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疑:请教高手突出的阳台和飘窗侧立面墙归入剪力墙、还是栏板里算啊?-北京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11-12 10:22:33
提问网友:可可的布谷
解答网友:抵制文化入侵,抵制人种替换。
我认为应该按照剪力墙进行套项计价。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11-12 10:22:33
提问网友:可可的布谷
解答网友:抵制文化入侵,抵制人种替换。
我认为应该按照剪力墙进行套项计价。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12 10:19:06
提问网友:曲
避雷网安装有五种类型,1)混凝土块敷设2)折板支架敷设3)女儿墙支架敷设4)屋面敷设5)坡屋脊、屋脊敷设,沿折板支架敷设 何种情况适合?下图是否适合?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避雷网安装 沿混凝土块敷设
问题专业:土建 预算 计价软件GCCP 计价软件GBQ4.0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12 10:15:07
提问网友:王工头
请问土建工程的的施工合同签订的是固定单价合同,暂定合同总价1000万元,已完成产值是600万,现在工程重计量的总造价1100万,计算工程的剩余产值下面哪种方法是正确的?
1、合同总价金额-已完成产值金额=剩余产值
1000万-600万=400万
2、重计量总造价金额-已完成产值金额=剩余产值
1100万-600万=500万
解答网友:广岑
第2种方法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山东
提问日期:2022-11-12 10:11:02
提问网友:普罗米修斯
解答网友:陈工
不用删除,设置价格为:0,
所属地区:福建
提问日期:2022-11-12 01:17:31
提问网友:15260797382
四、试题内容
1、注意事项:请先下载提供的基础工程文件,在给定文件的基础上按如下要求完成相应的任务。
2、按照合同约定,当结算工程量与合同工程量偏差超过+15%时,超过部分综合单价需要调增或是调减,请自行找到量差范围外的清单项。此部分工程清单在合同外变更结构下调整,命名为“工程量偏差超过15%”
综合单价调整方式:超多15%的清单项综合单价调整方式为材料价格下调5%;低于15%的清单项综合单价调整方式为材料价格上浮5%
解答网友:大海
一、调增;假设中标工程量100m³;结算工程量125m³;增幅超过25%;
综合合价=中标综合单价*(115m³)+(中标综合单价*0.95)*(10m³)
二、调减;假设中标工程量100m³;结算工程量80m³;减幅为20%;
综合合价=(中标综合单价*1.05)*(80m³)
问题专业:安装
所属地区:四川
提问日期:2022-11-12 01:12:00
提问网友:火火
解答网友:nh
是立管上的检查口图例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11-12 00:17:18
提问网友:淡定情绪
涂抹浸渍树脂这个怎么套定额
解答网友:冰是睡着的水
江苏抗震加固工程计价表3-37定额工料机中包含树脂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江苏
提问日期:2022-11-11 23:43:38
提问网友:淡定情绪
为啥这个吊筋价格那么高,啥原因
解答网友:翔宇789
Kg错按吨输入价格了
所属地区:北京
提问日期:2022-11-11 23:29:03
提问网友:不跟风-不动摇
招标文件中暂估价远高于市场价,签订合同时,合同内规定综合单价按投标时综合单价不做调整,而结算时,甲方以远高于市场价为由,要求按照考察市场价格进行结算,是否合理。
如何解决类似问题,谢谢
解答网友:GXZ
当然不合理啦,已经签订的合同,甲乙双方都是要遵守的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海南
提问日期:2022-11-11 23:28:29
提问网友:打工人
解答网友:抵制文化入侵,抵制人种替换。
叠合板(整厚)和叠合板(预制底板)无法绘制斜的,变通方法如下:
叠合板(整厚)部分:用现浇板代替布置,再设置斜的现浇板,钢筋量差在【编辑钢筋】修改,再【锁定】图元处理,土建部分叠合板(整厚)的规则与现浇板一致,不受影响。
叠合板(预制底板)部分:钢筋部分按照上述方法处理,土建量差调整计算规则扣减或者在【表格输入】处理即可。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
提问日期:2022-11-11 23:10:14
提问网友:会飞的企鹅11
可调整价格合同,结算可以重新按竣工图编制,修改清单定额吗?
