GB28931)、《化学法复合二氧化氯发生器》(GB/T20621)和现行行业标准《环境保护产品技术要求化学法二氧化氯消毒剂发生器》(H/T272)的规定。
3.0.2给水厂选用稳定性二氧化氯活化器时,使用的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稳定性二氧化氯溶液》(GB/T20783)的规定。
3.0.3二氧化氯设备及原料的包装、储运及使用应遵循有关安全的法律、法规,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安全生产责任制,确保使用安全。
3.0.4本规范适用于城镇给水厂采用二氧化氯进行除藻、除锰、除铁、强化混凝和消毒处理。
4设计和安装
4.1设备选型
4.1.1城镇给水厂二氧化氯发生器或活化器的选用,应根据水厂设计规模、水质条件,结合实际运行负荷确定;投加量应根据试验或相似条件水厂的运行经验,设备配置按最大投加量确定;同时应配置备用设备。
4.1.2给水厂使用氯酸盐法制备二氧化氯时,应优先选用二氧化氯收率不小于55%的设备;必须配备分离装置,将二氧化氯、氯与残液进行分离,对反应残液应进行无害化处理。
4.2系统设计
4.2.1二氧化氯系统应包括原料供应、二氧化氯发生或活化、投加的整套设备;并配备原料间、设备间、控制室和值班室,其中控制室和值班室亦可合用;并必须有相应防火、防腐、防爆的各种安全设施。
4.2.2原料间和设备间应采取温度控制和除湿措施,使环境温度控制在5℃~40℃,环境相对湿度≤90%。
4.2.3原料间内不同原料储存设施之间宜设置隔离墙,并符合国家现行标准《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的有关规定。原料储存量可根据原料消耗量、供应情况和运输条件等因素确定,一般情况下按照7d~10d用量计算。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7/T 5035-2015 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山 东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DB37/T 5035-2015
J 13180-2015
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 标准
Standard for maintenance and management of road greening in city and town
2015-07-16 发布 2015-09-01 实施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了适应山东省园林绿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提高城镇道路 绿地养护管理质量,规范其养护管理技术,确保园林植物能够正常生长,充分发挥其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社会效益,根据国家和山东省有关法规、政策、标准,结合我省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现状,制订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山东省行政区范围内城镇道路绿地的养护管理。
1.0.3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省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道路绿地green space attached to urban road and square
道路及广场用地范围内的可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绿地、广场绿地和停车场绿地。
2.0.2行道树street tree
沿道路或公路旁种植的乔木。
2.0.3古树名木historical tree and famous wood species
古树泛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名木泛指珍贵、稀有或具有历史、科学、文化价值以及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也指历史和现代名人种植的树木,或具有历史事件、传说及神话故事的树木。
2.0.4地被植物ground cover plant
株丛密集、低矮,用于覆盖地面的植物。
2.0.5攀缘植物climbing plant
以某种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上生长,主干茎不能直立的植物。
2.0.6草坪lawn
草本植物经人工种植或改造后形成的具有观赏效果,并能供人适度活动的坪状草地。
2.0.7绿篱hedge
成行密植,作造型修剪而形成的植物墙。
2.0.8花境flower border
多种花卉交错混合栽植,沿道路形成的花带。
2.0.9修剪pruning
对植物的某些器官进行剪截或去除的措施。
3基本规定
3.0.1根据绿地的规模、服务半径、所处区位以及景观和生态功能要求的不同,将绿地分为一级绿地、二级绿地、三级绿地,进行分级养护管理。
3.0.2城镇道路绿地养护管理应符合以下要求:
1符合设计要求。
2符合生态环境的要求,采取低碳、环保、节约的措施,遵循国家建设节约型、生态型、以人为本园林的基本要求。
3符合园林植物的生长习性,根据植物生长状况、群落分布规律和立地条件采取适当的养护管理措施。
4符合道路绿地的功能和景观要求。
4道路绿地养护管理质量等级标准
4.1一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4.1.1整体观赏效果好,植物长势良好,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群落稳定,无裸露土壤。
4.1.2植物养护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乔木
1)树木保存率不低于99%。
2)植株健壮,无歪斜(人工整形除外),年生长量(高、冠、干径)增加明显。
3)叶片大小正常,叶色亮润;落叶乔木季相明显;无非季节性黄叶、焦叶、卷叶现象。
4)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顶梢保护良好。
5)修剪及时、合理,主侧枝分布均匀,疏密有致,上缘线和下缘线整齐;剪口平滑,愈伤良好;无干枯枝和残桩,主干无萌麋条。
6)行道树树冠完整,规格整齐一致;无死树、缺株;如有缺株及时补植,新补植苗木成活率98%以上,保存率达100%。
7)新植行道树应支撑牢固。
8)古树名木挂牌、建档管理,设置维护设施并建立保护标志;有完整的养护管理及复壮技术措施;新芽萌发力强,树冠枝叶茂密。
9)新植苗木2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2灌木
1)树木保存率不低于99%。
2)枝干结构合理,疏密得当,年生长量(高、冠、干径)有明显增加;无非季节性黄叶、焦叶、卷叶现象。
3)修剪及时、合理,能正常开花、结果;花开繁茂,结果丰硕。
4)球类、绿篱、模纹修剪及时、合理,冠面及修剪平面完整饱满,轮廓清晰,线条整齐流畅;无缺株断垄。
5)新植苗木1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3攀缘植物
1)生长旺盛,开花正常;牵引得当、及时,覆盖率不低于97%。
2)多年生的攀缘植物无枯枝、病弱藤蔓;藤蔓分布有序、均匀。
3)新植苗木2年内达到正常形态。
4竹类
1)林相完整;生长健壮,新竹生长明显,新、老竹比例适当;竹鞭无裸露。
2)土壤保持湿润,特别是出笋期或幼竹生长期,灌水及时。
4.2二级绿地养护管理标准
4.2.1整体观赏效果较好,植物长势好,疏密得当,层次分明,结构合理,群落稳定。
4.2.2植物养护管理应符合以下规定:
1乔木
1)树木保存率不低于97%。
2)植株健壮,无歪斜(人工整形除外),年生长量(高,冠,干径)有增长。
3)无非季节性黄叶、焦叶、卷叶现象;落叶乔木季相明显。
4)顶端优势明显的树种有明显的顶端生长优势。
5)修剪及时、合理,疏密得当,形态符合要求;主干无杂生萌蘖条,无明显枯死枝。
6)行道树树冠基本完整,规格整齐一致;如有缺株及时补植,新补植苗木成活率96%以上,保存率100%。
7)新植行道树应支撑牢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问题专业: 土建 土建计量GTJ
所属地区: 山东
提问日期: 2022-06-20 17:59:01
提问网友: 一起打灰
解答网友: 雪花飘 飘
是的
DB37/T 4511-2022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及评价要求
ICS 23.020.30
CCS J 74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511 —2022
气瓶质量安全 追溯体系 建设及评价要求
