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这个是什么东西-浙江
问题专业:装饰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10-26 19:40:28
提问网友:菜鸟一号
解答网友:zhangy
问题专业:装饰
所属地区:浙江
提问日期:2022-10-26 19:40:28
提问网友:菜鸟一号
解答网友:zhangy
江苏省地方标准
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标准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tandard for assembled building in Jiangsu
DB32/T3753-2020
主编单位: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实施日期:2020年5月1日
为了推动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18年度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和标准设计编制、修订计划)的通知》(苏建科〔2018)609号)的要求,编制组经大量调查研究,总结江苏省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和实践经验,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于2020年2月24日经主管部门批准发布,自2020年5月1日起实施。
本标准共8章,主要技术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和符号;3基本规定;4综合评定;5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6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7绿色建筑评价等级与集成技术;8项目组织与施工技术;附录A、附录B。
本标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各单位在执行过程中若有修改意见或建议,请反馈至江苏省工程建设标准站(地址:南京市江东北路287号银城广场B座4楼;邮政编码:210036)。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参加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
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技发展中心
南京长江都市建筑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
东南大学
启迪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衡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南京工业大学
参加单位:
南京大地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南京旭建新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龙信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苏省建设工程设计施工图审查管理中心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促进江苏省装配式建筑高质量发展,规范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民用装配式建筑的综合评定,预制装配率是综合评定的重要指标。
1.0.3江苏省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行业和江苏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装配式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结构系统、外围护系统、设备与管线系统、内装系统的主要部分采用预制部品部件集成的建筑。
2.0.2预制装配率comprehensive prefabrication ratio
装配式建筑室外地坪以上(不含地下室顶板)、屋面以下(含屋面)采用主体结构预制构件、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件、装修和设备管线的综合比率。
2.0.3装配式混凝土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concrete 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4装配式钢结构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steel 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钢部(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5装配式木结构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timber 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木部(构)件构成的装配式建筑。
2.0.6装配式混合结构建筑assembled building with mixed structure
建筑的结构系统由混凝土部件(预制构件)、钢部(构)件、木部(构)件、组合部(构)件两种或两种以上共同组成的混合承重的装配式建筑。
2.0.7装配式外围护构件assembled envelope component
非砌筑、非承重的外围护预制部品部件。
2.0.8装配式内隔墙构件assembled partition wall component
非砌筑、非承重的内隔墙预制部品部件。
2.0.9单元式幕墙unitized curtain wall
将面板和金属框架(横梁、立柱)在工厂组装为幕墙单元,以幕墙单元形式在现场完成施工的框支幕墙。
2.0.10全装修decorated
建筑功能空间的固定面装修和设备设施安装全部完成,达到建筑使用功能和性能的基本要求。
2.0.11装配化装修assembled decoration
主要采用干式工法,将工厂生产的标准化内装部品在现场进行组合安装的装修方式。
2.0.l2集成卫生间integrated bathroom
地面、吊顶、墙面和洁具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卫生间。
2.0.I3集成厨房integrated kitchen
地面、吊顶、墙面、橱柜、厨房设备及管线等通过设计集成、工厂生产,在工地主要采用干式工法装配而成的厨房。
2.0.14干式工法non-wet construction
采用干作业施工的建造方式。
2.0.15架空地板raised floor
在地面或楼板上架设一定高度的架空夹层,主要用于敷设给水排水、采暖、通风、电气等管线和设备。
2.0.16管线分离pipe&.wire detached from structure system
将设备与管线设置在结构系统之外的方式。
3基本规定
3.0.1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应以单体建筑作为评定单元,并符合下列规定:
1单体建筑应按项目规划批准文件的建筑编号确定。
2单体建筑由主楼与裙房组成时,在建筑主楼投影平面外的裙房部分可不列人计算范围。
3主楼部分的地下室顶板及以下部分、屋面层以上部分可不列入计算范围。
3.0.2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应在建筑工程竣工验收后进行,按竣工验收资料计算预制装配率等指标并确定综合评定等级。在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通过审查后,宜进行预评。
3.0.3装配式建筑应同时满足下列要求:
1居住建筑预制装配率不应低于50%,公共建筑预制装配率不应低于45%。
2装配式钢结构建筑、装配式木结构建筑中装配式外围护和内隔墙构件的应用比例不应低于60%。
3居住建筑应采用全装修,公共建筑公共部位应采用全装修。
3.0.4装配式建筑宜采用装配化装修。
4综合评定
4.0.1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项目应满足本标准第3.0.3条的要求,且主体结构预制构件的应用占比Z1不应低于35%。
4.0.2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分值应根据表4.0.2中评定项及评定分值按下式计算,各评定项应满足最低分值的要求。
S=S1+S2+S3+S4+S (4.0.2)
式中
S-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得分;
S1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评定得分;
S2预制装配率评定得分;
S3绿色建筑评价等级得分;
S4集成技术应用评定得分;
S5项目组织与施工技术应用评定得分。
(略)
内容索引:
1总则2
2术语2
3基本规定4
4综合评定4
5标准化与一体化设计7
6预制装配率计算规则8
6.1一般规定8
6.2Z项计算规则9
6.3Z2项计算规则11
6.4Z3项计算规则11
7绿色建筑评价等级与集成技术…13
8项目组织与施工技术…14
附录A装配式建筑综合评定得分表16
附录B装配式建筑预制装配率统计表21
条文说明23
ICS11.040.050
CCS C 3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27-2021代替GB9706.25一2005
医用电气设备第2-27部分:心电监护
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27: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electrocardiographic monitoring equipment
(IEC60601-2-27:2011,MOD)
2021-10-11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01.1适用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中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规定了心电(ECG)监护设备(以下简称ME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在医院环境中使用、也适用于医院环境外(例如,救护车和航空运输)使用的ME设
备。本文件也适用于在医院环境中使用的心电遥测系统。
预期在医院环境外的极端环境条件或不受控环境中(例如,救护车和航空运输)使用的ME设备,应
满足本文件的要求。在上述环境中使用的ME设备可能还需要适用其他标准。
本文件不适用于动态(“Holter'”)监护仪、胎儿心率监护仪、脉率描记设备和其他心电记录设备。本
文件不适用于家用心电监护仪。但如果其预期用途适用于本文件中的相关章节,制造商宜进行考虑。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正如201.3.63中定义的心电(ECG)监护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
201.1.3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和本文件201.2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一2021和YY9706.108一2021分别在第202章和第208章修改后适用。
GB9706.103不适用。GB9706系列标准中已发布的并列标准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GB9706系列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业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
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在本文件中将GB9706.1一2020称为通用标准。并列标准用它们各自的文件编号表示。
本文件中章和条的编号前加前缀“201”与通用标准对应(例如,本文件中201.1对应通用标准第
1章),或者加前级“20x”与适用的并列标准相对应,此处x是并列标准对应国际标准编号的末位数字
(例如,本文件中202.4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2中第4章的内容,本文件中203.4对应并列标准
GB9706.103中第4章的内容等)。
通过使用下列词语来规范对通用标准文本的变更:
“替换”即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章和条完全由本文件的内容所替换。