解答网友:天山雪豹
综合单价不能改
问题专业:土建
所属地区:黑龙江
提问日期:2022-11-11 22:56:32
提问网友:小白
解答网友:月上枝头
已知bug
1、部分大于100页的文档下载会报异常,暂未知具体原因,重新编译软件后本地测试没有出现问题,后面有同学发现同样问题,请带url反馈
2、2.0.3url嗅探功能由于忘记写了一个东西,导致实际已经填写了url,但点击下载的时候还是显示未输入,下个版本修复
2022.9.15 更新
1、修复部分文档下载失败问题‘
2、嗅探剪辑版url,自动填写(有bug)
ICS 13.020.01 Z 04
DB62
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
DB 62/T 4138—2020
节水型城市建设指南
Guidelines of water saving city construction
2020-05-15发布 2020-06-01实施
甘肃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内容摘抄: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节水型城市建设的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内容与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甘肃省地(县)级行政区节水型城市建设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3838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7119 节水型企业评价导则
GB8978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T14848 地下水质量标准
GB/T18870 节水型产品通用技术条件
GB/T18916(所有部分) 取水定额
GB24789 用水单位水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
GB/T 26922 服务业节水型单位评价导则
GB/T26928 节水型社区评价导则
GB/T 28284 节水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GB50555 民用建筑节水设计标准
GB/T51083 城市节水评价标准
CJ/T164 节水型生活用水器具
CJJ92 城市供水管网漏损控制及平定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节水型城市 water saving city
地(县)级行政区通过对用水和节水的科学预测、规划及实施,调整用水结构,加强用水管理,合理开发、配置、利用水资源,形成科学的用水体系,使其社会、经济活动所需用的水量控制在本地区自然界提供的或者当代科学技术水平能达到或可得到的水资源量的范围内,并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保护。不同于偏重节水工程、设施、技术措施的传统节水措施,节水型城市主要通过制度建设,注重对生产关系的变革,形成以经济手段为主的节水机制。
3.2
节水型企业 water saving enterprise
采用先进适用的管理措施和节水技术,经权威专业部门或评价机构评价,用水效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的企业。
3.3
节水技术 water saving technique
可以提高水利用效率和效益,减少用水损失,能替代常规水资源的技术,包括直接节水技术和间接节水技术。
3.4
节水型社区 water saving community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要求,建立和实施节水管理制度,经权威专业部门或评价机构评价,各项管理和技术指标符合本标准要求的居住社区。
3.5
服务业单位 service enterprise
利用设备、工具、场所、信息或技能为社会提供服务的企业。
4 节水型城市建设内容与要求
4.1 制度建设
4.1.1 建立与绿色环保相关的法律法规,在建设节水型城市的过程中共同促进绿色环保技术的应用。
4.1.2 各地方水资源管理部门及相关单位完善水资源统一管理体制、水量调度与监管体系。
4.1.3 健全和落实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严格执行取水许可、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
4.1.4 完善水价形成机制,科学分配初始水权、建立健全节水减排制度,推进节水产品认证与市场准入制度。
4.1.5 加强广大人民群众的节水意识,拓宽公众参与渠道,由地方水行政部门牵头,在网站开设公众参与栏或者采用公众意见调查、座谈会等形式,调查公众意见。
4.1.6 推进节水标准体系建设,同时对节水研发单位进行有效管理。
4.1.7 建立健全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完善的责任制度和奖惩制度。节水型城市考核标准见附录A。
4.2 生活节水
4.2.1 实施居民用水阶梯水价,确保新建住户一户一表,制定老旧小区一户一表改造计划并实施,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居民户主动改造。
4.2.2 重点用水单位应当根据国家规定和技术标准,对用水情况进行水平衡测试,以改进用水工艺、更新用水设备,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水平衡测试结果报送水行政主管部门。
4.2.3 普及节水型器具,禁止生产、销售不符合节水标准的用水器具,定期开展用水器具检查,鼓励居民家庭淘汰和更换非节水型器具。
4.2.4 严格实施计划用水和定额管理制度,并做好节水用水统计工作。
4.3 工业节水
4.3.1 结构调整与技术改造
4.3.1.1 制定和完善工业节水法规和政策,加大以节水为重点的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4.3.1.2 工业节水的重点行业根据水资源状况,按照"以水定供,以供定需"的原则,适当调整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
(略)
内容目录:
前言II
1 范围1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节水型城市建设内容与要求2
附录A(规范性附录) 节水型城市考核指标5
彩色高清PDF
图集号:渝22J01
图集统一标号:DJBT50-155
主编单位:重庆市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总站,重庆建工第三建设有限责任公司,重庆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批准文号:渝建勘设(2022)12号
批准日期:2022年3月24日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安全技术统一规范》GB50870
《坠落防护挂点装置》GB30862
《坠落防护安全绳》GB24543
《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GB24544
《钢结构设计标准》GB5001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499.1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
《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融化焊》GB/T12467.1
《坠落防护连接器》GB/T23469
《坠落防护缓冲器》GB/T24538
《坠落防护装备安全使用规范》GB/T23468
《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T20118
《钢丝绳用普通套环》GB/T5974.1
《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一D形卸扣和弓形卸扣》GB/T25854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
《膨胀螺栓》JB/ZQ4763