2022 - 06 - 02 发布 2022 - 07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基本要求、建设要求、评价要求和改进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的建设、评价和改进。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005 气瓶术语
GB/T 19011—2021 管理体系审核指南
GB/T 36373.1 特种设备信息资源管理 数据元规范 第1部分:气瓶
GB/T 38059—2019 气瓶射频识别(RFID)应用 充装控制管理要求
GB/T 38155 重要产品追溯 追溯术语
TSG 23—2021 气瓶安全技术规程
TSG 08—2017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13005、GB/T 38155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追溯体系 traceability system
支撑维护产品及其成分在整个供应链或部分生产和使用环节所期望获取包括产品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等信息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连续性要素。
[来源:GB/T 38155—2019,2.9]
3.2
追溯主体 traceability subject
对追溯单元承担制裁量责任的追溯参与方,一般为追溯单元创建者。
[来源:GB/T 38155—2019,2.11]
3.3
追溯单元 traceable unit
需要对其历史、应用情况或所处位置的相关信息进行记录、标识并可追溯的单个产品、同一批次产品或同一类产品。
[来源:GB/T 38155—2019,2.4]
3.4
追溯系统 traceability system
基于追溯码、文件记录、相关软硬件设备和通信网络,实现现代信息化管理并可获取产品追溯过程中相关数据的集成。
2 [来源:GB/T 38155—2019,2.6]
3.5
追溯服务平台 traceability service platform
向政府、行业、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产品和追溯主体基本信息、产品追溯码服务等追溯服务的信息系统集合。
[来源:GB/T 38155—2019,2.7]
3.6
追溯管理平台 traceability management platform
由政府(或政府授权的机构)管理,具备追溯信息汇总、处理与综合分析利用等功能,支持对接入的追溯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评价,用于落实生产经营主体责任和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信息系统集合。
[来源:GB/T 38155—2019,2.8]
3.7
追溯码 traceability code
追溯系统中对追溯单元进行唯一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 38155—2019,2.10]
3.8
批次码 batch code
追溯系统中对产品批次进行标识的代码。
[来源:GB/T 38155—2019,2.13]
3.9
内部追溯 internal traceability
一个组织在自身业务操作范围内对追溯单元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来源:GB/T 38155—2019,2.16]
3.10
外部追溯 external traceability
对追溯单元从一个组织转交到另一个组织时进行跟踪和(或)溯源的行为。
[来源:GB/T 38155—2019,2.17]
4 基本要求
4.1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面向气瓶全生命周期,识别气瓶质量安全的责任主体,实现气瓶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为气瓶安全管理各环节提供支撑。
4.2 气瓶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涵盖设计制造、充装使用、检验、报废等环节,一般的追溯业务流程如图1 所示。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答疑:各位大家,室外的排水立管如何套定额,定额考虑的是水平的应该-广东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广东
提问日期: 2022-06-20 17:54:54
提问网友: 浩
解答网友: 独行者
并入雨水管
问题专业: 土建
所属地区: 四川
提问日期: 2022-06-20 17:53:46
提问网友: 泝洄丶
解答网友: 茉莉
这是河南省定额说明,参考。建议查看下本省定额
问题专业: 1回答 广联达土建计量1.0.31.9和1.0.32.0 、1.0.32.0和1.0.32 广联达土建计量版本1.0.31.9和1.0.32.0、1.0.32.0和1.0.32分别有什么变动2022-06-20 17:52:34 补充北京地区的 我来答 收藏 举报 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补充或更正我的问题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完善我的答案 答题人必看 《优秀回答指南》 提交 取消 asfsdfsadfdsf 全部回答 (1) 首答仅用{{minutesHtml}} 当前回答-1 --> 已采纳 红梅傲雪 答题: 160965 被赞: 42454 2022-06-20 18:39:45 赞1 回复 0 举报 提问人 六分钟之前 {{smallList.content}} 回复 举报 删除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正在加紧审核中,请稍后查看。 您发表的内容可能包含敏感信息,未能发表,如有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 提交 答案暂时没有追问,收到追问时可在此看到并进行答复 追问太多啦,答题者也需要休息喔 0"> 还有0 条追问正在审核中,请稍后回来查看 老师解题不易,满意记得赞赏一下喔 您可以邀请专家 回答问题哦! 关注问题 第一时间收到问题答案 不登录显示的回答数 --> 点我,有新答案通知你哦 其他类似问题 查看更多 土建计量GTJ矩形压顶增加截面编辑和计算方式什么? 土建计量GTJ矩形压顶增加截面编辑和计算方式什么? 土建计量GTJ中,异形压顶增加截面编辑和计算如何操作? 土建计量GTJ中,异形压顶增加截面编辑和计算如何操作? 土建计量GTJ中,异形栏板如何进行截面编辑和计算? 土建计量GTJ中,异形栏板如何进行截面编辑和计算? 土建计量GTJ中,暗柱和剪力墙之间应该怎么绘制? 土建计量GTJ中,暗柱和剪力墙之间应该怎么绘制? 土建计量GTJ中,如何设置梁的次梁加筋和吊筋? 土建计量GTJ中,如何设置梁的次梁加筋和吊筋? 土建计量GTJ中,自定义体和土建量计算是什么?如何进行计算? 土建计量GTJ中,自定义体和土建量计算是什么?如何进行计算? 相关搜索 搜索这些会对您解决问题提供全新帮助 补充地区土建版本广联达 这里搜比网上搜更专业 超170万定额、图纸、软件问题 严选实战建筑专家提供答案 每日助力10万建筑人解决问题 如果没找到您想要的答案,试试直接提问吧! 提示 关闭 尊敬的“{{nickname}} ”,您好! 答疑解惑——建筑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答疑解惑——建筑业(造价行业)领先的互动问答平台 您的问题已发布 您的回答已提交 大多数问题会在7分钟内获得回答 ,感谢您的耐心等待 恭喜获得答题积分奖励,帮助他人,成就自己。 采纳优质答案,更可获得积分,兑换礼品哦! 高质量答案更易被采纳,获得额外高额积分奖励! 查看积分 知道啦 7日内不再提醒 积分奖励在答案审核后到账,以最终积分获取规则为准。 查看答案 超1亿专业优质问答 免费提问 提问快速获得答案 深度交流 和专业大咖深度交流 立即登录 专家榜 数据更新时间 : 2023-05-22 我要签到 天降福运!积分,经验值等福利在等着你哟,快来签到吧 广联达服务微信 服务新干线APP 意见反馈
所属地区:
1791查看
提问日期: 2022-06-20 17:52:02
提问网友: YY男士
广联达土建计量版本1.0.31.9和1.0.32.0、1.0.32.0和1.0.32分别有什么变动
2022-06-20 17:52:34 补充
北京地区的
解答网友: 红梅傲雪
问题专业: 安装
所属地区: 河北
提问日期: 2022-06-20 17:49:34
提问网友: 阿飞飞呀
对于玻璃幕墙材质的建筑物,屋顶防雷跟普通民建一样吗?都是避雷网或者避雷带弄好的?图一是基础图二是屋顶,不太明白 ,要是算引下线是不是属于利用金属构件引下,不是用柱的主体筋?