“增补”即本文件的内容作为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补充。
“修改”即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章和条改为本文件的内容。
作为对通用标准补充的条、图和表从201.101开始编号。然而,由于通用标准中定义的编号从
3.1一3.139,因此本文件中增补的定义从201.3.201开始编号。增补附录的编号为AA、BB等,增补列项
用aa)、bb)等表示。
对于增补到并列标准中的条、图或表从20x开始编号,此处“x”是并列标准对应编号的末位数字,
例如,202对应YY9706.102,203对应于GB9706.103等。
“本标准”一词是通用标准、任何适用的并列标准及本文件的统称。
若本文件中没有相应的章和条,则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章和条,即使可能不相关,也均
适用。对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任何部分,即使可能相关,若不采用,则本文件对其给出说明。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中的第2章适用。
替换: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13,IDT)
YY9706.102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IEC60601-1-2:2007,MOD)
YY9706.108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
第1-8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IE℃60601-1-8:2012,MOD)
增补:
GB9706.202医用电气设备
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
要求(GB9706.202-2021,IEC60601-2-2:2017,M0D)
201.3术语和定义
通用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替换:
201.3.63
心电(ECG)监护设备electrocardiographic(ecg)monitoring equipment
ME设备ME equipment
包括电极、导联线和连接器,用于监护和/或记录来自一个患者的心脏动作电位,并显示结果数据的
设备。
注:心电图遥测发送器和接收器,以及一个患者数据的相关显示组成ME设备。心电图遥测技术通常用于远程显示患者的数据。这些远程显示的应用经常同时显示多个患者的数据,但每个患者的数据显示在逻辑上是分开的。
增补定义:
201.3.201
共模抑制common mode rejection:CRM
ME设备在电极阻抗失衡的情况下来区别放大器输入差分信号和放大器输入共模信号的能力,包
括患者电缆和电极、高频滤波器、防护网络和放大器输入等。
201.3.202
电极electrode
与身体特定部位相接触,用以检测心脏电活动的传感器。
201.3.203
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ECG
一个或多个导联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表达。
201.3.204
增益gain
输出信号幅度与输入信号幅度之比。
注:增益单位为毫米每毫伏(mm/mV)。
201.3.205
增益指示器gain indicator
永久显示或非永久显示上的图形化指示,使临床操作者能够在视觉上估计心电图输入信号的幅度。
201.3.206
导联lead
电极间的电压。
201.3.207
导联选择器lead selector
用于选择指定导联的系统。
201.3.208
导联线lead wire
连接电极和患者电缆或ME设备的电缆。
201.3.209
中性电极neutral electrode
为差分放大器和/或干扰抑制电路设的参考点,不预期用于计算任何导联。
注:中性电极有时会被称为参考电极。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中的第4章适用。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
201.4.3.101
增补的基本性能要求
心电监护设备补充用基本性能护的见布201.101。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
图集号:21J621-1(替代05J621-1、09J621-2)
天窗
统一编号:GJBT-1573
组织编制: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主编单位: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五洲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实行日期:二〇二一年七月一日
1编制依据
本图集依据的主要标准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18年版)GB50016-2014
《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
《电动采光排烟天窗》GB/T28637-2012
《建筑用安全玻璃第3部分:夹层玻璃》GB15763.3-2009
《建筑门窗术语》GB/T5823-2008
《建筑门窗洞口尺寸系列》GB/T5824-2021
《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2017
《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51245-2017
《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1976-2015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7106-2019
《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GB/T8484-2020
《铝合金门窗》GB/T8478-2020
《聚碳酸酯(P℃)实心板》JG/T347-2012
《聚碳酸酯(P℃)中空板》JG/T116-2012
《玻璃纤维增强聚酯连续板》GB/T14206-2015
当依据的标准规范进行修订或有新的标准规范出版实施时,本图集与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不符的内容、限制或淘汰的技术或产品,视为无效。工程技术人员在参考使用时应注意加以区分,并对本图集相关内容进行复核后选用。
2适用范围
2.1本图集适用于各种新建和改扩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2.2本图集可供建筑设计和工程施工、监理等相关人员使用。
3天窗分类
3.1按使用功能可分为:采光天窗和避光天窗;采光通风天窗;采光排烟天窗;采光泄爆天窗;屋面采光带;导光管采光系统和地下室天窗。
3.2按天窗框的材料可分为:钢质天窗、铝质天窗、木质和聚氨酯天窗。
3.3按开启方式可分为:固定天窗、手动天窗、电动天窗、气动天窗、智能控制和消防联动天窗。
3.4按适用的屋面形式可分为:平屋面罩体天窗、平屋面平天窗、坡屋面斜天窗和钢天窗架天窗等。
3.5本图集是按照适用的屋面形式对天窗进行分类。本图集的天窗在很多情况下是可以灵活选用的,平屋面平天窗也可用在坡屋面上;平屋面平天窗也可以组合成采光带和采光屋顶;屋面采光带既可用于平屋面,也可用于坡屋面。设计师选用时可不必受分类的限制。
4图集内容
本图集主要包括七部分内容:平屋面罩体天窗、平屋面平天窗、钢天窗架天窗、屋面采光带、坡屋面天窗、地下室天窗和导光管采光系统。天窗分类详见表1。
5选用说明
5.1天窗启闭可分手动、电动和气动,电动启闭控制方式分为三类,即通用控制型、自动控制型和智能网络控制型。这部分内容由专业生产厂家设计。
5.2适用于天窗的开窗机的种类有链条式、螺杆式、折臂式和齿条式,项目设计时,设计人员可根据需要自行选配,也可由专业生产厂家负责配置。上述四种开窗机的性能详见表2。
5.3项目设计中应根据所在地区的气候特点、工程性质、建筑高度等因素确定天窗的抗风压、水密性、气密性、传热系数及采光性能等级。天窗的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能应符合《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检测方法》GB/T7106-2019的规定;保温性能应符合《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15、《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2016和《建筑外门窗保温性能检测方法》GB/T8484-2008的规定;采光性能应符合《建筑外窗采光性能分级及检测方法》GB/T11976-2015的规定。上述对天窗性能要求的内容见具体工程设计。
5.4天窗分为有骨架和无骨架两种构成方式。凡是有骨架的天窗,其骨架的形式、选材、抗震、抗风压和抗雪荷载、泄爆等均由专业生产厂家根据项目的具体条件进行二次设计。
5.5天窗周边与屋面的连接构造要做好排水和防水,防止积水漫过天窗的防水构造高度,并防止防水构造失效而漏水。
5.6凡有泄爆要求的天窗应核实工程对泄压面积和泄爆压力值的要求。
5.7天窗的规格尺寸一般情况下可按照本图集所提供的选用表直接选用,如果本图集选用表不能满足具体工程项目设计的需要时,可与专业生产厂家协商,按非标准规格尺寸加工生产。有特殊要求的天窗,专业生产厂家需做二次设计。
5.8本图集里的安装节点图以天窗的安装构造为主,屋面的构造均为示意,保温与防水、抗风雪等具体做法见工程设计。
5.9对于有自然排烟要求的建筑,应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防烟排烟系统技术标准》GB51251的要求选定合适的天窗类型,确定开窗的面积和有效的排烟面积,并满足该标准有关排烟的要求。
5.10本图集中的所有天窗产品均应由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在产品出厂时需严格按照国家现行门窗标准进行验收。
(略)
21J621-1图集内容索引:
总说明1
平屋面罩体天窗
平屋面罩体天窗说明1-1
平屋面罩体天窗实例照片1-3
平屋面罩体天窗选用表1-4
罩体天窗与基座安装构造详图1-6
钢筋混凝土屋面ZQC组合天窗示意图··1-7
金属板屋面、网架结构屋面ZQC组合天窗示意图··1-8
开启型罩体天窗安装详图1-9
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1-10
大型屋面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1-12
压型金属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屋脊处)···1-14
压型金属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非屋脊处)…1-15
夹芯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屋脊处)…1-16
夹芯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非屋脊处)……1-17
压型金属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多排采光罩)····1-18
夹芯板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多排采光罩)·…1-19
网架结构屋面ZQC基座安装详图……1-20
穹体型Z0C天窗安装详图…1-21
穹+平复合型ZFC天窗安装详图1-22
组合式穹+平复合型ZFC天窗安装详图1-23
钢板天窗基座详图1-24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留孔图1-25
平屋面平天窗
平屋面平天窗说明2-1
平屋面平天窗布置示意图2-3
三角型(上开窗)天窗选用表·2-4
三角型(上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5
三角型(上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6
三角型(上开避光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9
三角型(上开避光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10
三角型(下开窗)天窗选用表··2-11
三角型(下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12
三角型(下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13
平开型(双扇上开窗)天窗选用表·2-14
平开型(双扇上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15
平开型(双扇上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16
平开型(避光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18