《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F9O
《电力高处作业防坠器》DL/T1147
《现浇混凝土桥梁梁柱式模板支撑架安全技术规范》DBJ50-112
《重庆市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图集》DJBT50-124
《头部防护安全帽》GB2811
《坠落防护安全带》GB6095
《坠落防护水平生命线装置》GB38454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
《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
《钢结枸焊接规范》GB50661
《个体防护装备配备规范第1部分:总则》G邻39800.1
《紧固件机械性能螺栓、螺钉和螺柱》GB/T3098.1
《坠落防护带柔性导轨的自锁器》GB/T24537
《坠落防护缓降装置》GB/T38230
《钢丝绳夹》GB/T5976
《高处作业吊篮》GB/T19155
《高处作业分级》GB/T3608
《索具螺旋扣》CB/T3818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
《编织吊索安全性第1部分:一般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JB/T8521.1
《桥梁悬臂浇筑施工技术标准》CJJ/T281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图集》(一)水平防护橱DJBTO87
《施工现场安全设施标准图集》(二)双排扣件式脚手架DJBTO88
二、适用范围
本图集适用于建设工程施工高处作业时生命线设置。
三、一般规定
1、膨胀螺栓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膨胀螺栓》JB/2Q4763中的规定。
2、钢丝绳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通用技术条件》GB/T20118和《重要用途钢丝绳》GB8918中的规定。
3、扁平吊装带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编织吊索安全性第1部分:一殼用途合成纤维扁平吊装带》JB/T8521.1和《坠落防护安全绳》GB24543中的规定。
4、花篮螺栓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索具螺旋扣》CB/T3818中的规定。
5、D形卸扣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一般起重用锻造卸扣一D形卸扣和弓形卸扣》GB/T25854中的规定。
6、钢丝绳夹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丝绳夹》GB/T5976中的规定。
7、自锁器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坠落防护带柔性导轨的自锁器》GB/T24537中的规定。
8、绳端连接器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坠落防护连接器》GB/T23469中的规定。
8、防坠器的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坠落防护速差自控器》GB24544中的规定。
9、自制生命线构件焊接质量和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钢结构焊接规范》GB50661和《焊接质量要求金属材料的融化焊》GB/T12467.1中的规定。
10、预埋锚环应采用HPB300级钢筋制作,错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应小于30d,并焊接或绑扎在钢筋骨架上,d为锚环钢筋直径。
11、本图集中混凝土的强度不应低于C20。
12、生命线的构配件应作防腐处理。
13、生命线的使用人员体重及负重之和不应大于100kg。
14、生命线锚固点可作为安全带挂点使用。
15、生命线设置可以参考效果图。
四、其他规定
1、本图例中未标注单位处均以m计。
2、其他未尽事宜,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执行。
内容索引:
图名页次
目录1
编制说明3
管理规定5
水平生命线使用示意图6
脚手架上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7
采用预埋错环方式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8
采用对拉螺栓锚固方式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9
采用膨胀螺栓锚固方式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10
采用扁平吊装带锚固方式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11
钢梁上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12
钢筋混凝土柱上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13
永临结合锚环预埋施工图14
钢结构上焊接钢筋拉环设置水平生命线施工图15
桥梁钢主梁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施工图16
钢管立柱安装垂直生命线设置施工图17
桥墩爬模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施工图18
吊篮作业垂直生命线设置施工图19
脚手架上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0
人工挖孔桩施工垂直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1
砌体施工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2
塔吊爬梯上垂直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3
悬挑脚手架拆除作业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4
电梯井水平防护搭拆作业安全带挂点设置效果图25
空调及百叶安装安全带挂点设置效果图26
外墙外保温及涂料工程施工垂直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7
阳台项棚抹灰及涂饰工程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8
斜屋面上作业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29
栏杆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0
钢梁上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1
钢筋混凝土柱上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2
挂篮立柱安装垂直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3
挂篮前斜拉带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4
挂篮前上横梁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5
挂篮前下横梁安装垂直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6
钢结构主梁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7
钢管立柱安装垂直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8
桥墩爬模安装水平生命线设置效果图39
甘肃省地方标准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
DB62/T 3143-2018