解答网友: 小野猫
引下线是用柱的主体筋,利用金属屋面做接闪器
DB37/T 4508-2022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评估技术指南
ICS 13.060.10
CCS P 13
山东省 地方标准
DB37/T 4508 —2022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评估技术 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the assessment of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2022 - 06 - 02 发布 2022 - 07 - 02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地下水 超采综合治理评估的原则、工作程序、内容、方法和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评估及报告书编制。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浅层地下水 renewable groundwater
与当地大气降水或地表水体有直接补排关系的地下水,包括潜水及与潜水具有较密切水力联系的承压水,一般埋藏较浅。
[来源:GB/T 34968—2017,3.1]
3.2
深层地下水 unrenewable groundwater
自然状态下,与其他水体水力联系微弱且不可更新或难以更新的地下水,一般埋藏较深。
[来源:GB/T 34968—2017,3.2]
3.3
地下水超采区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area
在一定时期和区域内,地下水实际开采量超过可开采量,或由于地下水开采引起地下水水位呈持续
下降态势或产生生态地质环境问题的区域。
[来源:GB/T 34968—2017,3.3]
3.4
地下水埋深 depth to groundwater table
地下水面距地面的垂直距离。
3.5
地下水水位 groundwater level
地下水面相对于基准面的高程。
3.6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of groundwater overexploitation
通过开展机制体制建设和工程建设等综合措施,对地下水超采进行治理。
3.7
地下水压采量 decrement of groundwater extraction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地下水超采区地下水开采量的减少值。
3.8
地下水压采能力 decrement ability of groundwater extraction
在一定时期内,通过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形成的压减地下水开采量的能力。
3.9
评估年 assessment year
开展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评估工作的目标年份。
4 基本要求
4.1 评估原则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评估应对照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实施方案内容开展,在符合相关标准等规定的前提下,遵循以下原则:
a) 科学性、真实性、连续性和可操作性;
b)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c) 查阅资料与现场查勘相结合;
d) 典型抽查与整体评估相结合。
4.2 评估内容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评估包括以下主要内容:
a) 地下水超采区概况;
b) 地下水超采治理机制体制建设评估;
c) 地下水超采治理工程措施建设评估;
d) 地下水超采综合治理效果评估。
4.3 工作程序
4.3.1 地下水超采综合评估工作程序包括准备阶段、评估阶段与报告书形成阶段,工作程序见图 1。
4.3.2 报告书的编制提纲宜符合附录 A。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32/T 4287-2022 水利防汛物资储备安全管理规范
ICS 93.160
CCS P 58 DB32
江苏省 地方标准
DB 32/4287—2022
水利防汛物资储备 安全管理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safety management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flood control materials reserve
2022 -06 - 10 发布 2022 - 07 - 10 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利防汛物资 储备安全管理的总体要求、基本要求、库房管理、设备设施管理、作业安全管理、风险和隐患管理、应急管理等。
本文件适用于水利防汛物资储备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其它物资储备单位的安全管理工作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3869 用电安全导则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54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GB 50055 通用用电设备配电设计规范
SL 297 防汛储备物资验收标准
TSG 08 特种设备使用管理规则
XF 1131 仓储场所消防安全管理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水利防汛物资 water conservancy and flood control material
归属于水利系统负责管理的,用于支持涉水工程及受灾区的防汛抢险、抗旱、排涝等各类物资(在本文件中简称“物资”)。
3.2
水利防汛物资储备单位 water conservancy and flood control material reserve units
负责对储备的物资实施管理的单位(在本文件中简称“单位”)。
3.3
危险源 hazard source
物资储备过程中客观存在的,可能导致人身伤害和(或)健康损害和(或)财产损失的根源、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
3.4
安全风险管控 risk management control
识别物资储备安全管理活动中存在的危险源,并运用定性或定量的风险评估方法确定其风险严重程度,进而确定风险控制的优先顺序和控制措施,以达到改善安全环境、减少和杜绝安全事故的目标。
3.5
隐患排查治理 screening for and elimination of hidden risk
对照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落实情况,单位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单位管理制度,采取一定的方式和方法,及时排查本单位的事故隐患,并采取技术、管理措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的工作过程。
4 总体要求
4.1 应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和其他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科研、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
4.2 应结合自身特点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4.3 应成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兼)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4.4 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文件化的总体目标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逐级签订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
4.5 应合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升智储、智运安全化管理和智能化监测的能力,宜建立安全生产电子台账管理、危险源监控、应急处置、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自查自报、安全生产监测预警等信息系统推进物资储备安全管理数字化、智能化。
4.6 应遵循“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执行物资验收入库、存放保管、巡查检查、出库调运的安全管理。
4.7 物资调运应遵循“调得出、运得快、用得上”的原则,执行调运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安全调运作业规程,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4.8 应开展安全文化建设,确立本单位的安全管理理念及行为准则,并引导全体人员贯彻执行。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2/T 3359-2022 方舱医院孕产妇应急管理规范
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359—2022
方舱医院 孕产妇应急管理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emergency management of women during pregnancy and
puerperium in makeshift hospitals