平开型(单扇上开窗)天窗选用表·2-19
平开型(单扇上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20
平开型(单扇上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21
圆拱型(侧开上悬窗)天窗选用表2-22
圆拱型(侧开上悬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23
圆拱型(侧开上悬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25
圆拱型(整窗上开窗)天窗选用表·2-27
圆拱型(整窗上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28
圆拱型(整窗上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29
圆拱型(部分上开窗)天窗选用表…··2-30
圆拱型(部分上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31
圆拱型(部分上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32
圆拱型(双扇上开窗)天窗选用表2-33
圆拱型(双扇上开窗)天窗平、立、剖面图····2-34
圆拱型(双扇上开窗)天窗构造节点图………·2-35
钢天窗架天窗
钢天窗架天窗说明3-1
统长型上悬钢天窗架天窗窗型选用表3-2
分段型上悬钢天窗架天窗窗型选用表…3-3
上悬天窗基本窗扇及代号3-4
统长型上悬天窗(1.5m1.2m高)组合示意图···3-5
统长型上悬天窗(1.8m高)组合示意图3-6
统长型上悬天窗(2.4m高)组合示意图……3-7
统长型上悬天窗(3.0如高)组合示意图··3-8
分段型上悬天窗(1.5m1.2m高)组合示意图·…3-9
分段型上悬天窗(1.8m高)组合示意图…3-10
分段型上悬天窗(2.4m高)组合示意图…3-11
分段型上悬天窗(3.0血高)组合示意图…3-12
上悬钢天窗架天窗安装详图·3-13
上悬钢天窗架天窗挡雨窗安装详图··3-14
屋面采光带
屋面采光带说明·…4-1
屋面采光带实例照片·4-2
屋面采光带选用表·4-3
屋面采光带平面示意图·4-4
成品双层板平铺式采光带安装详图4-5
双层板平铺式采光带(檩条露明)安装详图………4-6
直立锁边平铺式采光带(檩条暗藏)安装详图……4-7
双层直立锁边平铺式采光带安装详图··4-8
单层凸起式采光带安装详图(夹芯板屋面)……4-9
单层凸起式采光带安装详图(钢筋混凝土屋面)···4-10
双层采光板凸起式采光带安装详图(金属板复合屋面)4-12
拱形采光板凸起式采光带安装详图(钢筋混凝土屋面)4-14
拱形采光板凸起式采光带安装详图(金属板复合屋面)4-17
三角形凸起式采光带剖面示意图·4-18
三角形凸起式采光带安装详图(钢筋混凝土屋面)··4-19
平铺式采光带常用玻璃钢采光板板型表………·4-21
坡屋面天窗
坡屋面天窗说明5-1
坡屋面天窗实例照片··5-3
坡屋面天窗室内效果照片5-4
坡屋面天窗示意图··5-5
坡屋面天窗选用表·5-6
钢筋混凝土块瓦屋面斜屋顶窗安装详图···5-8
钢筋混凝土沥青瓦屋面斜屋顶窗安装详图………5-9
钢结构金属瓦屋面斜屋顶窗安装详图……5-10
钢结构夹芯板坡屋面斜屋顶窗安装详图…5-11
斜屋顶窗纵横组合式安装示意图··5-12
跨屋脊斜屋顶窗组合安装示意图5-14
斜+立转角屋顶窗(单窗)安装示意图…5-15
斜+立转角屋顶窗(组合窗)安装示意图…···5-16
斜+立露合窗安装示意图··5-17
斜+斜阳台窗安装示意图····5-19
地下室天窗
地下室天窗说明·6-1
地下室天窗实例照片·6-2
单排地下室天窗安装详图·6-3
组合式地下室天窗安装详图·6-5
逃生通风采光窗安装详图·6-7
导光管采光系统
导光管采光系统说明·7-1
导光管采光系统实例照片·……7-3
导光管采光系统安装示意图…·…7-4
导光管采光系统采光罩安装详图···.7-5
大型导光管采光系统及改造屋面采光罩安装详图…7-8
导光管采光系统停车屋面(广场)采光罩安装详图···…7-9
导光管采光系统金属板屋面采光罩安装详图…···7-10
相关技术资料
ICS11.040.55
CCS C 3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26-2021代替GB9706.26一2005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6部分:脑电图机的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26: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electroencephalographs
(IEC60601-2-26:2012,MOD)
2021-10-11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01.1适用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中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规定了在201.3.63中定义的脑电图机(以下简称ME设备)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本文件适用于在临床环境(例如,医院,医生办公室等)中使用的ME设备。
本文件不适用于在脑电图学中使用的其他设备,例如:
—声光刺激器:
—遥测脑电图仪:
一脑电数据的存储和重现设备:
一用于在电休克疗法中监护的专用ME设备:
动态脑电图记录器。
如果一章或一条明确指出仅适用于ME设备或ME系统,标题和章或条的正文会说明。如果不是
这种情况,与此相关的章或条同时适用于ME设备和ME系统。
除通用标准的7.2.13与8.4.1外,本文件范围内的ME设备或ME系统的预期生理效应所导致的
危险在本文件中没有具体要求。
注:参见通用标准的4.2。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正如201.3.63中定义的脑电图机的专用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
201.1.3并列标准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和本文件201.2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一2021在第202章修改后适用。GB9706.103和YY/T9706.110不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GB9706系列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业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
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在本文件中将GB9706.1一2020称为通用标准。并列标准用它们各自的文件编号表示。
本文件中章和条的编号前加前缀“201”与通用标准对应(例如,本文件中201.1对应通用标准第1
章),或者加前缀“20x”与适用的并列标准相对应,此处x是并列标准对应国际标准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本文件中202.4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2中第4章的内容,本文件中203.4对应并列标准
GB9706.103中第4章的内容等)。
通过使用下列词语来规范对通用标准文本的变更:
“替换”即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章和条完全由本文件的内容所替换。
“增补”即本文件的内容作为对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补充。
“修改”即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章和条改为本文件的内容。
作为对通用标准补充的条、图和表格从201.101开始编号。然而,由于通用标准中定义的编号从
3.1至3.139,因此本文件中增补的定义从201.3.201开始编号。增补附录的编号为AA,BB等,增补列
项用aa),bb)等表示。
对于增补到并列标准中的条、图或表从20x开始编号,此处“x”是并列标准对应编号的末位数字,
例如,202对应YY9706.102,203对应于GB9706.103等。
“本标准”一词是通用标准、任何适用的并列标准及本文件的统称。
若本文件中没有相应的章和条,则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章和条,即使可能不相关,也均适用。对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任何部分,即使可能相关,若不采用,则本文件对其给出说明。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中的第2章适用。
替换:
GB/T4208一2017外壳防护等级(1P代码)(IEC60529:2013,IDT)
YY9706.102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IEC60601-1-2:2007,MOD)
增补:
GB9706,1一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IEC60601-1:2012,MOD)
201.3术语和定义
GB9706.1一20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01.3.63
医用电气设备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替换:
脑电图机electroencephalograph
ME设备ME equipment
产生脑电图的装置。
增补定义:
201.3.201
通道channel
硬件和/或软件选择某一脑电图导联来显示、记录或传输。
[来源:GB9706.225—2021,201.3.202,有修改]
201.3.202
B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
描述(屏幕或纸上)取自规定位置电极上的随时间变化的电压。
[来源:IE℃60050-891:1998,891-04-23,有修改]
201.3.203
电极electrode
用于头皮或插入脑部区域用以检测电活动的传感器。
[来源:GB9706.225一2021,201.3.208,有修改]
201.3.204
增益gain
输出信号振幅与输入信号振幅之比。
注:输人增益单位为mm/uV。
201.3.205
导联lead
电极间的电压。
[来源:GB9706.227—2021,201.3.206]
201.3.206
导联线lead wire
连接电极和患者电缆或ME设备的电缆。
[来源:GB9706.227—2021,201.3.208]
201.3.207
中性电极neutral electrode
为差分放大器和/或干扰抑制电路设的参考点,不预期用于计算任何导联。
[来源:GB9706.225一2021,201.3.213]
201.3.208
患者电缆patient cable
用于连接导联线和ME设备的多芯电缆。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中的第4章适用。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
201.4.3.101增补的基本性能要求
增补的基本性能要求见表201.101。
ICS11.040.50
CCS C 3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25-2021代替GB10793一200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5部分:心电图机的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25: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electrocardiographs
(IEC60601-2-25:2011,MOD)
2021-12-01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01.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规定了在201.3.63中定义的通过自身或作为ME系统一部分,提供可供诊断用的心电图报告的心电图机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以下称为ME设备。
本文件不适用于以下情况:
a)提供心电向量环的ME设备的部分;
b)由YY9706.247覆盖的非用于获取诊断用的心电图报告的动态心电图ME设备:
c)由GB9706.227覆盖的非用于获取诊断用的心电图报告的心电监护仪。
注1:ME设备包括:
a)直描式心电图机:
b)其他提供诊断用心电图报告的ME设备,例如,病人监护仪、除领器和运动试险装置:
c)远离患者仍可显示的心电图机(例如,通过电话线、网或者储存媒介)。除传输媒介以外的这些ME设备或E系统均属于本文件范围内.