主编单位: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批准部门: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8年6月1日
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18 北京
内容摘抄:
本标准的版权受到保护,未经出版者书面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或方法复制抄袭本标准的任何内容,违者须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甘肃省地方标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DB62/T 3143-2018 4
出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1号
邮政编码100044
印刷∶甘肃日报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印务分公司
开本:889×1194毫米 1/32 印张3.5 字数37千字
2018年6月第一版 2018年6月第一次印刷
统一书号∶155160·1267 定价∶18.00元
版权所有 翻印必究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 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公告
甘建公告【2018】18号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发布甘肃省地方标准《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的公告
由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主编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经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共同审定,现批准为甘肃省地方标准,编号为DB62/T 3143-2018,自2018年6月1日起实施。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由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年3月5日
前 言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6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2016】98号)的要求,规程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本规程。
本规程共分15章,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架体组成;5.设计计算;6.构造措施;7.制作;8.安装;9.升降;10.使用;11.拆除;12.检验;13.维护和保养;14.质量控制;15.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
本规程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请寄送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技术规程》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平凉路333号,邮编∶730000)。
主编单位: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甘肃第七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设备租赁公司
主要起草人:闫汝刚 孟虹 马克勤 张鹏海 解琦 赵涛 李黎 骆军 意克业 蒋文娟 郭丽 魏百峰 梁秋实 马宏斌 赵莉 王红喜 王雨桐 陈文军 展学洋 樊虎
主要审查人:李德荣 肖军 王保瑞 罗崇德 邵文忠 常自昌 叶习哲
1 总 则
1.0.1 为规范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用的规范化、标准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节能环保、保证质量,加强安全管理,制定本规程。
1.0.2 本规程适用于电动和液压两种升降类型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1.0.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应用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要求外,尚应符合国家和甘肃省现行相关标准的规定。
2 术 语
2.0.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attached lift scaffold
搭设一定高度并附着于工程结构上,依靠自身的升降设备和装置,可随工程结构逐层爬升或下降,具有防倾覆、防坠落装置的外脚手架。
2.0.2 架体结构 structure of the scaffold body
由竖向主框架、竖向副框架、内外排水平支承桁架、施工脚手板、横向加强杆、冲孔钢板外封闭网等组装成一定高度的架体。
2.0.3 附着支承结构 attached supporting structure
直接附着在工程结构上,并与竖向主框架相连接,承受并传递脚手架荷载的支承结构。
2.0.4 竖向主、副框架 vertical to the main and the sub-frame
竖向主框架是由导轨、主框架外立杆、主框架内立杆、支承件组装而成的框架体系,与主框架相同,不含导轨和支承架所形成的框架即为竖向副框架。
2.0.5 水平支承桁架 horizontal supporting truss
主要承受架体竖向荷载,并将竖向荷载传递至附着支承结构上的架体水平结构。
2.0.6 外封闭网 outside the protective network
由冲孔钢板网和外围护型钢框架组成的外防护网。
2.0.7 升降机构 lift mechanism
控制架体升降运行的动力机构,有电动和液压两种。
2.0.8 水平防护层 level pmtecting floor
防护架内起防护作用的铺板层。
(略)
3 基本规定
3.0.1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产品必须经住建部组织鉴定或者委托有资格的单位进行认证。首次安装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前由负责安装的企业到工程所在地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机构办理设备备案手续。
3.0.2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备案满1年及脚手架结构、防倾、防坠、同步装置等有改变的情形应重新备案。
3.0.3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施工必须由取得专业承包资质的单位施工。
3.0.4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取得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操作证,并应经过安全技术交底后持证上岗。
3.0.5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工程实施前,应有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的专项施工方案等技术文件,并按有关规定报送施工总承包技术负责人及总监理工程师审核;属于超过一定规模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范围的,必须进行专家论证。
3.0.6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应进行进场验收,加强对防倾、防坠及同步升降安全装置的检查。存在安全隐患的设施、材料禁止使用。
3.0.7 在同一个单体工程中应采用同型号和同厂家的附着式升降脚手架。