2022 - 04 - 28 发布 2022 - 04 - 28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方舱医院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应急管理的基本要求、双重风险评估及分流、应急舱内管理、应急处置、转运和转运后处理。
本文件适用于方舱医院收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孕产妇的应急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 213 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774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现场消毒评价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方舱医院 makeshift hospital
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及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主要用于集中收治轻型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场所。
3.2
消毒 disinfect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3.3
围产期 perinatal period
产前、产时和产后的一段时间,我国将围产期定义为从妊娠达到及超过28 周至产后1 周。
3.4
晚期妊娠 third trimester
妊娠第28周及其后称为晚期妊娠。
3.5
胎动 fetal movement
胎儿的躯体活动,孕妇常在妊娠20 周自觉胎动,随妊娠进展逐渐增强,至妊娠32 周~34 周达高峰,妊娠38 周后逐渐减少。胎动夜间和下午较为活跃,常在胎儿睡眠周期消失,持续20 分钟~40 分钟。妊娠28 周后,正常胎动次数≥10 次/2 小时。
4 基本要求
4.1 组织管理
严格落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建立由方舱医院主要负责人牵头组建疫情防控领导小组,落实专门部门和人员负责疫情防控工作。
4.2 物资保障
保障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和孕产妇急救所必须的经费和物资,加强防护用品、消毒药械、医疗设备和药品等疫情应对物资准备。
4.3 人员培训
依据岗位职责,针对不同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练掌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防控知识、方法与技能,和孕产妇妊娠风险评估、孕期保健、应急处置和转运的基本知识。
4.4 人员防护
方舱医院应规范消毒、隔离和防护工作,储备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如消毒产品和医用外科口罩、医用防护口罩、隔离衣、眼罩等防护用品,确保医务人员和孕产妇个人防护到位,避免交叉感染。
4.5 健康管理
方舱医院应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和班次安排,实行闭环管理,监测工作人员健康状况,包括体温和呼吸系统症状等,保障医务人员健康地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
4.6 清洁消毒
清洁消毒应按照WS/T 367的规定,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进行空气消毒、物表消毒、医疗器械、患者用物等的清洁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
4.7 患者管理
方舱医院就诊孕产妇风险评估之后,应及时将患者分流,不具备救治条件及时转运至定点医院。尽量设置孕产妇的专属隔离区,根据防疫需要决定是否陪护。做好手卫生和常规消毒。对孕产妇进行心理疏导,加强对孕产妇的精神关怀。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提高自我监测能力。
4.8 医疗废物管理
按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确保回收安全、转运及时。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2/T 3358-2022 方舱医院医疗管理规范
ICS 11.020
CCS C 05 DB22
吉 林 省 地 方 标 准
DB 22/T 3358—2022
方舱医院 医疗管理 规范
Medical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of makeshift hospitals
2022 - 04 - 28 发布 2022 - 04 - 28 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方舱医院的组织管理、医疗管理、感染防控管理和运行保障。
本文件适用于方舱医院的医疗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9193 疫源地消毒总则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方舱医院 makeshift hospital
由一系列具有不同医疗及技术保障功能的方舱组合而成,主要用于集中收治轻型确诊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的医疗场所。
4 组织管理
4.1 组织架构
4.1.1 方舱医院应成立医疗救治领导小组,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下设综合组、感控组、医疗组、护理组、保障组。方舱医院医疗救治领导小组组织架构见图 1。具体职责分工如下:
a) 综合组:负责运行方案制定、流程确定、总体分工和协调、各类信息的收集、公示和上报、患者转运对接与协调、行政人员排班及运行问题的及时协调处理;
b) 感控组:在联合感控巡查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下设制度流程制定与培训组、监测采样组、流调组、感控督导组。负责统筹方舱医院运行期间感染预防与控制全面工作;
c) 医疗组:含医疗组和专家巡诊组。医疗组负责制定医疗方案、相关核心制度及流程、医务人员信息汇总、排班及管理等;专家巡诊组负责医疗巡查、会诊和指导,对患者转院的判定、高危和特殊人群的筛查及治疗给予指导性意见;专家组成员中应有心理学专家,定期对患者及工作人员进行心理疏导;
d) 护理组:负责患者的生活护理、用药治疗、急救护理、康复护理及健康宣教;建立由护士主导,医、护、患协同的临时党支部,塑造“党建一体,自管互助”的管理模式,让患者参与力所能及的活动中,医患同心,共抗疫情;
e) 保障组:为全力保障方舱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的常态化运行。可在保障组内下设信息系统维护专班、清洁物资转运专班、医疗废物转运专班、环境清洁消杀专班、后勤维修专班、保安专班,各专班应在感控组的监督指导下开展工作。
4.1.2 方舱医院应完善感染防控组织架构,设立联合感控巡查组,组长应由方舱医院院长担任,组员为医疗救治领导小组下设的各组组长,全面负责感控风险排查及问题整改落实。感控组下设制度流程制定与培训组、监测采样组、流调组、感控督导组,感控督导组下设舱内感控督导员、舱内感控巡查员及驻地感控督导员,负责方舱医院运行期间感染预防与控制工作。感染防控组织架构见图 2。
4.2 人员配置
4.2.1 方舱医院要按照床护比 1:0.2、医护比 1:5 配备医护人员,依据感染防控组织架构配齐配足感控人员,感控专职人员数量不足时可抽调有经验的医护人员至感控队伍,实行 24 小时轮流值班制,每4 小时~6 小时为 1 班次。
4.2.2 根据方舱医院规模及床位数量配备一支能够满足工作需要的保洁、消杀、清洁物资转运、医废转运、后勤维修、治安保卫等运行服务保障团队,并配备驻舱公安干警和消防队员。
4.3 人员要求
4.3.1 医疗队员选拔
应符合以下全部条件:
a) 思想素质高,政治觉悟强,具有较强的专业能力;
b) 身体健康,无重大疾病,优先选拔完成 3 次疫苗接种的队员;
c) 核酸检测结果阴性;
d) 孕检结果为阴性。
4.3.2 工作人员管理
工作人员包括管理人员、医疗队员、保障人员以及其他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新冠病毒感染者的其他相关人员。应做到:
a) 遵守方舱医院各项制度要求;
b) 服从总体指挥、分工明确、主动作为、相互支持;
c) 实行闭环管理;
d) 不得擅离岗位;
e) 每日做好健康监测,若出现发热、干咳等新冠疑似症状时应及时上报,不得带病上岗;
f) 保持 24 小时通讯通畅;
g) 遵守信息保密制度,不得随意泄露不当信息。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164-2019 辽宁省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规程
ICS91.200
P04 DB21
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T3164—2019
辽宁省绿色建筑 施工图设计审查规程
Specification for Examination of Construction Drawing Design of Green Building in Liaoning Province
2019-06-30发布2019-07-30实施
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发布
1总则
1.0.1为了贯彻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绿色建筑现代化、集约化、区域化发展,加快建筑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资源节约利用,改善人居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国务院民用建筑节能条例、辽宁省绿色建筑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规范辽宁省绿色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工作,明确审查内容,统一审查尺度,编制本技术规程。