注2:提供诊断和监护功能选择的ME设备在配置功能时需满足其对应标准的要求,
预期在医院外或诊所外的极端环境条件或不受控环境中(例如,救护车,航空运输)使用的ME设备,应满足本文件要求。在上述环境中使用的ME设备还需要适用其他的标准。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心电图机(见201.3.63)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专用要求。
201.1.3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和本文件中201,2列出的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在第202章修改后适用。GB9706.103、YY9706.108和YY/T9706.110不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GB9706系列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用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在本文件中将GB9706.1一2020称为通用标准。并列标准用它们各自的文件编号表示。
本文件中章和条的编号前加前缀“201”与通用标准相对应(例如,本文件中201.1对应通用标准第1章),或者加前缀“20×”与适用的并列标准相对应,此处×是并列标准对应国际标准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本文件中202.4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2中第4章的内容,本文件中203.4对应并列标准GB9706.103中第4章的内容等)。
通过使用下列词语来规范对通用标准文本的变更:
“替换”即通用标准的章或条或适用的并列标准完全由本文件的内容所替换。
“增补”即本文件的内容作为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补充。
“修改”即通用标准的章或条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由本文件的内容所修改。
作为对通用标准补充的条、图和表从201.101开始编号。然而,由于通用标准中定义的编号从3.1
3.139,因此本文件中增补的定义从201.3.201开始编号。增补附录的编号为AA、BB等,增补列项用
aa)、bb)等表示。
对于增补到并列标准中的条、图或表从20x开始编号,此处“×是并列标准对应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202对应YY9706.102,203对应于GB9706.103等。
“本文件”一词是通用标准、任何适用的并列标准及本文件的统称。
若本文件中没有相应的章和条,则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章和条,即使可能不相关,也均适用。对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任何部分,即使可能相关,若不采用,则本文件对其给出说明。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2章适用。
替换:
YY9706.102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EC60601-1-2:2007,MOD)
增补:
GB9706.202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
要求(GB9706.202-2021,IE℃60601-2-2:2017,M0D)
201.3术语和定义
通用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01.3.63
医用电气设备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
替换:
心电图机electrocardiograph
ME设备ME equipment
提供可供诊断用的心电图报告的设备及其附属的导联线和电极。
增补:
201.3.201
威尔逊中心端子central terminal according to wilson;CT
R(RA),L(LA)和F(LL)电极的平均电位的端子。
201.3.202
通道channel
硬件和/或软件选择某一心电图导联来显示,记录和传输。
201.3.203
直流偏置电压DC offset voltage
从电极-皮肤电压产生的,出现在电极上的相对于中性电极点的直流电压。
201.3.204
共模抑制common mode rejection
心电图机在电极阻抗失衡的情况下来区别放大器输入差分信号和放大器输入共模信号的能力。
注:包括患者电缆和电极,高频滤波器,防护网辂,导联网鉻,放大器的输人等。
201.3.205
心电图报告ECG report
包括心电图和相关数据(如获取心电图的日期和时间、患者身份识别等)的记录(如:打印输出或显
示)。
201.3.206
有效记录宽度effective recording width
依据此专用标准,能被记录的一个通道信号的记录纸宽度。
201.3.207
心电electroccardiogram;ECG
一个或多个导联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表达。
201.3.208
电极electrode
与身体特定部位相接触,用以检测电活动的传感器。
201.3.209
滤波器filter
通过硬件,固件或软件等不同方法来度减被记录的信号中存在的不需要成分(例如,心电信号中的
肌肉动作电压)的装置。
201.4通用要求
除下列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4章适用。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
201.4.3.101基本性能的补充要求
表201.101确定了心电图机的基本性能要求和相应的条款号。
ICS11.040.20
CCS C 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24-2021代替GB9706.27-2005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4部分:输液泵和输液控制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24: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infusion pumps and controllers
(IEC60601-2-24:2012,MOD)
2021-12-01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01.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规定了201.3.204,201.3.206,201.3.207,201.3.220,201.3.222和201.3.223的定义的肠内营养泵,输液泵、便携式输液泵、注射/容器泵、容量式输液控制器、容量式输液泵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输液泵和容量式输液控制器的基本安全及基本性能,以下简称E设备。
由于输注管路其本身的特性会影响到输液泵和容量式输液控制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因此本文件一定程度上适用于输注管路。然而,本文件并不会在输注管路的其他方面做出规定的要求或者试验。
如果一章或者一条明确指出仅适用于ME设备或者ME系统,章或者条的标题和正文会说明。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与此相关的章或条同时适用于ME设备和ME系统。
除通用标准要求的条款7.2.13和8.4.1外,本标准范围内的ME设备或者ME系统预期生理功能的固有危险在本标准中没有具体的要求。
注:见通用标准42的要求,
本文件不适用于下列设备:
a)专门用于诊断或类似用途的设备(例如,由操作者永久性控制或管理的血管造影或其他泵):
b)血液的体外循环设备:
c)植入式设备;
d)专门用于尿动力学诊断用的ME设备(利用导管将膀胱充满水,测量其压力-体积关系):
e)专门用于男性阳痿检测的诊断用的ME设备(为保特阴茎勃起,需维特一个预置压力,测量为维特该压力而注入的液体量:海绵体测量术、海绵体造影术):
f)由ISO28620覆盖的设备。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201.3.204,201.3.206,201.3.207,201.3.220,201.3.222和201.3.223定义的肠
内营养泵,输液泵、便携式输液泵、注射/容器泵、容量式输液控制器,容量式输液泵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201.1.3
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和本文件201.2条款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YY/T9706.106和YY9706.108分别在第202章、第206章和第208章修改后适用。
GB9706.103不适用。9706系列标准中已发布的并列标准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GB9706系列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用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
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在本文件中将GB9706.1一2020称为通用标准。并列标准用它们各自的文件编号表示。
本文件中章和条的编号前加前缀“201”与通用标准相对应(例如,本文件中201.1对应通用标准第
1章),或者加前缀“20x”与适用的并列标准相对应,此处×是并列标准对应标准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
本文件中202.6.1.2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2中6.1.2的内容,本文件中208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8
的内容等)。
通过使用下列词语来规范对通用标准文本的变更:
“替换”即通用标准的章或条或适用的并列标准完全由本文件的内容所替换。
“增补”即本文件的内容作为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补充。
“修改”即通用标准的章或条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由本文件的内容所修改。
作为对通用标准补充的条、图和表从201.101开始编号。然而,由于通用标准中定义的编号从
3.13.147,因此本文件中增补的定义从201.3.201开始编号。增补附录的编号为AA、BB等,增补列项用aa)、bb)等表示。
对于增补到并列标准中的条、图或表从20x开始编号,此处“×是并列标准对应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202对应YY9706.102等。
“本标准”一词是通用标准、任何适用的并列标准及本文件的统称。
若本文件中没有相应的章和条,则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章和条,即使可能不相关,也均适用。对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中的任何部分,即使可能相关,若不采用,则本文件对其给出说明。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2章适用。
替换:
YY9706.102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脸(IEC60601-1-2:2007,MOD)
YY/T9706.106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可用性(IEC60601-1-6:2013,MOD)
YY9706.108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IEC60601-1-8:2012,MOD)
增补:
GB/T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IEC60529:2013,IDT)
GBT6682一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险方法(IS03696:1987,M0D)
GB8368一次性使用输液器重力输液式(GB8368一2018,IS08536-4:2010,MOD)
GB9706.1一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IE℃60601-1:2012,M0D)
201.3
术语和定义
通用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替换:
201.3.8
应用部分applied part
E设备的一部分,在正常使用时,需要与患者有身体接触以实施其功能,包括输液管在内。
增补:
201.3.201
输注管路administration set
从供液处经ME设备将液体传输至患者的附件。
201.3.202
输注管路更换间隔administration set change interval
设备制造商推荐的ME设备使用输注管路的时间。
201.3.203
预期的丸剂intended bolus
预期由ME设备短时间内输送的液体的离散量。
201.3.204
肠内营养泵enteral nutrition pump
使用肠内营养液的输液泵。
201.3.205
自流free flow
不受输液泵控制经输注管路流至患者的非预期液流。例如,将输液泵的输注管路移开时重力或压
力产生的非预期作用。
201.3.206
输液泵infusion pump
预期通过泵产生的正压来控制流入患者体内的液体流量的ME设备。
注:输液泵可提供一种或多种以下液流方式:
一1型:连续性输液:
一2型:非连续性输液;
一3型:丸剂的离散输液,
一4型:同一设备上包含1型与3型和/或2型的组合输液;
一5型:程控泵,
201.3.207
便携式输液泵infusion pump for ambulatory use