3.0.8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安装完成后,应经有检验资质的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并应出具检验报告。
3.0.9 使用单位应在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验合格后,办理使用登记。
(略)
4 架体组成
4.1 架体结构
4.1.1 架体结构由竖向主框架、竖向副框架、内外排水平支承桁架、施工脚手板、横向加强杆、冲孔钢板外封闭网等组成。具体结构如图4.1.1所示
(略)
目 次
1 总则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5
4 架体组成7
4.1 架体结构 7
4.2 技术参数8
4.3 升降设备8
4.4 安全装置9
4.5 安全防护10
5 设计计算12
5.1 结构设计12
5.2 施工设计15
5.3 荷载16
5.4 计算17
6 构造措施19
6.1 一般规定19
6.2 构造加强措施21
7 制作22
7.1 一般规定22
7.2 材料23
8 安装26
8.1 一般规定26
8.2 工艺流程27
8.3 特殊部位的安装 28
9 升降30
10 使用32
11 拆除34
12 检验 36
12.1 出厂验收 36
12.2 进场验收 37
12.3 安装完成验收38
12.4 检验检测39
13 维护和保养40
14 质量控制 41
15 安全管理和环境保护 43
15.1 安全管理 43
15.2 环境保护 44
附录A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设备进场检验记录表45
附录B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首次安装完毕及使用前检查验收记录表47
附录C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提升、下降作业前检查验收记录表51
附录D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每次升降后使用申请记录表54
附录E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检验报告56
本规程用词说明63
引用标准名录64
附∶条文说明67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16051-2021 DB
重庆市工程建设标准
DBJ50/T-402-2021
地铁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 metro
车场设备
Equipment in base for the vehicle
2021-09-15发布
2021-12-01实施
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根据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印发2010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渝建〔2010)265号)文件要求,编制组经过广泛调查研究,总结了重庆市地铁1、4、5、6、10号线、环线和正在建设的地铁工程实践经验,参照国家有关标准,并在广泛充分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标准。
车场设备分标准的主要内容为: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6.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7.专用设备安装;8.通用设备安装;9.起重机安装等。
本标准由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在本标准执行过程中,请各单位注意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地址:重庆渝北区金开大道西段210号大竹林综合基地,邮编:400042,传真:02368808355,电子邮箱:cscwgdy@sina.com)。
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和主要审查人:
主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
参编单位:重庆市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重庆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何希和 张经华 苏 磊 胡恩德 冉 翔
段享波 端木理胜
主要审查人:向中富 陈建君 沈治宇 赵建兴 刘正梁
熊 伟 王 云 徐世禄 周玉辉 王家杰
冯 涛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加强重庆市地铁车场设备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统一车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障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重庆市地铁车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车场设备主要包括用于车辆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修用设备。
1.0.3凡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工程项目及本标准未包含的工程,其安装工程质量的验收办法应另行制订专项补充标准。
1.0.4车场设备安装质量的检验、检测所用方法和仪器设备应符合相关标准的规定。在设备开通前宜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主要功能测试。
1.0.5车场设备安装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和重庆市地方标准的规定。
2术语
2.0.1车辆基地base for the vehicle
地铁交通系统中提供车辆运用、检修和设备、设施的维修、保养以及材料、物资供应和技术培训等服务的综合性基地。主要设施、设备包括车辆段、综合维修中心、物资总库、培训中心和办公、生活设施等。
2.0.2车辆段depot
停放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和承担定修、架修及大修等车辆检修任务的基本生产单位。
2.0.3停车场parking lot,stabling yard
停放配属车辆以及承担车辆的运用管理、整备保养、检查工作的基本生产单位。
2.0.4专用设备special equipment
专门设计、制造用于地铁车辆维修及检查各个部件性能的非标准设备。
2.0.5通用设备general-purpose equipment
可用于各种行业的标准设备,一般可直接采购并安装使用。
3基本规定
3.0.1车场设备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应具有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相应的施工技术标准、施工质量检验制度和综合施工质量水平评定考核制度。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可按本标准《通则》分标准附录A的要求进行检查记录。
3.0.2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应具有相应的资质,焊接和起重工等应具有合格的从业资格证明,现场使用的仪器、仪表、量具应符合计量管理规定。
3.0.3安装施工应按照经审查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进行。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
4.0.1车场设备工程施工质量应按检验批、分项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子单位工程)进行检查和验收。