1.0.2绿色建筑审查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结合辽宁地区的气候、环境、资源、经济及文化等特点,以人为本,满足建筑功能的前提下,对建筑全寿命期内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等性能进行相应调整。
1.0.3政府主管部门应当在土地出让的规划条件中明确绿色建筑要求。审查机构要根据各个阶段进行绿色建筑审查,不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项目不得出具审查合格证书。
1.0.4本技术规程中涉及两个及以上专业的条文,相关专业应共同审查后判定得分。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中的“实际得分”为各专业分项得分,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得分汇总表中的“得分”为该条综合得分。
1.0.5景观专业相关内容列入建筑专业的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要点,并由审查机构的建筑专业进行评审。
1.0.6绿色建筑涉及建筑规划(含种植设计、水体景观、绿化灌溉等)、雨水利用、可再生能源利用、室内装修设计、声学设计专项报告等专项设计时,宜与建筑施工图同时申报:对因客观原因未能同步申报的,建设单位应向审查机构出具专项设计达到绿色建筑标准要求承诺书及设计委托合同。审查机构在先行核对建筑设计说明要求后,在审查报告书中对应补充的内容进行说明,出具“绿色建筑初审意见书”。建设单位应在规定时间内向审查机构补充报送各专项设计施工图。逾期未补送相关设计文件的,审查机构应及时报告项目所在地区市建设主管部门,景观设计图应与规划部门审批的总平面图相符,所在地区市建设主管部门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后期的补充核实审查。
1.0.7涉及取消、更改绿色建筑技术措施的设计变更,属重大设计变更。
1.0.8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审查,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及辽宁省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
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2.0.2年径流总量控制率annual runoff volume capture ratio
通过自然和人工强化的入渗、滞蓄、调蓄和收集回用,场地内累计一年得到控制的雨水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
2.0.3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
风能、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和海洋能等非化石能源的统称。
2.0.4建筑体形系数shape factor
建筑物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
2.0.5非传统水源non-traditional water source
不同于传统地表水供水和地下水供水的水源,包括再生水、雨水、海水等。
2.0.6可再利用材料reusable material
不改变物质形态可直接再利用的,或经过组合、修复后可直接再利用的回收材料。
2.0.7可再循环材料recyclable material
通过改变物质形态可实现循环利用的回收材料。
3基本规定
3.1一般规定
3.1.1进行绿色建筑审查时,应以绿色建筑评价标准8GB/T50378为依据:也可基于建筑类型,依据绿色商店建筑评价标准》GB/T51100、绿色医院建筑评价标准3GB/T51153、绿色博览建筑评价标准GB/T51148、绿色饭店建筑评价标准GB/T51165、既有建筑绿色改造评价标准GB/T51141等国家出版的相关标准进行审查,但是要以所选用标准的评分规则统一完成该项目的全部指标审查,满足标准的绿色建筑基本要求。
3.1.2辽宁省执行绿色建筑的行政区域内绿色建筑施工图设计范围的规定:
1)单体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1000的公共建筑,可不执行此规程;
2)住宅建筑底部总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0的公共建筑部分,可不执行此规程;
3)居住建筑底部商业服务点(房屋层数不超过两层且每单位建筑面积不超过300m㎡3),可不执行此规程;
4)别墅可不执行此规程;
5)对多功能的综合性单体建筑,同时具有居住和公共功能,应按两种功能分别评价:单一功能部分面积小于1000,该功能部分建筑可不执行此规程;
6)工业建筑中需要进行建筑节能设计的各类辅助生产建筑,独立办公建筑和生活服务建筑,应列入参评范围。
3.1.3绿色建筑的审查应以单栋建筑或建筑群为审查对象。审查单栋建筑时,凡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应基于该栋建筑所属工程项目的总体进行审查。
3.1.4对于住宅小区内有多栋建筑的情况,所有住宅建筑可不对单体分别审查,统一进行总体审查,各指标按小区内最不利情况进行评分(涉及系统性、整体性的指标除外)。
3.1.5本规程分为公共建筑和居住建筑两部分,公共建筑部分审查技术规程中略去居住建筑相关条文及序号,居住建筑部分审查技术规程中略去公共建筑相关条文及序号。按项目实际情况选用,建筑类型应与建筑专业上报的节能计算书类型一致。
3.1.6本规程的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要点中,各条款“审查程度”一栏标注为“重点”的,提示若本款得分,审图办应重点审查是否符合得分要求。
3.2评价与评分
3.2.1控制项的评定结果为满足或不满足。
3.2.2设计评价指标体系5类指标的总分均为100分。5类指标各自的评分项得分Q1、Q2、Q3、Q4、Q5按参评建筑该类指标的评分项实际得分值除以适用于该建筑的评分项总分值再乘以100分计算。
3.2.3加分项的附加得分Q:按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的有关规定确定,可根据工程实际情况酌情添加。
3.2.4绿色建筑审查评价的总得分按下式进行计算,其中评价指标体系5类指标评分项的权重W1~W5按表1取值。ZQ=W1Q1+W2Qz+w3Q3*w4Q4+w5Q5+Q8
4通用审查要点
4.0.1建筑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其中,设计图纸:1)总平面图及竖向布置图;2)绿化布置图;3)平面图;4)立面图、剖面图;5)门窗表、门窗立面分格图、装修材料表;6)节点构造图;7)保温范围及通风采光性能示意图等。技术支撑文件:1)相关审批文件;2)分析报告及计算书;3)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审查人员应根据项目所提供资料,基于本规程对其进行审查。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附录A-2,附录B-2。
4.0.2结构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
其中,设计图纸:1)结构总平面图;2)基础平面布置图及基础大样图;3)主要结构构件(如竖向构件)布置及大样图;4)结构平面布置图;5)节点图;6)混凝土结构或钢结构材料强度等级图;7)既有建筑改造设计图;8)预制构配件平面布置图及大样图等。
技术支撑文件:1)相关审批文件;2)分析报告及计算书;3)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审查人员应根据项目所提供资料,基于本规程对其进行审查。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附录A-3,附录B-3。
4.0.3给排水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内容包括: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
其中,设计图纸:1)给水排水总平面图;2)给排水系统图;3)节水器具平面图(即卫生间给排水大样图);4)非传统水源利用图;5)游泳池系统工艺流程图;6)循环冷却水系统图及大样图;7)设备及机房布置图、大样图等。
技术支撑文件:1)相关审批文件;2)分析报告及计算书;3)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审查人员应根据项目所提供资料,基于本规程对其进行审查。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附录A-4,附录B-4。
4.0.4暖通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
其中,设计图纸:1)主要设备材料表;2)各层通风平面图;3)各层空调风管平面图;4)各层空调水管平面图;5)冷热源机组机房平、剖面图;6)空调系统原理图;7)地源热泵的系统埋管平面及水系统图(采用地源热泵系统时提供)等。
技术支撑文件:1)相关审批文件;2)分析报告及计算书;3)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审查人员应根据项目所提供资料,基于本规程对其进行审查。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见附录A-5,附录B-5。
4.0.5电气专业绿色建筑施工图审查内容包括:
1)设计说明;2)设计图纸;3)技术支撑文件。
其中,设计图纸:1)主要设备材料表;2)电气总平面图;3)高低压配电系统图;4)配电(控制)箱系统图;5)照明平面图;6)电能监测与计量系统图;7)可再生能源系统图及平面图等。
技术支撑文件:1)相关审批文件;2)分析报告及计算书;3)相关检测报告或论证报告;4)绿色建筑设计专篇。审查人员应根据项目所提供资料,基于本规程对其进行审查。所需的技术支撑文件及其格式和要求应符合见附录A-6,附录B-6。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358-2020 电梯再生制动系统要求及试验方法
ICS 91.140.90
J 70/89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358 —2020