预期由患者连续携带的输液泵。
201.3.208
中速intermediate rate
用于对比不同类型输液泵的测试速度。
注:对于不同类型的设备,其对应的中速是不同的:
一对于容量式输液泵和容量式输液控制器,速度设定为25mL小h:
一对于注射/容器泵,速度设定为5mL/h: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4章适用。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条款:
201.4.3.101增补基本性能要求
增补的基本性能要求见表201.101列出的条款。
ICS11.040.55
CCS C 39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19-2021代替GB11243一2008
医用电气设备
第2-19部分:婴儿培养箱的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19: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infant incubators
(IEC60601-2-19:2016,MOD)
2021-10-11发布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适用于婴儿培养箱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如本文件中201.3.209中所定义的设备,也称为ME设备。
如果一章或一条明确指出仅适用于ME设备或ME系统,标题和章或条的正文会说明。如果不是这种情况,与此相关的章或条同时适用于ME设备和ME系统。
除通用标准中7.2.13和8.4.1外,本文件范围内的ME设备或ME系统的预期生理效应所导致的危险(源)在本文件中没有具体要求。
注:见通用标准4.2。
本文件规定了婴儿培养箱的安全要求,但如果制造商在其风险管理文档中说明危险所带来的风险与设备的治疗收益相比,是处于一个可接受的水平,那么通过一个特别条款来展示等效安全性的符合性替代方法被视为符合。
本文件不适用于:
通过毯子、衬垫和床垫供热的医用加热设备,见YY9706.235:
婴儿辐射保暖台,见IEC60601-2-21:
婴儿转运培养箱,见YY9706.220;
婴儿光治疗设备,见YY9706.250。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规定201.3.209中所定义的婴儿培养箱专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和操作者的危险,并规定出鉴别是否符合要求的试验。
201.1.3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以及本文件201.2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在第202章修改后适用。GB9706.103和YY/T9706.110不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9706系列标准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用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能增加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2章适用。
修改:
YY9706.102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
要求和试验(IEC60601-1-2:2007,MOD)
201.3术语和定义
通用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增补:
201.3.201
空气温度控制的培养箱air controlled incubator
空气温度由空气温度传感器根据操作者设定的控制温度自动控制的婴儿培养箱。
201.3.202
平均培养箱温度average incubator temperature
在稳定温度状态时,均匀间隔读取培养箱温度的平均值。(见图201.102)
201.3.203
平均温度average temperature
在稳定温度状态时,婴儿舱内的任何规定点均匀间隔读取的温度平均值。
201.3.204
婴儿温度控制的培养箱baby controlled incubator
一种空气温度控制的培养箱,它有一个附加功能,可自动控制培养箱的空气温度,使得皮肤温度传
感器测得的温度,接近于操作者所设定的控制温度。
201.3.205
婴儿舱compartment
一种用于安放一个婴儿且环境可控的箱体,并具有可观察到婴儿的部分。
201.3.206
控制温度control temperature
在温度控制器上选择的温度。
201.3.207
培养箱温度incubator temperature
婴儿舱内垫子表面中心上方10cm处的空气温度。(见图201.101,M点)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4章适用。
201.4.1ME设备或ME系统的应用条件
增补:
对于结合了可替换热源的婴儿培养箱,例如婴儿培养箱具有辐射加热器,通过毯子、衬垫或床垫供
热的加热设备等,应符合这些可替换热源的安全专用要求(如有)。本文件的安全要求不应因这些由制
造商规定的附加热源所改变,其细节在使用说明书中提供。
通过相关专用标准201.11和201.15.4.2.1规定的试验方法来检查是否符合要求。(例如,IE℃60601-2
21或YY9706.235)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
201.4.3.101婴儿培养箱的基本性能
基本性能要求见表201.101。
ICS11.040.70
CCS C 40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18-2021代替GB9706.19一2000
医用电气设备
第2-18部分:内窥镜设备的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18: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endoscopic equipment
(IEC60601-2-18:2009,MOD)
2021-12-01发布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规定了内窥镜设备的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连同其相关的互连条件和接口条件。
201.1.2
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给出了内窥镜设备基本安全与基本性能要求(如201.3.204定义)。
注:该目的包括作为有供给装置的内窥镜设备一部分的内窥镜强光源设备,因此IE℃60601-2-57不用。
201.1.3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以及本文件201.2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在第202章修改后适用。GB9706.103不适用。已出版GB9706系列标准中的已出版的并列标准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GB9706系列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用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在本文件中将GB9706.1一2020称为通用标准。并列标准用它们各自的文件编号表示。
本文件中章和条的编号前加前缀“201”与通用标准相对应(例如,本文件中201.1对应通用标准第1章),或者加前缀“20×”与适用的并列标准相对应,此处“×”是并列标准对应国际标准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本文件中202.4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2中第4章的内容,本文件中203.4对应并列标准GB9706.103第4章的内容等)。
通过使用下列词语来规范对通用标准文本的变更:
“替换”即通用标准的章或条或适用的并列标准完全由本文件的内容所替换。
“增补”即本文件的内容作为通用标准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的补充。
“修改”即通用标准的章或条或适用的并列标准由本文件的内容所修改。
作为对通用标准补充的条、图和表从201.101开始编号。然而,由于通用标准中定义的编号从3.1一3.147,因此本文件中增补的定义从201.3.201开始编号。增补附录的编号为AA、BB等,增补列项用aa)、bb)等表示。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2章适用。
修改:
YY9706.10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YY9706.102一2021,IEC60601-1-2:2007,MOD)
增补:
GB9706.202医用电气设备第2-2部分: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頫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GB9706.202—2021,IEC60601-2-2:2017,MOD)
GB9706.237医用电气设备第2-37部分:超声诊断和监护设备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GB9706.237-2020,IEC60601-2-37:2015,MOD)
ISO8600-1内窥镜医用内窥镜和内治疗器械第1部分:一般要求(Endoscopes-一Medical endoscopes and endotherapy devices-Part 1:General requirements)
201.3术语和定义
通用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增补:
201.3.201
电容耦合高频电流capacitively coupled HF current
带电的内治疗器件是应用于内窥镜的高频手术设备应用部分,由于带电的内治疗器件的电容耦合会不可避免的产生高频电流。
201.3.202
内窥镜应用配置configuration for endoscope application
以接口条件和/或互连条件的方式,将下述一件或多个的内窥镜设备组合:
带电内治疗器械:
一医用电气设备,以下简称ME设备:
非医用电气设备:
医用电气系统,以下简称ME系统。
注:并非内窥镜应用配置的所有章条号都包含在专用标准之内,见附录AA中图AA.101的图解说明。
201.3.203
内窥镜endoscope
通过自然腔道或手术创建通道进人人体腔内,采用光学或非光学方式进行查看,用于检查、诊断和
治疗的医疗器械。
[来源:ISO8600-1,3.1]
注1:内窥镜可以是硬性,软性和以胶囊形式,每种都可以有不同的图像获得系统(例如通过镜头或电子/超声传感器)和不同的图像传输系统[例如光学方法(通过镜头或光纤束),或导电/电子],
注2:注1与ISO8600-1中定义3.1的注1不同,它包括胶囊内窥镜.
201.3.204
内窥镜设备endoscopic equipment
预期用途所需的,和供给装置一起的带电内窥镜。
201.3.205
内治疗器械endotherapy device
在内窥镜术过程中,预期插人自然腔道或手术创建通道,不论是与内窥镜相同或不同的孔道进入人体腔内,进行检查、诊断和治疗的医疗器械。
注:内治疗器械包括插人内窥镜或内治疗器件的器械,如套管、穿刺管或滑管等。内治疗器件包括插入开口,而不是通过内窥镜开口的器械,确保内窥镜观察下实现预期用途的器械安全。
[来源:IS08600-1,3.2]
201.3.206
带电内窥镜energized endoscope
内窥镜是ME设备的应用部分,应用能量来进行内部观察或成像。
注:例如光照明和信号处理
201.3.207
·带电内治疗器械energized endotherapy device
内治疗器械是ME设备的应用部分,无论是否是内窥镜设备,通过内窥镜相同孔道,或第二或附随的孔道进入患者体内,使用能量达到预期用途。
注:例如高频电流,超声或激光。
201.3.208
高频high frequency;HF
频率一般高于200kHz。
[来源:IEC60601-2-2:2009,201.3.218]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部气医用代第4章适气。
201.4.1应用ME设备或ME系统的条件
增补条款:
201.4.1.101带电内治疗器械
如果专要实适气代专气医用中给布内治疗求和代分内全本设备互连条备代分内替冲突,以本设备的要求为准。
201.4.1.102超声诊新设备
既是内窥镜设备也是超声诊断设备,在超声安全方面,用于超声诊断的部分应符合GB9706.237的要求,其他部分应符合本文件的要求。
201.4.1.103·供给装置
如果供给装置能够提供多项功能并适用不同的专用标准,适用的部分应遵循相关的专用标准要求。
201.4.3主要性能
增补条款:
201.4.3.101·补充主要性能要求
表201.101里列出的章条中补充的主要性能要求。
ICS11.040.10
CCS C 46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13一2021代替GB9706.29-2006
医用电气设备
第213部分:麻醉工作站的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13: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an anaesthetic workstation(ISO80601-2-13:2011,MOD)
2021-12-01发布 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发布
201.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适用于需要专业操作者持续参与的、用于管理吸入麻醉的麻醉工作站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本文件规定了一个完整的麻醉工作站和下列麻醉工作站组件的专用要求。这些麻醉工作站组件可
作为单独设备,也可能和其他相关的麻醉工作站组件组成一个麻醉工作站:
一麻醉气体输送系统:
一麻醉呼吸系统;
一麻醉气体净化系统:
一麻醉气体输送装置;
一麻醉呼吸机:
一监护装置;
一报警系统;
一保护装置。
注1:表AA1概述了监护装置、报警系统和保护装置.