4.0.2车场设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项目的划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检验批:按同一生产条件或按规定的方式汇总起来供检验用的由一定数量样本组成的检验体;
2分项工程:按分部工程的各个组成部分或工艺特点及要求划分,每一分项工程的验收项目由主控项目、一般项目组成;
3分部工程:按构成车场设备各主要设备来划分,其功能相对独立,并具有单独的专业特点;
(略)
内容索引:
目次
1总则1
2术语2
3基本规定3
4工程施工质量验收单元的划分6
5工程施工质量验收11
6工程质量验收程序和组织13
7专用设备安装14
7.1不落轮镟车床(含牵引车)14
7.2列车清洗机16
7.3地坑式架车机18
7.4移动式架车机20
7.5室内移车台23
7.6数控车轮车床25
7.7转向架清洗装置28
7.8转向架助推器32
7.9转向架翻转机33
7.10转向架转盘及轮对转盘34
7.11转向架提升台36
7.12轮对自动清洗机38
7.13工艺转向架40
7.14轴箱清洗除锈机41
7.15轮对磁粉探伤机42
7.16轮对超声波自动探伤机44
7.17转向架静载试验台46
9.2组装及安装就位89
9.3安全装置及电气检验90
9.4检测及调试91
本标准用词说明92
引用标准名录93
条文说明95
ICS 65.020.01
CCS B00
DB 14
山西省地方标准
DB14/T2298-2021
遥控旋翼无人植保机作业规程
2021-08-16 发布
2021-11-16 实施
山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一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监仔买范。
本文件由山西省农业机械标准化及术委员会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山西省农业机械发展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任跃男、刘小康、薛平、刘坤、赵菁、任琦、张晓瑛、仇志强、周靖博、翟超男、陈国兴、张雅琼、王明兰、薄满如、王捷、高旭亮。
内容摘抄:
遥控旋翼无人植保机作业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遥控旋现无人植保机开展植保作业时,作业前准备要求、作业时间选择、作业现场环境指标和工作要求,以及作业前中后多环节注意事项和对操作人员、辅助作业人员的工作要求和安全注意事项
本文件适用于我荷量≥10L,飞行速度≤15m/s,相对作物飞行高度≤20m的农用遥控式单旋讽、多旋现无人植保机: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遥控旋翼无人植保机(以下简称:无人植保机)
是指用于农林植保作业,空机重量≤116kg,起飞总重量≤150kg的遥控多旋现、单旋现(电动、油动)等小型无人植保机。包括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机找植保喷酒系统(或机载农药喷酒装咒)和其他附件等。
3.2
飞防作业
是指操控手通过遥控器控制无人植保机空中飞行轨迹,对农业、林业、草原等植物的有書生物、病菌、病毒进行大而积集中防治作业或进行植物生长调节剂(生物制剂)喷酒等作业。
3.3
操控手
具有无人植保机专门培训机构或无人植保机生产企业认证核发的飞行资格证书,可直接操控无人植保机飞行和飞防作业者。
3.4
辅助作业人员
指通过专业技术培训合格,可协助操控手进行作业前飞行环境勘察、障碍物标注、飞行路线规划、药剂配制与添加、现场秩序维护、应急事件处理以及作业完成后无人植保机回收清洁、农药回收处理、作业效果评估等工作的技术人员
3.5
机场净空区
为保障民用载人航空器安全起飞、飞行和降落,根据民用机场净空障碍物限制图要求定的空间范围,又称机场净空保护区域。
3.6
飞行环境
对无人植保机作业有影响的自然因素,如空气温度、湿度、能见度、风速、光照强度,雨雾天气以及地形地貌清况,如平地、丘陵、山地等。
4飞防作业前准备
4.1农药使用原则
4.1.1药剂选择应符合GB/T8321(所有部分)中的规定。
4.1.2选择的生物制剂或化学农药的防治谱应是对标把生物有良好控制效果的高效低毒药剂,且对环境安全友好,还应优光选用内吸性药剂。切不可将高毒及剧毒农药用作飞防植保药剂。
4.1.3选择的药剂应是农药管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格产品,在药剂使用有效期内,
4.1.4农药要选择具有稳定作用的航空剂型或添加助剂,减少琦施作业中药剂的漂移。
4.2无人植保机准备
4.2.1飞防作业前根据作业任务设置好无人植保机的飞行高度、速度、流量等参数。
4.2.2飞防作业前仔细检查无人植保机飞行平台、飞行控制系统、机找植保喷酒(或机载植保喷雾装置)、地散系统(或机载植保散肥装咒)和其他附件完好情况,启动设备自检功能,观察各系统状态正常与否,以及信号灯指示是否正常。
4.2.3应准备适量备用电池,确保电池和备用电池电量充足,充电管家(充电器)工作正常。并根据作业任务和计划配置充电发电机(充电站),确保发电机工作正常,充电发动机用燃油充足,
4.2.4应准备无人植保机螺旋浆、喷头等易损备件。
4.2.5在机场净空区、飞行管控区域附近作业,应配备具有失控或故障后自主备降功能的无人植保机。
4.3飞防作业人员要求
4.3.1操控手应取得无人植保机管理部门或培训单位顶发的飞行资格证书。
4.3.2根据飞防作业量的大小,每架无人植保机应配备1至3名操控手,
4.3.3手动控制无人植保机,每名操控手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45min,两次作业时间间隔10mn以上:自动控制无人植保机,每名操控手连续工作时间不得超过120mn,两次作业间隔时间20mn以上。
4.3.4一个作业团队中应有1到2名辅助作业人员,能按照农药使用要求,完成药剂的配制、添加和回收工作。
4.3.5一个作业团队中应有1到2名接受过外伤、中毒等急救技能培训的辅助作业人员。
4.4作业现场准备规程
4.4.1飞防作业现场,是提前向管控部门申报作业计划和区域,并经批准实施的区域。
4.4.2无人植保机操控手及辅助作业人员要穿专业的防护服、佩戴安全帽、口翠、手套、护目镜,防止药物中毒。
4.4.3作业现场应准备适量的医用急救盒和药品。
4.4.4无人植保机飞防作业区域边缘,靠近公路、铁路、高压线等区域要设置明确的作业安全区警示标志,当发生越界时,要有警示信号提示。
4.4.5飞防作业区域确定后,要标绘障碍物位置,为确保有效规避障碍物,应绘制详细的飞行作业路线图。
4.4.6飞防作业开始前,应进行一次空载飞行,测试无人植保机工作状态。再次核查作业地块和周边障碍物情况,以防止非作业人员进入作业区域,确保没有飞行安全隐患,
4.4.7制作好各种安全防范禁止警示等标志备用。
4.5安全注意事项
4.5.1作业应遵守禁止在居民聚居区、人苗水源区、水电站、湖泊、河流上空飞防作业的相关规定。
4.5.2做好作业区域周边种植、养殖情况对飞防作业药物敏感性调查,防止因药物漂移造成药害,必要时设置防护网阻断。
4.5.3禁止在雷雨、大风、大雾等恶劣气象条件下飞防作业。
4.5.4制定详细的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包括无人植保机失控、坠机故障,以及造成人员中毒、受伤等情况的处理方法。
4.5.5禁止无人植保机在有故障或设备信号灯异常情况下,强制起飞或飞防作业。
4.5.6作业期间应派捕助人员现场维持秩序,禁止非作业人员近距离现摩,操控手和捕助人员应与作业区域保持10m以上的安全距离。
4.5.7飞防作业的相关人员要避免在作业现场进食、饮水等。
4.5.8操控手、辅助作业人员不得带病、破劳、饮酒后上岗作业
4.5.9老、幼、病、残以及皮肤损伤未控愈者不得进入田间,或实庙飞防和辅助作业。
4.6应急处理程序
4.6.1辅助作业人员应做好现场飞行记录,包括飞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和无人植保机故障等。
4.6.2作业现场,无人植保机发生故障,在确认无人植保机附近无人且安全的情况下,进行操控紧急迫降。操控手和辅助作业人员应及时进行设备故障检查和维修,确保故障完全消除,才可复飞。
4.6.3如发生失控等情况,要及时提程周边区域人员进行紧急避让。并对失控无人植保机进行追踪,直至落地。
4.6.4如发生坠机事件,应先断开无人植保机电源,方可进行检查、处理操作。
4.6.5如作业现场出现摔伤、砸伤等安全事故,作业辅助人员应对伤者进行现场简易急救和包扎,尽快送医或等待救援。
4.6.6如现场人员出现恶心、呕吐、腹痛、皮肤充血、水肿、水泡等轻度巾毒迹象时,应立即停止作业,现场负责人应组织人员有序撞离并及时就医:同时封闭现场,分析查找原因,评估安全隐患,隐惠消除后,方可维续进行作业。