电梯再生制动系统 要求及试验方法
Elevator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s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电梯再生制动系统的范围、术语和定义、单位和符号、功能和性能要求、技术要求、制动器要求、试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可充电储能系统为动力蓄电池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其他形式具有再生制动系统的曳引驱动乘客电梯可参照此标准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
GB/T 7024《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术语》
GB/T 18386《电动汽车能量消耗率和续使里程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GB/T 7024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可充电储能系统 rechargeable energy storage system (REESS)
可充电的且可提供电能的能量存储系统,如蓄电池、电容器等。
3.2 再生制动系统 regenerative braking system
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过程中,由曳引机进行制动,并对制动能量进行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
3.3 回收的制动能量 recovered braking energy
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过程中,由再生制动系统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单位为 kWh。
3.4 最大理论制动能量 theoretical maximum braking energy
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过程中所施加的制动能量,单位为 kWh。
3.5 制动效能 braking efficiency
即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是指在正常运行时,电梯以一定初速制动到停梯的制动距离或制动时电梯的减速度,是制动性能最基本的评价指标。
3.6 制动能量回收效能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effectiveness
制动能量回收效能用于评价制动能量回收有效性,包括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距离贡献率。
3.7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efficiency
电梯轻载上行和重载下行过程中,由再生制动系统回收,最终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的能量(E1)与电梯减速过程中所需施加的制动能量(E2)之间的比值。
3.8 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距离贡献率 braking energy recovery range contribution rate
相同试验条件下,开启与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梯运行距离差值(D1-D2),与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的运行距离 D2 的比值。
3.9 电磁兼容 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
装置在其电磁环境中能正常工作并且不对该环境中的任何事物构成不能承受的电磁骚扰的能力。
3.10 电梯节能测试循环 elevator energy saving test cycle(EESTC) 电梯在测量动力蓄电池的母线电流和电压,将回馈电流记为I,动力蓄电池的电压记为U,试验结果都以一个EESTC测试循环的试验结果来计算。
3.11 电梯驱动主机 lift machine
包括电机在内的用于驱动和停止电梯的装置。
4 单位和符号
4.1 单位
本标准采用国际单位制(SI)。
4.2 符号
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标准。
E1 : 回收的制动能量(kWh)。 E2 : 最大理论制动能量(kWh)。 η : 制动能量回收效率。
D1 : 开启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梯运行距离(m)。
D2 : 关闭制动能量回收功能时电梯运行距离(m)。 P1: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续驶距离贡献率。
I:制动能量回收系统回馈至可充电储能系统母线的电流(A)。
U:可充电储能系统两端的电压(V)。
E3:电梯减速过程中的动能减少量(kWh)。 V:电梯减速过程中的运行速度(m/s)。
A、B、C:电梯运行系数。
m:电梯运行相对质量(kg)。
W:对重重量。
P:轿厢自重。
K:平衡系数,取值范围:0.44 0.5。 Q:轿厢内的装载量。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341-2020 辽西景观油松造型技术规程
ICS 65.020.01
B 60 DB21
辽宁省地方标准
DB21/T 3341 —2020
辽西景观油松 造型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modeling of Landscape Pinus tabuliformis in West Liaoning
2020–10–30 发布 2020–11–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辽西景观油松造型苗木的选择、圃地的选择、山地苗移植土坨规格和土坨包装、圃地培育坑、圃地定植后管理、修枝造型、出圃标准、出圃土坨规格和土坨包装、二维码建立、档案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辽西地区景观油松的造型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册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日期)适用于本标准。
GB/T 6001 《育苗技术规程》
GB/T 15776 《造林技术规程》
DB21/T 1291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21/T 347 《油松育苗技术规程》
DB21/T 706-2013《森林经营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景观油松 Landscape Pinus tabuliformis
泛指用于盆景或园林绿化的造型油松,尤以阜新查海地区的油松最为适合造型,位于东经122°02′26″,北纬42°10′21″。
3.2
盆景造型苗 Modeling Pinus for bonsai
在盆厢中培育的景观油松造型苗。
3.3
地栽造型苗 Modeling Pinus for plantation
在苗圃地培育的景观油松造型苗。
3.4
修剪造型 Trim Molding
根据移植定植后油松苗自然形态,人工对树冠枝条进行修剪、拉枝,形成优美的树姿,达到美观的效果。
3.5
成品苗 Finished sapling
指达到出圃销售移植的技术要求,包括定植修型后年限和树体健康状况。
3.6
培育穴 Cultivation point
指圃地内培育景观松的土坑。
3.7
苗木二维码 Two-dimensional code df nursory stock
指扫描后显示苗木各种信息的二维码。
4 苗木的选择
根据培育目标选择油松苗木。按照林业生产相关技术规程,根据设计文本,在油松苗原生地选择无病虫害、生长健壮、树形可塑的苗木,且根部土壤黏结性好、能带土坨、机械作业不破坏周围植被,具有景观造型培养价值的油松苗木。景观造型油松苗培养类型包括盆景造型苗和地栽造型苗。
4.1 盆景造型苗的选择
4.1.1 树龄不少于 30 年。
4.1.2 树高不超过 1.5m。
4.1.3 冠幅 0.6~2m。
4.1.4 冠高 0.5~1m。
4.2 地栽造型苗的选择
4.2.1 树龄不少于 30 年。
4.2.2 树高不超过 10m。
4.2.3 冠幅 1~3m。
4.2.4 冠高 0.5~7m。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321-2020 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
ICS 65.020.01
B 05 DB21
辽宁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21 —2020
生物炭 分级与检测技术 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grading and testing of biochar
2020 - 10 - 30 发布 2020 - 1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生物炭分级与检测技术规范中相关术语、定义、分级指标与检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土壤管理为目标的生物炭分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483 煤炭分析试验方法一般规定
GB/T 23349 肥料中砷、镉、铅、铬、汞生态指标
GB/T 28731 固体生物质燃料工业分析方法
HJ 77.3 固体废物 二噁英类的测定 同位素稀释高分辨气相色谱-高分辨质谱法
HJ 491 土壤和沉积物 铜、锌、铅、镍、铬的测定 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HJ 891 固体废物 多氯联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