考虑到通用标准,完整的麻醉工作站和其独立的组件都作为ME设备或ME系统。
注2:表AA2给出了本文件的使用环境
本文件也适用于制造商声称连接到麻醉工作站的附件,如果这些附件的特性影响麻醉工作站的基
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如果一章或一条明确指出仅适用于麻醉工作站组件,标题和章或条的正文会说明。如果不是这种
情况,与此相关的章或条同时适用于麻醉工作站和其独立的组件。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为了给麻醉工作站、设计用于麻醉工作站的独立组件(如在201.3.211中定义的)
和其附件建立专用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201.1.3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通用标准第2章和本文件201.2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GB9706.103、IEC60601-1-9:2007+AMD1:2013与IEC60601-1-11:2010不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GB9706系列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用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和并列标准中包含的要求。并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要求。
专用标准的要求优先于通用标准的要求。
在本文件中将GB9706.1一2020称为通用标准。并列标准用它们各自的文件编号表示。
本文件中章和条的编号前加前缀“201”与通用标准相对应(例如,本文件中2011对应通用标准第1章),或者加前缀“20×”与适用的并列标准相对应,此处“×”是并列标准对应国际标准编号的末位数字(例如:本文件中202.4对应并列标准YY9706.102中第4章的内容,本文件中206.4对应并列标准YY/T9706.106中第4章的内容等)。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2章适用。
替换:
GB/T11210硫化橡胶或热塑性橡胶抗静电和导电制品电阻的测定(GB/T11210一2014,ISO2878:2011,IDT)
YY/T0466.1一2016医疗器械用于医疗器械标签、标记和提供信息的符号第1部分:通用要求(IS015223-1:2012,IDT)
YY9706.102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电磁兼
容要求和试验(YY9706.102一2021,IEC60601-1-2:2007,MOD)
YY/T9706.106医用电气设备第1-6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可用性(YY/T9706.106一2021,IEC60601-1-6:2013,MOD)
YY9706.108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YY9706.108一2021,IEC60601-1:2006+A1:2012,MOD)
YY/T9706.110医疗电气设备第1-10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
并列标准:生理闭环控制器开发要求(YY/T9706.110一2021,IEC60601-1-10:2007+A1:2013,MOD)
增补:
GB/T1962.2注射器、注射针及其他医疗器械6%(鲁尔)圆锥接头第2部分:锁定接头
(GB/T1962.2-2001,idt IS0594-2:1998)
GB/T3836.4爆炸性环境第4部分:由本质安全型“i”保护的设备(GB/T3836.4一2021,IEC60079-11:2011,MOD)
GB/T3836.11爆炸性环境第11部分:气体和蒸气物质特性分类试验方法和数据
(GB/T3836.11-2017,IEC60079-20-1:2010,IDT)
GB/T4999一2003麻醉呼吸设备术语(ISO4135:2001,IDT)
GB/T7899焊接、切割及类似工艺用气瓶诚压阀
GB9706.1一2020医用电气设备第1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IEC60601-1:2012,MOD)
GB/T15383一2011气瓶阀出气口连接型式和尺寸(ISO5145:2004,NEQ)
GB50751医用气体工程技术规范
YY/T0339呼吸道用吸引导管(YY0339一2019,ISO8836:2014,MOD)
YY0461麻醉机和呼吸机用呼吸管路(YY0461一2003,ISO5367:2000,IDT)
201.3术语和定义
GB/T4999、GB9706.1、YY9706.102、YY/T9706.106和YY9706.108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
义适用于本文件。
增补:
201.3.201
有源麻醉气体净化系统active anaesthetic gas scavenging system
由动力装置驱动处理系统中气体流动的麻醉气体净化系统。
[来源:GB/T4999一2003,7.1.2]
201.3.202
气道压力airway pressure
患者连接口处的压力。
201.3.203
麻碎呼吸系统anaesthetic breathing system
在新鲜气体入口、患者连接口和排气阀或排气口之间,在呼吸压力下麻醉气体所流经的吸入和呼出通道。
[来源:GB/T4999一2003,3.1.6和4.1.1]
201.3.204
麻醉气体anaesthetic gas
在麻醉中使用的气体和挥发性麻醉剂蒸气(若有)。
注:在麻醉呼吸系统的一些部件中,麻醉气体包括患者呼出气体。
201.3.205
麻醉气体输送系统anaesthetic gas delivery system
麻醉工作站的组件,接收不同的医用气体供应并按操作者设定的浓度或流量输送混合气体。
注:麻醉气体输送系统可能包括一个流量调节控制装置、流量计或一个气体混合器和麻醉气体输送系统管道,但不包括蒸发器,
201.3.206
麻醉气体输送系统管道anaesthetic gas delivery system piping
所有管组,包括接头、从管道入口的单向阀和压力调节器的出口到流量调节控制装置,及连接流量
调节控制装置的管道和连接麻醉气体输送装置与新鲜气体出口的管道。
注:麻醉气体输送系统管道包括通向和来自气源压力失效报警信号发生器、压力指示器、快速供氧和气体动力出口的管道。
201.3.207麻醉气体净化系统anaesthetic gas scavenging system
连接麻醉呼吸系统或连接输送多余麻醉气体至适当排放处的相关设备的保护装置。
注:从功能上讲,麻醉气体净化系统由三部分组成:传递系统,收集系统和处理系统,这三个功能上独立的部分可各自分开,可部分连接或连成一个整体。另外,麻醉气体净化系统的一个或多个部分可依次连接到麻醉呼吸系统或麻醉呼吸机,包括传递系统或传递和收集系统,
201.3.208
麻醉患者阀anaesthetic patient valve
麻醉呼吸系统的患者端口的阀门,它有三种操作功能:
一作为单向阀阻止在呼气相气体流向蒸发器:
一作为加压阀允许间歇正压通气:和
一作为单向排气阀避免在自主呼吸期间从排气口吸入空气。
201.3.209
麻醉气体输送装置anaesthetic vapour delivery system
麻醉工作站的组件,提供标定浓度的挥发性麻醉剂蒸气。
[来源:GB/T4999一2003,2.2.2]
201.3.210
麻醉呼吸机anaesthetic ventilator
麻醉工作站的组件,通过麻醉呼吸系统连接到患者呼吸通道,在麻醉过程中自动增训或提供患者通气。
201.3.211
麻醉工作站anaesthetic workstation
管理吸入式麻醉的系统,含有一个麻醉气体输送系统、一个麻醉呼吸系统和必需的监护装置、报警
系统和保护装置。
注:麻醉工作站可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的一个或多个:麻醉气体输送装置、麻醉呼吸机、麻醉气体净化系统和它们相关的监护装置、报警系统和保护装置,
201.3.212
呼吸管路breathing tube
在麻醉呼吸系统组件之间用于输送麻醉气体的非刚性管路。
[来源:GB/T4999一2003,4.1.2]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4章适用。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
基本性能要求在表201.101列举的条款中给出。
201.4.10动力供应
增补:
201.4.10.101·气源输入要求
在额定输入压力范围内,麻醉工作站或其独立组件应能运行,并符合本文件的要求。在最大输入压
力为1000kPa(10bar)的单一故障状态下,麻醉工作站或其独立部件不应导致不可接受的风险。
如果麻醉工作站或其独立组件预期用于:
一通过符合YY0801.1的终端和符合YY/T0799一2010的挠性软管连接到符合GB50751的
医用气体管道系统:或
一连接到符合GB/T7899的压力调节器:
那么
一额定输人压力范围应覆盖上述标准所规定的范围:
一当快速供氧不工作时,在气体入口处测得压力为280kP的状态下,麻醉工作站或所有其独立
组件对每种气体的时间加权平均输入流量(超过10s)不应超过60L/min:
ICS11.040.30
CCS C 41 GB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9706.202一2021代替GB9706.4一2009
医用电气设备
第2-2部分:
高频手术设备及高频附件的
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专用要求
Medical electrical equipment-Part 2-2: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the basic safety and essential performance of high frequency
surgical equipment and high frequency surgical accessories
(EC60601-2-2:2017,M0D)
2021-12-01发布2023-05-01实施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
201.1范围、目的和相关标准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1章适用。
201.1.1*范围
替换:
本文件适用于高频手术设备和高频附件的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
额定输出功率不超过50W的高频手术设备(如微型电凝器,或者用于牙科或眼科的设备)被排除
于本文件的某些要求之外,这些排除会在相关要求中指明。
201.1.2目的
替换:
本文件的目的是建立201.3.224和201.3.223中定义的高频手术设备和高频附件专用的基本安全
和基本性能要求。
201.1.3并列标准
增补:
本文件引用了通用标准的第2章和本文件201,2条款中所列适用的并列标准。
YY9706.102和YY9706.108分别在第202章和第208章修改后适用。GB9706.103、YY/T9706.110
和YY9706.111不适用。
201.1.4专用标准
替换:
在9706系列标准中,专用标准可依据所考虑的专用ME设备,修改、替换或删除通用标准或并列标
准中包含的要求,也可增补其他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要求。
201.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
本文件。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2章适用。替换:
YY9706.102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2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电磁兼容要求和试验(IEC60601-1-2:2007,M0D)
YY9706.108一2021医用电气设备第1-8部分:基本安全和基本性能的通用要求并列标准:
通用要求,医用电气设备和医用电气系统中报警系统的测试和指南(IEC60601-1-8:2012,M0D)增补:
GB4824一2019工业、科学和医疗设备射频骚扰特性
限值和测量方法(CISPR11:2015,IDT)
201.3术语和定义
通用标准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将“注1”替换为以下描述:
注1:本文件中使用的术语“电压”和“电流”,除非另有说明,是指交流、直流或复合的电压或电流在1s内的平均有效值。增补:
201.3.201手术附件active accessory
预期由操作者使用,以在患者的预期部位由手术电极附近的电传导产生手术效果的高频附件,通常
由手术手柄、手术附件的电缆,手术连接器和手术电极组成。
201.3.202手术连接器active connector
预期连接到手术输出端子的手术附件部件,可含有将一个指揿开关连接到一个开关检测器的一些
附加端子。
201.3.203手术电极active electrode
使手术手柄延伸到手术部位并预期将高频电流传递到人体组织的手术附件的部件。
201.3.204手术电极绝缘active electrode insulation
固定在手术电极部件上的电气绝缘材料,预期用来防止对操作者或患者组织产生非预期的损伤。
201.3.205手术手柄active handle
预期由操作者手持的手术附件的部件。
201.3.206手术输出端子active output terminal
预期用于手术附件与高频手术设备或附属设备相连接并传递高频电流的部件。
注1:手术连接器是指插入到手术输出端子的部件,
注2:见图AA1.