4.6.7如发生重大意外事故,应及时通知公安、环保、卫生、农业等相关部门,采取应急措范,将损失降到最低,同时做好事故记录。
内容索引:
目次
前言II
2规范性引用文件1
3术语和定义1
4飞防作业前准备2
5飞防作业技术要求4
6飞防作业后续工作4
天津市工程建设标准
DB
DB/T29-210-2022
备案号:J11962-2022
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warm mix asphalt ultra-thin surface layer technology
2022-08-02 发布
2022-10-01 实施
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发布
前言
根据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关于下达2019年天津市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编制计划的通知(津住建设[2019]27号)文件要求,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作为主编单位,在总结天津市近年来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的基础上,经过广泛调查研究,吸收参考了国内外先进技术标准和宝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承担《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面层技术规程》(DB/T29-210-2012)(简称“12规程”)的修订工作。
本规程共分7章和3个附录,主要内容包括: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原材料:5配合比设计;6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施工;7施工质量管理与检查验收,以及有关附录。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
(1)进一步明确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的厚度范围;增加了针对不同铺筑厚度的混合料矿料级配、沥青结合料、黏层材料及摊铺工艺的适用条件。
(2)细化了不同沥青结合料的适用条件,增加了有机硅低温改性沥青相关内容。
(3)完善了黏层材料分类,规定了高黏度改性乳化沥青和不粘轮改性乳化沥青的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
(4)完善了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和矿料级配类型。
(5)增加了纤维的分类及技术要求。
(6)增加了黏结强度技术要求,即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的技术要求,规定了黏层拉拔强度和剪切强度的试验方法。
(7)补充完善了罩面施工技术要求,增加了接缝、开放交通有关内容。
(8)对12规程的章节做出调整。12规程中“下卧层要求”内容调整至本规程“3基本规定”,配合比设计和罩面施工从温拌超薄沥青路面中独立成章。
本规程由天津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负责管理,由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见和建议,请寄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围堤道150号,邮政编码:300201,联系电话:022-27972518,邮箱:417673287@qq.com),以便修编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天津市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邱照宝 赵文志 李宏伟 韩先瑞 李冬冬 王建洁 闫忠良 赵志全 李冬 石秀达 李响 魏玉立 王新尧 朱菊芳 高新明 杨超 刘雅亮 李菲 张吴洋 薛强 贾二娜 张国武 方涛 李军 吴国柱 袁玉琴 杨雨笑 曹学义 李思思 杜亚楠 李晗骁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高伯翔 杨永前 李国民 王伟广 王新岐 李正中 于永刚
内容摘抄:
1总则
1.0.1为了提高天津市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养护管理水平,保护环境,保证设计和施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路面的功能性,推广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技术,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天津市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工程、新建沥青路面表面磨耗层,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桥面、隧道水泥混凝土路面罩面。
1.0.3本规程规定了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的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混合料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和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1.0.4
温拌超薄罩面沥青混合料的拌制及摊铺施工应符合国家环境和生态保护的规定,应贯彻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和环境保护的方针。
1.0.5
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除本规程已有规定外,还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
2术语
2.0.1
温拌沥青混合料超薄罩面warm mix asphalt of ultra-thin pavement
将温拌沥青混合料技术和超薄罩面技术结合使用,在原路面满足结构强度要求的情况下,为恢复原路面的功能性,厚度为1.0cm2.5cm的沥青混凝土加铺层。
2.0.2
温拌改性沥青warm modified asphalt
将温拌添加剂与改性沥青通过搅拌等方式加工得到的可在较低温度下正常施工的沥青结合料。
2.0.3
有机硅低温改性沥青 low temperature organic silicon modified asphalt
通过向沥青中添加有机硅聚合物及表面活性剂制成的可在较低温度下正常施工的沥青结合料。
2.0.4
不粘轮改性乳化枥青 trackless tack coat of modified emulsified bitumen
特种沥青与水在乳化剂、改性剂、稳定剂等作用下经乳化加工制得的均匀乳化沥青。该乳化沥青破乳养生后,不会被施工车辆粘走,具有较强的抗施工损伤性能的黏层材料。
2.0.5
同步施工工艺synchronous integrative construction
DB
甘 肃 省 地 方 标 准
DB62/T 3131-2017
备案号∶J13831-2017
戈壁沙漠地区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
Code for construction of photovoltaic power stations in gobi desert area
2017-03-31发布 2017-08-01实施
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联合发布
内容摘抄:
前 言