HJ 892 固体废物 多环芳烃的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生物炭 biochar
以作物秸秆等农林植物废弃生物质为原料,在绝氧或有限氧气供应条件下、400~700 ℃热裂解得到的稳定的固体富碳产物[NY/T 3041,3.1]。
3.2
氢碳摩尔比 H/C
氢原子与碳原子摩尔数的比值。
3.3
氧碳摩尔比 O/C
氧原子与碳原子摩尔数的比值。
4 分级
生物炭各项技术指标应符合表1要求。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316-2020 农用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技术规程
ICS 65.080
F 13 DB21
辽 宁 省 地 方 标 准
DB21/T 3316 —2020
农用沼渣 沼液 无害化处理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non-hazardous treatment of digestate residue and slurry
2020 – 10 – 30 发布 2020 - 11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农用沼气发酵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的术语或定义、基本要求、无害化处理技术、卫生学指标检验方法、无害化处理后的农田施用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户用沼气发酵产生沼渣沼液的无害化处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7959 粪便无害化卫生要求
GB 18596 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18877 有机-无机复混肥料
GB/T 19524.1 肥料中粪大肠杆菌的测定
GB/T 19524.2 肥料中蛔虫卵死亡率的测定
GB/T 25246 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
NY 525 有机肥料
NY 1106 含腐殖酸水溶性肥料标准
NY 1107 大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NY 1402 微量元素水溶性肥料
NY 1429 含氨基酸水溶性肥料的规定
NY/T 2065 沼肥施用技术规范
3 术语或定义
下列术语或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
沼渣 digestate residue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经沼气发酵后产生的半固体物质。
3.2
沼液 digestate slurry
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等农业有机废弃物经沼气发酵后残余的液体。
3.3
无害化处理 non-hazardous treatment
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使沼渣沼液达到卫生学要求的过程。
4 基本要求
4.1 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技术的选择,应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并执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政策、规划及环评的规定。
4.2 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过程应满足安全和卫生要求,不能产生二次污染;坚持综合利用的原则,提高沼渣沼液的综合利用效益。
4.3 沼渣沼液无害化处理与利用工程建设应做到因地制宜、保证质量、注重环保,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农艺措施、管理措施相结合,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有利于保护土壤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利于实现“种养平衡”,有利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循环利用和绿色可持续发展。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297-2020 安全培训过程管理实施指南
ICS 13.100
C 75 DB21
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T 3297 —2020
安全培训过程管理 实施指南
The Implementation Guide to the Process Management of Safety Training
2020 - 08 - 30 发布 2020 - 09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安全培训 过程管理的基本要求,提出了指导性技术文件的基本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生产经营单位自主培训和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安全培训工作的过程管理,其他组织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025/idt ISO 10015 质量管理 培训指南
AQ/T 8011 安全培训机构基本条件
3 术语和定义
GB/T 19025/idt ISO 10015 和AQ/T 801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T 19025/idt ISO 10015 和AQ/T 8011 中的术语和定义。
3.1
能力 competence
在工作中,知识、技能的应用和行为表现。
[GB/T 19025 定义3.1]
3.2
培训 training
提供和开发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以满足要求的过程。
[GB/T 19025 定义3.2]
3.3
安全培训 safety training
以提高安全生产监管监察人员、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和从事安全生产工作的相关人员的安全素质为目的的教育培训活动。
[AQ/T 8011 定义2.1]
3.4
安全培训机构 safety training institution
对外承揽安全生产培训业务,从事安全生产培训活动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能够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企事业单位和社会中介机构。
[AQ/T 8011 定义2.2]
3.5
自主安全培训 self work safety training
生产经营单位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
[AQ/T 8011 定义2.3]
3.6
安全培训组织者 safety training organizer
本标准中指生产经营单位实施自主安全培训的组织部门或安全培训机构。
3.7
安全培训过程管理 safety training process management
安全培训组织者在完成一个培训项目或培训周期时,对培训各个环节和流程进行策划、实施、改进和质量控制的管理活动,包括确定培训需求、设计策划培训、实施培训、评估培训效果及安全培训档案管理等。
3.8
培训绩效 training performance
根据安全培训需求,设计和开发具体、可以衡量、有针对性、有时效性的考核目标及取得的可测量结果。
3.9
培训管理节点控制 training management node control
在安全培训过程中,对各项工作的交接点、时间控制点,用一定有效的方式、对照原制定的培训项目计划和质量目标,对每一个工作环节和工作质量的控制和检查。
3.10
安全培训记录文件 safety training records
安全培训过程管理中用以描述培训活动的过程及内容,记载培训活动的结果,具有可追溯性的支持文件。
3.11
安全培训档案管理 safety training file management
指安全培训过程控制和培训记录的文件管理。
4 安全培训基本要求
4.1 安全培训组织者的责任
4.1.1 确定相应的安全培训负责人,明确职责和权限。
4.1.2 所配备的专(兼)职教师和管理人员具备相应工作能力,能够实施安全培训过程管理、承担安全培训活动的教学管理、质量控制和综合管理等职能,监督与控制培训活动的质量。
4.1.3 依法组织安全培训活动,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制度,安全培训投入费用能保障安全培训活动有序开展和持续改进;所开展的安全培训活动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相关培训大纲等要求;依法接受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部门的监督检查,报告有关的安全培训情况。
4.1.4 制定的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符合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的要求;如有强制性要求的内容,应制定专门的管理制度。
4.1.5 安全培训的组织结构、工作职能、工作内容、运行管理的全过程具有可控性、实效性和可见证性,安全培训过程管理实施有效。
4.1.6 安全培训机构能独立或经授权承担法律责任,履行安全培训社会责任;有健全的培训管理组织和机构章程,有财务管理制度;依法开展安全培训活动并保证其合法性和公正性,维护社会信誉,改进服务质量。
4.2 师资能力