201.3.207附属设备associated equipment
与高频手术设备不同,但可同患者电路有电气连接的医用电气设备。
201.3.208双极bipolar
在两个或多个手术电极之间向患者施加高频电流的方法,不需要单独连接中性电极(或使用患者身
体作为对地电容),在一个或多个手术电极附近的组织中产生预期效果。
注1:双极方法包括激励成对手术电极的装置以及激励成组手术电极的装置,其中高频电流的源极和返回极可具有不同数量的电极
注2:见图AA1和图AA.3.
201.3.209双极附件bipolar accessory
由同一支撑物上两个或多个手术电极组成的手术附件,在激励时,这种结构使得高频电流主要在这
些电极之间流动。
201.4通用要求
除下述内容外,通用标准的第4章适用。
增补:
201.4.1.101*应用的附加条件
高频手术设备对本文件的符合性以及高频附件对本文件的符合性应彼此独立,但性能试验的或制
造商的特殊要求除外。
201.4.2.3.101*风险评估
制造商在其风险分析中应包含高频手术设备和/或高频附件在大电流模式下使用的可能性和这会
对中性电极下发热的影响[例如,见201.7.9.2.2.101f)]。
201.4.3*基本性能
增补:
201.8.4.101的第三个连字符中和201.12.4.101中所列的要求应被视为基本性能要求。
注:参考附录AA.
ICS35.020
CCS R 85 DBJT4S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行业指南
DBJT45/T037-2022
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管理指南
Guide to motorway travel information services management
2022-04-01发布2022-04-29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发布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管理的术语和定义、缩略语、通则、高速公路出行信息分类、
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管理平台、信息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审核、信息发布、信息备案及存档。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己运营的高速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管理工作、高速公路经营
者及出行信息从业人员实施出行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T22239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
GB/T35273信息安全技术个人信息安全规范
JT/T607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信息的显示和管理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桂政办函〔2018)11号
广西高速公路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高速公路出行信息motorway travel information
为保障高速公路运行安全,提升通行效率和出行服务质量对高速公路出行者动态发布的高速公路交
通信息。
3.2
高速公路基础信息motorway basic information
高速公路路段基础属性及构造物信息。
3.3
高速公路交通运行状态信息traffic operation status information of motorway
能够反映高速公路整体交通状况的信息,包括交通量、区间平均速度、交通状况等信息。
3.4
高速公路突发事件motorway emergency
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等原因引发,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高速公路交通运行中断,需要及时进行抢修保
通、恢复通行能力的,以及由于重要物资、人员运输特殊要求,需要提供公路应急通行保障的紧急事件。
3.5
互联网终端应用internet terminal application
互联网的终端设备所搭载的应用程序或应用页面。
3.6
信息采集information collection
信息通过监测、检测、报送等手段以数据形式被收集的过程。
3.7
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
蕴含信息的数据被汇总、分析、提取并制作成为符合标准格式的信息的过程。
3.8
信息审核information auditing
待发布、报送的信息或待交换数据在内容、格式或平台接入认证方面获得许可的过程。
4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ETC: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1 ectronic Tol1 Collection)
GI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MTC:人工半自动收费(Manual Tol1 Collection)
ICS 83.080.20
G 32 DB1310
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230—2020
矿井用石墨烯改性聚乙烯双抗料技术规范
2020 - 10 - 16 发布 2020 - 11 - 16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矿井用石墨烯改性聚乙烯双抗料的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矿井用石墨烯改性聚乙烯双抗料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033.1-2008 塑料 非泡沫塑料密度的测定 第1部分:浸渍法、液体比重瓶法和滴定法
GB/T 1040.1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总则
GB/T 1040.2-2006 塑料 拉伸性能的测定 第2部分:模塑和挤塑塑料的试验条件
GB/T 1043.1 塑料 简支梁冲击性能的测定 第1部分:非仪器化冲击试验
GB/T 2918 塑料 试样状态调节和试样的标准环境
GB/T 3682.1 塑料 热塑性塑料熔体质量流动速率(MFR)和熔体体积流动速率(MVR)的测定 第1部 分:标准方法
GB/T 6284 化工产品中水分测定的通用方法 干燥减量法
GB/T 17037.1-2019 塑料 热塑性塑料材料注塑试样的制备 第1部分:一般原理及多用途试样和长 条试样的制备
GB/T 19466.6 塑料 差式扫描量热法(DSC) 第6部分:氧化诱导时间(等温OIT)和氧化诱导温 度(动态OIT)的测定
MT 181-1988 煤矿井下用塑料管安全性能检验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技术规范。
3.1 石墨烯材料 graphene materials,GM
由石墨烯单独或紧密堆垛而成,层数不超过10层的二维材料及其衍生物。 注 1:石墨烯材料包括单层石墨烯、双层石墨烯、多层石墨烯。 注 2:常见改性方式包括氧化、氢化、氟化、硫化或异质参杂等。 注 3:石墨烯材料的宏观存在形态有薄膜、粉体、浆料和三维构造体。 注 4:层数超过 10 层的一般称为石墨。
3.2 改性 modification
通过填充、增韧、共混、合金化等技术手段,改善材料在力学、流变、燃烧性、电、热、光、磁等 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性能。 示例:石墨烯材料与聚乙烯材料共混,可显著增强聚乙烯材料的阻燃性能和抗静电性能。
3.3 双抗料 Flame-Retardant and Anti-Static (FRAS) Polyethylene
具有阻燃性和抗静电性能的聚乙烯复合材料。
4 技术要求
4.1 外观要求 矿井用石墨烯改性聚乙烯双抗料为颗粒状,颗粒应均匀、无杂质,颗粒颜色为黑色,异色颗粒数量 ≤2个/kg,2kg内不允许出现连粒及不均匀粒径料粒。
4.2 性能要求 矿井用石墨烯改性聚乙烯双抗料的性能要求见表1。
ICS 59.100.20
G13 DB1310
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229—2020
2020 - 10 - 16 发布 2020 - 11 - 16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高纯碳材料金属元素含量测定的术语和定义、方法概要、材料和试剂、仪器、试验步 骤、试验结果的表述、试验报告。
本文件适用于高纯碳材料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02 化学试剂 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B/T 6682-2008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3 术语和定义
3.1 高纯碳材料 purity carbon materials
本标准中高纯碳材料特指灰分含量不高于1%石墨烯材料、碳纳米管、石墨和碳纤维材料。
4 方法概要
试样加入适量混酸溶液(高氯酸:浓硫酸:浓硝酸(体积比)=5:3:1)后进行加热消解,待样品 消解澄清后用一级水稀释定容至一定体积,形成试样溶液。将试样溶液导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 仪(ICP-OES)中,通过测试各元素发射光强度可对各元素进行定量分析。
ICS 31.030
L90 DB1310
廊 坊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10/T 227—2020
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工艺 技术规范
2020 - 10 - 16 发布 2020 - 11 - 16 实施
廊坊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的术语和定义、从业人员、设备、原辅材料、工 艺过程、环境要求和管理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电子专用材料单晶硅生长用石英坩埚工艺技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 1234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B 1629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GB 18597 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
GB 18599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
GB 50034 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GB 50073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Z 2.1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第一部分 化学有害因素)