根据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下达<2014年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及标准设计编制项目计划>(第一批)的通知》(甘建标【2014】183号)的要求,编制组在充分调查研究,认真总结工程实践经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内容是∶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光伏支架微型短桩基础工程5.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6.电缆敷设7.电气设备安装;8.电气设备试验与验收;9.系统调试与送电;10.环境保护与成品保护。
本规范由甘肃省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各单位在执行本规范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建议反馈给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戈壁沙漠地区光伏发电站施工规范》编制组(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安宁区北滨河中路1272 号,邮编730070,电子邮箱529175845@qq.com,电话0931-8328709),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主编单位∶甘肃第一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参编单位∶甘肃第二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主要起草人∶肖明华 王俊斌 邓四鸿 牛昌林 崔 清 胡继河 李明新 李中汉 马小成 张宝恒祁晨辉 董文杰 王春景 牟继升 孙康才伏银存 谢建国 邓怀飞 李国军
主要审查人∶马岷成 牛向辉 罗崇德 张子毅 岳亭龙 王保瑞 邵文忠
1 总 则
1.0.1 为促进光伏发电站在戈壁沙漠地区的推广和应用,规范戈壁沙漠地区光伏发电站工程的安装、调试和工程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戈壁沙漠地区新建、改建、扩建的光伏发电工程,不适用于建筑一体化和户用光伏发电工程。
1.0.3 戈壁沙漠地区光伏发电站施工及验收,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有关地方法规的规定。
2 术 语
2.0.1 光伏支架
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摆放、安装、固定光伏组件而设计的专用支架,简称支架。
2.0.2 光伏组件
指具有封装及内部联接的、能单独提供直流电的输出、最小不可分割的光伏电池组合装置,又称为太阳电池组件。2.0.3 光伏电池
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一种器件。
2.0.4 光伏组件倾角
光伏组件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
2.0.5 光伏方阵
由若干个光伏组件或太阳电池板在机械和电气上按一定方式组装在一起并且有固定的支撑结构而构成的直流发电单元。
2.0.6 汇流箱
在光伏发电系统中将若干个光伏组件串并联汇流后接入的装置。
2.0.7 逆变器
光伏发电站内将直流电变换成交流电的设备。
2.0.8 组串式配电
光伏方阵内先逆变后汇流的配电模式。
2.0.9 集中式配电
光伏方阵内先汇流后逆变的配电模式。
2.0.10 光伏发电站
利用太阳电池的光生伏打效应,将太阳辐射能直接转换成电能的发电系统。
2.0.11 并网光伏电站
直接或间接接入公用电网运行的光伏电站。
2.0.12 归调
并网后,由调度站确认,并向调度站转移启停指令权限的过程。归调后没有调度指令,不得随意操作。
2.0.13 支架
基础支撑、固定太阳能发电站光伏组件、聚光集热装置、定日镜等的支架的基础。
2.0.14 螺旋桩
桩杆上连接一个或多个螺旋状叶片并通过在桩顶施加扭矩旋拧钻入土中形成的一种可承受竖向和水平向荷载作用的桩。
2.0.15 叶片间距比
螺旋桩螺旋叶片间距与叶片直径的比值。
3 基本规定
3.0.1 开工前应具备的条件∶
1 在工程开始施工之前,建设单位应取得相应的审批许可文件,并具备“三通一平”的基本条件;
2 施工单位的资质、特殊作业人员资质、施工机械、施工材料、计量器具等已报审查完毕;
3 施工图经过会审,施工组织设计及重大施工方案已审批;
4 施工单位根据施工总平面布置图要求布置施工临建设施完毕;
5 工程定位测量应具备条件。
3.0.2 设备和材料的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在工程中使用未经鉴定和不合格的设备材料。
3.0.3 对进场设备和材料进行检查,其合格证、说明书、测试记录、附件、备件等均应齐全。
3.0.4 设备和器材的运输、保管应符合要求,当产品有特殊要求时,应满足产品要求的专门规定。
3.0.5 隐蔽工程部分,必须在隐蔽前会同有关单位做好中间检验及验收记录。
3.0.6 施工过程记录应齐全,施工试验记录应齐全。
3.0.7 土建工程的施工及验收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定。
4 光伏支架微型短桩基础工程
4.1 一般规定
4.1.1 本规范适用于戈壁沙漠地区地面太阳能光伏组件、聚焦集热装置、定日镜等支架微型短桩基础中灌注桩与螺旋桩的施工和验收。电站内其他类型的微型桩基础以及其他建(构)筑物基础的技术要求按现行国家和行业相关标准执行。
4.1.2 戈壁沙漠地面太阳能发电站灌注与螺旋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应遵守当地环境和水土保持的要求,减少对地表植被和表层土的破坏,做到安全可靠、确保质量、保护环境、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减少土石方的挖填,保护地表植被和表层土应综合考虑上部支架结构的类型与使用功能、荷载特征、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施工条件与工期要求等因素,注重地方经验,因地制宜。
4.1.3 戈壁沙漠光伏支架灌注与螺旋微型短桩基础的施工在满足安全性和可靠性的同时,宜优先选用和研发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优先采用螺旋桩、型钢桩等环保型、便捷型基础。
4.1.4 戈壁沙漠场地光伏支架灌注与螺旋微型短桩基础在正式施工前,应在拟建场地内选择具有不同地表、地形、地貌特征的代表性区域进行现场试验,确定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和验证设计参数的可靠性。对岩土性质不同的区域,向设计单位提供多种桩型的选择建议和意见,可在施工过程中依据不同阵列支架区域的岩土特征,选用不同的桩型和工艺。
4.1.5 微型短桩基础施工应具备下列资料∶
1 微型短桩基础布置场区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略)
内容目录: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2
3 基本规定 4
4 光伏支架微型短桩基础工程 5
4.1 一般规定5
4.2 材料与构配件6
4.3 微型短桩阵列布置要求7
4.4 微型短桩施工 8
4.5 质量检验与验收12
5光伏支架及组件安装17
5.1 一般规定17
5.2 支架安装17
5.3 光伏组件安装 18
6 电缆敷设20
6.1 一般规定20
6.2 集电电缆施工 20
6.3 电力电缆施工22
6.4 控制电缆施工 27
7 电气设备安装29
7.1 一般规定29
7.2 汇流箱安装29
7.3 逆变器安装 30
7.4 箱式变压器安装31
7.5 其他电气设备安装 32
7.6 防雷与接地33
8 电气设备试验与验收 34
8.1 一般规定 34
8.2 35kV高压柜试验与验收34
8.3 主变压器试验35
8.4 电流、电压互感器试验与验收36
8.5 断路器、隔离开关试验与验收38
8.6 屏柜及装置试验与验收39
8.7 电力电缆试验41
8.8 整定值的整定 41
9 系统调试与送电 42
9.1 一般规定 42
9.2 二次系统调试42
9.3 一次设备调试 44
9.4 升压站启动45
9.5 35kV各进线回路及站用变压器的启动47
9.6 光伏方阵并网发电48
10 环境保护与成品保护 50
10.1 一般规定50
10.2 施工环境保护50
10.3 施工成品保护51
附录A 微型桩基础质量验收记录53
附录B 中间交接验收签证书 56
附录C 汇流箱回路测试记录表57
附录D 并网逆变器现场检查测试表 58
本规范用词说明 59
引用标准名录60
附:条文说明63