4.2.1 生产经营单位应具有熟悉安全培训教学规律、掌握安全生产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师资力量,选聘在本专业领域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兼)职教师,选拔、培养和聘任内部安全培训教师,承担内部的安全培训工作。
安全培训机构选聘的专(兼)职教师应当在本专业领域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其中从事特种作业人员培训的教师应当在相应作业类别领域具有5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4.2.2 安全培训组织者应建立教师评优及淘汰等激励机制,建立安全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倡导服务社会、依赖尊重、一专多能、绩效考核的原则;鼓励企业员工参与内部安全培训教师的培养,为企业安全生产实践服务;对教师的智力资本给予尊重和保护。
安全培训师资管理制度内容的要求与安全培训节点控制相对应,并适宜实际情况(参见附录A.4.2)。
4.2.3 安全培训组织者选聘专(兼)职教师所签订的聘用协议或劳动合同,以自愿协商为原则,确立双方的权利、义务和待遇,明确聘用期限和解聘条件;明确胜任能力及职责要求、教学活动中的安全责任等内容。
4.2.4 建立教师教学活动管理档案,并有专(兼)职教师参与教学活动和教学评估记录文件(参见附录 B 表 B.3 和附录 B 表 B.5)。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DB21/T 3276-2020 冶金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ICS 13.100
H 09 DB21
辽宁省 地方标准
DB21/T 3276 —2020
冶金企业 安全风险分级管控 和隐患排查
治理实施细则
Implementation rules for risk grading control and management of safety & identifying and eliminating of hidden hazard in metallurgy enterprises
2020 - 06 - 30 发布 2020 - 07 - 30 实施
辽宁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构建冶金企业双重预防机制的基本要求、安全风险 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 及持续改进等。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行政区域内冶金企业的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不适用于有色金属企业,冶金企业危险化学品生产单元优先适用危险化学化学品相关标准规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387 工业企业厂内铁路、道路运输安全规程
GB 6222 工业企业煤气安全规程
GB 6441 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GB/T 11651 个体防护装备选用规范
GB/T 13861 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
GB 16543 高炉喷吹烟煤系统防爆安全规程
GB 16912 深度冷冻法生产氧气及相关气体安全技术规程
GB 18218 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
GB/T 24353 风险管理 原则与实施指南
GB 50029 压缩空气站设计规范
GB 50053 2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486 钢铁厂工业炉设计规范
GB 50505 高炉煤气干法袋式除尘设计规范
GB 50584 煤气余压发电装置技术规范
GB 50721 钢铁企业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 51066 工业企业干式煤气柜安全技术规范
GB 51128 钢铁企业煤气储存和输配系统设计规范
GB 51135 转炉煤气净化及回收工程技术规范
AQ 2001 炼钢安全规程
AQ 2002 炼铁安全规程
AQ 2003 轧钢安全规程
AQ 2025 烧结球团安全规程
AQ 7011 高温熔融金属吊运安全规程
AQ 7013 干法熄焦安全规程
YB/T 4436 顶燃式热风炉烘炉技术规程
YB/T 4591 高炉炼铁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要求
YB/T 4592 转炉炼钢安全生产操作技术要求
YB/T 4593 高炉鼓风轴流压缩机安全运行技术规范
JB/T 13417 铸造用电动平车
DB21/T 3182 特种设备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实施细则
关于印发金属冶炼目录(2015版)的通知(安监总管四〔2015〕124号)
关于印发淘汰落后安全技术工艺、设备目录(2016年)的通知(安监总科技[2016]137号)
冶金行业较大危险因素辨识与防范指导手册(安监总管四〔2016〕31号)
3 术语和定义
《企业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通则》确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冶金企业 metallurgy enterprises
从事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等生产活动的企业。
3.2
高温熔融金属 high-temperature molten metal
金属冶炼企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熔融状态的金属及其熔渣。
3.3
有限空间 confined space
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易造成有毒有害、易燃易爆物质积聚或者氧含量不足的空间。
3.4
煤气储配站 gas stored and distributed station
用于储存、净化、混合、加压、输送煤气站场的总称。
4 基本要求
4.1 工作组织与职责
4.1.1 冶金企业主要负责人应牵头组织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并履行以下工作职责:
——贯彻执行上级双重预防机制工作有关要求;
——明确各部门、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职责;
——确保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双重预防机制所需要的资源;
——研究和批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方案;
——调度、督促及检查考核双重预防机制建设工作情况;
——督促落实重大安全风险和重大事故隐患上报;
——及时处理涉及双重预防机制建设的重大问题。
4.1.2 冶金企业应成立安全风险管控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可依托于安全生产委员会。领导小组主要职责包括重大事项决策、工作文件审定、投入保障、监督考核以及与政府相关部门沟通衔接等。
4.1.3 冶金企业双重预防机制建设领导小组应设办公室,办公室宜设置在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办公室主要职责是牵头组织各部门明确双重预防工作责任,分专业全面开展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并逐步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体系。
4.1.4 冶金企业各部门及管理人员依据各自职责,在双重预防领导小组领导下开展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4.1.5 冶金企业各岗位从业人员应具备参与岗位安全风险辨识、评估和管控,以及隐患排查治理的能力,履行岗位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职责。
4.2 培训教育
4.2.1 冶金企业应围绕双重预防机制建设与运行分阶段开展针对性培训教育。
——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期应开展专题培训。
——双重预防机制运行期应纳入年度培训计划。
4.2.2 冶金企业应针对双重预防工作职责分层次开展培训教育。
——领导层培训以责任意识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背景、法规、政策文件及标准规范的要求、工作职责、基础概念与理论知识等。
——专业技术人员(含内部培训师和审核员)培训以知识和技能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双重预防机制相关标准规范、基础概念与理论、规范建设流程及内容、风险辨识和评估技术、风险控制技术、隐患排查治理闭环管理和过程管理要求等。
——全员培训以提升风险意识和参与岗位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能力为主题,主要内容包括风险管理理念、安全风险管控责任、岗位风险辨识和管控清单、隐患排查事项等。
4.2.3 冶金企业应强化培训过程管理及其资料归档。
资源链接 请先登录(扫码可直接登录、免注册)点此一键登录 ①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如果您对本资料有版权申诉,请及时联系我方进行处理(联系方式详见页脚)。
②由于网络或浏览器兼容性等问题导致下载失败,请加客服微信处理(详见下载弹窗提示),感谢理解。
③本资料由其他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数量等令人满意,若存在资料虚假不完整,请及时联系客服投诉处理。
④本站仅收取资料上传人设置的下载费中的一部分分成,用以平摊存储及运营成本。本站仅为用户提供资料分享平台,且会员之间资料免费共享(平台无费用分成),不提供其他经营性业务。
1
…
65
66
67
…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