GBZ 188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GBZ/T 189.8 工作场所物理因素测量 第8部分:噪声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弧熔制 arc fusion
利用高温电弧熔融石英砂原料的过程
3.2 涂层 coating
在石英坩埚内壁或外壁涂覆特种材料的过程。
4 从业人员
4.1 职业健康
DB1310/T 227—2020 应按照GBZ 188的要求,对从业人员进行岗前、岗中、离岗职业健康体检,同时配备符合要求的个 体防护用品,保证从业人员符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要求。
4.2 岗位技能
从业人员应通过三级安全教育、岗位技能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A12
DB1308
承德市地方标准
DB 1308/T 263—2019
中小学校食堂管理规范
2019-10-25 发布 2019-11-01 实施
承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中小学校食堂管理的总则、基本要求、结构布局与功能分区、设施设备、加工制作、
卫生管理、食品安全自查、应急处置、投诉处理以及文件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幼儿园等校园食堂的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2760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
GB 2894 安全标志及其使用导则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3495.1 消防安全标志 第1部分:标志
GB 14930.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洗涤剂
GB 14930.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剂
GB 1493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消毒餐(饮)具
GB 50016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3.1
中小学校食堂 middle and primary school canteen
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自办食堂、承包食堂和学校后勤社会化后专门为学生提供就餐服务的实体,具有相对独立的原料存放、食品加工制作、食品供应及就餐空间。以下简称学校食堂。
3.2
从业人员 employee
从事学生食堂综合管理、食品采购、保存、加工、供餐服务、食品安全管理、卫生保洁等相关工作的人员。
4 总则
围绕采购、贮存、加工、供餐等关键环节保障食品安全,促进营养健康,建立食品安全风险防控体
系,配合有关部门做好监督检查。
C 51
DB1307
张家口市地方标准
DB 1307/T 286—2019
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
Standards for drinking water quality
2019 - 08 - 26 发布 2019 - 08 - 26 实施
张家口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张家口市城市行政管理区域范围内城市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卫生要
求、水质监测及考核要求和水质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张家口市城市集中式供水的生活饮用水、二次供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 5749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T 5750-2006(所有部分)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
GB 8537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
GB/T 8538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
GB/T 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 17051 二次供水设施卫生规范
GB/T 17218 饮用水化学处理剂卫生安全性评价
GB/T 17219 生活饮用水输配水设备及防护材料的安全性评价标准
生活饮用水集中式供水单位卫生规范 卫生部
3 术语和定义
GB 5749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管网水 drinking water in the pipe distribution network
公共输配管网中的生活饮用水。
3.2 管网末梢水 drinking water at the end of pipe distribution network
公共输配管网末梢的生活饮用水。
4 生活饮用水水质要求
4.1 水质基本要求
4.1.1 生活饮用水中不得含有病原微生物。
4.1.2 生活饮用水中化学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3 生活饮用水中放射性物质不得危害人体健康。
4.1.4 生活饮用水的感官性状良好。
4.1.5 生活饮用水应经消毒处理。
4.1.6 当发生影响水质的突发性公共事件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感官性状和一般化学指标可适当放宽。
4.1.7 当饮用水中含有附录A表A.1所列指标时,可参考此表限值评价。
4.2 水质指标及限值
生活饮用水水质指标应符合表 1、表 2 和表 3 水质要求。
ICS 65.020.20
B 05 DB1302
唐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1302/T 512—2020
2020-09-15 发布 2020-09-25 实施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林业植物规划设计阶段、苗圃阶段、施工阶段、养护管理阶段植保技术和考核、档案 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林场、苗圃、林地、公园、绿地的林业植物保护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LY/T 2516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技术规范
LY/T 2517 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报管理规范
LY/T 2648 林用药剂安全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近自然“植物保护技术”
以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综合采取物理机械防治、栽培管理、生物防治等接近自然 的技术措施防治植物病虫害的植物保护技术。
3.2 生态位
生物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占有的时空位置和功能作用。
3.3 病虫害自控区
从林业生态系统整体出发,利用植物、有害生物、天敌、环境等因子间的相互关系,不使用农药, 充分发挥自然控制因子的作用防治病虫害的区域。
3.4 林业重大植物疫情
在林业植物上发生的危害面积大、程度深、达到主要林业有害生物成灾标准的疫情。
3.5 生态指标
林业植物保护中的生物防治比例和面积、农药残留、病虫害自控区面积、农药减量、生态环境污染 等指标。
3.6 经济指标
林业植物保护中的防治成本、农药使用效率、经济节约等指标。
4规划设计阶段
4.1 原则
4.1.1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
4.1.2 结构复层化、搭配合理化、品种多样化。
4.1.3 林业和园林、林业和农业、城市林业和乡村林业统筹规划设计。
4.1.4 以生态学、近自然等理论为指导进行规划设计。
4.1.5 植物保护与景观规划相统一,在保护的前提下规划设计景观。
4.1.6 设计变更专家论证。
4.2 要点
4.2.1 规划设计方案确保合理的林分组成结构和疏密度,确保林业植物充分的生存空间。
4.2.2 造林过程中合理搭配,营造复层、异龄、混交的近自然林。
4.2.3 充分考虑不同林业植物的生长特性与植物间的生长协调性,构建比例合理、群落稳定、功能健 全的复层式植物群落。
4.2.4 在具体的规划设计过程中,合理配置长寿、抗逆、食源和景观的乡土植物,不应盲目引进外来 物种,避免有害生物的扩散传播。
4.2.5 根据生态学原理和生态习性、大气、土壤及水环境现状等来配置林业植物,合理配置植物生态 位,创造有利于林业植物与周边生物间互利共生的生长格局。
4.2.6 在同一相近区域严禁规划设计互为转主寄生病虫源的植物,如梨、海棠、蔷薇科植物等不能混 种桧柏、龙柏等。
4.2.7 针对本地区发生严重的病害和虫害种类,减少其寄主植物的种植,选择抗病虫或抗性强的林业植 物。唐山地区林业植物常见有害生物防治要点——病害表见附录 A。
4.2.8 采取模拟野生环境的自然式配置形式,减少规则式的设计。
4.2.9 增加林业植物多样性,提高植物丰富度,避免单一物种的设计,增强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4.2.10 为天敌创造良好的适生环境。
4.2.11 充分考虑土壤结构、土壤肥力等指标,考虑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
ICS 65.020.01
B 05 DB1301
石家庄市农业 地方标准
DB 1301/T 332—2020
农业物联网平台数据交换共享指南
2020 - 04 - 14 发布 2020 - 06 - 14 实施
石家庄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1 范围
本标准提出了种植业农业物联网采集系统与物联网平台之间对各类数据进行交换共享时对数据定
义、数据共享方式与交换格式、数据安全、维护升级的建议。
本标准适用于石家庄市种植业农业物联网采集系统和物联网平台间的数据交换共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1301/T 331—2020 设施农业物联网数据采集指南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农业物联网平台 agricultural Internet of things information platform
通过各种传感器、控制设备实时感知、控制生产现场参变量,提供农业生产服务的软硬件集成平台。
3.2
数据申请方 data applicant
数据交换中发起服务请求的一方,远程获取内容提供方的数据。
3.3
数据提供方 data provider
数据交换中被访问的一方,接收服务请求,通过接口为数据申请方提供数据。
4 总则
为规范农业物联网平台间的数据交换共享工作制定本指南。农业物联网平台数据交换共享工作应符
合数据规范、传输安全、效率合理、便于迭代的基本原则。本指南适用于新建物联网系统的数据交换共
享工作,已有系统可参照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